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蔽
——阳明学解析

2023-09-03路雅婧

名家名作 2023年1期
关键词:私欲见闻格物

路雅婧

去蔽的内涵贯穿于阳明学的始终,其正心诚意、格物穷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皆离不开去蔽的根基。没有去蔽则不能去除习气,没有去蔽则会陷入工具理性的算计,没有去蔽则难以将知行贯穿为一,没有去蔽则本心不明。唯有建立于解蔽的基础之上,才能昭明本心;才能在事事物物中去除私欲格物穷理;才能发最初一念,切切实实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摆脱习心的桎梏,彰显本真的良知。

一、正心诚意与去蔽

王阳明认为正心诚意须从最初心之发动处着力,心最初一念之动皆为善,实落好善去恶,循本心而行,在心便无有不诚,意便无有不正。“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1]135他认为格物、诚意、正心是相通的,格物讲究随时在事上致良知,诚意强调切切实实、着实去做,正心侧重其无私欲、无利害算计的维度。时时、事事以本然之心着实致良知,便会形成诚意正心的态度。

意总是在应接事物的时候体现出来。“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1]103诚意当在处事中练就,去除私欲而明天理,良知自然无不敞明。无蔽与遮蔽总相伴随、相斗争地处于此消彼长、进退相关的动态变化关联之中。去除遮蔽唯有切实去行动,方能有所成就。为学需从心这一本源处着力,事事如临深渊,反躬自身,正己之心,克己复礼,心虚灵不昧,遇事方立得住。王阳明否定主客分离地看待世界,他坚持万事万物皆不离于吾心,心为身之主,心处于虚灵明觉之境,便是本然良知之态。他认为如果以概念区分的立场来看花,则只看到花的名相、种类,而无法感受到花的美。只有以无分别的、审美的眼光直观花本身,才能体悟出花的美。

正心诚意则心体明而不惑。事不通,明不昭,都须反观心体,在自心上用功。不被私欲遮蔽,无所偏倚“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1]13去得私欲,天理便自在显现。过便是私欲,去得私欲,方识天理。要明天理,不践行省察克治之功,不身体力行,则是良知暂明暂灭,终不可得其全体大用。诚其意不是抽象的静观,而是在事亲中便穷孝的理,在事君中便致忠的理。唯有在具体的行事中,皆得其宜,不偏不倚,才能体悟到中和的良知。

心之本体是性,性之发显即天理。“诚意工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1]136在行为中秉持仁义,在事事物物中穷尽其道理,便是尽吾之性。人只有反思自身,克己之私欲,才能成己尽性。观照世界的内在视域,决定了人所能见到的地平线。虽然人能看到的地平线是有尽头的、有限的,可随着人不断地敞开,指向世界的方式不同,便会进入新的视域。人唯有正心诚意,才能转变视角,使自身处于敞开无蔽的新境遇。

二、格物穷理与去蔽

常人往往被私意所障碍,而不能发其恻隐之心,唯有以格物之功去其不正,以全其正,才能发明本心。意念时时“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1]7。明明德,便是处处格物穷理。唯有以精细省察克治之功,除绝私意,不使一毫偏私存留于心,绝是非,此便是格物。王阳明认为:“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1]24得人心之正即是道心,失道心之正便为人欲,彰显自己的本心,即是明天理。

性之本体无善恶,发用出来之后而有善恶之分,着力于为善去恶便产生积极的作用,陷溺于私欲,蒙蔽本心,其流弊一定是恶的。过即是恶,中正即是善,矫枉至正便是去恶。不是善的对面有一个恶,不时时正心诚意,不在事物上穷理尽性,便滑向恶。故人须时刻如履薄冰、讷言敏行并纠偏于中正,才能得心之本体。

王阳明认为良知发自内在,不假外求,见孺子将入于井,则自然知恻隐。他与海德格尔都注重回归事情本身,抛却事物之外的因素对人心的搅扰,杜绝利害的考量。对直观到的事物,发最初之一念,做出当下的决断才是良知的显现。“海德格尔始终都坚持胡塞尔提出的‘走向事情本身’的方法,即从事情之外的根据、目的走向对事情本身的意义显现中。”[2]唯有对事物本身原初的显现,才能排除外在干扰,将它之所以为它的整个过程外化出来,走向事物的目的,走向它本身。

