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文字,让思考在场
——《书戴嵩画牛》授课有感

2023-09-06台前县中小学教研室林玉华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戴嵩斗牛断句

■台前县中小学教研室 林玉华

语文课堂, 应赋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静心阅读,去思考、去圈画、去批注,不断感受文字的温度,以及文字背后丰富的意蕴,向纵深发展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将“思维能力”列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 新课标中,“思维”一词被提及几十次,“思考”“思辨”等与“思维”相近的关键词也出现了上百次,足以看出思维能力训练对学生的重要性。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只学会一堆静态的知识,而是让他们学会思考。 教师一定要细读文本, 带领学生看到文字表面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知、触摸文字的温度, 引领学生从言语表层走向思考深层。

在教学《书戴嵩画牛》一课时,笔者问得最多的是“说说你的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读”“为什么这样断句”,并根据学生的回应及时点拨,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和体验。 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 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能够读通句子、理解课文深意,从而准确断句。 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最终,他们加上表情及动作进行朗读,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不起眼的注释,也有引发学生“思维大战”的可能。 教学《书戴嵩画牛》时,一些教师带着学生学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时,就会结束教学。 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该文章注释中“谬”的释义是错误的,牧童认为画中牛“掉尾而斗”是错误的。

于是,在课堂结尾,笔者出示两幅斗牛图, 向学生发问:“画家戴嵩的斗牛图真的画错了吗?牧童的话真的正确吗?请同学们看看课文注释中‘谬’字的解释,以及我手上这两幅斗牛图,有哪些新的思考呢? ”

一石激起千层浪:“哦! 原来戴嵩没有画错,生活中真的有‘掉尾而斗’的情景。 ”“可能是因为牧童年龄小,还没有见过‘掉尾而斗’的情形吧? ”“我觉得古人没办法上网查资料,获取知识的渠道较窄,所以有时候看得也不够全面。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认知达到新的高度。

于是笔者继续追问:“如果杜处士和小牧童知道这些后,他们再次相遇会有哪些精彩的对话呢? 如果苏轼要用一句古语来警醒我们,会怎么写呢? ”这样的问题,再次打破学生的思考瓶颈,他们的思维能力从低阶到高阶开始攀升。

特级教师余映潮说:“没有多少思考的成分、欣赏的成分和探究的成分,在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上, 就显得‘浅易’,就欠缺应有的深度和力度。 ”《书戴嵩画牛》这节课,笔者设计了两次想象表演活动,一次是加上表情、动作演绎牧童的“拊掌大笑”, 一次是分角色表演整个故事情景。 所以,走进文本的绝佳方式就是现场模拟、情景再现。

总之,课堂上学生丰富的表情、得体的举止、好胜的心态、鲜明的个性,可以把课堂推向高潮,这是仅靠教师的“讲解说教”所无法实现的。

猜你喜欢

戴嵩斗牛断句
反对斗牛
有头斗牛不爱斗
文言断句判断法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2)
“断句” “密码”费人解(二则)
西班牙斗牛的来历
妙用标点巧断句
从戴嵩画牛看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误笔
牧童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