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中的隐喻研究

2023-09-08穆羽佳

国际公关 2023年14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隐喻词汇

摘要:语言学认为语言与隐喻认知结构密切相關,语言的许多表达方式来自基本的隐喻。隐喻的本质是修饰、装饰语言的一种手段,人类在认知发展过程中通过隐喻来认识抽象概念。中国脱贫攻坚工程的新闻报道中包含了大量的隐喻词汇表达。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和词汇学结合的视角出发,分析《人民日报》扶贫报道中的隐喻表达,探究词义变化及其在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揭示其背后的深层认知机制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隐喻;词汇;扶贫报道

2013年,我国提出了 “精准扶贫”的概念,全面脱贫历程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新闻报纸是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其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促进了话语体系的生成与传播。在报道全面脱贫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以词汇为单位的话语符号,塑造了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语言学认为,语言的许多表达方式来自基本的隐喻,隐喻作为修饰、装饰语言的一种手段,也是人类在认知发展过程中通过隐喻来认识抽象概念的方法 (岑运强,2010)。[1]Lakoff(1993)在 《当代隐喻理论》中把隐喻解释为 “跨概念域的对应”,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即概念隐喻。中国扶贫话语体系中充满了中国特色词汇,将其置于词汇学和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视角下,能发现该话语体系中富含有隐喻意义的词汇表达。在当今的和平年代,一些新闻报道中会使用表示战争的词语来表达对其他领域或事件的认识。本研究从 《人民日报》数据库中选取2013—2020年精准扶贫阶段的扶贫报道,共679篇报道。经阅读语料,选取了出现频率高的带有战争隐喻的词汇,来分析词汇和隐喻意义,并通过Antconc语料库软件分析其搭配情况,进而探讨战争隐喻词汇在塑造中国话语体系和传播扶贫重要性及成就中所起的作用。

一、战争隐喻与扶贫报道分析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总体趋势和特征,但是,人们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仍然会使用与战争相关的词语。由于战争域的特性,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中经常用战争隐喻来进行映射,如表达具有对抗性的或生死攸关的问题等。“争论是战争”是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书中列举的第一个概念隐喻例子,其中 “进攻”“防御”和 “反攻”等一系列活动都囊括在争论中,这一过程通过战争隐喻得以构建。在隐喻过程中,战争域系统性的保留表现在从始源域 “战争”到目的域 “争论”的映射。通过分析各种文本,发现在不同的领域如政治、经济、体育、商业等均出现战争隐喻的应用,近年来对扶贫及疫情话语中的战争隐喻最为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媒体开始较大规模地进行扶贫活动报道,学界也开始关注扶贫问题。对国内媒体扶贫报道话语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出发对扶贫新闻的报道框架的分析。多位学者基于戈夫曼的 “框架理论”对扶贫报道进行历时分析,研究了扶贫报道在不同阶段的框架特点和角色转变,完善并发展了媒体扶贫报道的新闻框架。二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扶贫报道做话语分析。如冯瑞珍 (2017)[2]探究央视扶贫报道的修辞策略,指出媒体应善于采用领导人型国家修辞、“功能故事”的修辞框架等策略报道扶贫成果。但目前从微观词汇层面尤其是隐喻词汇层面,对扶贫报道的分析尚处少数。本文从词汇学和隐喻相结合的视角,探究 《人民日报》中的战争隐喻词汇在话语体系塑造和传播中起到的作用。

二、隐喻词汇分析

经笔者对语料的初步阅读和统计,有三个带有隐喻意义的词汇在文本中被频繁使用,分别是 “攻坚战”“堡垒”和 “主战场”,这些词原本是用来描述战争的,现在却被用来构建消除贫困的话语体系,形成了 “消除贫困就是战争”的概念性比喻。本节具体对它们进行词义和搭配分析。

(一)“攻坚战”

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攻坚”意为攻打敌人的坚固防御工事。在战争中,进攻者需要对防御工事进行攻击,“攻坚战”指的是对敌人坚固阵地的攻击,是一种隐喻战斗的形式。在消除贫困的背景下,“攻坚”和 “攻坚战”另有所指,以下举例分析。

例1:“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最后关头更要铆足一股劲。

例2: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针对性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

根据以上两个例子,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攻坚”和 “攻坚战”这两个词是比喻性的。“攻坚战”在新的语境中,应该是指解决这些深度贫困问题的方法。这两个比喻词涉及两个不同的领域。一个是战争域,另一个是贫困域。更准确地说,贫困域应该是消除贫困,因为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消除贫困。显然,在上述例子中,《人民日报》用具体的战争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消除贫困的概念。打好脱贫攻坚战意味着要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在精准扶贫阶段,深度贫困是中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大困难。因此,为了如期消除贫困,整个社会应该以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更高的强度和更多的努力来进行这场斗争。源域的高难度特征被映射到目标域上,这突出了中国当前脱贫工作的艰巨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闻报道通过使用 “攻坚”和 “攻坚战”这两个比喻词来构建消除贫困的话语体系。

