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与俗人的距离

2023-09-03彭袅音

名家名作 2023年1期
关键词:俗人荆轲林冲

彭袅音

一、慷慨悲歌,侠骨柔肠

古人云:“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的鲁智深,“景阳冈打虎”里的武松,还有熟悉的黑旋风李逵,他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是何等的洒脱奔放、快意恩仇。所谓英雄应该是行侠仗义、仗剑游天下的那一类人。相比之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林冲这样的英雄则让人有些无法接受,觉得他有些拖泥带水、纠结夹缠。

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中,只要是为正义而战、惩恶扬善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英雄,其中也包括林冲这样的末路英雄。他是当时社会中典型的中产阶级,80万禁军教头。家有美貌贤妻,日子过得安稳而惬意。他的生活就像捧在手心的玻璃球,精心呵护着,生怕一不小心给弄碎了。

那天林冲正在和鲁智深喝酒拜把子,听说老婆被人调戏了,怒发冲冠,火速赶到现场,将那歹人扳过身来,却发现是高太尉的养子高衙内。林冲当时的反应是“先自手软了”。随即赶到的鲁智深也很来气,要替林冲去揍高衙内,林冲反倒回头劝他。放了高衙内,他以为一切可以就此了结,对方却不肯放过他。于是,高太尉设局,让他误入白虎堂,结果被刺配沧州。初到沧州,遇见故人李小二,小二问其缘故。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太尉,身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一个“恶”字,说得不痛不痒,倒是强调了自己不该行事鲁莽,得罪了太尉。

后从李小二那儿得知陆虞侯尾随至沧州来要他的性命,便去街上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去寻仇人。寻了三五日不见踪影,又“也自心下慢了”。一个“慢”字,又道出了林冲的得过且过、委曲求全及反抗的不彻底性。如果像鲁智深那样快人快语,必是寻街觅巷,刨地三尺也要将仇人挖出来活剐了。官营叫他去大军草料场管事,他认为“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真真是“我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开阔心态,到了驻地,即使见到将要倒塌的危房,也没有一句怨言,只道“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安心改造,争取提前释放。去街市沽酒,临走时熄火锁门,可谓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直到草料场哔哔啵啵地烧起来,还准备舍身救火,要是换作别人早就卷铺盖逃之夭夭了。

听到陆虞侯等三人的对话,这才灭了他的幻想,绝了他的退路。此时,新仇旧恨如山崩,如海啸涌上心头,霎时间,原本唯唯诺诺的林冲,只两枪一刀,就结果了三人的性命。这是何等的壮举,何等的快事,何等的酣畅淋漓!林冲不仅杀掉了仇人,还杀掉了自己,更杀掉了他时时刻刻悉心守护的安稳世界。他就像一只于烈火中脱胎而出的凤凰,此时,身后冲天的大火,耳边呼啸的北风,映照出一条威风凛凛的英雄好汉,“提了枪,东投去”。

英雄大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丹柯式的英雄毕竟是闪烁在修辞山河里的神话,而林冲式的英雄更真实、更可亲,是所有拥有真性情的炮灰小民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超越本我的自己。

二、虽千万人,吾往矣

荆轲刺秦王的壮烈之举虽历经千年岁月,仍不褪色。英雄或许造就不了历史,但他注定可以影响千百代人。“流光容易把人抛”,皮囊富贵终是一时,但有些人、有些故事,却无法随时间远去,只因它曾经那样的鲜活,那样热血激荡地触动过很多的人。

(一)荆轲的定位

历史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生,逆之者亡。很多人以秦统一天下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这一点来否定荆轲刺秦行为。那么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改朝换代过程中,凡是那些曾进行过抵抗的人都应予以否定,都应该钉死在历史的耻辱台上吗?历史是复杂的,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看,要肯定秦始皇的功绩;而从对侵略者的反抗,代表被压迫人民的利益这个角度看,又应充分肯定荆轲行为的正义和光明。

荆轲是个“刺客”,但不是普通的那种出钱就可以拿刀杀人的冷血杀手,更不是秦武阳那种打手。他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抱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个爱国者,一个爱国的刺客。

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人们都默认的暴虐风行、以强凌弱、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年代,荆轲独不畏强暴。“虽千万人吾独往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弱者为弱国举起反抗之剑,从这点上来说,荆轲是侠客中的英雄,是英雄的侠客。

(二)荆轲的智谋

作为刺客和政客,他负责整个刺杀活动的策划和行动。荆轲为了更大程度地取得刺杀秦王的成功,为此准备了几年,等待各种机会,这个过程,需要远见、决断能力、自制力和大局观。

