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有效举措

2023-09-03田琴艳

山西教育·管理 2023年8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家长

田琴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阐释阅读与学习的关系时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他明确指出:“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能力强,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其中第十四条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承担着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喜欢阅读,让孩子与伟大的著作对话、与伟大的心灵交流,逐渐形成真善美的认知,拥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精神世界。

一、把握阅读的关键期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的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

0—3岁是阅读启蒙阶段,也是阅读兴趣培养期,应以“游戏性亲子阅读”为主。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从孩子几个月就适用的大块图案、色彩鲜明的布书,到1岁左右适用的彩色识物大卡、大画幅的图画书,再到2—3岁适用的各种绘本,应有尽有,要让孩子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活动。尽早引导孩子对图书的兴趣,孩子就会慢慢把“看书”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3—6岁是兴趣性阅读阶段,阅读的主要方式是互动性亲子阅读,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一些科普类、童话类的书籍。这个时期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父母要经常同孩子说话、给孩子讲故事,并引导孩子复述故事、聊聊自己的收获。不管是漫画也好、绘本也好,只要是健康的图书,孩子都可以从中学会一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5岁左右的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孩子进入独立阅读的过渡期。汉字属于象形文字的一种,非常适合孩子学习,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识字,和孩子一起逛街时,问问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带孩子出去游玩时,让孩子说说指示牌上写的什么?去超市购物时,让他读一读包装袋上的字……不知不觉中,孩子就能认识很多字。识字和阅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识字是自主阅读的前提,不认识字就没办法阅读;而阅读则可以巩固识字并进一步增加识字量。不阅读,即使已经认识的汉字,也会慢慢遗忘。只有坚持阅读,让孩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经常与所学的汉字“见面”,才能提高孩子的识字量和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当孩子能掌握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就可以读一些浅显的低幼读物了,而能认识2000个左右的汉字,基本上就能独立阅读了。6—9岁的孩子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开始进入自主阅读阶段,家长以启发性阅读引导为主。这个时期,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读整本的书,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并经常进行家庭读书交流会。9—12岁,孩子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识图期、由图向文的转变后,孩子初步建立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形成浓厚的阅读期待,在小学的中高年级,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着周边的信息,他们的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的触角不断伸长,阅读的视野不断扩大,父母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打开眼界,让他们驰骋于各种题材之间。如果在这个黄金时期没有很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到了高年级或者大学要想再去弥补会非常困难。

二、为孩子打造适合主动阅读的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一定要在家里为孩子设置阅读专区,既可以在专用的书房,也可以在孩子的卧室、客厅的一角,放置适合孩子取用书籍的书架,让孩子随时随地都可以自主阅读书籍。

布置家庭读书环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书本最好放在孩子随手可得的地方;书本应配合身高,放在书架的中下层。书架、书桌、沙发旁、床头柜都是放书的好地方;有书的地方一定要光线充足;可以将玩具、小饰品和图书放在一起,以吸引孩子的注意;高度适宜的书桌及舒适的座椅很必要。除了布置家庭环境之外,父母的陪伴尤为重要。在孩子喜欢的小天地里,父母和孩子在阅读中游戏,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三、为孩子选择好书

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图书一定要精心挑选。家长要尽量给孩子提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还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绘本,如《皮肤国的大麻烦》《奇幻森林》《屁屁侦探》等,稍大一些应多读经典童话故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民间故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等。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不但可以进入奇妙的想象世界,还能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各国的风土人情。

选择图书还可以和生活结合起来。孩子喜欢看的电视会对他们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家长应因势利导,向孩子介绍相应的读物。例如电视台播出《西游记》《熊出没》,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相关内容,边读边思、边读边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节假日,父母带着孩子去旅游景点游玩,适时地为孩子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回家后让孩子阅读介绍当地文化的书籍,这样,孩子就可以把生活的体验与阅读结合起来,促进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

孩子上了小学以后会学到许多优质的文章,父母要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给孩子推荐相关书目。比如学习了《八角楼上》《难忘的泼水节》《朱德的扁担》等课文,孩子会产生了解伟人的阅读期待,此时给孩子推荐有关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书,孩子不但有了一定课外知识储备,更可以从人物的精神品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四、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

图书馆有大量的藏书,可以让孩子接触到丰富的阅读资源。家长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图书馆安静的环境中,孩子看见所有人都在认真读书,就会产生共情,从而认真阅读,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此时家长也要选一本书,坐在孩子旁边认真阅读,让孩子知道,来图书馆就是要用心地读书。

有些家长会认为,我的生活不仅有孩子,还有工作和人际交往,不可能仅在孩子的阅读引领上就投入这么大的精力。胡适说:“阅读的习惯重于方法。”儿童幼年时期的阅读引领,就相当于教孩子学走路。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孩子蹒跚学步时,我们投入了多大的细心和耐心?后来,孩子会走了、能跑了,走路奔跑成为日常,我们也就放手了。当阅读成为孩子和吃饭睡觉一样的需要,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了。

阅读这件事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如果您已经错过了对孩子从小的培养,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像对待“阅读黄金期”孩子那样,对待处于“阅读青铜期”的孩子,从兴趣入手,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

(作者单位:临汾市解放路小学)

责任编辑郭维易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识字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