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必也正名:南昆与北昆谈

2023-09-03陈均

中华瑰宝 2023年9期
关键词:昆剧团昆剧昆曲

南昆与北昆的概念从何而来?它们到底指什么?南昆与北昆分别包括哪些剧团?二者究竟有何差异?

我们在阅读昆曲书籍或听昆曲艺术家和学者谈昆曲时,通常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他们所谈的昆曲是同一种昆曲吗?或者说,在他们的心目中,昆曲是什么样的?比如,有人说昆剧,不说昆曲;有人说昆曲,不说昆剧;有人说昆曲到了北京才成为“国剧”,《长生殿》《桃花扇》都是在北京写就的;有人说昆曲是苏州昆山的,苏州昆曲才是“正昆”(正宗昆曲),其他地方的昆曲是“草昆”。

虽然谈的都是昆曲,人们心目中的昆曲却不太一样。除了常提及的南昆、北昆之外,昆曲还有很多其他称谓,如京昆、湘昆、甬昆、婺昆、川昆等。这些称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容易使人望文生义。南昆与北昆从何而来?南昆与北昆的称谓出现于何时?南昆与北昆应该如何区分?

齐如山笔下的“南昆”

南昆和北昆的概念是从何而来?京剧理论家齐如山在《京剧之变迁》里提到,清初时北京的戏曲分为“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种。

同治初年余在科班时,曾听见那些老教习们说过,清初北京尚无二簧,只有四种大戏,名曰: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昆、弋、梆三种,人人尽知,惟东柳一种,知道的很少了。东柳者,原名柳子腔,现已失传。听说山东尚有,现在的哈哈腔等戏,是其支派。

这是“南昆”一词较早的出处。但是南昆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如今的解读是以地域区分—昆曲是南方的,弋腔是北方的,东柳是山东的柳子腔,西梆是陕西、山西的梆子腔。昆曲产生于江苏苏州昆山,可以说是南方的,但将弋腔(即弋阳腔)归属于北方,就和常识有一点差别,因为弋阳腔的起源地江西弋阳也属南方。

为什么弋阳腔会被称作北弋?这其实和弋阳腔流传的状况有关系,因为弋阳腔每到一个地域就和当地的方言相结合,成为一种用地方语言来演唱的声腔。弋阳腔到北京之后,就变成了用北京话来演唱,被称为京腔,再向全国流传。北弋是指北京的京腔。

其实,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并不是指全国的主要声腔。齐如山的文章里已提到,四者是在北京流行的四种主要声腔。北京是“五方杂处之地”,有来自全国的人,自然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齐如山提及的“南昆”指的是清初在北京流传的昆曲。

北昆的由来

那么,“北昆”一词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民国时期,报端曾零星出现“北昆”一词,比如韩世昌到上海演出,《申报》的剧评就有对北昆的命名。但是“北昆”一词真正被使用,成为一个流行的名词是在1956年。这一年浙江昆剧团新编昆曲《十五贯》进京演出大获成功,“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同年11月文化部在上海组织了一次昆剧观摩演出,被称作“南北昆会演”,由此产生南北昆之说。

此次昆剧观摩演出本来时间较短,但是由于受到欢迎,多次延期,最后长达26天,演出30场共124个折子戏,就连南京、武汉、安徽、甘肃等地都派代表团前来观摩。清末以来,由于昆曲流落到民间,接受者和赞助者只有很小的圈层,加上战乱频繁,到20世纪40年代,昆曲班社大多已解散。1956年11月,这些昆曲艺人重新集结,进行会演,正如赵景深所写文章的标题是一次“空前的昆剧观摩演出”。

这次会演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昆曲活动,在演出间隙还召开了多场讨论会,甚至还提出并讨论建立国家层面上的昆剧团体的设想。有趣的是,恰恰是这样一次“统一”的会演,导致和强化了南昆、北昆的命名及区分。会演后出版的《昆剧观摩演出纪念文集》附录里最后一篇文章是《南北昆剧演出史的介绍》,这篇文章其实是两篇文章的组合,第一篇是《南方昆剧简介》,第二篇是《北方昆剧简介》,各自叙述南昆与北昆的历史。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長郑振铎在讲话里也提到了北昆和南昆,他说,现在有些戏北昆能演,南昆不能演,也有些戏南昆能演,而北昆不能演。所以,虽然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昆剧演出,但是由于在无形中按照两个种类来叙述,反而促使南昆与北昆两个概念生成,此后二者又被进一步填充,进而成为描述昆曲的一个主要角度。

北昆到底指什么?明代万历年间,昆曲沿着运河来到北京,进入宫廷,成为宫廷演剧的一种。到了清代,自康熙之后,出于确立礼乐制度的需要,清廷将昆腔(昆曲)与弋腔确立为宫廷演剧的主要声腔,宫廷大戏剧本绝大部分是用曲牌体,以昆、弋二腔演唱。刚开始到宫中承应的伶人都是从苏州选送而来的,在乾隆时期人数达到高峰,据统计,这一时期宫廷剧团至少有1500人左右。道光时期,伶人被裁撤,仅留下宫中太监数百人承应演剧。被裁撤的伶人有些回到苏州老家,有一些留在了北京。此后,太平天国运动阻隔了苏州到北京的交通,宫中承应的伶人此时皆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宫廷、王府、民间的伶人与演剧互相流通与影响,形成了与以往苏州伶人不同的风格,这便是北昆的渊源。

