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023-09-03谭玉龙尹志兵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谭玉龙 尹志兵

〔摘要〕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同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相结合,并在实践探索中开辟和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保持政治理论的科学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和人民一同探索出来的,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和特征,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汇聚起磅礴力量,从根本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必须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确保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增强政治引领的先进性,进而激发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要求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4-0011-05

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根植于国情,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一新道路的形成,不仅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达到了新高度,也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进程中,必须将政治要求作为首要原则予以坚持,才能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具体实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保持政治理论的科学性

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先进的政治理论作指导,马克思对现代化问题的论述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根源。他曾指出:“工业发达的国家向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情景。”〔1〕马克思的论述阐明了较为发达的英国,所呈现的状况也是德国等国家未来的景象,揭示了所有传统落后国家都会转型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受到这一规律的影响,并以学习和追赶西方国家为目标,以工业化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八大明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在此基础上,我国逐渐构建起了以工业化为基本内容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布局。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有其自身逻辑和特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工业化经验,但不等同于现代化就必须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来展开。马克思认为欧洲的发展模式并不一定适合东方落后国家,并指出如果教条地将他关于欧洲发展的论述变成一般的发展理论,“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3〕130,明确地表达了他并不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都应该按照欧洲历史演变轨迹而展开,而应该结合他们自身历史环境选择实践方式。关于这一点,最直接的论证便是他关于俄国农业公社发展的论述,他指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3〕435而且,马克思认为:“俄国人为他们的祖国寻找一条不同于西欧,已经走过而且正在走着的发展道路。”〔3〕126

理论的先进性还体现在能否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便在于马克思能够时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理论。马克思对现代化问题的分析并未止步于对英国的剖析,他发现俄国、中国等落后国家的现代化,不一定要按照欧洲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而且是最好要避免这种模式,因为这些国家的现代化“一旦倒进资本主义怀抱以后,它就会和尘世间的其他民族一样地受那些铁面无情的规律的支配”〔3〕130。马克思对现代化问题的深刻认识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实践也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是具有发展性、辩证性和先进性的科学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保持政治理论先进性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特质在于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未陷入对文本表述的过度依赖和教条运用的境地。马克思曾对“人们把历史发展规律加以公式化地应用深表不满”〔4〕,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状况的分析,客观上也是对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审视和反思。比如,他评价资产阶级也曾发挥过进步的革命性作用,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产阶级却创造出了另外一种不尽如人意的景象,即“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5〕403。他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所进行的批判,以及所指出的缺陷和不足,正好给中国实现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提供了理论支撑。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曾指出:“资本主义的国家工业化道路……我们是不能采取并且是必须避免的……但是,世界上还有另外一条国家工业化道路,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或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工业化道路。”〔6〕这一论述充分认识到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能奉西方现代化模式为圭臬,必然会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不同。毛泽东指出:“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7〕这就表明,我国既学习借鉴了西方工业化的经验,也充分考虑了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和中国当时急需改善人民生活状况的具体国情。邓小平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8〕。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理论被逐渐构建起来,并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前行,逐渐形成新的现代化形态。

新时代,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9〕。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现实发展的需要证明,只有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因此,只有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前提下,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基点,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断展现其旺盛的生命力。

二、坚持党全面领导现代化的原则,彰显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导致近代中国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被动迷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的领导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特征和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制度层面明确了党的领导的根本地位,深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制度优势。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10〕119。必须不断健全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全党上下始终树立“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完善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只有从制度层面确保党对现代化发展进行战略谋划、部署和决策,通过法定程序实现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才能一步步绘就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形成长远的战略规划和总揽全局的战略部署。同时,还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增强组织力和执行力,确保党中央所谋划的现代化蓝图能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而彻底杜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11〕21的情况出现,确保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得以实现,使全党上下团结一致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稳步前进。