王阳明认为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能明天理并格物致知的有决断的人;另一种是随波逐流,没有自身决断,不能循良知而行的“常人”。“这里涉及两种情况:一个是将自己的存在交予其他存在者决定,也就是交予‘常人’;第一个是此在面对自己的存在,为自己筹划和选择。”[3]人只有依良知发用流行,循道而行,以良知而谋划、选择,做自己的主意,才能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实现格物致知。

王阳明讲究致知只有在事上格,在行动中践行方能立得住。事无关大小,能切切实实地为善去恶,此便是致知。海德格尔的此在即是人的存在。他认为:“摆在人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到‘常人’那里,躲在已经去蔽却虚假的家园;二是直面‘畏’的情绪,勇敢面对‘畏’,切近Geheimnis,找到遮蔽着却真实的家园。前者便是人熟悉的沉沦之路,后者便是觉醒之路。”[3]在海德格尔看来,只有处于被揭示状态,才能算是真,王阳明与海德格尔二者在此是相通的。

只悬空的思,遇事便要倒。他认为人是具体的生成着的存在,人是在行动中成就自己的。“若靠着宁静,不唯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4]203动静因时、因势而变,依境遇而动静不动,在静时求动,在动时求静,都不可得。唯在静处安于静,在动处随之而行,方可达到动亦静,静亦动,动静自如的境界。王阳明强调切实的行动、担当、解蔽才能使人摆脱“常人”,走向觉醒之路,达到致良知。

三、知行合一与去蔽

知而不行,只是罔知。没有行参与的知,是有待考量的。如何证明知之真理,往往是在实践之中。知与行是双向互通的。一旦受阻,则知必不真,行必不果。“‘知行合一’的多重性表明‘知’‘行’不是静止的合一、抽象的合一,而是动态的合一、具体的合一,凸显‘知行合一’的最佳模式是‘知行相适’。”[5]知在先在的维度指导行的实现,而行的过程同时是对新知的塑造,而新知又反向于行,行的实现即是知的完成。两者是须臾不可分的,任何割裂两者的行为,都无法经由知行合一的去蔽途径,达至格物穷理。

概念、习心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具有永恒的真理性。德里达通过解构,把人固守的遮蔽去掉,通过延异、陌生化、使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断裂,从而使人的心灵再次向世界敞开。“德里达主张的解构即是揭示概念总会发生变异和动荡,解构是把其本身的轨迹揭示出来。”[6]世俗的成见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进入人心,去蔽则是通过不间断的反思,解构未经审查的是非概念、成见、不证自明的观念等,动摇其根基,对其合理性进行怀疑,达到去除遮蔽,真理自在显现的过程。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境界不是可量化、可计算、工具理性统治的世界。海德格尔的艺术世界是“‘永远不可对象化的’、物化的,它是一个驱除了闲言与庸众的沉沦的世界,一个破除了常人统治的世界,也就是一个澄明、无蔽的本真存在的源始世界”[7]。这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世界是相关涉的,都是动态的,互融的,敞开境遇性的世界。人有习心,不使他在良知上切实践行为善去恶的功夫,知行合一,终不过是一个虚寂。去除任何先入之见,才能对直观到的物象做本真的描述。其所穷之理,所明之德,都是在直观中体认出来的,而经过逻辑计算所做出的决定,往往掺杂着利害关系,都是对原初良知的遮蔽。唯有去此,良知之心才能自在显现。

性本是廓然大公的,但易被物欲所昏蔽,被气禀所拘碍,唯有以戒慎恐惧为长做功夫,克己复礼,慎独其身,方是致良知的功夫。决断、担当,肩负起人之为人的良知与尊严,正是“常人”所畏惧、所逃避的,而王阳明高扬的是与之相反的能知行合一以实现致良知的人。他不是把认识的主体作为一方,把认识的对象作为客体的一方,主客割裂地对待事物的,此与西方二元论分主客来看待世界是有区别的。他认为对事的体悟贯穿于行的过程之中。王阳明多以事为物,“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1]28。他认为没有行的知,只是虚寂。思与学不可作为两事,思是思其所学,学是将所思付诸行动。

