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现代化刍议

2023-09-08周媛媛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

周媛媛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可以说,无论是科技发展还是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教育现代化是重要一环,因而,厘清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质,加快推进教育現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质

想要厘清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质,势必绕不开“现代化”这一概念。诉诸不同研究角度,对现代化可以有多种定义与理解。例如,从历史的视角来看,现代化意味着变革,西方历史上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都代表了现代化的这一方向;再比如,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现代化意味着“世界的祛魅”和“理性的诞生”,“个性与人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彰显。但无论立足何种角度,学者们大都同意把现代化看作一个过程。这里沿用当代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他在《比较现代化》一书中,明确提出现代化的九个特征,其中就有“现代化是变革的过程”“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等相关论述。我国学者们更倾向于把现代化定义为一种后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借鉴学习,在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进行改革,推动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过程。

对现代化这一概念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何为教育现代化”这一问题。如前文所述,变革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质,相应的教育现代化亦包含了关于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等在内的一系列变革。国际上通常把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为了适应新的生产形式,在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系列变革称之为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现代化一样,是源自西方的一个概念,想要更好地理解教育现代化在中国的演变进路,可以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中略窥一二。为了便于探讨,这里只列举几个关键节点。

一是1840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从鸦片战争打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近代的一百余年里,面对内外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危机,一代代仁人志士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晚清时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都将教育改革视作主要目标,并对传统儒学进行强烈批判,但该阶段的教育改革主要表现为推翻既有的传统教育模式,照抄照搬西方的教育体制、教育课程、教育学制。到了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基本完成了整体转型,近现代教育体制基本确立。在该阶段,教育改革已不再是对西方教育制度的照搬照抄。改革的先行者们开始结合中国国情,因地制宜借鉴西方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注重对现代化教育理念内核的吸收与运用。

二是1978年至2012年这一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现代化开始走上自觉自为的历史发展阶段,正式步入改革与发展的快车道。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1983年,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提出,为此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改革目标。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是2012年至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精准形势研判,就国家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事业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论断。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又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就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等内容作出部署。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将教育这一民生工程再一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就中国教育现代化特质作出概括。首先,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从1949年至今,党立足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适时推进并调整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方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发展路 径。其次,中国教育现代化带有明显的人民性特征。透过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全民教育”“教育公平”“立德树人”等概念贯穿其中,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充分彰显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人民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对教育现代化的人民性作出了进一步阐述。最后,中国教育现代化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囿于时代条件,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虽是从批判传统儒学开始,但并未走向传统文化的对立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中,我们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养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道路。

二、关于教育现代化要克服的几点认识误区

近代以来,教育现代化在我国历经长足发展,国内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由浅入深,渐入佳境。但在全面科学认识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要注意克服部分认识误区。一是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与反传统教育机械等同。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上下位替代关系,两者在多方面可以实现互补。一方面,教育现代化需要从传统教育中汲取经验、补足自身。另一方面,传统教育观念也需要从教育现代化中吸取现代化要素,更好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二是把西方教育现代化理论奉为圭臬,认为西方的教育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现代化。殊不知,教育现代化这一概念虽然起源于西方,但其在各个国家的实践应该遵循其国情、民情,这样,教育现代化才具有生命力。例如,教育现代化在中国,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三、余论

教育现代化作为一项关乎人类文明发展路向的宏大工程,在各个国家、地区都有着不同表现形式和实践路线。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语境下,党中央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锋号,并再一次把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学会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把握、认识教育现代化观念,并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

注:本文系2020年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从“个体人”走向“公共人”——“无痕德育”引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公共品格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KDY202003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现代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边疆治理现代化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向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