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2023-09-06王兆成

成才之路 2023年24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扬州立德树人

王兆成

摘要:扬州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开发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教育人、激励人和塑造人的功能。文章从学生视角进行问卷调研,并从扬州红色资源认知及评价、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红色文化教育、社会文化红色教育等内容入手,科学分析扬州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融入路径与创新策略,以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增强高职院校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高职;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扬州;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4-0033-04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项目资助(2022)、扬州市职业大学教改课题(2020JG21)、扬州市职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编号:sz2022202)

红色资源是活化的历史教科书,贯穿于党的精神谱系的文化精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1]。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具有价值的融通性和文化的共同性[2],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政课课堂延伸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和育人效果[3]。地域红色资源有塑造正确价值观、提升文化素养、寓教于乐、传承红色精神等功能[4]。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及史实再现的特点,使大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受到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感染与熏陶,更信服理论、了解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5]。因此,如何将地方红色资源文化基因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与时俱进地讲好红色故事,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地方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与价值

扬州市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依据物质载体形式可梳理归纳为遗址旧址、纪念馆(碑)、烈士陵园(墓)、名人故居(旧居)、党史人物、重大工程和红色地名七大类。扬州红色资源是记录和叙述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政治文化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是新时代的精神力量源泉。

1.扬州红色文化遗存丰富

红色遗址直观展现了为国献身的民族英雄事迹,对于唤醒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及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6]。扬州红色遗址旧址以及纪念设施众多,受游客欢迎的红色文化遗存包括绿杨旅社(恽代英来扬传播革命思想下榻处)、江上青烈士史料纪念馆、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三垛河伏击战纪念碑、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馆,高邮新四军接受日军投降旧址(新四军对日最后一战纪念馆),宝应的苏中公学旧址、新四军榴弹厂旧址、周恩来少年读书处、粟裕住地旧址,江都的郭村战斗纪念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仪征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盛氏兄弟故居等,以及扬州市革命烈士陵园、郭村保卫战革命烈士陵园、邵伯保卫战革命烈士陵园等各县(市、区)革命烈士陵园。这些红色文化遗存和纪念场所展出了大量珍贵的红色文化实物,重温了革命历史记忆,见证了诸多英雄人物的戎马生涯,承载着扬州红色文化基因。

2.扬州红色历史人物彪炳史册

无数革命先辈英勇斗争、慷慨赴死,见证并承载着革命先辈浴血奋斗、不怕牺牲的光荣历史,他们的事迹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故事,是一本本人生信仰的生动教材。党的早期领导人恽代英下榻绿杨旅社,建立党的组织,领导群众运动;陈毅打响武装保卫宝应的第一枪;粟裕指挥车桥战役,揭开对日全面反攻的序幕;华克之长期在上海、香港从事秘密联络工作,多次完成艰险使命,受到党中央嘉奖和高度评价。扬州还是红色经典小说《红岩》中主要人物许云峰的生活原型许晓轩以及众多党史人物出生地、奋斗地,扬州以曾玉良、谈锦西、高扬、周山等烈士命名的镇、村红色地名多达50多处。扬州还有众多红色名人故居、旧居,诸如许晓轩故居、曹起溍故居暨生平事迹陈列馆、朱自清故居、熊成基故居、盛白沙故居等。

3.扬州红色精神内涵丰富

革命先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扬州儿女,在时代的变迁中彰显着永恒的价值。宝应“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体现着“大公无私、以天下为己任”的“恩来精神”;朱自清故居,孕育了严以修身、洁身自好的“朱自清精神”;革命烈士许晓轩,是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齐晓轩等人的生活原型之一,入选“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广陵区旌忠巷的平民中学,承载着江上青烈士的矢志不渝;宝应柳堡的凤山园,凝聚着夏凤山烈士的视死如归;高邮汤庄的曾钰村,展现了胡曾钰烈士的舍己为人;宝应小官庄的祖全村,记录着陶祖全烈士的奋不顾身。

新四军东进抗日的伟大实践培育和铸就了伟大的听党指挥、服从组织、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军民一心、同仇敌忾、廉洁奉公、纪律严明、官兵平等、爱护人民的“东进精神”。郭村保卫战孕育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顽强战斗的“郭村精神”;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孕育了以人民至上、求真务实、团结奋斗、永争一流为基本内涵的“引江精神”和攻坚克难、不懈奋斗、勠力创新的“源头精神”,诠释了新时代水利精神的深刻内涵。