“攻坚战”在语料中共出现了918次,是战争隐喻中的最高出现频率。从形容词性搭配来看 (详见表1),“攻坚战”主要与 “脱贫”“扶贫”结合,分别有791次和126次,解释了这是一场关于消除贫困的 “攻坚战”,说明国家把脱贫任务看作是一场战争,足以证明其严峻程度和重要性。此外,“全面”一词显示出中国消除贫困的范围涉及全国上下。从动词搭配来看,用 “打赢”来搭配 “攻坚战”或 “脱贫攻坚战”的情况最多,达到496次;“打好”和 “打响”分别出现了133次和42次。其中,“打响”证明了2013年以来的时期是中国完成脱贫的重要冲刺阶段,“打好”和 “打赢”显示了中国主流媒体对全面脱贫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

(二)“堡垒”

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堡垒”的基本意义为 “在冲要地点做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除了良好的防御性能外,堡垒还可以发挥进攻作用,成为战斗中的攻击点,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免受敌人的伤害,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杀死敌人。难以攻破的事物也可比喻为 “堡垒”。脱贫报道中使用了该词的隐喻意义,即深度贫困问题或脱贫工作中的工作者,以下根据不同语境和搭配进行分析。

“堡垒”一词在语料中出现了90次,为出现频率第二高的战争隐喻词汇。从其搭配词来看 (详见表2),形容词性搭配 “贫困”用得最多,主要表达扶贫工作要对贫困堡垒逐一攻破,其中,“深度贫困堡垒”为常见表达;“最后”一词表明了2013—2020年为脱贫的最后阶段,全面脱贫的胜利就在前方,从而给读者以希望,如 “向着最后的贫困堡垒,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动词性搭配 “攻克堡垒”或 “攻克贫困堡垒”表达了战胜困难、消除贫困的决心,也显示了党和政府为扶贫工作做出的贡献。以上与 “堡垒”的搭配均为描述脱贫工作中的困难,为敌对方,而以下两个搭配的描述对象主要为党和政府及全体人民。如 “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此处的 “堡垒”可以理解为我方阵营,即基层的党组织。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脱贫攻坚的讲话中也强调,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堡垒,让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堡垒作用。在脱贫攻坚中,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堡垒,实际上就是要让他们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导力量。

(三)“主战场”

“战场”一词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意为 “两军交战的地方”,而 “主战场”指的是在整个战斗中起主要或决定性作用的战场。如果主战场的战斗胜利了,那么战争的形势就会变得明朗。在消除贫困的背景下,“主战场”有了新的含义,它指的是在消除贫困的艰苦斗争中的关键地区和领域。源域中的战场与目标域中的贫困地区相对应。源域中的主战场对应于目标域中遭受极端困难的连片贫困地区。如一些西部省份和中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大。《人民日报》将这些地区视为主战场,表明这些地区对整体脱贫的重要性。只有赢得主战场的战斗,我国脱贫工作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主战场”一词在语料中出现了58次,表格中前三个词 “攻坚”“脱贫”“扶贫”都为形容词性的搭配词组 (详见表3)。

例1:以乌蒙山区 (含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区、藏区四大片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新村建设。

例2:贵州仍是全国扶贫的主战场,脱贫任务艰巨而繁重,平均每年要减贫100万人。

在以上两个例子的语境下,“主战场”一词毫无疑问指的是处于深度贫困的地区,如例子中所提到的乌蒙山区、贵州等地区,这显示了 《人民日报》对我国脱贫道路中较为落后地区发展状况的关注。“之一”一词全部出现在 “主战场”右侧,说明在该阶段处于深度贫困的地区还有不少,全面脱贫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三、结束语

源域 “战争”和目标域 “贫困”之间是有共性的,从人们日常生活的体验性来看,战争和贫困都具有有害性,危及人们日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从社会属性来看,二者都具有严峻性,危害社会稳定。从二者的系统性来看,在本语料中,战争隐喻在 “脱贫攻坚”中有多个映射关系。贫困是敌人,决定对贫困进行治理就是战争的爆发,国家的各级工作人员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贫困治理的过程就像作戰的过程。

本文以 《人民日报》2013—2020年的扶贫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高频战争隐喻词汇的词汇意义以及理据来源。研究得出,《人民日报》率先试图通过赋予词汇隐喻意义来构建认知框架,“贫困”和 “战争”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战争的对抗性是顽强的、坚决的,国家要消除贫困,这一工作也是艰巨的、刻不容缓的。“攻坚战”一词将消除贫困看作是一场战争,凸显了贫困的严峻程度和脱贫工作的重要性;“堡垒”一词既可表示敌方也就是深度贫困状况,也可意为国家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有效举措;“主战场”一词则表明了党和国家对老少边穷等极度贫困地区的重视程度,以及这些地区的扶贫工作对于整个脱贫工作的重要性。脱贫攻坚战这一隐喻通过新闻传媒达成与受众认知上的共识,构建起情感认知的框架。

《人民日报》有关扶贫的新闻报道中,运用战争来隐喻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在情感上使阅读者产生共情,想象并理解政府扶贫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认识到消除贫困的紧迫性。从 “贫困”与 “消灭”的对立关系来看,反映出中国政府消灭贫困的信心,从而鼓舞民众参与共同攻克贫困的斗志。

总之,带有隐喻意义的词汇可以帮助媒体提高传播的效率,对宣传扶贫工作和提高思想认识有更好的推进作用,提高人民对全面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扶贫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1] 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冯瑞珍.央视扶贫报道的修辞策略[J].青年记者,2017(24):63-64.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研究” (项目编号:20&ZD14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穆羽佳,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话语分析、语用学。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隐喻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活的隐喻》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