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之风俗传统

2023-09-03雨音

中华瑰宝 2023年9期
关键词:月食赏月月饼

雨音

拜月、祭月、赏月、追月等习俗由来已久,从异彩纷呈的月之风俗之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月文化的深厚意蕴。

祭月

在中国古代,对日、月的崇拜是常见的自然天体崇拜。古代帝王有春天祭太阳、秋天祭月亮的礼制。《礼记》中有“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记载,即天子在春天祭日,在秋天祭月。在古人的观念中,“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日月代表着世界的两极,阴阳理念是历法体系的构建基础,祭祀日月是古代帝王行使神授君权的象征性仪式。在历代都城中,皇室皆建有祭祀日月的场所并依礼致祭。秦代时,都城咸阳即建有专门祭祀日月的地方。直到明清时期,都城仍建有专门祭祀夜明之神(月亮)的专用场所。

拜月习俗原本只是向月跪拜,没有固定场所,也没有祭祀的香案和供品,后来才有了拜月的祭日与仪式。远古时期的祭月仪式,是由部落首领或祭司带领下的群体性祭祀活动。到周代时,祭月成为帝王专属的政治专利,作为王室仪典规定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祭月仪式世俗化以后,民间也有了摆香案、供祭品的拜月习俗。帝王祭月并不在后世的中秋节,而在每年的秋分,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民间最普遍的祭月日,并由此发展为中秋节。

月神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古人向月亮致敬的历史由来已久,催生了和月亮有关的神话与信仰。《山海经》中即有对月神的最早记录。月亮之母常羲为上古天帝帝俊之妻,生了十二个孩子,分别以十二月命名,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份。常羲善于占月之朔、望、晦、弦,为掌管月历的女神,人称月亮神、太阴神。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月神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千百年来最为人所熟知的月神是奔月后常驻月亮之上的嫦娥。传说嫦娥本名妲娥,为尧帝之女、羿之妻,服西王母不死之药后,奔月成为月精。妲娥奔月以后,可能与月母常羲混同,才被称为嫦娥。

两汉时期,道教盛行,道教中的神仙太阴星君掌管月相,被尊为月神和守护神,也被称为月姑、月光菩萨、月光娘娘、太阴星主。民间往往将太阴星君看作嫦娥,普遍供奉太阴星君。农历八月十五日是太阴星君的诞辰日。这一夜,皓月当空,家家户户于院中摆设香案,供上瓜果,点烛焚香,人们十分虔诚地祭拜,以祈祷太阴星君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太阴星君被人们看成美丽善良的月神娘娘,无论男女都希望得到月神娘娘的保佑,民间有拜祷月神盟誓定情、祈求团圆的习俗。有关月亮的望舒、月宫、仙人、桂树、玉兔、蟾蜍等传说,实际也是以月神信仰为基础的。

月光马

明清以来,每逢中秋,人们开始供奉绘有太阴星君的月光纸。月光纸也称月光马儿、纸马、神马,纸上的图案是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存的形象,原以道教色彩浓厚的嫦娥图案为主,后转变为佛道交融的形象。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月光马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多为木版水印,产地不同,精致程度有所差异。中秋拜月时,庭院中对月悬挂月光马,供台摆上月饼和各式蔬果,藕、花生、毛豆及石榴、苹果、西瓜等水果的种类南北方相差不大,均传达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供奉的月饼和蔬果需是圆形的,取团团圆圆之意。月饼原是供奉月神的祭品,后来逐渐成為团圆的象征,是中秋节的特有食品,如今吃月饼已是南北各地中秋节习俗。北京地区的家庭还会摆上泥塑的兔儿爷,清代时兔儿爷已成为中秋节的儿童玩具。北京、天津等地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而拜月由家中女性长者带领女眷参与,依次致祭,男子不参加拜月。

赏月

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人对月亮的原始崇拜相关,中秋节是和月亮关系最为密切的节日,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祭月、赏月、吃月饼等,其中赏月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农历八月十五夜,秋高气爽,月朗星稀,是一年之中绝佳的赏月时间。民间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唐代时八月十五赏月成为一种时尚,文人赏月吟诗之风盛行,涌现出许多咏月的名句。将农历八月十五日正式定为中秋节,大概是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至宋代,祭月、赠月饼等民俗活动逐渐形成,民间赏月之风更加兴盛,八月十五日玩月活动通宵达旦。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梦粱录》描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

赏月,自古以来是中秋节传统文化习俗。“月到中秋分外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最圆、最美、最牵动人心的月亮当属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夜月。中秋夜的朗朗圆月,寄托着人们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人月两团圆,中秋节也有团圆节之称,人们以月寄情,期盼亲人团聚,祈祷平安、康乐和幸福。

