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问题分析与建议

2023-09-07赵林谢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4期
关键词: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

赵林 谢慧

[摘           要]  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该《通知》从招生计划下达、招生录取、培养质量标准、学历学位证书管理等方面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进行了统筹规范。从此,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其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水平和社会接受程度均获得较高水平的提升,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角度出发,结合工作感悟,梳理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下发至今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暴露出的目标、体系和管理上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外工程硕士培养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培养方式等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非全日制;统筹管理;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4-0001-04

一、引言

目前,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已有四十余年,其教育质量和规模都有了显著提升。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按照培养目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要求可分成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体系。目前,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体系已经十分成熟有效,然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受认识、政策、管理等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在招生录取、课程设置、培养环节、学位论文以及评估评价等环节仍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大大影响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016 年 9 月 14 日,教育部下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 号 )(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2016 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其招生录取工作中实现两个“统一”,即“统一下达招生计划”“统一组织实施招生录取”;培养工作中要求坚持“同一质量标准”,并指出两类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1]。该《通知》从招生计划下达、招生录取、培养质量标准、学历学位证书管理等方面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进行了统筹规范。从此,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其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水平和社会接受程度均获得较高水平的提升,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二、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现状

根据发展形势需要,国家开始统筹管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由教育部统一下达,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在招生中执行与全日制研究生完全相同的录取政策和标准。从2017年至今,由于研究生报考和招生人数逐年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录取数量也逐年递增。可见,2016年教育部的《通知》下发后,实现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统筹管理和毕业标准统一,尽管对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学位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并未减退在职人员继续深造的热情。这主要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现实:一是随着职场竞争压力增大,“内卷”日益严重,随着研究生大量扩招并走向职场,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招聘时动辄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因此在职人员特别是本、专科学历人员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边缘化,其对自身能力和学历提升的要求非常迫切。二是用人单位出于自身业务提升和业务范围的扩张,对在职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需求持续旺盛。三是2016年教育部的《通知》明确提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文凭具有同等待遇的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文凭撕下了“廉价文凭”的标签,“含金量”提升并日益被社会接受和认可。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热度在攀升,但近几年高校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却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一是根据《2021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道,2021年许多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比例相比往年均出現明显下降,例如中国人民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是22.7%,相比2019年下降0.6%;武汉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是21.7%,相比2019年下降4%;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相比2019年整体下降3%;天津大学尤其明显,直接从2019年的30.3%下降至2021年的18.9%。另外,河海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缩减比例在5%~8%;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缩减比例也超过了10%。二是生源分布严重不均。根据《2022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道,文史、经管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情况较好,基本都能完成招生计划,某些火爆专业招生比例甚至达到3∶1,甚至4∶1,但是理工类专业招生结果不理想,许多工科类考生特别是应届生不愿接受调剂,多个高校甚至诸多“双一流”名校的招生计划均未完成。三是专业学位硕士呈现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向培养的趋势。从2021年开始,专业学位硕士中全日制比重开始下降,非全日制比重逐年上升,甚至某些高校部分专业的专业学位硕士完全停招全日制研究生,只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全日制硕士只招收推免生,统考阶段仅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另外部分高校的会计、审计、应用心理学等实操性较强的专业也仅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三、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综合近年来各个招生单位和考生的种种表现,结合笔者单位近年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过程,我们认为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尚不明确

自2016年教育部《通知》下发后,由于对该《通知》的不同解读,导致无论是考生还是招生单位截止到目前还是处于一种磨合适应的状态,并通过逐年试错的手段逐步调整和明确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无形中增大了各招生单位许多人力和时间成本,也使得考生的报考意愿模糊不清,令近几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走了不少弯路。教育部虽在《通知》中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教育,统筹管理,并明确了上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者的文凭具有同等效力,用人单位应一视同仁,但其实并未明确两者之间的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多年的研究生培养实践,我们认为全日制和非全日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是存在差异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更应注重基础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继续读博深造,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更应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用人单位现实需求,是为“现在”培养人才。所以并非所有专业都适合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一般而言,经管类、文史类专业相比理工类专业更适合开展。但是,现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开设的大而全,许多招生单位在同一专业上既招全日制研究生,又招非全日制研究生,相互之间还可以互相调剂,导致考生在报考时经常出现认识上的混乱,在报考全日制未被录取的情况下懵懵懂懂地被调剂到非全日制,入学后又后悔不已,造成人才浪费。同时目前不少招生单位根据该《通知》,机械地按照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来定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标,专业开的大而全,要求又过于简单,只注重统一标准,定位不够清晰、教育理念固化,这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也反映在近几年诸多高校在非全日研究生招生上的政策年年发生变化,招生专业不断调整,不断试错纠偏。

