APP下载

高职学前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以T 校早期教育课程教学实践为例

2023-09-09乌焕焕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4期
关键词:托育线下高职

乌焕焕

(1.天津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学院,天津 300073;2.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天津 300073)

混合式教学模式倡导把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国内何克抗教授较早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模式[1]。随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受到广泛关注。而高职学前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价值意蕴何在?如何结合学前专业特点以及高职学生发展水平开展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本研究基于T 校学前专业早期教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行动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学前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价值意蕴

一是顺应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要求。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部发布的系列政策,明确提出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将“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要求“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2]。混合教学模式集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各种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也成为许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3]。

二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近几年,托育服务发展迅速,然而,由于建设发展时间短,人才紧缺依旧是制约托育服务发展的关键瓶颈[4]。早期教育课程是学前专业早教方向学生的必修课,其未来就业去向为托育机构服务行业。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托育机构从业人员提出的具体素质要求,该课程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以往传统课堂的面对面教学受教学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体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都比较低下,不符合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5]。同时,新时代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学习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能够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一是混合式教学将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也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6]。二是线上资源可供学生在任意时间和空间回看,把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三是线上平台能及时更新案例分析、实践体验等实践类资源,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四是考核的方法要求将线上学习考核与线下学习考核相结合、学习过程考核与学习结果考核相结合、个人自评与小组考评相结合等[7],能够全面、综合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

混合式教学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应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活动内容设计[8]。其把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打破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师生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全过程教学。具体来讲,实践路径包括前期分析、设计和实施以及评价三部分。

2.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托育机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解读。通过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9]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10]等政策文件的解读,明确托育机构从业人员综合素养要求。二是对学生喜欢的线上学习平台的调查分析。使用问卷星开展了有关“学生最喜欢的线上学习平台”的调查与结果分析。有必要指出的是,在使用线上教学平台时应对线上平台的资源进行多次把关、筛选。同时,及时总结归纳各线上教学平台的不足,并不断向学生声明使用规则。三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依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从线上与线下两个维度进行梳理,并借力融媒体教材《0-3 岁婴幼儿教育概论》,厘清了每个章节的线上及线下教学资源。其中,在行动研究的第一轮教学实践中,线上教学资源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来投放。研究者创建的微信公众号里面分为两个子菜单,课前学生主要在“课程导学”菜单中学习,课后主要在“巩固拓展”菜单中学习。在第二、三轮教学实践中,则主要依托“职教云”教学平台投放线上资源。有必要指出的是,在线教学模式能提供视频、音频、动画、文字、图片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更适合展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中的认知策略部分内容[11]。

2.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课前,学生通过教师在微信公众号菜单“课程导学”或职教云“课前”版块中推送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或与其他学生协作学习,并将疑难问题通过留言区或微信群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再次调整教学内容。推送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问题情境、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积极性,便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最终致力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课中,教师结合学生课前反馈的重难点进行点拨,对知识脉络结构进行归纳总结或讨论分享。例如,学完理论知识“早教课程的特性”后,学生结合故事“爱唱歌的小鸟”分小组讨论分析托育机构早教课程的特性[12]。活动展示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能把理论与实践任务和岗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课后,学生通过微信/职教云平台“巩固拓展”菜单中的内容来学习,形式有音频、视频以及文本文档等。另外,教师还引导学生把作业、作品提交到线上平台交流分享,学生也可随时通过微信等联系方式与教师探讨问题。

2.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考核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作为评价内容。例如,结合绘本《安的种子》[13]发起讨论,考核学生是否尊重儿童、理解儿童以及如何促进儿童发展,并考查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依托数字平台中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计入平时成绩。其次,评价方式应以质性评价为主。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例如,把学生语音作业中的情绪情感作为评价要点,考核学生是否理解托育从业人员的工作角色和职业规范。最后,评价主体综合采用师评、自评和生生互评的方式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可引起学生的深刻反思,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我的教育初心与梦想”等演讲、诗朗诵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不少学生反馈,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了知识点活学活用的形式,能够帮助他们学以致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把作品上传到线上平台,组内学生互帮互助,集思广益,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

3 混合式教学模式行动研究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对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并着力通过反思和总结来提升混合式教学的课堂开展效果[14]。

3.1 第一轮教学实践

第一轮教学实践中出现以下问题:(1)学生课前虽然进行了自主学习,但只有少数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将学习心得分享。(2)课后的巩固拓展与实践体验环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原因后做出以下改进:(1)把“课程导学”中的学习内容制作得更加生活化、情境化和趣味化,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采取小组负责制,每次课由一组学生负责分享自主学习的任务,另一组负责分享巩固拓展的任务,其他组负责提出问题,以便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减轻学习压力。

3.2 第二轮教学实践

通过对第一轮教学实践的改进发现,把课程导学中的学习资源制作成视频版,以及添加贴近学生生活以及托育机构的真实案例后,小组成员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在团结协作以及讨论交流等方面的积极性也有了显著提升。第二轮教学实践中出现以下问题:(1)学生所学的知识呈现碎片化特征。(2)学生不能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有效指导实践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后做出以下改进:(1)教师在课堂中及时总结归纳,学生课后做归纳整理,以便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2)搜集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3.3 第三轮教学实践

通过对第二轮教学实践的改进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性知识体系,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等必备职业技能以及托育机构现场活动组织与实施能力掌握得较好,并且形成了勤于反思、主动学习的意识。在第三轮教学实践中,师生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打破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课前、课中与课后全过程教学。

4 结论和建议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满意度相对较高,适应速度较快,未来建议进一步优化该课程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时间、比重分配,继续梳理线上优质早教教学资源。同时,在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保持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并要积极探索线上教学的优势,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培养更多优质的托育服务从业人员。

猜你喜欢

托育线下高职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托育服务:国家义务与机构角色
解决托育难题需合力托底
深耕“一小”服务体系建设用情用心用力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内蒙古托育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中西部托育事业发展研究院筹备暨陕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启动会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雁塔校区召开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