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茶园高质高效种植管理技术分析

2023-09-04谭贤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5期
关键词:茶苗绿肥茶树

谭贤勇

(巴东县东壤口镇农业服务中心,湖北巴东 444300)

1 品种选择

1)生产优质茶的基础。茶叶采摘、栽培、加工技术与设备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茶叶品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茶树品种。

2)推动一个地区及产业发展的基础、关键。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片叶子能成就一个产业,品种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在相同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下,品种决定了作物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3)可以减少农业灾害。抗性是茶树品种稳定的遗传特性之一。具有特定抗性的茶树良种可以提高茶树抵御冻害、病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优先选择适应性和抗性强的茶树品种,以国家或省级审定或者认定登记的无性系良种为宜,适宜山区的品种有:利川红一号、白叶一号、中茶108、鄂茶1号、鄂茶10号、中黄3号。

1.1 利川红一号

本地茶树品种,红茶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特征一:植株开张型,生长势较强。特征二:叶肉较厚,茸毛特多,芽头较肥壮,适宜采单芽,一芽一叶。特征三:发芽较早,春芽一芽一叶在3月中下旬。

1.2 白叶一号

又名安吉白茶,特殊品种。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偏晚生种。特征1:低温敏感型变异茶种,具有“阶段性返白现象”,低于20℃芽叶呈玉白色;叶脉先返绿新梢白色,随季节和气温上升转绿,茸毛中等。特征2:发芽整齐,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底,适采一叶。特征3:氨基酸含量高达6.3%,滋味鲜爽,香气好,适制高档绿茶和红茶。安吉白茶色泽翠绿,香气似兰花香,滋味鲜爽,叶底玉白色,特色明显。缺点:抗性较弱,长势较弱,肥培要求高,高温季节新梢容易被太阳灼伤,秋冬季开花特多,植株较矮小,较直立,分枝部位低,生长势一般。

1.3 中茶108

辐照品种。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特征一:替代品种,抗炭疽病。特早生种,持嫩性好,产量高,发芽特早并且整齐。特征二:内质优,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叶嫩度好,适宜制作中高档绿茶特征。特征三:适宜制作恩施玉露、龙井、优质烘青等高档绿茶。制龙井外形扁平光滑、挺秀,色泽嫩绿或糙米色,香气郁幽孕兰,滋味甘醇爽口。制恩施玉露形似松针,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甘甜。特征四:抗旱性差,需肥水平高,秋冬季花特多。

1.4 鄂茶1号

又名苑香,杂交品种。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滋味鲜爽,香气独特,产量高,发芽密度大,春茶一芽一叶在3月中旬末。适宜制作条形、扁形、针形绿茶,缺点是节间较长,一芽二叶原料偏大。

1.5 鄂茶10号

本地茶树品种。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偏晚生种。叶质较厚,抗寒、抗旱性特好,比较适宜高海拔地区种植。中生种,发芽期迟,一芽一叶盛期在4月上旬中。优质绿茶、红茶品种,适宜采单芽,一芽一叶。夏茶产量高。缺点:茶树直立性强,需双株种植。

1.6 中黄3号

特殊品种。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偏晚生种。特征一:光照敏感型黄叶茶。春、夏、秋嫩梢为嫩黄色,随着芽叶的生长发育,逐步转为黄绿色,到成熟叶时为深绿色。特征二:生长势强,产量高。特征三:芽叶肥壮,茸毛中等或少,适宜采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特征四:制茶品质优,高氨基酸含量(10.4%),是普通茶的2~3倍。适制扁形、条形绿茶。外形凤尾形,较挺直、较肥壮、嫩黄间嫩绿,香气清高、嫩香、略有花香,滋味甘醇鲜爽。

2 园地准备与规划

2.1 园地准备

土壤条件:土壤酸性,pH值4.5~5.5;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沙壤土最佳。环境条件:坡度在25°以下,平地、缓坡地最佳,地下水位低,不积水。规模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区位要求: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水、路、电设施配套。

2.2 茶园规划

1)分区分块:需要根据茶园实际的地块及种植要求进行。茶厂、园区、生活区分区合理,茶园合理分块。配备合理的主干道、支道、环园道。

2)田间道路布置,要求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互相连接组成道路网,基本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

3)建设茶园沟渠,要求三沟二池:纵沟、横沟、围沟,蓄水池、积肥池。做到多雨能蓄,缺水能灌,涝时能排。

4)布置茶园灌溉设施,采用茶园雾灌和茶园淋灌。

2.3 茶园开垦

1)首先,清除地面障碍物(如农作物、老茶树等),尽量保留树木植被,禁止烧山开垦。其次,采用挖土机全部深翻一遍。

2)开垦深度在50 cm以上,采用旋耕机对园地进行全面翻耕2~3次,要求土壤颗粒较细小。注意清除石头和树根等。开垦要求:第一,平地和15°以下缓坡园地,采用等高横坡开垦。初垦深度50~60 cm,复垦深度30 cm左右,平整地面。第二,坡度在15~25°的丘陵山地,建等高水平梯级茶园。梯壁高度以1 m左右为宜,梯面宽度应在2 m以上,梯面整平。

