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

2023-09-04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菜蛾种植者水肥

周 强

(泗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泗水 273200)

0 引言

近些年,我国国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开始追求绿色健康生活。在此背景下,人们加大了对绿色蔬菜的需求。若想要满足市场与社会大众对绿色蔬菜的需求,白菜种植产业及其种植者应严格控制化学药剂用量。选择绿色无污染的方式种植白菜,促进我国白菜种植业持续发展。因白菜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应从选种、种植管理、加强水肥管理等方面入手,还要深入研究病虫害并采取合适的防治方法,兼顾白菜产量与质量。

1 白菜种植技术要点

1.1 选择白菜种植品种与地点

1.1.1 选择种植品种

当前,在我国蔬菜市场中,白菜品种非常丰富,所以,选择白菜品种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应根据市场现状选择需求量大且较为热门的白菜品种,以免白菜进入市场后出现产品积压等问题。第二,根据白菜生长周期进行划分,白菜主要分为早熟、中熟与晚熟型,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白菜品种。第三,白菜种植过程中,温度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若种植区域温度较低,应选择具有良好抗寒性的品种,延长白菜的储存时间。第四,为避免白菜在储存、运输过程中腐烂,应选择具有良好耐腐性的白菜品种。第五,为提高白菜产量和质量,应选择具有良好抗逆性的白菜品种。选择良种,能从根本上提高白菜种植质量与效果[1]。

1.1.2 选择种植地点

良好的种植地能为白菜提供充足的养分并减少肥料耗损,促进白菜健康成长,因此,应认真选择白菜种植地,尽量选择土层深厚、土壤养分充足且具有良好通风性、排水性的土地,如沙壤土等。若此地区已经种植过白菜,再次种植时,土壤中遗留的病菌等会侵蚀白菜,提高白菜的病虫害发病率,这点是需要注意的。

同时,白菜非常喜水,种植时应保证土壤含水量符合种植标准。将种植深度控制在20 cm左右,垄距在60 cm左右,植株间距在40 cm左右,为白菜生长提供充裕的空间。播种后,要推平地垄,以免阳光长期、持续照射种子,影响种子发芽与生长[2]。

1.2 处理种子与播种

播种前,应筛选种子,剔除破损、瘦弱的种子,保证种子饱满、健硕,以此提高种子发芽率。然后浸泡与搅拌种子,将浸泡温度控制在50℃左右,浸泡2 h后拿出种子,采用乙磷铝与福美双均匀搅拌。

播种时,应选择合适的时间,若提前播种会让幼苗在低温环境下无法健康成长,甚至会提高发病率。若延迟播种会让幼苗在高温环境下不能形成圆球。以14℃为线,在到达14℃前15天开始播种,以此防控不结球等问题。但需要注意两件事,一则,因白菜生长过程中易受较多因素影响,所以应选择具有良好抗病性与抗低温性的品种。种植时,不能连续种植。二则,应先顺延沟渠浇水,浇透后匀称播种。白菜幼芽出土后,要持续、多次浇水,保证土壤温湿度适宜。通常情况下,每3天浇1次水,彻底浇透水。同时,播种3天后应进行2次灌溉,促进幼苗健康生长[3]。

1.3 选择合适的肥料

科学、有效地施肥能促进白菜健康成长,种植者应依据种植地区土壤情况、白菜品种针对性选择肥料。传统肥料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元素,会影响白菜生长周期。种植过程中,若种植者仅施加一类化肥元素,会长出畸形白菜。若化学元素大量留在白菜叶片上,会污染白菜,让其无法健康成长。对此,种植者可采用藻肥。作为新型肥料,藻肥含有丰富、多样的营养元素且配比科学,能为白菜成长持续提供养分。

1.4 水肥管理

白菜种植时,可从4个时期开展水肥管理工作,坚持“三水齐苗”原则,在白菜生长期间提供充足的水分并让土壤含水量达标。在发芽与莲座时期,白菜幼苗生长需要大量水分,所以应让土壤始终维持湿润状态并含有充足的养分,让白菜更加健康壮硕。同时,莲座时期也应定期追肥,保证结球时可蹲苗,一边灌溉一边施加有机肥[4]。

