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中高海拔地区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

2023-09-02陈华兴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6期
关键词:结果枝主枝树体

陈华兴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经济作物站 云南石林 652200)

苹果作为云南重要的果树之一, 根据苹果树对温度、 光照、 土壤环境、 降水等条件要求及云南多年种植苹果的实践, 形成了滇东北地区海拔1 900~2 300 m、滇西北地区海拔2 200~2 700 m(年均温11.4~14.7℃)的高海拔苹果种植适宜区,滇中以昆明为中心海拔1 900~2 200 m (少部分2 400 m, 年均温14.0~15.0℃)的苹果种植次适宜区,包括西山区、武定县、禄劝县、石林县、安宁市、嵩明县、官渡区、寻甸县等[1]。 由于滇中部分地区优越的局部小气候条件,栽培出的苹果具有较高的品质, 其色泽鲜艳、 肉质细脆、酸甜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 另外,滇中地区气温回升早, 使得同一品种在滇中地区较滇西北和滇东北地区早熟,如金冠在海拔2 000 m 的昆明西山区成熟期为8 月中旬, 在海拔2 500 m 的丽江宁蒗县新营盘乡则9 月下旬成熟[1],红露和华硕在昆明石林成熟期为7 月下旬, 而在昭通的成熟期为8 月中旬。 与云南其他生产区相比,昆明西山区生产的金冠苹果采收期提前30 d, 昆明石林生产的红露和华硕采收期提前15~20 d,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滇中生产区苹果产业发展迅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存在栽培品种多而杂乱、栽培技术相对滞后等状况。 为充分利用滇中部分地区优越的局部小气候的特有优势及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的地域优势,生产优质早熟苹果,调节市场需求,抢先占领市场及出口东南亚国家,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早”的滇中高海拔地区中早熟苹果产业发展路子,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 总结了滇中高海拔地区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 以供生产应用参考。

1 苹果对气候与土壤条件的要求

苹果作为温带落叶果树, 栽培的先决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地温度、降水、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是否符合苹果生长、 开花、 结果等生长发育要求。 一般认为,4-10 月(生长期)的平均气温为12~18℃,最适于苹果的生长,冬季(12 月至翌年2 月)平均温为0.6~4.4℃,苹果可以通过自然休眠期。 世界苹果主产区的年降水量为500~800 mm。 苹果为喜光性树种, 光照充足有利于其正常生长和结果, 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 苹果栽培以土层较深厚(60 cm 以上)、肥沃、保水与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为宜[2]。

2 园地选择与规划

2.1 园地选择

滇中海拔1 900~2 400 m,冬季气候冷凉,特别是冬季7.2℃以下低温应能够满足苹果栽培相应品种的正常休眠气候条件的地区,选择坡度15°以下[3],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地块。 如果是坡地,则应沿等高线修筑台,以防水土流失。 平地地下水位在1.5 m 以下。所选地块的土层须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微酸性、无污染。

2.2 园地规划

根据地形地貌,选择通风透光、便于机械作业管理、排灌方便的园地,规划好园内运输、作业道路,配备好排灌设施和生产设施,大型园地做好小区划分,挡风的地带应栽植防风林。

3 砧木和品种的选择

品种和砧木以区域化和良种化为基础[3],适应滇中地区自然气候条件。 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适地适种,适销对路。

3.1 砧木的选择

在适应滇中地区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下,还应亲和性良好、抗根腐病等,如丽江山定子、云南海棠、西府海棠、湖北海棠等。

3.2 品种的选择

根据滇中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开花结果早、成熟早、休眠期苹果需冷量不足影响花芽分化、夏秋季多雨寡照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等的气候特点,在品种选择上以早熟品种为主(70%以上),中晚熟品种控制在30%以下。 同时根据果园生产特点、功能及果品消费的不同生产目标、方向,按科学合理配置不同熟期的优良品种, 一般一个果园主栽品种2~4 个。现阶段适合栽培的品种主要有新嘎啦、红露、华硕、富丽、华冠、红富士、红将军、烟富3 号等。

4 栽植

4.1 栽培方式和规格

应根据地形地貌、品种特性、管理水平、便于机械化和省力化等确定栽培方式, 平地或缓坡地按长方形栽植,梯地按等高线栽植。 一般实行宽行窄株,株距2~4 m,行距4~5 m。

4.2 开挖定植沟或穴

开挖深宽80 cm×100 cm 的定植沟或穴。 开挖时,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回填时沟穴底30 cm 可放秸秆或杂草,再将挖出的表土与有机肥、磷肥、钾肥、发石灰等混匀回填于之上, 当回填至距地表10 cm时,浇透水让土沉实,然后把表土混入相应的杀虫杀菌剂(防地下害虫和土壤消毒)回填在上表层,让其高出地表10 cm 左右。

