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单元下的“北京清末民初西洋风格建筑实地考察写生”教学案例

2023-09-05肖楠张潆方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速写北京建筑

肖楠 张潆方

一、大单元教学背景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第四学段美术的学习任务有概览中外美术史、表现无限创意、我们与设计同行、继承与发扬文化遗产、理解美术的贡献5项,以此为指导,我校对初中美术教材的课程内容及相关课程资源进行重组,设计了“我爱北京”系列校本课程(现改名为“研学课程”),曾经开发的课程有:北京老地名、北京寺庙道观的文化、北京水系、北京中轴路的变迁、北京城门、北京四合院的发展。课程以概览中外美术史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学习中外美术家、设计师、工艺师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技巧。课程均采取大单元和项目式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注重跨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意识。

“北京清末民初西洋风格建筑特色探究”大单元课程是之前研学课程的延续,旨在让学生通过北京清末民初西洋风格建筑了解北京的历史和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学习绘画技能,掌握设计思维,进而提高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并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怀。

大单元课程包含北京清末民初西洋风格建筑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建筑样式流派的学习,建筑写生,设计思维方法的学习,文创产品制作,展示设计6课,从建筑艺术的范畴,将课标中要求的5项学习任务通过综合探索活动相互融合,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

二、大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课:学习北京清末民初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第二课:认识、学习和理解北京清末民初西洋风格建筑的主要流派和形成原因,以及具体的建筑式样。

第三课:进行实地考察和写生,学习相关绘画技法。

第四课:学习设计思维和方法。

第五课:学习产品设计和制作的具体方法。

第六课:学习展示设计,并完成作品展示。

三、“北京清末民初西洋风格建筑实地考察写生”教学案例

本课为大单元教学中的第三课,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既要将前面两课学习到的历史、地理和艺术知识具体化地落实到写生内容上,又要为后面学习设计思维积累大量绘画素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前后课程之间的过渡问题。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及课时分配

(1)实地考察

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北京清末民初西洋风格建筑,结合之前收集的与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资料做深入了解,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会建筑的美与历史文化积淀。(1课时)

(2)收集素材

学生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拍摄建筑整体外观、局部、纹样装饰等方面的素材,并根据所选择的素材完成小构图练习。(64开作业3张、1课时)

(3)现场写生

学生选择一张满意的小构图放大,完成现场速写写生1张。速写要以线为主,线条疏密得当、流畅生动、富于变化,能够体现出建筑的形体结构、透视规律和美感。(8开作业1张 、2课时)

2.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速写学习,大部分学生了解并掌握了简单的透视规律和构图方面的知识,熟悉铅笔、炭笔、签字笔等速写绘画材料,可以熟练地运用线条表现绿植、花卉、蔬果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并进行室内、窗外等小场景速写的写生训练,具备一定的建筑写生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以线为主的速写表现方式来展现建筑的形体结构、透视、装饰纹样等特点。

过程与方法:实地考察北京清末民初西洋风格建筑,现场拍照,并进行速写写生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美术特色创新人才。

(三)教学过程设计

考察导入→拍摄收集素材及小构图练习→现场建筑速写写生练习→评价总结。

(四)学习效果评价

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课程评价应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學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表1)

(五)教学特色分析

1.现场实景写生,激发学习兴趣

实地考察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看到草木枯荣的生命盛衰。学生昂首凝视一座座承载着历史文化与前人智慧的建筑,感受它们所见证的历史变迁与岁月沧桑,心中的情感被激发,与历史产生了碰撞。学生带着这些真实的情感体验投入到写生学习中,能极大地提升学习兴趣。

2.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创设智慧课堂

本课在实地取景、收集素材、写生辅导的过程中皆采用手机、相机、iPad等多媒体器材辅助,创设了高效率的智慧课堂。

3.绘画工具多样,激发学习主动性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内容拍摄、收集素材并写生,体验多种绘画工具,如炭笔、炭条、粉笔、签字笔的表现特征,尝试用多样的线条表现写生对象。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情感,并带着情感描绘景物。

4.将美育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建筑是人类生活与工作学习的场所,也是时代的印记,是人类智慧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对美的认识历程,可以说是人类关于“美的历程”的总结与回顾。让学生体会并记录这些建筑的美是本课首要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写生对象,知道这些建筑美在哪里,辅导学生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完成速写写生,将美育融入教学的点滴之中。

(六)教学过程

1.考察导入(45分钟)

教师任务1:带领学生根据任务单参观写生地点的建筑,向学生提问所选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

学生:现场参观建筑,融入情景。根据教师提问,回顾之前所了解的与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并回答问题。

教师任务2:拍摄现场特定建筑的整体或局部照片,提问学生拍摄建筑的样式是什么,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建筑的哪些特点上观察并得出结论的。

学生:根据老师所拍摄的建筑的外观、局部和纹样等方面的特征,回顾之前所学习的建筑样式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并深刻地感受建筑样式的特点。

教学意图:教师在导入环节中,根据实地情景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并带着问题参观考察。

2.拍摄、收集素材及小构图练习(45分钟)

教师任务1:带领学生回顾构图与视角知识,讲解建筑美学知识,布置素材收集任务。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构图视角、建筑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自己的任务分工,拍摄自己所需要的建筑素材。

教师任务2:现场示范速写小构图,布置不同角度的小构图练习3张。

学生:现场观察体会所选建筑不同角度的美,选择自己感受最强、最有绘画意愿的3个角度,完成小构图速写3张。

教学意图: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中深入体会写生对象,并灵活运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完成写生作业。

3.现场建筑速写写生练习(90分钟)

教师任务1:根据形式美的知识点评学生完成的小构图作业。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选出自己最满意的1张小构图。

教师任务2:布置小构图放大速写写生作业1张,通过展示ppt带领学生回顾透视、主次取舍、线条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并辅导学生完成速写写生作业。

學生:根据教师讲解所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放大自己所选的小构图,完成速写写生1张,表现出自己所选建筑的美。

教学意图:教师将形式美法则的知识在写生中教授给学生,带领学生体会建筑的美感并用速写的方式表现出来。

4.评价与总结(30分钟)

教师:现场评价与展示学生完成的建筑速写写生作业,并收集素材和资料,为下一步设计教学做准备。

学生:展示作业,小组内互评,并根据任务单检查所拍素材是否准确与充足,为下一步设计学习做准备。

(七)教学反思

由于本课为大单元教学中的第三课,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所以从参观到写生的每个步骤教师都应注意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建筑,提出问题,帮学生串联起之前学过的知识,还要辅导学生完成速写写生作业,更要为下一阶段的设计思维课程及文创产品创作积累大量素材。教师在教授学生技法的同时,应多多提醒学生用写生和拍照的方式及时收集自己喜欢的建筑美学元素,要始终保有大单元整体的教学思维。这对教师自身的修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大单元中每一节课的教师都具备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及时且充分,配合得有默契,大单元整体的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完成。

猜你喜欢

速写北京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青年速写·归》
钢笔速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建筑的“芯”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蹲连”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