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绿色低碳高效目标的设施果蔬类关键生产技术分析

2023-09-04刘云福惠兴雁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5期
关键词:果类瓜类保温

刘云福,惠兴雁

(商河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山东商河 251600)

0 引言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设施设备研发应用、生产管理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以及产品质量品质等诸多关键环节,差距明显。在我国双碳目标、乡村振兴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以茄果类和瓜类蔬菜设施生产为研究对象,以绿色低碳、高质高效为核心目标,用新的绿色革命推动传统农业技术改造升级,研究探索黄淮海区域设施蔬菜绿色低碳、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改良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以加快我国设施蔬菜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1 现代节能棚型选择

茄果类及瓜类等喜温性果菜生产设施以节能型大跨度日光温室和拱圆大棚为主。经过生产实践,新型节能日光温室选择可装卸装配式的无立柱钢拱架、轻薄保温棉材料复合墙体,如山东VI型节能日光温室,采用混凝土砌块+聚苯板+聚合物砂浆+毛毡的复合保温墙体,后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毛毡+聚苯板+水泥砂浆结构;拱圆大棚选择钢架结构、大跨度、高土地利用率、机械化种收、综合性能优越的高标准拱圆大棚,如双膜双盖保温大棚。现代化设施的保温性能优越、土地利用率高、使用寿命长、避险抗灾能力强,可实现节本降耗减排、提质增值增效[1]。

2 蔬菜集约化育苗

选用适合我国黄淮海区域栽培的优质、抗病、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多样化的设施专用瓜菜新品种,培育适龄嫁接壮苗,是实现设施蔬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提质增产增效的关键。

3 土壤改良修复

一是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替代化肥行动,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生物菌肥,茄果类及瓜类蔬菜可底施充分腐熟的牛粪、豆饼、菇渣、腐熟秸秆等优质有机肥8~10 t/667m2、生物菌肥200 kg/667m2;二是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效果明显;三是应用起高垄并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栽培。推行化学品减量增效,大幅度减少化学品污染排放,实现固碳增效、农业内部碳循环,为设施蔬菜生产环境友好和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

4 精准调控生长环境

黄淮海区域冬季常常遇到连续阴雨雪、寒潮大风、雾霾天气,夏季往往遭遇高温、干旱、暴雨等天气,在设施栽培管理上要根据不同喜温性蔬菜适宜的生长发育特性,应用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科学调控土、光、温、湿,肥、水、气等环境条件。

4.1 调控光照

4.1.1 冬季增加光照。茄果类及瓜类蔬菜喜光不耐阴,光照不良将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增光措施,选用新型高透光率多功能棚膜,如选择透光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功能性新型PO棚膜,还要及时清扫棚膜,提高透光率;采用智能卷帘机,晴天时早揭晚盖覆盖物,阴雪天时要晚揭早盖,尽量见散射光;悬挂“镀铝反光幕”,可在后坡后墙上部东西方向挂反光幕,增加中后部棚室光照强度;人工补光,可在棚内顶端悬挂LED植物补光灯,盖棉被后每天夜间开启4~6 h来增光提温[3]。

4.1.2 夏季应用“二网一板”。茄果类及瓜类蔬菜越夏栽培时减光照、降温度、补营养、防病毒是管理重点。可棚膜外覆盖遮阳网和棚膜喷降温剂、大通风、微喷装置喷水等方法,降低棚内光照强度和温度,防止发生日灼病等生理性病害;棚顶及棚侧通风口覆盖防虫网(40目以上),棚内张挂黄、蓝板诱杀害虫等物理方法,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

4.2 精准调控设施温、湿、气、热

外覆盖轻质、防雨、保温性好的新型材料(PEP)保温被(保温被厚度不低于2 c m,质量不低于3.5~4 kg/m2,外覆盖防水防寒膜),日光温室内加盖“二道幕”(棚膜下50~100 cm横向拉一道薄膜形成“棚内棚”),大拱棚采用多层覆盖技术。安装智能化的卷帘机、放风设备,精准揭盖棉被、开关通风口进行温度、湿度和气体调控,使其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茄果类、黄瓜的幼苗期、开花结果期要求白天温度25~28℃,夜间保持在15~18℃,地温不低于16~20℃;西甜瓜幼苗期、花芽分化期掌握白天25~30℃,夜间15~20℃,结果期掌握白天温度在26~32℃,夜间保持在16~20℃,地温18~22℃。在棚内气温降至蔬菜适宜生长温度下限时开启电暖机、电热线(板)、植物生长灯,点燃增温块、蜡烛、固体酒精灯(炉)等临时增温。增温块每10 m放置1块,蜡烛每1 m放置1根,酒精灯(炉)每10 m放置1个,有条件地安装石墨烯发热板等新型节能增温设备,不仅环保而且节能。