知之切实即是行,行之明察即是知。胡塞尔认为人在观看一朵花的时候不仅能看到花,还能意识到自己看花的行为。同理,王阳明认为人在作恶的时候,是能意识到恶的。“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1]4人对好色、恶臭的好与恶的态度,是发自本然之心的流露,没有被私意隔断的结果。

四、致良知与去蔽

无关于圣愚,良知之于人都是一样的。在事亲时行孝的理,则事亲得其理;在事君时行忠的理,则事君得其理,此便是格物。“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1]30涵养最初一念之心,并诚其意、杜私心而行,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孺子将入于井时,本然发出的恻隐之心,挽救于万一,而不被其他利害所左右,此便是致良知。

海德格尔以诗意的栖居使常人摆脱麻木的状态,去除遮蔽,回到澄明敞开之境。人只有自身向世界开放,彼此才能互融。“世界是敞开者,这种敞开力求通过它的决断将一切无决断的、隐蔽的、拒绝显现的存在者显现。”[2]王阳明也认为敞开是一种决断,与习心、固有观念的断裂,敞开使人面对不确定性,缺少安全感,但是敞开同时打开了可能性,没有向世界、向未知、向他者的敞开,人就不可能在更高的维度里收获因无蔽而获得的新的境遇。

人施之于外的行为都是内在良知的外化、发用,见闻是良知发用的产物,良知不被见闻所滞碍,同时良知必由外在的发用才能显现,良知之功不可离于见闻。“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1]80意皆发于物事,在应接事物的过程中,意随物事而显。无有置身于物事,则意便不发。人是自为的存在,即人是自由地选择和走向自己的目的,人的存在就是实现其自身可能性的过程。人的行为正是其本质的展开、展现,是通达其目的的过程。“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并企图克服这种有限性,为此不断采取行动。”[6]人的主动性体现在其自知自己的有限性,却依然以天命为己任,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立于天地。

天命之性是天之所予我者,是人生而有之。气质之性则是因人不同,且随境遇形成的习气不同,便有善恶之别。“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1]77人有习心,若任习气恣意扩散,则为物欲牵蔽,不能致得良知,若循着良知发用流行,便是道。王阳明否认的并不是人的生存需要,不是对于外在物质合理的需求。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人是无法存活的。他否定的是私欲,是对外在物质过分的贪欲,此往往导致人产生强烈的利己之心,做事便以利害关系来衡量得失,导致良知被遮蔽,心不正,意不诚。

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之明觉处,良知发用之思皆体现天理。“良知是万物生存的终极性根据。这个根据是终极性的,也是超越的。”[8]良知之发见流行,便是其完满具足,是其实现与完成。在发见的过程中,即是良知的体现。过程体现出结果,结果蕴含着过程。良知自是生生不息的,为私欲所累,则良知发显之通道便蔽塞不畅,不得发生耳。“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1]16欲使其长成参天大树,功夫便在培根,有此良知之根,则学问自不患其不长。循良知而行,必彰天理,合人伦。

五、结语

格、致、诚、正之功其内在皆是由去蔽作为其根基的,是相互通达的,互相成就的。以去蔽的态度,方能时刻戒慎恐惧,诚心正意;以去蔽的途径,方能去其不正,以存其正,做到格物穷理;以去蔽的方法,涤除旧污,方能切切实实做到知行合一;以去蔽为目的,方能明天理,去私欲,在磊磊落落中实现致良知。没有去蔽,人的本真之心不可能得到彰显,人也无法摆脱私欲的遮蔽,无法与习气断裂。去蔽是贯穿于人整个修身、体道的过程之中,每一步都立足于去蔽,同时也唯有经由去蔽才能将自身展开,实现其之所以为之的目的,于人而言,明明德,致良知便是人之为人的所在。

猜你喜欢

私欲见闻格物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骑鹅见闻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回声
西游见闻
希腊神话的内在文化精神
假期见闻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人格物继承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