二、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为科学分析高职学生扬州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现状,本研究依托学校公选课平台,针对在读大二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研(生源构成多样化,学科涉及理工类、医学类、文科类、艺术类专业,内容涵盖学生人口统计学因素、扬州红色资源认知及评价、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红色文化教育等内容),回收有效问卷697份,其中,男生376人、女生321人,56%的學生为群众、42%为共青团员,中共预备党员或正式党员占比2%。

1.学生对扬州红色资源的认知与评价

就扬州红色资源认知度而言,仅有14%的学生对扬州红色历史非常了解,49%的学生为一般了解,37%的学生不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扬州红色文化认同虚无化,缺乏红色文化价值认知的兴趣和动力,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能有效投入时间和精力,红色文化资源的生机、活力与价值不能充分展现。

学生了解扬州红色历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占比高达77%,社会宣传、家庭教育分别仅占20%、3%。学生了解扬州红色文化的渠道多元化趋势明显,其排序分别为:课堂、网络、书籍、实地考察,占比分别为35%、31%、21%、13%。这说明,学校课堂和网络渠道是学生学习了解红色文化的主渠道。

在扬州红色文化的积极影响方面,38%的学生认为接触扬州红色文化有助于全面理解扬州革命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19%的学生认为对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18%的学生会加深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17%的学生会因此去更多的红色景点参观游览。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还有近8%的学生缺乏对扬州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认为“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较为遥远,影响微乎其微”,缺乏对红色文化认同感,不能有效建立红色文化带来的文化自信。

2.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状况

87%的学生认同学校红色文化宣传丰富,33%的学生观看过红色影视,23%的学生参加过党史知识竞赛,参加过唱红歌等红色演出、演讲的学生各占19%。

学校各二级学院在建党、建国、建军以及重大纪念日期间,积极开展红色活动,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按比例排序由高到低分别为:张贴相关活动海报(23%),网站、公众号宣传纪念活动(22%),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活动(20%),公共场所展览相关历史文物与资料(19%),话剧表演、红歌比赛、诗歌朗诵等(16%)。从调查结果看,学校和学院建有的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类型丰富,主要包括纪念馆和博物馆、红色旅游景点、革命战争遗址、烈士陵园,75%的学生认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动态真实的互动体验,能激发灵魂深处的共鸣。也有25%的学生认为是走过场,“走马观花”,单纯完成任务、形式化宣传报道,无深入交流与感悟,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

3.教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状况

95%的公共思政课教师会将红色文化穿插进课堂进行讲授,其中,62%的教师会将图片、影片、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13%的教师会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学生表演小品、话剧等进行课堂展示,20%的教师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就红色文化教学效果而言,74%的学生认为公共思政课教师激情高昂、生动有趣,63%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有很明显的效果,8%的学生持“理论脱离生活实际”的观点。

相比之下,90%的专业课教师会将红色文化穿插进课堂进行讲授,在这其中,33%的教师会将图片、影片、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11%的教师会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学生表演小品、话剧等进行课堂展示,56%的教师会采取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就红色文化教学效果而言,7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激情高昂、生动有趣,62%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有很明显的塑造效果,11%的学生持“理论脱离生活实际”的观点。

总体来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都非常重视,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研读扬州红色资源,对学生理解地方红色资源文化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引导。但主要以单向式教育为主,相对缺乏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和认同性情感教育,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的情感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大打折扣,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会降低学生精神共鸣概率和精神内化动力。

4.社会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状况

就扬州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而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层面红色文化教育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31%的学生认为扬州红色文化资源呈现方式以静态观光为主,缺乏动态真实体验;28%的学生认为革命旧址、遗址处于未开发或者半开发状态;持“红色文化资源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整合”观点和“红色文化资源缺乏有效宣传”观点的分居第三、第四位,占比分别为23%、18%。