(二)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清晰必然导致其培养教育体系的不完善。目前,无论地方高校还是军队院校,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从招生单位到导师个人通常都不是根据其实际工作、学习特点、培养目标和能力达成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基本还是参照或照搬同专业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课程的重合度很高,课程教学计划一致,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深度相同,没有体现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间的教学目标差异,同时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身特點的特色实操、实践课程开设较少。在课程讲授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工作的原因,导致其在校时间很有限,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他们反而以“填鸭式”的理论授课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一般是每个学期1至2个月集中授课,学生的学习时间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日安排得满满当当,考试一门接一门,反而成了比高中阶段还辛苦的“应试”教育。在课题选择上,通常围绕导师申请的课题开展,与实际工作领域脱节,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在课题参与度上,学生在校时忙于应付学习考试,回单位后忙于工作,课题的实际参与度并不高,很多学生临毕业时不得不依靠导师“托底”;在毕业要求上,虽然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应统一标准,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缺乏灵活性,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起“一把尺子”量到底。以上形成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体系其实严重违背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初衷。

(三)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非脱产学习,这就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多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工作单位的职员;知识、学历从学校获取,工资则由工作单位支付,如果该生是在体制内单位,其年底的考核也依托工作单位。非全日制研究生这种复杂多重的身份,必然导致学校和工作单位的多头管理。这从客观上增加了学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难度,并对教学、学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校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行管还属于工作单位,学校只管教学,因此只在修业年限、在校时间等方面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做了简单的规定,在学籍管理上存在空白,十分松散;有的学校则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参照全日制研究生进行管理,又显得越俎代庖,无端增加培养单位和工作单位之间的矛盾,也令非全日制研究生很难在学习和工作上互相兼顾,找到平衡。这样最终形成“一放就散,一管就死”的尴尬局面。

四、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以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例

国外在高度工业化大背景下对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在此需求牵引下,国外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十分完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亦属于高端教育范畴,那么借鉴国外工程硕士教育的经验,对进一步厘清新形势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内涵,规范非全日制培养形式、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便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具体而言,国外工程硕士教育呈现如下特点。

(一)采取导师指导与小组指导相结合的模式

在导师安排方面,工程硕士一般有1名专业导师和1个指导委员会,专业导师为本学科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全职教师,指导小组通常由3名教师组成,其中专业导师担任组长,1名教师可来自其他系科。专业导师的职责是为学生的学习计划、职业目标和工程项目实践提供指导;指导小组的职责是审批学生的学习计划、综合考试的实施与评判、审批学生的工程项目选题和报告、评判项目答辩和推荐授予学位等。专业导师和指导小组分工不同,各有侧重,同时保证了学生学习计划的科学性、工程实践的实用性和学位获得的严谨性,保障了教育质量。

(二)深入贯彻培养“T 型人才”理念

国外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别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即所谓的“T型人才”。即工程硕士要牢固掌握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此为“T”中的一竖,又要了解工程设计、管理、创新、商业和领导等多领域的知识,此为“T”中的一横。故在课程设置上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开展跨学科教育。国外的工程硕士学位课程通常包括科技类核心课程、非科技类课程、学术研讨会以及工程项目四类课程。科技类核心课程侧重于培养工程师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非科技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商业、管理、领导、交流等能力,学术研讨会和工程项目则通过思想交流和实际参与工程项目进一步巩固、理解和运用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

(三)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转化成能力必然需要一个用心的实践过程。作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外工程硕士培养也深谙此道。工程项目是国外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所在。工程项目的选题通常来自一线工程师的实际经验,通过持续1~2个学期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分析工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并执行。它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工程实践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解决工程中的设计与运行问题,令学生工程认知和设计、团队协作和管理、工程沟通和应用等实践能力获得显著成长,从而为职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工程项目完成后,学生需撰写书面报告并参加公开答辩,指导小组则从创造性、判断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成绩判定。

