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水平、自我效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3-09-02宋思妍黄菁芸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23期
关键词:分值精神分裂症效能

宋思妍 黄菁芸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出现认知障碍,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效能感也会逐渐减弱,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最常见的因素之一[1],因此需及时对患者的行为及认知进行干预。临床以常规健康宣教及训练为主要的干预手段,通过组织患者听音乐、跳舞及唱歌等以达到训练其大脑神经的目的,但由于此种方式缺乏趣味性及针对性,因此对提高其认知功能的效果不够显著[2]。感觉运动训练旨在将多项体育运动结合,针对老年患者的专注度、兴趣及体能特点制订训练计划,以提高患者主动参与的兴趣,增强其感官刺激与肌肉的训练,但将其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提高其认知功能的效果并未明确[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水平、自我效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2 年1 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2 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1 例及对照组41 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4];(2)年龄60~80 岁;(3)病情趋于稳定,视力与听力均正常。排除标准:(1)出现严重的认知障碍;(2)合并有其他严重的精神疾病;(3)恶性肿瘤,且生存期小于三个月。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训练干预。每天空闲时,护士组织所有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知识、日常管理及心理护理等。训练:在每天早上09:30—10:50,由护士及康复师组织患者进行训练,首先由康复师将已经制作好的内容投放至投影仪上进行讲解,护士组织活动。内容如下:图画涂色、听音乐、跳扇子舞、唱歌、吹乒乓球等,并组织患者一起进行折纸、击鼓、传花等游戏,对表现较好的患者予以鼓励,共干预8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感觉运动训练干预。所有训练内容包括社交与生活技能训练,每周2、3 次,45 min/次,共8 周。将所有患者分成8 组,每组5 例,最后1 组6 例,由康复师进行指导与示范,护士予以训练,均在活动室进行,将感觉运动训练分4 个模块。其中模块1~3 各训练2 周,即1~6 周,第7~8 周行模块4 训练。模块内容如下,(1)模块1(上半身训练,共3 节):①桌面保龄球,指导每例患者投掷保龄球,该球体为玩具保龄球,3 次/人;②趣味排球,活动室中间用丝带隔断,采用气球当作“排球”,指导患者将其从丝带上方拍至对面;③趣味投篮,在训练室内设置距离,投10 次。(2)模块2(下半身训练,共2 节):①太空漫步,播放背景音乐,指导患者跟随音乐移动,并随机停放音乐,音乐暂停后应保持动作不变,5 s 后继续播放音乐后再次移动,以此循环;②趣味射门,设置踢球距离,踢3 次皮球。(3)模块3(感觉训练,共2 节):①人体雕塑,由康复师指导摆好姿势,两组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②蒙眼猜水果,用布将蒙住患者眼睛,随后依次引导其抚摸水果,闻气味、尝味道,猜出水果名称。(4)模块4(综合训练,共3 节):①接力赛,告知每组患者选择一种训练作为接力赛,a.蒙眼猜物,通过抚摸、闻、尝辨识水果名称,当完成后则组内另一位成员才能开始,以便于锻炼自身体觉及触觉;b.运乒乓球,将乒乓球放在球拍上行走,若患者肢体功能较低,则将球放在盘子内,以锻炼上肢动态平衡及协调性;c.夹乒乓球,给予患者长筷子,引导其将球体夹住,当患者单手稳定性较差时,可在上手作用下,利用勺子将其捞起,便于训练上肢的精细操作与协调能力。②套圈,将套圈距离设定至合适的位置,随后指导患者套圈5 次。③大小球,在带有洞的圆桌布上放置两个大小不同的球体,指导患者将桌布一端抓住随后抖动,使得小球从中间的洞中通过,但大球处于桌布上。社交与生活技能训练:将此项内容贯穿于感觉训练中,主要训练合作、语言表达、记忆及动手能力,引导患者穿衣、洗脸、刷牙等,以达到独立完成或协助下完成。训练后需护士加以跟踪,并由主任护师对每周训练效果进行跟踪,医生则需全面掌握患者训练状况,随后动态安排下一周的训练课程,针对效果较差的患者,应及时分析原因,调整训练方案以达到预期效果。训练场地应该以塑胶地板为主,训练过程中应由多人看护,平衡功能差的患者应行一对一看护。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认知水平:干预前、干预8 周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两组语言能力(满分9 分)、记忆力(满分3 分)、回忆力(满分3 分)、定向力(满分10 分)、注意力与计算力(满分5 分),各维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认知水平越高[5]。(2)自我效能:干预前和干预5、8 周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价所有患者自我效能状况,该量表共10 个条目,各条目评分1~4 分,所有10 个项目得分加起来除以10 即为量表总分,得出总分为1~4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越高[6]。(3)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前、干预8 周后,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价患者上下楼梯(0~10 分)、更衣(0~10 分)、控制大便(0~10 分)、控制小便(0~10 分)、用厕(0~10 分)、床椅转移(0~15 分)、进食(0~10 分)、修饰(0~5 分)、洗澡(0~5 分)、行走(0~15 分)10 个维度的情况,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7]。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对 照 组 男25 例,女16 例;年 龄60~78 岁,平 均(69.66±7.02)岁;病 程7~20 年,平 均(16.33±3.01)年。观察组男22 例,女19 例;年龄60~79 岁,平均(69.90±6.33)岁;病程7~20 年,平均(16.14±3.40)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认知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语言能力、记忆力、回忆力、定向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分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 周后,两组语言能力、记忆力、回忆力、定向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分值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认知水平对比[分,(±s)]