南昆与北昆的流传

至民国时期,由于宫廷消失,昆曲流落民间,失去了“国剧”的地位。在全国范围内,昆曲活动较为频繁、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两个三角地带:一个是江浙沪(江苏、浙江、上海),是南昆流传的区域,1922年江浙沪三地的文人与士绅创办了昆剧传习所,将南昆一脉延续至今;另一个是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来自京畿农村的昆弋班社在京津冀三地辗转演出,逐渐被认为代表北方的昆曲风格,称作“北昆”。

南昆与北昆,分别包括哪些剧团呢?南昆剧团主要指活动在江浙沪三角地带的昆曲班社及其传承剧团。民国时昆剧传习所培养的演员被称为昆剧传字辈,后来分散到各地,在杭州建立了国风苏昆剧团,演出新编《十五贯》,后发展成为浙江昆剧团,一般称作“浙昆”;上海的华东戏曲研究院曾经容纳了一些传字辈演员,后来其改为上海戏曲学校,随着招收的“昆大班”“昆二班”学生毕业,逐渐形成上海昆剧团,被称作“上昆”;苏州曾经有苏州昆剧团,后来又分为南京、上海两支,即今日之江苏省昆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分别简称为“南昆”(或“宁昆”)、“苏昆”。这些剧院都是对南昆的传承,向来被研究者与爱好者看作近现代昆曲传承的主体。

北昆剧团主要指活动在京津冀三角地带的昆曲班社及其传承剧团。民国时期,京畿农村曾活跃数十个昆弋剧团,但分化组合并不稳定,其中以荣庆社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方昆曲剧院容纳了大部分昆弋艺人,被认为是北昆的主体。此外,河北曾短暂建立河北京昆剧团,天津的曲友曾出版《北昆大嗓曲谱》,都被认为继承了北昆的艺术风格。北昆一脉在民国时曾得到较多的关注,韩世昌、陶显庭等人被称作“昆曲大王”,尤其是韩世昌赴日演出引人瞩目。北方昆曲剧院建立后,部分承担了国家剧院的功能。但是,或许受到“南昆是正宗昆曲”观念的影响,北昆在昆曲研究中所受重视不够。

南昆与北昆的差异

南昆与北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主要行当、代表剧目、表演风格与部分声腔特点上。一般来说,北昆的主要行当是老生和花脸,称作“阔口”,在演唱上以“大嗓”为特点,注重“实大声宏”。原因在于北昆的前身是昆弋班社演出的戏剧,清末民初时期,昆弋班社在京畿乡村演出,剧目的声腔以弋腔为主,班主和主演大多是“黑头”和“红头”(饰演花脸的艺人,黑脸如张飞、包公,红脸如关公、赵匡胤)。民国时期,昆弋班社在北京、天津长期演出,随着社会观剧风尚的变化,旦角的地位得到提高,更受观众欢迎,标志是韩世昌、白玉田、马祥麟等旦角演员成为主演。如韩世昌的崛起有一个逸闻,据传,昆弋剧团荣庆社刚到北京演出时,一些北京大学学生专门去看韩世昌的戏,本来韩世昌的戏被安排在前面,学生们下课后去戏园,自然就看不到了,他们要求韩世昌的戏码向后排,于是韩世昌的戏最终成为大轴,韩世昌就成了主演。

南昆的主要行当是小生、小旦、小丑,称作“三小”。現今把“三小”的表演特点当作昆曲的特点,其实这只是南昆的风格。在昆剧传习所时期,其聘请的师资缺少花脸行当,使得传承出现问题。传字辈演员在演出花脸、武生剧目时,多从京剧剧目里学习、借鉴和引入,形成了一种京剧向昆曲回流的现象。

在表演风格上,南昆比较细腻,演唱和表演较为规范,犹有昆曲全盛时期的流风余韵。近些年江苏省昆剧院提出“南昆风度”的口号,也是由此而来。北昆则风格粗犷,较为生活化,原因在于昆弋剧团起源于乡村,其表演吸收了北方民间社会的一些艺术形式,譬如秧歌等,将之融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昆曲演出、教学等日趋频繁,地域特点不再鲜明,南北昆风格开始存在趋同与合流的趋势。但受到“昆曲起源于苏州昆山”观念的影响,一些人认为昆曲是南方的剧种,往往忽视北昆的历史、艺人与特点,这既造成了对南昆与北昆的“误读”,也在无形中损失了大半部昆曲史。

陈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昆剧团昆剧昆曲
罗周昆剧创作论
罗周昆剧创作艺术初探
当代昆剧导演及艺术流变述论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津港两地剧团将联袂演出推动京剧传承发展
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上演剧目掠影
论台湾兰庭昆剧团《寻找游园惊梦》之展演文本与跨界对话
经典是怎么炼成的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