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概念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与思考

2023-09-03王贺楠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8期
关键词:概念历史情境

王贺楠

大概念是指整合某一学科自身内容的几个核心概念,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大概念的掌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通过教科书内容围绕大概念进行逻辑合理的整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历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的学问,历史教育则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以及关于如何健全成长的教育。在大概念提出的背景下,教师在讲授历史课时,可从核心概念出发,整理历史事件内在的联系与逻辑,构建单元框架,为学生呈现一个更加丰富、完整的历史图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打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

一、价值取向引领,围绕大概念,明确教学主题

在这个时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非常关键。只有教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潜移默化地积极影响学生。

历史知识由于时空跨度大、人物事件多样、内容繁多,导致出现碎片化现象,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大概念是能够链接碎片化知识的一种有意义的模式。将历史知识以大概念为中心串联起来,从而形成系统、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洞悉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归纳应用历史知识,并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历史问题。重要性在于,在理解和应用广泛概念的时候,必须明确教学主题。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的教学,笔者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以课程标准为准则,以单元为核心框架,从核心概念入手加以提炼,并明确教学主题。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发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它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本单元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端,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代表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转折点。以此为教学立意展开本课的教学。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过程中,能称之为“转折点”的大事件并不多,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而是由一系列重大事件连续发展演变的时空述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有许多重要事件可以被称为“转折点”,其中之一是“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再就是该课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此,通过比较理解等,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本课在历史上的重要性。采用对比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两次会议的异同中更好地理解历史,激发思考,同时树立正确的历史人物评价观,感悟国家发展的重要脉络,培养家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学生本位导向,激活大概念,整合教材资源

1.历史情境导入——对话过去的人

历史情境的创设是学生认识历史的纽带,亦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通过在历史课堂中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重新体验历史现场,与历史人物进行对话,了解事件的根源,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在这节课中,开场环节采用了播放《走进新时代》的方式,这首欢快的歌曲表达了世纪之交的激情和豪情,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学生询问该曲的演唱者和与之相关的领导人身份。回答:改革开放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的,当时中国领导人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才能让国家富强起来。因此,在讲述春天的美好故事的同时也表达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又是谁在领导?自1978年底起,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迈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實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用对话历史人物的方式来介绍邓小平并深入了解与他相关的历史时期。通过音频方式传达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之余,也理解了音乐素材来源于生活,脱胎于时代的发展。邓小平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时代人物,当时的政策变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引起了人们对于时代的赞美。为了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应围绕核心观点,引导他们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更好地参与到历史情境中。

同时,我们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时历史时期的政策转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递进式设问——关于当下的人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围绕大概念,通过构建有针对性的问答环节和历史资料的结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历史文本理解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适当地设置问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通过使用递进式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明白历史重大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3.历史思维拓展——培养未来的人

必要的历史拓展,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关键,思考历史进程,从而培养思维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集中于比对和评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这两个历史事件,旨在启发学生们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结论和提出疑问。通过展示历史事件类比向学生展示,使其体会:历史不仅是我们学生需要学习的领域,知识分子如历史学家、作家也十分关注历史。这样可拉近学生与史学家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三、家国情怀涵养,渗透大概念,升华课堂教学

在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培养爱国情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关于中国现代史的教学,每节课都有切入点。历史教师不仅要注重抓住核心概念,还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将德育融入教学中,从而更好地促进智育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在实践中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了中国发展问题,推动了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历史教师应该同学生一起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一起坚定理想信念,热爱党与国家。历史课程的每一课,只要教师善于发现,都有德育的切入点。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将历史学科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优秀的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抓住核心概念开展教学,以核心要义为指导,以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为目标,创造历史教学情境,并将情境问题化,进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

作为推行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人员,一线历史教师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转化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教育教学变革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行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概念历史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幾樣概念店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