表1 两组认知水平对比[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语言能力记忆力回忆力干预前 干预8 周后 干预前 干预8 周后 干预前 干预8 周后观察组(n=41)7.10±0.71 7.69±0.63* 2.01±0.51 2.81±0.07* 2.23±0.22 2.84±0.14*对照组(n=41)7.12±0.73 7.34±0.55* 2.03±0.64 2.55±0.17* 2.26±0.25 2.67±0.21*t 值 0.126 2.680 0.156 9.055 0.577 4.313 P 值 0.900 0.009 0.876 <0.001 0.566 <0.001组别 定向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干预前 干预8 周后 干预前 干预8 周后观察组(n=41)8.31±0.51 9.30±0.41* 3.74±0.45 4.80±0.18*对照组(n=41)8.36±0.47 8.99±0.44* 3.70±0.50 4.72±0.10*t 值 0.462 3.300 0.381 2.488 P 值 0.646 0.001 0.704 0.016

2.3 两组自我效能对比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GSES 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8 周后,两组GSES 分值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效能对比[分,(±s)]

表2 两组自我效能对比[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本组干预5 周后比较,P<0.05。

组别 干预前 干预5 周后 干预8 周后观察组(n=41)1.21±0.39 2.06±0.28* 2.81±0.48*#对照组(n=41)1.22±0.37 1.74±0.27* 2.23±0.42*#t 值 0.119 5.268 5.823 P 值 0.905 <0.001 <0.001

2.4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MBI 量表中上下楼梯、更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用厕、床椅转移、进食、修饰、洗澡、行走分值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 周后,两组MBI 量表中上下楼梯、更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用厕、床椅转移、进食、修饰、洗澡、行走分值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分,(±s)]