五、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

为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首先应把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定义[2]。教育部在《通知》中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从上述定义可知,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非应届、年龄跨度大、职业身份复杂、前置学历分散、工学矛盾特出、学习时间难保证、对学校缺少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等显著特点[3-5]。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应立足上述特点因材施教,同时借鉴国外工程硕士教育体系中好的手段和理念,科学制定培养策略,方能实现良好的培养效益。

(一) 优化招生环节,尝试“定向式”培养模式

非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培养主要解决的是在职人员的学历提升问题。这类人员所处的职位以经管、文史岗位居多,理工、研发岗位较少。由此,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应不断增强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主动性与适应性;在招生专业选择上应该与目前就业形势和在职人员的需求相适应,社会需求哪些专业就开设哪些专业,不宜搞“大而全”,那些不适合培养非全日制的专业绝不招生。为最大限度地匹配在职人员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做到精准培养,可以尝试建立“定向式”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机制,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岗位培养需求针对性地制定专门的招生计划,有的放矢,有效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效益。在复试考核方面,考虑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间的基础差异,建议分开出题。相比全日制研究生,对非全日制考生更要注重职业素养、实践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二) 优化培养体系,结合工作岗位定课题

根据培养目标定位,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更接近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这就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体系不能照搬全日制培养体系,应当更加突出其职业教育属性。通常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体系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分为基础理论环节、专业实践环节、课题环节和答辩环节,且课题开题通常在第二学期基础理论学习完成之后才开始。而对非全日制的学生,应当以实用为准则,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牵引,首先在学生入学后就应明确与其任职岗位相契合的研究课题或直接以学生任职岗位上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对象,并以课题研究作为牵引开展非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基础理论环节,鉴于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时间确实有限,应摒弃“填鸭式”全内容、大深度的授课形式,以顺利完成其硕士课题为牵引,结合其自身的研究方向发掘所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重点讲授相关理论内容,不求理论基础的大而全,而在于理论基础的实用性、有用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专业实践阶段,是理论环节到课题研究之间的过渡,应以讲授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为目标设计实践内容,通过实践巩固理论基础,掌握理论的应用方法,并最终将实践的成果应用到课题问题的解决中。最后的答辩环节,虽然宏观的标准和要求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致,但具体操作上,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应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課题中问题的解决程度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创新程度等方面进行考察,不宜按照全日制研究生的要求过度考察其科研能力。

(三) 优化管理体系,建立定期汇报制度

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多重身份,其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工作单位的职员,就会出现学生在校学习时不得不兼顾工作,返回工岗位上班时又时不时要学习这一现象,如果学习和工作之间的时间分配不科学,关系捋不顺,则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工作效率,造成毕业困难。因此,在管理制度上,要厘清培养单位和工作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尤其要区分好学习和工作单位之间的管理责任。在校时,可参照全日制研究生进行管理,防止出现自由散漫的情况,并明确规定在校学习时间及其应该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并要求在校时就安心学习不要牵扯工作的事,老老实实当学生,踏踏实实作学问;回到工作岗位开展课题研究后,也应当及时掌握其课题研究进展,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定时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以便及时得到导师的指导。每次汇报还需撰写详细的课题工作报告并存档作为毕业打分的依据,以起到督促学业的作用;如条件允许,还可引入工作岗位导师制,在入学时就让学生明确选择一名同事作为工作单位导师,与培养单位导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帮扶指导。

六、结束语

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误解和偏见逐渐在消除,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着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的改革新形势。随着2016年教育部《通知》的下达,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了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运行阶段,这也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层次规律的再认识阶段。遵循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身特点,坚持以“需求导向、特色引领”为原则,以提升职业胜任能力为核心,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教学的综合性与设计性、结合企业特点开展培训等措施[6],积极探索符合非全日制研究生发展趋势的管理制度、课程体系、导师制度和毕业考核体系,以促进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2016-09-14)[2023-05-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1609/t

20160914_281117.html.

[2]罗世尚,张振福.对新形势下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高等教育,2019(38):95-96.

[3]高一华.关于新政策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建议[J].高教学刊,2018(9):191-193.

[4]程鹤立.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5]鲁祥友,潘雨阳.新政策下提高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路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9(4):98-99.

[6]张建红.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管理探析[J].产业之窗,2020(6):49-50.

◎编辑 马花萍

本文获军队院校“双重”学科建设资助。

作者简介:赵林(1981—),男,汉族,上海崇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谢慧(1978—),男,汉族,湖北洪湖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无线通信。

猜你喜欢

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
超过用工时长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能成为免责挡箭牌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建议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