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单元跨学科作业设计中的应用

2023-09-03陈洋钰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8期
关键词:日程安排日晷表现性

陈洋钰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提示,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建立课堂所学和学生生活的关联,设计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引导学生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发挥学习潜能,促进自主学习”。同时,基于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单元课时作业,要求各层级目标逻辑关联,形成单元持续性评价,使单元作业评价既符合情境要求,又达成复杂的多层级学习目标。

表现性评价指的是运用清晰、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来评估学生在一项活动中的表现,在这项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任务、达成学习目标(Nitko & Brookhart,2014)。表现性评价应用于初中英语单元跨学科作业设计,即教师引导学生基于对单元大观念及主题意义的理解,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对照评价标准或量表,评价复杂的跨学科作业的过程和成果。

本文以沪教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2 “Daily life”单元跨学科课时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为例,探索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日程、进行学习与生活的自我管理,发挥作业评价的育人功能。

一、挖掘语篇育人价值,形成单元育人蓝图

根据新课标划分的主题范畴,本单元主题Daily life属于“人与自我”这一范畴中的“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主题群,子主题内容包括时间管理(一级)、学习与生活的自我管理(二级)。

本单元的语篇以一名中学生的第一人称视角开篇,围绕“日常生活”这一主题展开,以谈论不同人物每天的生活、学习或工作日程安排为主线,单元内各语篇与单元主题之间、语篇与语篇之间相互关联。本单元共涉及7个语篇,符合语篇类型要求(二级),包括说明文(Reading)、配图故事(Listening)、简单社交媒体对话(Grammar)、图示(More practice)、图表(Writing)、叙事性日记(Book B Reading)。

在大观念“利用工具合理管理时间,提升学习效率,热爱学习与生活”的指引下,笔者将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及其学习目标确定为:合理规划、分配、利用和管理时间,制订个性化的生活与学习日程,并运用目标语言和工具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日程安排。

二、创设问题解决情境,明确单元跨学科作业目标

本单元创设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认识、使用时间管理工具sundial(日晷)规划日程安排”,帮助学生建立课堂所学和实际生活的关联。基于大观念及本单元主题意义,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整体目标为:利用时间管理工具sundial(日晷)合理规划时间,运用数学知识和语言制订个性化的生活与学习日程,并借助日晷的造型元素图绘/图解实用美观的日程安排。

跨学科课时作业Period 1: What is a sundial?

对应课时:Lesson 1阅读课。

课时作业目标:认识时间管理工具sundial(日晷),理解日晷背后的数学原理。

建议完成时长:30分钟。

评价方式:书面评语;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相结合。

跨学科课时作业Period 2: How does a sundial tell time?

对应课时:Lesson 2 拓展阅读课及Lesson 3 听说课。

课时作业目标:根据日晷特征抽象得出几何图形并进行时间测量。

建议完成时长:30分钟。

评价方式:书面评语;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相结合。

跨学科课时作业Period 3: How can we make a sundial?

对应课时:Lesson 4 写作课。

课时作业目标:运用数学知识和语言,使用纸盘及其他辅助工具制作日晷。

建议完成时长:30分钟。

评价方式:自制日晷作品展示;从自评、互评、师评的角度填写“自制日晷评价量表”。

跨学科课时作业Period 4: Can you use a sundial to introduce a day in your life?

对应课时:Lesson 5 阅读课。

课时作业目标:借助日晷的造型元素,以“实用和美观”为设计原则,绘制个性化的生活与学习日程,并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日程安排。

建议完成时长:30分钟。

评价方式:自制日程安排作品展示;从自评、互评、师评的角度填写“自制日程安排评价量表”以及“口头介绍日程安排评价量表”。

三、开发表现性作业评价量表,实施表现性评价

基于问题解决情境的作业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应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思想观念,创造性地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周文叶,2021)。本单元的跨学科表现性作业包含了实物作品、书面作品和口头介绍3项,需要制定3个不同的评价量表分别进行表现性评价。

1.开发实物作品、书面作品的表现性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确定为内容、形式、意义与书写这4项。分别开发2个评价量表。

“自制日晷评价量表”包含自評、互评、师评3个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为:根据图文示例指引,运用数学知识和语言,使用纸盘及其他辅助工具制作日晷。评价形式以“Make a Sundial”为主题,框架上要求测量准确,设计美观。在意义维度上,并与单元主题意义保持一致,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语言自制日晷。每一个评价维度以三颗星记为优秀,两颗星记为良好,一颗星记为一般。

“自制日程安排评价量表”同样包含自评、互评、师评3个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为:根据图文示例指引,借助日晷的造型元素,以“实用和美观”为设计原则,绘制个性化的生活与学习日程。评价形式以“The Sundial—A day in my life”为主题,框架上要求包含与日程安排相关的小主题,每个小主题下是相关的具体事项,版面图文并茂、设计美观。在意义维度上,要求利用日晷合理规划时间,运用数学知识和语言制订个性化的生活与学习日程,并借助日晷的造型元素图绘/图解实用美观的日程安排。最后,书写维度要求接近手写体,拼写正确,工整美观。每一个评价维度以三颗星记为优秀,两颗星记为良好,一颗星记为一般。

2.开发口头介绍日程安排的表现性评价量表

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从内容(Content)、语言(Language)、表现(Performance)3个维度评价学生的表现。在内容方面,学生能够口头介绍自己的“自制日程安排”书面作品;在语言维度,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完整地用英语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表现层面,学生能够大方、自信地进行口头介绍。每一个评价维度以三颗星记为优秀,两颗星记为良好,一颗星记为一般。

除此之外,本单元的跨学科作业设计在预设学生完成作业有难度之处提供了作品示例,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照课时学习目标,评价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调整学习方法与策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以评促学。同时,教师通过作业评价检测和衡量学生的表现,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发现并诊断学生学习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以调整和改进教学,以评促教。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日程安排日晷表现性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纸盘日晷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腾讯棋牌天天象棋2019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竞赛日程安排表
简易日晷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教师培训课程菜 单
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日程安排(2016.4.20—6.29)
日晷的原理及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