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果栽培

2023-09-02

科学中国人 2023年8期
关键词:疫霉液泡椰子

效应子负调控荔枝对荔枝霜疫霉抗性的作用机制(图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网站)

荔枝(图片来源于网络)

荔枝霜疫霉效应分子操纵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姜子德教授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杨波等人合作,揭示了荔枝霜疫霉效应分子干扰植物激素乙烯合成,抑制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生理学》(P l a n t Physiology)。荔枝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实,是我国重要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但荔枝霜疫霉严重威胁荔枝的生产和贮运。效应分子是病原菌攻击植物免疫的重要致病因子,在协助病原菌侵染植物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研究发现,用乙烯诱导剂和乙烯抑制剂处理荔枝叶片可以分别提高或降低叶片抗荔枝霜疫霉侵染能力。研究结果为发展新的荔枝抗病育种策略提供了依据及一种潜在的可利用材料。

水杨酸-类黄酮介导西瓜防御病毒感染的关键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甜瓜病虫害防控团队古勤生等人通过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植物激素分析,探究了西瓜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感染的抵抗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实验植物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研究选取病毒易感的西瓜品种和病毒抗性的野生西瓜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在植物激素分析方面,西瓜植株中的水杨酸水平与总黄酮类物质的水平相关,水杨酸预处理西瓜植株可以上调黄酮类物质合成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研究团队通过进一步叶面喷施植物激素和代谢物的实验,表明外源的水杨酸或从西瓜叶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的应用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感染。

椰子无损非侵入观测技术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孙程旭团队、海南大学张雨团队等相关研究者合作,利用三维定量成像方法可以有效地捕捉椰子果实的内部发育。相关技术成果先后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和《植物方法》(Plant Methods)。椰子果是植物中最大核果之一,主要由椰衣、椰壳、种皮、椰肉(固体胚乳)和椰子水(液体胚乳)组成。椰壳能保护椰果,但也给观测造成了障碍,难以通过无破坏的方式观测其内部的萌发过程。研究团队利用CT/MR成像技术观察椰果内部各组织结构成分、外观芽部及孔径之间的关系,并辅以数据验证影像的精确性,从而实现影像无创直观显示果内部结构与关系。

调控苹果果实糖积累的新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明军、马锋旺和阮勇凌等人鉴定出一条受胞质葡萄糖信号诱导的通路,探明了两类功能不同的液泡膜糖转运蛋白协同调控可溶性糖积累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可溶性糖含量是果实品质的核心,不仅直接影响果实的风味品质,还是果实其他品质物质的合成前体。液泡中糖的积累能力是果实糖含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受液泡膜定位的糖转运蛋白高度控制,探明液泡膜糖转运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分子机制,对果实品质的生物育种方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分子水平深入解答了“为什么果实中的葡萄糖和果糖等己糖含量可达鲜重的10%,而叶片等器官含量不足1%”的科学问题。

猜你喜欢

疫霉液泡椰子
五株大豆疫霉鉴定及其致病力差异机制初步研究
海椰子
摘椰子
植物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 研究进展
结椰子喽!
椰子变变变
对放线菌Sy11有诱导作用的致病疫霉信号分子研究
白念珠菌液泡的致病性作用
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农用纸膜破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