从激励樊於期自杀献首这节来看,荆轲的口才和洞悉人心的能力非常人能比。当时的樊於期,实乃生不如死,能报大仇,是他活下去的唯一目标。荆轲当机立断,对樊将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知以谋,最后得到樊将军的头作为取信秦国的信物。这节的荆轲有点狠辣,但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这也是刺杀秦王这种大事中必须具备的素质。相比太子丹对樊於期的态度,实在是过于妇人之仁。尔后精心挑选刺客同伴,可惜被太子丹误解,最后功亏一篑。进入秦国后又拉拢秦王宠臣终得见秦王。这些刺杀前深谋远虑的策划又岂是一般刺客能做到的。

(三)荆轲的才能

史书说,荆轲少时“好读书喜击剑”。文才或武艺,擅其一者可成人中龙凤。而荆轲两者兼备,作为刺客,其武艺自不必说。而他“文”方面的才能也是人中翘楚。劝说樊於期中就足以看出他擅长辞令,口才出色。那段易水送别的故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千百年来一直是很多文艺创作的蓝本。懂音乐的荆轲和着朋友高渐离的击筑,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萧瑟的秋风,呜咽的易水河,瞋目的士人,白衣胜雪大无畏的刺客,共同构成了一幅同仇敌忾、悲壮慷慨的画面。这个场面也激励着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利益赴汤蹈火、义无反顾。骆宾王写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四)荆轲的胆色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明知“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明知那是条不归路,却依然决然而去。人生艰难唯一死,荆轲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重然诺,轻生死,舍生而取义,这就是站在我们面前大义凛然的荆轲。咸阳宫前惊心动魄的那场刺杀更是写尽了荆轲的机智、沉着和胆识。十二岁就杀人的燕国勇士秦武阳面对秦王“色变振恐”,荆轲一“顾”一“笑”一“谢”化解了危机,亲自上阵操刀。在激烈的刺杀追杀过程中,秦王“断其左股”,荆轲仍“引其匕首提秦王”,比起那个熊包的秦武阳来说,其胆色令人瞠目。“左右既前,斩荆轲”,这个结局使得“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愿望终成空。最终这场精心谋划却又有纰漏的刺杀失败了,但荆轲的英勇壮烈,千载之下,仍令人扼腕。

(五)荆轲的失策

荆轲等待那个与他一起刺杀秦王的朋友的过程中,太子丹却不相信他的“一诺重千金”,竟然“疑其有悔”一再请求荆轲快点前往秦国,实在有负知己的称呼。一向城府深、考虑周全的荆轲这时却沉不住气,竟然有点意气用事了,“士可杀不可辱”,太子丹浮躁多疑的语言终于激怒了荆轲,在准备不完美的情况下,轻率前行,导致了后面刺杀的失败。“图穷匕现成绝唱,恨未弯腰射天狼”的遗憾太子丹也要承担一部分。

荆轲刺秦失败了,但他的故事却穿过一千七百多年的岁月,凝结成俗子凡夫无从染指的传奇,散入不同时代的各个角落。

三、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如果说俗人的末路是英雄,那么英雄的道路却不可逆,因你早已化骨融血,回不到凡俗的岁月。

五代十国,一个波谲云诡的时代,造就了一位战神,同时也造就了一位历史舞台上的名伶——后唐庄宗李存勖。

做演员是他今生今世的旧梦。可他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儿子。在蚕食鲸吞、利益至上的血腥杀伐中,他必须离开心爱的舞台,演员之梦就此搁浅。人生如戏,戏却不是人生。真实的人生是血与火,狂风与暴雨中的挣扎,不是“花非花,雾非雾”亦真亦幻的曼妙。

他做到了。雄心和斗志将这个不谙世事的青年推向时代的风口浪尖紧握日月旋转。他用心演练兵士,整肃军纪,将散漫的沙陀人用血海深仇凝聚起来,培养成一支精锐善战的队伍,所向披靡,神勇无比。每次出征,都要从祖庙中请出三支复仇之箭,三叩九拜,然后以锦囊盛之,负于肩背。也许是父亲的英灵冥冥之中的庇佑,也许是背上的家仇国恨从这个年轻的躯壳中挤压出无穷的力量,身后的退路已被斩断,只有一条血路逼向仇人的心脏。