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为中国式现代化汇集起磅礴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最大优越性,便是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对各方力量进行充分整合。所以,能否合理协调各方利益、整合各方力量,决定着现代化推进的程度。其内涵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凝聚和团结全体人民的共同力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必然涉及各方利益重新调整的问题,如何确立社会利益调整的根本原则,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成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效发挥党的统战工作优势,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团结各党派各阶层,不断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汇集各战线力量投入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在现代化实践中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目标,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的社会问题。要清醒认识到,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只有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有效把握机遇和成功应对挑战,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才能不断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活力和动力。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政治方向的正确性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在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因国情和制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发展目的决定了发展方向,进而影响着现代化的实践道路。西方现代化曾以追求理性为内在目标,极大解放了人类生产力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呈现出其进步的一面。在这一过程中,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进步力量最终取代了封建神权统治,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得以建立起来。然而,在资本逻辑驱使下,资本主义社会中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无法解决,致使“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5〕415,西方现代化所具备的理性因素逐渐被资本所绑架,开始对内追求资本无限增殖和压榨剩余价值,对外采取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活动。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的现代化努力开始发生转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学习借鉴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基础上,开始了工农业并举的现代化探索之路,“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了坚持和发挥。中国式现代化虽然也曾受到西方现代化的影响,但它从一开始就对以追求资本无限增殖为目的的现代化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以辩证的方式吸收和运用了西方现代化的成果,既学习西方现代化所创造出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通过“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在开展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重视加快发展生产力外,尤其注重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将人置于发展的核心地位,以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所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政治方向,使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也成为走出正确道路的根本原因。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底色,而且要让社会主义不断呈现出中国特色。20世纪9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曾遭受重大挫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抛弃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宗旨,未能够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使现代化建设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而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其在世界社会主义遭受巨大挫折的情形下,成功应对了严峻挑战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要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同时也要认识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1〕222。面对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五位一体”高質量协调发展,既要清醒认识到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要充分认识到中国正处于“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的客观现实。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一个渐进式的长期发展过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底色,充分认识到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式现代化承接了历史发展的基础,共同富裕必然成为时代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属性决定了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13〕。因此,衡量现代化发展的程度,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标准,在现代化实践中“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0〕142,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在为世界发展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为世界上其他想要谋求发展进步而又苦于没有理论支持与实践参照的国家提供了新的智慧和方案。所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实践进程中坚定 “四个自信”,从根本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四、坚持以自我革命激发精神动力,增强政治引领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领导力量,必须永葆生机活力才能在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因其能够始终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才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政党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且一成不变的,必须驰而不息地加强政党的自身建设,不断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确保党中央绘就的现代化蓝图早日成为现实。

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非一帆风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难,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道攻坚克难。这就要求党在自我革命的过程中,既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更要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既要通过常态化的理想信念教育,瞄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始终牢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更要将理想信念作为激发党员干部充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先锋的动力源泉。同时,还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引领,克服现代化建设中物欲膨胀、道德滑坡等问题,从而始终确保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领导力量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面对现代化建设中的风险和挑战时,党员干部只有在自我革命中才能不断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更好把握历史发展的主动性。

现代化本质上是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基因。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革命”一词的内涵早已不再局限于政权更替方面,而是意味着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发生持续性变革。中国近代史和百余年党史深刻证明,党的自我革命同社会力量革命本身是相伴而生的,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创新,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近代以来中国历次进步尝试之所以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在于领导现代化的核心力量缺乏理论创新。列宁指出:“一旦丧失革命理论的正确指导,革命运动将难以获得成功。”〔14〕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必须要在理论上不断创新,以先进的理论指引社会革命的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党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风险和挑战,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建设。党的自我革命不仅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还要以党的根本宗旨为现代化提供价值引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人的现代化置于现代化的中心位置,创造区别于西方以资本无限增值为本质的现代化道路。人民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必须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参与现代化建设,使人民群众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这就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必须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不断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根基。总而言之,要顺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和任务,就要以党的自我革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组织保障、行动保障,始终确保党作为领导力量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汇聚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慧和力量。

五、结语

保持政治理论的科学性、彰显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确保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和增强政治引领的先进性,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要求。现代化本身是一个转型发展的过程,必须在理论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指导的科学性。当今世界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道路比较、模式竞争越发激烈,唯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汇聚起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为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障。同时,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增强政治引领的先进性,不断激发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为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力量。中国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将现代化作为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将人置于现代化的中心位置,也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

〔2〕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N〕.人民日报,1958-09-28(01).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

〔7〕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N〕.人民日报,1967-06-19(01).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

〔9〕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01).

〔1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1981-07-01(01).

〔1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7.

〔1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

责任编辑 郎明远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