阴天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缓苗后加强中耕松土,大行间填铺麦秸、麦糠、玉米秸、玉米芯、稻壳、锯末等,起到吸热降湿、减少病菌发生作用;冬春季应用新型智能化CO2发生调控装置,精准补充设施CO2浓度。据有关报道,设施蔬菜喷施新型“二氧化碳捕集剂”,能在植株叶面周围富集CO2,喷一次可较长时间(约1个月)保持设施CO2浓度在1 000 mol·L-1,能显著增强果菜光合作用,蓄碳和增产效果明显。

4.3 精准肥水管理

4.3.1 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土壤营养状况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水分的需求,优质有机肥与高效水溶性无机复合肥配合施用,研发应用新型速效液态有机肥、酵素菌等新型追施肥,采用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技术,平衡施肥、精准供应水肥,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比传统施肥浇水方式节水节肥达50%以上。进入开花坐果期,选晴天膜下滴灌或随水冲施全溶性肥料,搭配腐殖酸类、氨基酸类、海藻酸类、甲壳素类、核苷酸类、鱼蛋白等新型功能性肥料,提供全面营养。

4.3.2 新型叶面肥与植物调节剂应用。茄果类及瓜类蔬菜可根据长势选晴天喷施98%的磷酸二氢钾+0.01%芸苔素内酯+1.8%复硝酚钠,或者喷施碧护20 000倍液、“诱抗赢丰”诱抗剂、光合动力等全营养元素叶面肥,快速补充营养,促根壮棵,提高植株的抗性,增加产量和品质,防止早衰。在定植后至开花结果期适时适量喷施Ca、S、Fe、Mn、Zn、B、Mg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如叶秀美)补充营养。叶面补充EDTA螯合钙+B肥,能有效预防脐腐病和裂果发生。

5 轻简有机基质(无土)槽栽、袋栽技术

在茄果类及瓜类蔬菜栽培设施的地面建造简易沟槽,利用稻壳、花生壳、作物秸秆、菇渣、椰糠等农业废弃物与炉渣、河沙按照一定比例调配经发酵消毒处理后用作有机基质,替代成本较高的草炭、蛭石基质,与营养液栽培相比也具有成本优势。可选用移动式基质袋栽培、支架沟槽栽培等灵活方式,既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固碳减排,又经济环保成本低,基本避免棚室蔬菜土传病害,显著提高质量,增加产出。

6 熊蜂授粉技术

以番茄为例,盛花期用熊蜂1箱,放蜂80~100头/667m2进行授粉,保持适宜授粉的温度为15~25℃,夜间最低温度在8℃以上,棚室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90%,注意放置熊蜂后尽可能不要喷施杀虫剂。该技术授粉完全,增加单果质量且能提高瓜果的产品品质。也可采用震荡棒、人工辅助授粉,替代番茄、西甜瓜等蔬菜化学药剂沾花避免造成化学污染。

7 综合绿色防控病虫害

连阴雪、低温天气常导致密闭设施环境内的蔬菜病虫害发生,如茄果类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病毒病,瓜类的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靶斑病,以及粉虱类、蚜虫、蓟马等虫害。防治上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绿色防控”的植保方针,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植保技术,加大高效无害化的新型生物药剂品种研发应用,显著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避免农药残毒,实现绿色高效精准防控[4]。

猜你喜欢

果类瓜类保温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能“保温”的雪
果类蔬菜水溶性肥料配方选择与应用分析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茄果类蔬菜防早衰的方法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蔓枯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保温
瓜类白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日光温室甜瓜与茄果类蔬菜两茬两季高效栽培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