只有在生长期提供充足、稳定的水肥,才能为白菜成长创造优渥的环境,提高白菜产量与质量。因白菜产量大,所以需要持续、大量地施肥,但是水肥管理不可盲目而行,如幼苗期不能追肥。如果发现底肥少,可在白菜出现3~4个叶片时施加水肥,可喷洒10 kg/667m2的硫酸铵,但仅能在幼苗两边施加水肥。移栽育苗过程中,可喷洒20 kg/667m2的硫酸,但仅能在垄沟两边施加水肥。此外,莲座期喷洒15 kg/667m2的过磷酸钙。结球中期可喷洒20 kg/667m2的硫酸铵,需要跟随水流施肥。

1.5 田间管理

首先,应开展田间定苗工作。在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种植者应去除发育不当与发病的幼苗。若田间种植密度较高,应在幼苗出现4~5片真叶时二次开展间苗工作,在幼苗出现7~8片真叶时开展定苗工作,并根据白菜品种调整田间密度。在此过程中,应进行中耕除草。如果种植季节降雨量大,要加大中耕频次,以免出现土壤板结问题。

其次,应及时施肥与追肥,上文已经有所提及。种植者应预先制定追肥方案,混合配置氮肥、磷肥与钾肥,根据不同时期施加不同肥料。

最后,应做好杂草清除工作。从白菜生长季节特性角度出发,白菜生长过程中会伴随其出现40余种杂草。这些杂草不仅能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还会降低土壤含水量,影响白菜健康、茁壮成长。基于此,种植者应及时去除杂草。尽量选择人工铲除方法,减少除草剂应用,降低化学药剂对白菜的危害。或者可喷洒1 L/667m2的金都尔溶液,可去除阔叶科杂草[5]。

2 白菜病虫害类型与防治策略

2.1 常见病虫害类型

白菜种植时非常容易产生病虫害,如菜青虫、霜霉病、软腐病等。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应以“预防”为主。前期,可采用灭虫灯阻止害虫孵化。中期,可采用黄色胶板灭虫。如果病虫害非常严重,应采用化学药剂。为避免污染白菜,要限制药剂用量。当前,白菜常见病虫害类型如下。

2.1.1 菜青虫

在白菜生长过程中,菜青虫长期、持续存在。菜青虫会啃食白菜并将虫卵置入白菜内部,持续吸食白菜,让白菜无法健康成长,存在营养成分不足、品质变低等问题,严重时还会让白菜死亡,降低白菜产量。想要防控此虫害,种植者应加强田间管理。治理过程中,应在3龄前采取防治措施。一代与二代幼虫消除后,若在白菜生长茂盛期出现了成虫卵,应施加除虫剂与农药,如喷洒30 ml/667m2的阿维菌素乳油,科学稀释、均匀喷洒,也可采用青虫菌[6]。

2.1.2 霜霉病

在白菜生长的包心期与长苗期极易出现霜霉病。初期,霜霉病出现在白菜叶片上,将叶片变成淡黄色。若种植者未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叶片会大幅枯萎并逐渐蔓延到白菜中。产生此病害的原因是,种植区域的土壤与空气过于湿润,湿度超过70%。想要防控此病害,可均匀搅拌百菌清与甲霜灵,并根据霜霉病蔓延情况施加有机肥与磷钾肥。如果此霜霉病非常严重,可采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非常好。

2.1.3 软腐病

软腐病主要由病原杆菌引起,白菜患上软腐病时,其叶子会萎缩,芯部会腐烂发臭。所以种植与储存白菜时,种植者应提高对软腐病防治的重视程度。发现白菜患上软腐病后,去除患病植株或采用化学药剂。若发现叶面上出现黄褐色的斑点,可采用链霉素[7]。

2.1.4 小菜蛾

在各类虫害中,小菜蛾生命力非常强,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一般情况下,小菜蛾仅需15天就能长成。小菜蛾出现后,会长期危害白菜生长。种植者若发现小菜蛾繁殖于植被上,应及时消灭。因小菜蛾具有趋光性,可在种植区域放置杀虫灯,吸引并灭杀小菜蛾,最大程度减少小菜蛾。

人工合成昆虫性激素也具有良好的灭虫效果,如果小菜蛾非常多,应适当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能大量消灭小菜蛾。例如,可将阿维菌素乳油喷洒在叶心上,但需要控制喷洒量、时间等,避免污染白菜。