表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上下楼梯更衣控制大便干预前 干预8 周后 干预前 干预8 周后 干预前 干预8 周后观察组(n=41)5.70±1.11 7.58±1.53* 5.43±1.30 8.96±1.05* 5.45±1.01 8.36±1.04*对照组(n=41)5.59±1.06 6.63±1.48* 5.27±1.08 7.89±1.33* 5.61±1.17 7.48±1.34*t 值 0.459 2.858 0.606 4.043 0.663 3.332 P 值 0.648 0.005 0.546 <0.001 0.509 0.001组别 控制小便用厕床椅转移干预前 干预8 周后 干预前 干预8 周后 干预前 干预8 周后观察组(n=41)5.43±1.02 8.41±1.05* 5.30±1.31 7.16±2.20* 7.20±1.33 12.69±1.01*对照组(n=41)5.39±1.18 7.59±1.12* 5.24±1.27 6.09±1.22* 7.37±1.05 10.66±1.47*t 值 0.164 3.420 0.211 2.724 0.642 7.288 P 值 0.870 0.001 0.834 0.008 0.523 <0.001组别 进食修饰洗澡行走干预前 干预8 周后 干预前 干预8 周后 干预前 干预8 周后 干预前 干预8 周后观察组(n=41)5.46± 1.24 7.88±1.96* 2.49±0.52 3.93±0.74* 2.02±0.22 3.99±0.74* 8.57±1.48 12.31±1.15*对照组(n=41)5.37±1.15 6.65±1.63* 2.37±0.89 3.32±0.55* 2.08±0.21 3.21±0.47* 8.42±1.56 10.59±1.27*t 值 0.341 3.090 0.745 4.236 1.263 5.697 0.447 6.428 P 值 0.734 0.003 0.459 <0.001 0.210 <0.001 0.656 <0.00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以个人情感、知觉及行为异常为特点,呈现进行性加重的一种精神性疾病,需长期用药治疗,而老年患者因机体各机能下降,其社会功能出现逐渐衰退的现象,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减退,难以对某一事物做出主观判断力[8-12]。临床则以常规宣教及训练对其进行干预,便于延缓其活动能力的退化,但由于该干预方式针对性相对较差,且活动趣味性较低,训练过程中并未针对患者自身对难度进行调整,因此难以有效刺激到脑部活动,对提高其自我效能的效果不佳[13]。感觉运动训练旨在分别针对上半身及下半身制订针对性训练计划,同时利用同伴支持及团体运动中产生的榜样力量以弥补以往的单一训练[14-15],因此,若将其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许对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的效果更佳。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语言能力、记忆力、回忆力、定向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感觉运动训练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显著提高其认知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感觉运动训练通过针对上下肢功能制订的针对性训练以解决以往训练过程中单调乏味的缺点,激发患者对各项训练活动的积极性与耐受性,逐渐形成更加规律的运动与训练,并在此过程中由医护人员针对每例患者自身病情变化情况调整训练计划以实现个体化及针对性训练特点[12,16]。此种训练方式的机制主要是利用运动变化及空间位置变化等刺激人体全身肌肉,使其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对感觉中枢进行刺激,促使患者当存在意识指导动作时,可充分利用自身感官特征以弥补个人缺失状态,通过趣味排球、趣味投篮等运动能充分刺激患者神经系统的运动,从而增加自主思考的能力,以此提高其认知功能。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GSES 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BI 量表中上下楼梯、更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用厕、床椅转移、进食、修饰、洗澡、行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感觉运动训练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显著提高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这可能是因为感觉运动在训练中的主要机制是利用空间及运动变化的改变以实现对肌肉的刺激与激活,从而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中枢内[10,17]。通过对患者身体的评估动态制订计划,并针对老年患者的兴趣制订专门的上半身及下半身个性化训练,包括平衡、肢体运动、热身及放松等,促使患者能在自由的环境中感受运动,从而缓解自身情绪,减轻激惹状态,通过各项趣味性活动以提升患者的训练积极性,达到有效训练,增强肢体协调性。通过套圈、大小球接力赛及蒙眼猜水果可进一步促使患者嗅、听、触、味觉得以刺激,改善自身感知水平,增加自身判断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并在训练过程中以赞扬的方式以促使其多方面得到鼓励,充分发挥同伴效应,提升生活能力[18]。

综上所述,感觉运动训练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显著增强其认知水平,提高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分值精神分裂症效能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