追月

追月也是中秋节的节俗之一,农历八月十五夜的赏月活动意犹未尽,于是人们在八月十六日的晚上,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广东一带将中秋夜宴称为赏月,而将八月十六日晚上的宴饮称为追月。清代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中记载:“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八月十六日晚中秋余韵尚浓,月亮依旧圆满明朗,甚至比八月十五日晚还要皎洁,同样是人们赏月的好时光。

浙东等地将八月十六日赏月看得比八月十五日赏月还要重要,以八月十六夜为中秋,摆设瓜果等祭月,邀亲朋共同赏月。史载:“宁波以十六日为中秋,为宋史弥远所改,至今犹然。”相传南宋宰相史弥远热爱故土,每年八月十五日都要赶回宁波过节,有一年因朝廷公务耽搁,八月十六日才赶回宁波,盼望他回来的宁波百姓遂将中秋节改为八月十六日,从南宋一直延续到现在。民国潘宗鼎、夏仁虎所著《金陵岁时记》记载:“端午、中秋之次日,吾乡谓之拗节,方言也,殆谓拗转时日而流连光景耳。吾乡女子之出嫁者,率于拗节归宁。”出嫁的女儿八月十五日要在婆家过,八月十六追月日,女儿才能携夫婿,带上月饼等礼品,回娘家过中秋。在传统习俗中,过完八月十六日的追月,中秋节才算真正地过完。

照月

月亮象征着丰收、生殖和婚姻美满。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月亮盈亏相续,生生不息,被认为具有强大的生殖繁衍能力。古人发现,月亮的盈缺和运行周期与女性的生理和生育周期相一致,因此将月亮视为掌管植物生长和人类生育的女神,月亮是万物之母。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月神大多是主婚姻和生育之神。中秋节照月、走月、跳月、摸瓜等习俗,都是月神主生殖观念的具象化风俗。

传说八月十五日晚,久婚不孕的婦女可独坐庭院中,沐浴月光,不久即能得孕,这就是照月得子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江浙地区的走月亮习俗。在江苏、浙江的传统民俗中,妇女在中秋夜盛妆结伴出游,或游览街市,或相互串门,或礼拜佛庵,或泛舟湖上,或观赏表演,彻晓踏月,健身强体,祈盼生子,称为走月亮。湖北也有类似的活动,据清代《江夏县志》记载,中秋夜江夏城中滋阳桥特别热闹,桥上的石龙首成为出行少妇争相抚摸的对象,为的是能得到媒神的恩惠,祈子的意愿十分明显。广东也有旧俗,久婚不孕的妇女于中秋夜走出家门,沐浴月光,盼早日生子,称为照月。湖南、贵州等地有中秋节偷瓜送子、摸瓜、偷月亮菜等习俗,也与月亮的生殖繁衍意象有关。

救月

古代遇到月食时,人们总是会感到担心与害怕,为了克服恐惧,便采取祈祷、鼓噪等一系列措施,谓之“救月”。各地都有救月的习俗。据《周礼》中“救日月,则诏王鼓”的记载,当发生月食时,周天子要亲自击鼓来驱逐怪物,救护月亮。到了清代,随着人们对月食现象认识的加深,救月已不需要帝王亲自擂鼓,但仍规定百官要着素服参加救护月亮的仪式。

汉代郑玄注《周礼》中有“救月以恒矢”的记载,恒矢是一种射程较远的特殊弓箭。古人认为,发生月食时,向月亮射出这种弓箭,即可解救月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有“击鉴救月”的记载,每当月食发生时,长安城全城士女都要拿起铜镜向月击之,场面壮观。

民间的救月仪式则更显热闹。官府会于月食前贴出通告,月食时百姓敲锣打鼓,力图赶走吞吃月亮的蟾蜍或天狗。直到现在,许多地方还流传着敲锣击鼓、燃放爆竹赶走天狗的习俗。救月习俗有着美好的寄托,体现出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免除灾祸的虔诚。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月之风俗呈现出丰富的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形成了烧斗香、点塔灯、放天灯、舞火龙等特殊的月亮习俗。从古至今,对月亮的赞美与守候是共通的,人们敬月、祭月、拜月、赏月,月之风俗不断传承和发展。至今对月祭拜的古老习俗在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只在如云南元阳哈尼族村落等地保存,赏月、追月、吃月饼等习俗在大部分地区仍得以延续。月亮风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历经岁月淘洗,仍有相关习俗被传承赓续,盛行不衰。

猜你喜欢

月食赏月月饼
中秋节里吃月饼
中秋赏月邀请会
月饼
中秋赏月
日食和月食
一起来做月饼吧!
为什么会发生月食?
中秋一起来赏月
半影月食
别样的中秋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