2.1.5 干烧心病

干烧心病是因外界环境变化降低白菜内部钙元素而形成的一类病害,白菜患上干烧心病后,外观完好但是内芯发黄、变干且能观察到明显的病变组织。产生此病害的原因是,土壤盐分超标,影响白菜吸收,从而缺少钙元素,而天气炎热少雨也会产生干烧心病。对此,应根据种植区情况选择良好的白菜品种,科学培育,同时,应选择与低洼地、盐碱地具有一定距离的种植区,及时灌溉。种植白菜时,种植者不能仅施加氮肥,应科学配置磷肥、钾肥等,均匀铺洒。在莲座期,可对白菜喷洒50 mg/kg的0.7%氯化钙、萘乙酸混合液[8]。

2.1.6 根蛆病

白菜患上根蛆病后,会损坏其表皮,同时细菌进入土壤,腐蚀白菜根系。如果种植者未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进一步影响种植地,扩大经济损失。防治根蛆病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地面喷药,在白菜出现真叶后均匀喷洒百虫粉,避免蝇虫进入到种植区。第二,施加辛硫磷颗粒并搭配混合肥料,能消除幼虫。第三,在白菜出现6片左右的真叶时,应搅拌草木灰、敌百虫等并施加在菜根附近,能提高防治效果。而采用药剂灌根法,调配晶体敌百虫灌溉稀释液,防治效果也非常好。

2.2 防治策略

2.2.1 播种前防治

首先,种植者应做好种植区清理工作。播种前,应先保证种植区干净、整齐等,将杂草或多余植被清理干净。尽量将前茬蔬菜种植过程中遗留的虫卵、病菌等清理干净,降低病虫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不能连续种植白菜并合理安排茬口。例如,瓜类与白菜可轮番种植,十字花科蔬菜不能与白菜轮番种植。其次,应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因为土壤中存在病菌或害虫,可喷洒西韦溶液或在病虫害高发区域喷洒敌百虫粉等。同时,应选择具有良好耐性、抗性的白菜品种,如龙源一号红色大白菜等。作为杂交种子,其结合了多个品种的种植优势。最后,播种前,可将种子与福美双搅拌,提前预防霜霉病并降低各类病虫害的发病率。控制播种时间,于下午播种能为白菜预留发芽、出土时间,夜晚发芽可避免太阳光直射,中午前覆盖银色薄膜保护幼苗[9]。

2.2.2 播种后防治

1)育苗期。白菜生长前半年左右是病虫害高发期,若气候干燥、土壤水分含量低非常容易形成病虫害。由此,播种后应坚持“三水齐苗”与“五水定棵”种植原则,多次、持续灌溉,控制地表温度,让白菜根系可健康成长。定苗期,种植者应提前去除弱小植株与发病植株,根据一定比例施加硫氨,促进白菜幼苗健康成长,增强其抗病能力。第二次间苗结束后,通过浅中耕能最大程度保护白菜的根系,防控软腐病。定植后,要定期喷雾,每10天喷1次,以此增强白菜的抵抗力。

2)莲座期。莲座期是白菜成长的关键时期,能为白菜生长提供相应营养成分。在此时期,要合理控制灌溉,不需要蹲苗。降雨后马上排出,以免土壤出现板结或污染等问题。种植者也应做好追肥、灌溉工作,为白菜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病率,若发现病害应及时处理[10]。

3)包心期。白菜包心期非常容易患上霜霉病等,应在封垄前加强病虫害预防,定期喷药。降雨季节应做好补喷工作,并运用石灰、直霉素喷雾等杀菌消毒,以免病虫害扩散与蔓延。

2.2.3 加强病虫害监测

随着白菜种植技术提高,想要实现病虫害防治目标,种植者既要根据种植现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也要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全面监测。例如,可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病虫害监测系统,发现病虫害时,系统及时向种植者预警并提供相应治理对策,减少化学药剂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3 结语

白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能影响白菜质量、产量等,若想促进我国白菜种植业长期、持续发展,种植者应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区具体情况、白菜生长规律等科学选种、处理种子并做好田间管理等工作,提高白菜培育水平。还应了解白菜种植的常见病虫害类型,针对性采取防治对策,并在播种前、后加强防治,最大程度降低发病率。夯实技术基础,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增强白菜在我国蔬菜市场中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小菜蛾种植者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踏花行论坛2016年非洲紫罗兰展作品选登
室内饲养小菜蛾与田间种群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