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探究

2023-09-07邵志敏盐城市国投置业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3年26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成本

文/邵志敏 盐城市国投置业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000

引言:

在招投标模式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性也在提高,在企业竞标活动中,多采用“降低报价”的方式来提高企业中标概率。与此同时,中标价的降低也压缩了企业可获取的经济效益,为保证企业正常利益的获取,需要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工程施工成本支出。基于此,需基于建筑工程基础特点,做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减少工程不合理成本支出,保证企业的合法效益。

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证项目经济效益

做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能够起到保证项目经济效益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材料成本占比总成本55%以上,是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的重点,做好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能够利用科学的材料采购计划、出入库管理计划、质量检查计划将各环节材料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将材料总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第二,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活动中,也会根据计划来提高企业资金分配与控制结果合理性,对于建筑工程的经营成本进行预估与核算,从而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建筑工程不合理成本支出,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做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也能够起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在招投标模式下,提高了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而建筑企业在竞标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竞标途径为“压低竞标价格”,在提高企业中标概率的同时,压缩企业可获取的经济利润空间也在压缩。拥有更加完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体系的企业,能够拥有更加灵活的成本控制空间,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减少建筑工程的基础成本,从而在价格竞争活动中,拥有更多的报价调整空间,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中标概率。

1.3 明确企业发展方向

做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也可以帮助企业明确相应的发展方向,促进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活动中,需要对企业的各类经营数据进行采集,利用信息技术来对这些数据展开科学化分析,而且借助综合评估与分析对比的方式,能够为建筑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这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经营问题,并以此来设计最合适的决策方案,同时做好产品定价工作,设置好项目的盈利目标,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动力,带动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 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除上述提到的相关内容外,按要求做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也可以起到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经济成本管理属于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而且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内容也和其他管理内容(如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存在着直接或者间接联系,而健全的经济成本管理体系也为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给予了可靠保障,从而成为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助力。

2.影响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效果的因素

2.1 材料因素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支出项中,材料成本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也是影响管理结果的重要因素。该因素的影响性具体体现以下几方面:(1)所选施工材料的质量合规性较差,在前期筛选施工材料时,由于缺少施工现场水文情况、地质情况、气候条件的梳理,使得所选施工材料和实际工程需求存在匹配度不足的情况,增加返工成本支出,增加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成本支出。而且采购的材料在入场前,缺少材料的质量检查,使得部分质量较差的材料混入到施工现场,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增加工程的返工成本。(2)施工材料在进入现场后,由于存储条件较差或者长时间没有使用,增加材料变质问题的发生概率。而这些变质材料的混入也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施工质量,增加不合规成本的支出,带来工程造价增多的情况。(3)现场施工控制水平较低,没有对施工材料的应用过程进行科学化控制,这也带来了材料浪费问题,增加了建筑工程成本。

2.2 设备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施工设备数量和种类较多,包括塔吊、挖掘机、起重机等,也是建筑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因素带来的影响如下:(1)设备采购与租赁比例不合理,由于没有科学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出现设备采购数量过多的情况,这也增加了设备成本支出,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2)设备养护计划合理性较差,在拟定设备养护计划时,缺少对设备基础情况的细致化分析,出现设备养护内容合理性较低,养护周期较长等情况,这也使得部分设备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增加了维修成本的支出。(3)部分设备零件的采购周期较长,而前期由于未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使得设备出现故障后无法及时进行检修,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情况。

2.3 技术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也会使用到许多类型的施工技术,如边坡支护技术、深基坑开挖技术、短肢剪力墙技术等,而这些技术的应用成本也会对整个工程项目成本带来直接影响。技术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所选技术的适应性较差,目前施工技术体系的丰富度较高,不同施工技术的适用环境、作业工序、使用成本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前期缺少相关内容的科学化考量,使得所选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环境匹配度较低,增加建筑工程施工变更问题,带来建筑工程不确定成本增多的情况。(2)在施工技术落实前,未做好和相关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凭借以往经验进行施工,造成部分技术工序缺失、工序完成度不足等情况,从而影响到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带来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增加的情况。