朱温,大败。五十万大军被打得找不着北;刘仁恭父子,被活捉,成了刀俎之间的鱼肉;耶律阿保机,一路向北,狼狈逃窜。

周遭的车马喧嚣渐渐平静下来。蓦然回首来时路,他发现上天对他还是颇为眷顾的。是时候回来了,戏台上的道具已经凉了很久,老生、青衣、花旦、武净、文丑,各色行头已经蛛网横生,尘封了新鲜的模样。这样好的东西被糟蹋了,真是可惜!既然国势已定,演艺事业还得发扬光大,谁也无法阻挡他追寻艺术的步伐。于是,皇宫演变成一个豪华的戏台,各色人物穿梭其间,不同剧集轮番上阵,唱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名伶封官晋爵,青云直上。可是不久后,有人不开心了。紧接着,很多人不开心了。他们看不透眼前这个皇帝,觉得他稀奇古怪到莫名其妙。接下去就是叛乱、弑君,其中包括他宠了一辈子的伶人。他的蜜糖变成了他的砒霜。他被一支流矢射穿了胸膛,同时射穿了多少年青春岁月心痛的痴梦。曲终人散,名伶退场,不过是告别演出。

战神和名伶,在人生的舞台上是截然不同的角色。他们可以一并存在,却不至于水火不容。如果他记得,他是一个席卷天下、百战不殆的战神,如果他忘了,他是一个腰肢纤软、顾盼生辉的名伶,或许,人们的叹息会少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也不会在史册上与他的名字等量代换。缘起缘灭,只因为,爱得太深,俗得太真。

四、结语

林冲曾古道热肠,对落魄友人倾囊相助,却身适陷害,遭恶人以怨报德,步步紧逼。他本想用“世界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的态度拥吻人生,却屡屡被现实毒打得难以喘息。山河壮丽,竟无容身之处。想做彻底的俗人,却被逼成了极致的英雄。他到底是一个具有高度小我意识,想一辈子稳扎稳打、岁月静好,却被命运无情捉弄的俗人。

荆轲是个一心想做个侠客,在乱世博取生前身后名的人,名利二字是他的内驱力。他一生修文、修武、修辞令,若不是汲汲于富贵功名,必不会结交名流义士;他不择手段,为达目的不惜牺牲他人生命;他也有一丝胆怯,单刀赴会必死无疑,所以他在等待一个更加出色的队友;他还莽撞轻率,太子丹言语激将,他便心智迷乱,筹谋草草,只身赴险。逐名、心机、怯意、任性,他触了天下人都会触的俗念。

李存勖生来便有英雄的血肉,现实残酷,却剥去他俗子的皮囊。面对劲敌,他不动声色地睥睨天下,顷刻之间,已然十面埋伏;在灯红酒绿的舞台上,他宠辱偕忘,憨痴之状如一顽童。他走火入魔,卸下甲胄,换上奇装,仿佛分不清时间的轨迹,已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轮回。正如李煜之于词作的痴,嘉靖之于修仙的迷,他们终究是忘了灵魂只有一个,一旦交付生命,就得一心一意,从一而终。哪怕有再多的身不由己,再多的悲戚无奈,也只能一路走到底,回头已无岸,顾盼也不再生辉。

他们是凡俗的,但俗得爱恨分明、荡气回肠;他们也是有私心的,为名为利或为自身荣耀,更为心之所向,汲汲营营。不是从天而降的英雄,但灾难中爆发出了朴素的本能。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灵魂的自我觉醒。他们精心打磨自己,想要融入这纷纷扰扰的尘世。年深日久,倒也磨去了身上那些尖刻的棱棱角角。然而,一次变故、一场风暴,或一刹电光火石的山崩地裂,让他们极速羽化涅槃,义无反顾地去改造世界。像每一个凡俗的我们,在面对社会时多多少少都有着几副面具。他们在极力地表演着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久而久之,孰真孰假,他们自己也分不清了。从俗人到英雄也许只有些许几尺的距离,做俗人,身后春暖花开;做英雄,眼前万劫不复,跨与不跨,便是截然不同的命运与境界。

什么是俗人?“俗”字的造型,带着五谷的芬芳,阳光的味道。禾麻黍稷麦,吃饱了肚子,撸起袖子干事,不亏不欠,不负恩忘本,摘下面具轻装上阵,令人温暖而踏实,真实可亲。

什么是英雄?当一个人明明害怕,明明并不心甘情愿,还能勇敢地去做,去践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要义,那他就是英雄,同时也是俗人的悲剧,俗人的赞歌。

从俗人到英雄,只一米阳光的距离,很多人都能跨过,但很多人把他当成了万丈沟壑,会选择性功能失调,于是俗人退至谷底,纷扰而嘈杂,英雄留在峰巅,遗世而独立。世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所有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拥抱残酷,为自己,也为他人。

猜你喜欢

俗人荆轲林冲
荆轲刺秦
智海急流
做一个俗人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文言实词小课堂
拜佛
荆轲刺秦王
俗人
活得累,全是因为“装”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