调查结果表明,扬州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尚不深入,缺乏长期开发与保护规划。红色资源分布零散,还未有效整合与活化利用,开发主题不明确,内涵提炼缺乏深度、展示方式相对单一。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大学生认为需要红色文化教育努力的方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将红色资源更好地融入公共课课程思政和专业课课程思政(占比26%),多举办一些关于红色景点的参观和社会实践活动(占比20%),加大线上和线下的红色教育宣传力度(占比19%),推出更多优秀红色影视作品和演艺活动(占比18%),鼓励全民学习党史并让红色传承教育走进家庭(占比17%)。

三、红色资源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政府应做好扬州红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活化利用

政府部门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红色资源普查,全面了解扬州革命历史尤其是历史事件、文物、史料、红色歌谣、红色地名、口述历史材料、民间故事的调查研究工作,编制扬州地方红色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利用纪念馆、博物馆等资源,以研学教育、拓展训练为核心,打造红色研学教育基地、户外拓展基地,增加红色文化的可参与性、趣味性和体验性,结合田园学习、生态探索、文化体验等,开展多样化、主题化的红色研学活动和课程。

发展红色演艺项目。依托扬州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色文化为素材,开发策划红色文化演艺节目,出版扬州人物传记、战役纪实、红色地图、英雄漫画、烈士文选、音像制品等红色出版物。

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扬州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水平。要促進AR、VR、AI等数字化技术在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红色景点等场所的运用,通过互动装置、沉浸式体验等技术运用,提升扬州红色文化资源呈现方式的动态体验感、趣味性和文化性。

2.课堂教学要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

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调相关院系组建团队,梳理扬州红色资源,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精心选择学习内容,编制扬州红色文化校本教材、活页教材,将地方红色文化进行主题分类,与思政教育充分融合。

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本土红色资源研究,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精心选取地方红色文化思政元素,丰富地方红色文化思政案例库,探索实景思政课。

高校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借助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案例式、互动式课堂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影视作品、影像图片、经典书籍选读等方式呈现,让学生进行互动式交流和情景式体验。思政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引入热点素材、难点问题,进行翻转课堂教學,在课堂讨论与思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的感悟与理解。思政教师还要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打造开放式、互动式红色网络教育线上课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偏好全方位、动态化、立体化展示红色文化。

3.开拓第二课堂,延展红色文化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高校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和学生会作用,开展红色文化论坛、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红色文艺创作、红色文化主题演讲等,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运用演讲、朗诵、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动画制作、红色景点讲解等形式,讲好地方红色故事,提高参与度。

高校可依托青马工程、团日活动、两学一做、党史教育等平台,有效融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定期开展红色作品读书报告会、红色文艺演出、校园红歌大赛等活动,拓宽学生地方红色文化学习的渠道。

高校可以开辟地方红文化网络学习阵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传媒、公众号、微博,设置红色文化专题,定期推送红色文化资讯,充分营造地方红色文化学习的氛围。

高校可邀请扬州先烈后代、行业代表、党史专家等嘉宾到校作报告,用真人、真事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进行深层次思考,达到“以史育人、以情动人”的教学目的。

4.开辟第三课堂,提升红色文化学习的实践性

高校要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将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相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参观活动,通过实物、实景、实例等载体,让学生近距离触摸扬州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高校要加强与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村镇的交流与合作,共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宣传教育基地,并充分利用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等,开展参观考察、暑期社会实践、红色研学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延伸思政课堂,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红色人物、事件、精神。

参考文献:

[1]杨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对策:以广西玉林市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2,14(02):12-18.

[2]罗建文,陈芳,童露瑶.湘潭红色资源融入本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4(02):103-108.

[3]尚丹.交互视野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构建[J].社科纵横,2022,37(03):147-150.

[4]严雄飞,雷莉,严徐.湖北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91-93.

[5]张钟艺.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1):19-27.

[6]林春.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7):42-46.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ake Yangzhou Red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Wang Zhaocheng

(Yangzhou Polyteching College,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225009, China)

Abstract: Yangzhou is rich in red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precious red resources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educating, inspiring and shaping people. The article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starts with the 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d resources in Yangzhou, red culture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red culture educatio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It scientifical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Yangzhou,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integration paths and innovative strategies to better play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red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vocationalschool;red culturalresourcemanagement;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Yangzhou;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扬州立德树人
扬州的秋日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下扬州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