2.4 制度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制度因素也是影响到工程作业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总结以往应用经验,此类因素带来的影响如下:(1)所拟定制度的适应性较差,目前施工制度体系的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安全制度、质量制度、文明施工制度、成本管理制度等,由于前期缺少现场实际情况的科学化考量,使得所拟定管理制度的通用性较强,较难契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从而增加了施工管理过程的不确定,带来建筑工程不确定成本增多的情况。(2)在施工制度落实前,未做好相应的宣导工作,尤其是在补充制度落实前,没有按要求做好相应的宣传和培训,使得人员对于制度的熟知度较低,依旧沿用传统制度内容开展工作,影响到工作结果的科学性,从而增加了不确定成本的支出量,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成本支出量。

2.5 人员因素

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活动中,人员管理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支出。此类因素带来的具体影响如下:(1)建筑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较高,在不同施工阶段所需要施工工种、施工人员数量存在一定差异,由于没有做好统筹安排工作,带来施工现场人员冗多或者不足的情况,增加了人员管理方面的成本支出,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2)施工人员属于各类施工技术的重要载体,其施工水平也直接影响到施工技术的执行效果。在前期组建施工队伍时,由于缺少人员综合能力的考量工作,使得在工程施工期间部分操作水平不足的人员参与到工程施工中,增加了人为因素对于建筑工程成本的直接影响,增加返工成本、安全事故处理成本。

2.6 合同因素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所采用总承包的方式与其他建筑企业进行合作,因此合同因素也会成为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此类因素所带来的成本影响如下:(1)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劳务分包、材料、设备都需要和相应分包商、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在合同中会明确双方的工作责任和违约责任,如果合同中对这些内容没有进行明确,也将导致施工时出现责任纠纷和索赔纠纷,从而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2)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造成合同责任无法切实落到实处,而且在应用中也会滋生出一些不确定的施工问题,这也会对工程整体施工成本带来直接影响,导致工程整体造价增加的情况。

2.7 安全因素

除上述提到的影响因素外,安全因素也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经济成本带来直接影响。该因素产生的具体影响如下:(1)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会涉及较多类型的安全隐患,如深基坑工程开挖风险、高空作业风险、机械碰撞风险等,由于缺少科学可靠的安全管理制度,降低了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这样也增加安全隐患发生概率,增加事故处理成本。(2)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各类因素影响,也会出现一些安全索赔事故,由于前期合同管理环节没有做好相应的定责工作,使得安全索赔事故出现后,无法快速确定责任主体,增加额外的安全索赔成本,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3)由于缺少突发天气的观测和预测,加上应急安全措施的时效性较低,这也直接影响到安全事故的处理速度,如遇到大风、降雨等天气后,没有及时做出响应,保护施工材料、用电设施,从而增加额外成本支出,甚至还会带来停工问题,增加工程延期成本。

3.提高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加强材料成本控制

加强材料成本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经济成本支出,保证建筑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具体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1)确保所选施工材料的质量合规性,在前期筛选施工材料时,需要加强施工现场水文条件、地质条件、交通条件、气候条件等内容的梳理,以此来拟定可靠且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保证所选材料和实际工程需求的匹配度,减少材料更换或返工成本。并且采购的材料在入场前,也需按要求做好合格证、出厂检验证明等基础资料检查,同时利用抽检的方式做好材料理化性质校核,确定材料质量合规性后再允许其进入到施工现场,以此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质量不合规带来的成本问题。(2)施工材料在进入现场后,也需要基于材料性质进行分类堆放,做好现场遮阳、排水等管理工作,降低材料变质问题的发生概率。对于长期未使用的材料,重新使用前需重新进行质量校核,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使用,减少变质材料混入问题,避免返工问题带来的成本增加。(3)做好现场施工控制工作,基于相关规范对施工材料的应用过程进行科学化控制,将材料取用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减少材料浪费问题,控制工程材料成本支出。

