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红色作业,寻觅红色情怀

2023-09-03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色课文精神

语文是一门颇具人文性的学科,也是一门注重作业设计的学科。将红色文化融入作业设计中,不仅能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还能利用红色作业的趣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本文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为例,简要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进行红色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分层作业,在分层中感知红色文化

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设计分层作业。如,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作业,巩固基础,加强理解;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系数较高的作业,在挑战中不断提升自我。在分层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循序渐进地获得全面的发展,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领悟红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难度不同的三层作业:第一层是基础作业。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并进行自主朗诵,通过朗读来感受英雄人物的伟岸形象。第二层是提升作业。在学习完课文的基础上尝试复述故事的内容,将英雄毛岸英的故事讲述给父母听。第三层是挑战作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原文进行扩写,想象一下毛主席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是如何表达内心的悲戚之情以及对儿子的怀念与遗憾的。第一层作业旨在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了解课文含义,巩固基础,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选择此项完成。第二层作业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巩固基础的同时,有效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知红色文化。第三层作业不仅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还能起到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基础扎实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此项作业来挑战自我。

二、红色手工作业,在操作中培养红色精神

实践证明,教学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不二法门。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工主题活动。如,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手工制作、绘画创作等,通过做一做、画一画、贴一贴等方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助力学生更好地领会红色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怀,让红色文化的种子真正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繁茂生长。

例如,在学完《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后,教师以“抗美援朝”为主题,设计红色手工作业。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在课后搜集网络或书籍当中“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素材,并围绕所搜集的内容设计、制作红色手抄报、画册或书签。如,有的小组通过查询了解战争的背景、战争期间涌现的英雄人物,设计了以“战争中最可爱的人”为主题的手抄报。在画一画、写一写的过程中,他们对红色精神、红色文化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的小组利用网络查询了英雄毛岸英的故事,了解了他的生平和他的毕生所求,深受触动。而后一起设计、制作了独特的红色名人书签,书签的正面是毛岸英的画像和他的名言佳句,书签的反面是他的英雄事迹和他坚定的爱国信念。整个书签以红色为底,代表炽热的红色精神,看起来既显眼又充满文化气息。还有的小组以“抗美援朝”为背景,制作了红色文化宣传册,将抗美援朝时期的历史人物、战争事件、感人故事等还原出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人们展现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伟大的革命精神以及真切的军民鱼水情,传递了红色文化背后蕴含的深刻内涵。每个小组都充分把握了红色作业的内涵,制作出了独特又颇具深意的作品。

教师通过布置手工实践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画一画、做一做、想一想中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体会红色精神,树立爱国情怀,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作业体验,拓展了学生的语文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红色文化引领学生的素养更上一层楼,真正实现了语文学科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育人作用。

三、红色拓展作业,在延伸中丰富红色体验

拓展型作业是小学阶段强化学生学习基础,拓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语文作业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教授红色文化时,不妨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课外资源,设计红色拓展型作业,让学生在自主拓展中不断开阔阅读视野,丰富红色文化体验,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真正领悟红色精神,提升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教授完教材内容后,为学生布置一项红色拓展型作业,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观看《跨过鸭绿江》《长津湖》等有关抗美援朝的电视剧或电影,认真品味其中的台词和语言,剖析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情感的变化。观看后,可以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感想,并撰写一篇观后感。兴趣浓厚的学生还可以和父母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根据剧中的人物和情节自由演绎,拍摄视频。在班会上教师可将这些视频进行集中展示,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作为范例。教师还可以在周末組织一次红色亲子游,带领学生和家长参观著名的红色景点。如,毛岸英旧居、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等,通过参观展览的方式将课本上没有提及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红色知识,也让学生在追寻英雄事迹的过程中更全面、更深刻地感受时代伟人的豪情壮志和浓烈的革命精神,领会红色文化传承的信念。游览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游记,将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这样的拓展型作业既融合了趣味性与实践性,又充分展现了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元素和精神,让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认识红色文化的价值及意义,进而愿意学习更多的红色历史,激发自身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丰富阅读视野,拓展语文思维。

可见,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提升能力的过程。多元化、个性化、延伸化的作业既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作业形式,还能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做、去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综上所述,红色作业是传承红色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必要手段。教师不仅要重视作业设计的多元化,还要自觉肩负起红色教育的使命,精心设计多元化的红色作业,将红色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在作业的引领下寻觅红色情怀,品悟红色文化内涵。最终,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都将得到强化,他们的语文素养及核心素养将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曹钰梅(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红色课文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