2.4 内环式模式布置

内环式茶园定义:是一种形成内环工作通道,适宜山区茶园机械化操作的标准化建园模式。

1)划线定行:按设定的种植规格(一般1.3~1.5 m)划线定行。

2)机械起垄:采用开普KDT 510起垄机进行起垄,垄面梯形,垄面宽50 cm,垄高25 cm,垄面要求“土细、垄饱、沟直”。

3)垄面覆膜:覆膜后有利于保温、保湿、控制杂草的作用。相比露地栽培保湿时间长7 d以上。分机械、人工覆膜2种方式。注意事项:多人配合,边盖膜边压土,要求下大雨后覆盖薄膜。薄膜规格:黑色或黑白相间降解膜,膜宽0.9 m。

4)打孔定位:采用机械或人工打孔,用直径5 cm打孔器在覆好膜的垄面上打孔,小行距40 cm、株距30 cm打孔,孔深10 cm(定植的茶苗采用裸根茶苗、无纺布茶苗)。

3 茶苗定植

双条高垄方式种植,株距0.3~0.4 m,行距1.2~1.8 m,列距0.4 m,种植茶苗3 000~3 500株/667m2。种植时间:9月份至第二年4月份,并根据海拔高度合理种植。种植方法:按孔放苗,每孔1株,茶苗扶正,回细土压紧。培土中耕:茶苗定植后,采用人工将膜四周压实,以防漏气,有利保温保湿。注意:茶苗根部一定要用细土填满压实。连续晴天要及时培土。淋定根水:茶苗定植后及时淋定根水1次,必须淋透。

4 间作绿肥与压青

能遮阴护苗、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间作以矮秆作物为主,可种小绿豆、伏花生、三叶草、黄花苜蓿等。我们推广间作豆科绿肥、油菜等。对茶行间采用中耕机进行中耕,播种方法:全年种植2次豆科绿肥、1次十字花科绿肥。大豆:3~4 kg/667m2,油菜:0.5~1 kg/667m2。压青方法:6月份播种夏季豆科绿肥,8月中旬始花期压青返田;8月下旬播种秋季豆科绿肥,10月中旬始花期压青返田;10月下旬播种十字花科绿肥,次年2月下旬抽薹期压青返田。

5 肥水管理

5.1 施肥原则

一是平衡施肥;二是有机肥、化肥配合使用,基肥和追肥配合;三是以氮为主,兼顾磷、钾、镁、硫和微量元素,平衡营养元素的供应。

5.2 施肥方法

1)追肥:茶苗生长出新根后使用,采取叶面肥淋施,一年5~6次,茶苗生长出新根后采用0.3%~0.5%淋淋发稀释液(或者0.2%~0.3%尿素,或较低浓度沼液)每月施肥1次,半年后采用0.8%~1.0%复合肥稀释液淋施2~3次。施肥原则为先淡后浓。

2)追肥:于11 月上中旬施肥,施菜籽饼250 kg/667m2。采用开沟施肥法,方法是离茶树根边20 cm处开一条深15 cm的沟,然后施入菜籽饼,并及时覆土。

6 茶树修剪

幼龄茶树修剪:3次定型修剪,建立茶树良好的骨架。第一次定剪:在茶苗移栽定植时,或在翌年2~3月份进行,主干超过25 cm,有1~2个分枝,80%茶苗达到标准,在离地15~20 cm处用整枝剪剪去主枝,保留侧枝。第二次定剪:在定植后6~7月份进行,苗高达到40 cm,离地25~30 cm处,即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0~15 cm处用篱剪(水平剪)修剪。第三次定剪:在10~11月份,茶树高达60~65 cm,离地35~40 cm,即在上次剪口上再提高10~15 cm处用篱剪或修剪机剪平。

7 茶园除草与茶叶采摘

1)当杂草不高于50 cm,未形成种子前进行除草。

2)采用压草机进行茶行间除草。

3)3~6月每月1次,其他季节根据茶园杂草情况合理除草。

4)除草时注意不要松动茶苗。茶叶采摘,茶苗定植满一年后以采单芽和一芽一叶为主,打顶采摘。

猜你喜欢

茶苗绿肥茶树
茶苗移栽需掌握好时间
『绿肥黄瘦』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知否知否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茶树湾
如何保证无性系茶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