3.2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能够减少设备采购、租赁、维养成本支出,同时可以积累相关管理经验,持续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具体实践中也需注意以下内容:(1)科学分析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工期要求等内容,以此来确定设备采购与租赁比例,部分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需要做好备用机准备工作,确保现场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减少该环节不合理成本支出量。(2)在拟定设备养护计划时,需要做好设备基础情况的细致化分析,根据不同设备的应用特点、工作环境,拟定相匹配的养护计划,细化计划中的相关内容,及时处理发现的设备隐患问题,降低维修成本的支出。(3)针对采购周期较长的零配件,在前期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保证设备出现故障后可以及时完成检修,缩减检修周期,营造良好的设备应用环境,减少设备应用成本的支出量。

3.3 科学选择施工技术

科学选择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可以提高施工技术与实际需求间的匹配度,减少工程返工成本支出。在具体实践中也需注意以下内容:(1)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建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技术,对于各类施工技术的适用环境、作业工序、使用成本等内容进行整理,基于前期获取的各类信息整合结果,选择相匹配的施工技术,保证技术和现场施工环境匹配度,减少建筑工程施工变更问题,科学合理地控制工程施工成本。(2)在施工技术落实前,需要按要求做好相关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帮助其明确技术执行时的相关内容,使施工人员可以主动约束个人操作行为,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减少施工技术质量不佳带来的返工成本问题。

3.4 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

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可以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保障,以提高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也需注意以下内容:(1)做好建筑工程现场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结合精细化理念中的相关要求,细化安全制度、质量制度、文明施工制度、成本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中的内容,提高所拟定管理制度的针对性与合理性,使制度内容可以覆盖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提高施工过程的约束力,减少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1]。(2)在施工制度落实前,也需要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帮助人员了解制度中的相关内容,以此来提高工作结果的科学性,减少不确定成本的支出量,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浮动范围的可靠性。

3.5 健全人员管理计划

健全人员管理计划,能够将人员管理成本管控在合理范围内,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成本支出管理结果的科学性。具体实践中也需注意以下内容:(1)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对于建筑工程展开系统性分析,明确不同施工阶段所需施工工种、施工人员数量,并以此来建立人员管理制度。结合相关要求,需保证每日参与施工人员作息时间的充足性,避免疲劳上工的情况,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同时,减少不确定成本的支出[2]。(2)在前期组建施工队伍时,需要借助能力评测体系,对人员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化考量,而且在工程开始前也需做好安全意识培训、技术交底培训等工作,确保入场人员工作能力的可靠性,降低人为因素对于建筑工程成本的直接影响,保证工程项目的作业成本。

3.6 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可以明确合作双方的具体责任,在出现成本增加问题时,可根据合同中约定内容,快速找到负责方,减少不合理成本的支出量。具体实践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内容:(1)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合同内容的梳理工作,尤其是合同中双方工作责任、违约责任等内容,是检查时的重点内容,缺失部分需及时拟定补充合同,双方确认签字后附录在主合同末尾,以此来减少责任纠纷和索赔纠纷,从而科学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3]。(2)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需要加强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合同责任能够切实落到实处,而且在应用中也可以减少不确定施工问题的出现,降低这些情况对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将工程造价浮动范围控制在合理区间内。

3.7 营造安全施工环境

营造安全施工环境,能够减少建筑工程安全成本支出,保护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具体实践中也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可使用信息技术整合工程施工时遇到的安全隐患类型,并且对于深基坑工程开挖风险、高空作业风险、机械碰撞风险等情况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以此来拟定安全防治制度,提高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这样也可以降低安全隐患发生概率,减少事故处理成本。(2)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索赔事故管理,根据前期拟定的合同明确具体的责任方,减少额外的安全索赔成本。(3)加强突发天气的观测和预测,并提前拟定好应急安全措施,保证安全事故出现后的响应速度,及时完成临时用电设备关闭、人员撤离、设备保护等工作,减少安全管理方面的成本支出[4]。

结语: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是建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建筑企业走现代化改革发展道路的必然措施,关系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情况,同时也关系建筑经济能否获得持续性发展。建筑企业要明确建筑经济发展的方向,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价值,加强影响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水平的各类因素管理,以此来积累相应的实践经验,持续完善成本管理机制,打造现代化的成本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成本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