4.3 授粉树配置

授粉树根据品种经济价值大小, 可按等量或差量配置,差量配置按(4~8)∶1 的比例。

4.4 苗木质量及处理

根系完整,地径1 cm 以上,苗高100 cm,无病虫害和检疫对象,符合国家苹果苗木标准的相关规定。起苗时应注意保护根系,保证定植时根系鲜活。

4.5 定植时间和技术

4.5.1 定植时间 定植时间以秋末最佳(10 月底至11 月初),其次是冬季(12 月至翌年1 月中旬),无水利保障地区应早栽,有水利保障可晩栽。

4.5.2 定植技术 定植时,在回填的沟或穴中,在定植点挖深宽30 cm 的定植穴,将苗放入中心,根系舒展,扶正苗干,纵横成行,细土填盖根系,提苗踏实,而后以苗为中心做直径1 m 的树盘, 及时浇透定根水,覆膜保墒。 定植深度以覆土至嫁接口下3~5 cm 。矮化中间砧苗以覆盖至中间砧1/2 处。 定植后插200 cm 长的竹竿将苗扶正, 于萌芽前15~20 d 按干高80~100 cm 进行定干。

5 土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5.1.1 土壤耕作和免耕 幼树定植后, 每年秋施基肥采用全园或挖环状沟、 条状沟或放射状沟, 沟宽60~80 cm、深60 cm。 开挖时表层和底层的土壤分别堆放,回填时表土与肥料混匀填入下层,底土覆盖表层,然后浇透水。 结合秋施基肥,从定植沟(穴)外缘逐年进行扩塘或全园深翻,土壤疏松的果园,可实行2~3 年内免耕; 土壤黏重的果园每年于秋季耕作1 次,深度15 cm 左右。

5.1.2 生草栽培 提倡果园生草栽培覆盖, 在夏秋季节, 在苹果园行间或株间利用自然生长的良性杂草(马唐、牛繁缕、车前草、蒲公英、荠菜、马齿苋、野苜蓿等)或有条件进行的人工种生草(白三叶、黑麦草、绿肥等),让草生长到高60 cm 左右(不同草种可根据其生长特性确定高度),在草的肥效及利用率最高时进行割刹或翻压, 利用割下的杂草覆盖于果园内,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果园内除局部恶性杂草进行一定的化学防除外, 尽量避免使用除草剂。 应及时清除树盘内杂草。

5.2 施肥

5.2.1 施肥原则及要求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尽量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 肥料用量根据土壤肥力、 果树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肥特性及树体生长势等确定,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实施全效性施肥。 肥料应是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或免于登记的肥料, 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金属、 橡胶和有害物质的垃圾及未获准登记的肥料和不合格的肥料产品等。 肥料要能保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及改良土壤,有效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 达到生产相应目标产品或绿色食品的质量要求。

5.2.2 肥料种类 肥料种类有有机肥、生物菌肥、化肥、微肥等。 有机肥料包括农家肥(堆肥、沤肥、厩肥、绿肥、饼肥等)、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和生物有机肥等。

5.2.3 施肥方法和施用量 基肥于秋季雨水结束前10 月底至11 月施入, 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幼树每株20 kg,结果树按斤果斤肥原则,每株50 kg 左右。 若是商品有机肥[2],根据其特性及各营养元素含量、产品使用说明量来定。 施用时,再混入适量氮磷钾素化肥或复合肥及适量的中微量元素肥。施用方法以(环状、条状)沟施为主,施肥部位在树冠外缘滴水处,挖深60 cm、宽50 cm 的沟,将肥料与表土混匀填施于下部,上层盖底土后浇足水。

追肥为速效性肥料, 新植幼树采用勤施薄施追肥。苗木成活后,生长期每15~20 d 追施1 次,每株每次施用化肥20~50 g 兑水施用。结果树掌握萌芽开花前、 谢花后果实彭大期及果实采收前和采收后几个时期,根据树体营养及生长抽枝、挂果、长叶等生长状况,进行2~4 次土壤追肥,施复合肥2 kg/株左右。幼树期及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配以磷钾肥,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同时结合病虫害防治等进行3~4 次的根外追肥,以及时补充树体所需营养和提高品质。 有条件的果园,追肥与灌水相结合,按水肥一体化技术标准实施。

5.3 水分管理

针对滇中冬春夏初干旱的气候特点, 根据果园土壤墒情,在萌芽开花前20 d、谢花后果实生长期和秋施基肥后几个缺水干旱时期,适时浇水保墒,浇水量为50~100 kg/株。 灌溉用水无污染,水质达到国家苹果生产用水质量标准。 在夏秋雨季,对平地、低凹易积水果园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6 整形修剪

6.1 选择适宜树形

选择树形应从种植密度、 地势条件、 管理技术水平、 省力化栽培、 有利于早果、 优质、 丰产等方面考虑。

6.1.1 纺锤形 干高70~90 cm, 树高3.0~3.5 m,冠径2.5 m,主枝15~20 个,基角开张80°~90°,配置于中心干上螺旋上升,错落分布,间距15~20 cm,单轴延伸,其上直接配置结果枝、结果枝组等。 树形呈圆锥形,下大上小。

6.1.2 细纺锤形 干高80~100 cm,树高2.5~3.0 m,冠径2.5 m 左右, 中心干直立健壮, 其上均匀分布15~20 个主枝,间距15~20 cm,各主枝插空排列,螺旋上升,分枝角度90°~100°。 中心干与主枝粗度比在3∶1 以上[3]。

6.1.3 小冠疏层形 干高60 cm,树高3~3.5 m,5~6 个主枝,第1 层3 个,在其上配置2 个侧枝,第2 层、第3 层分别配置2 个和1 个主枝, 其上直接配置结果枝、结果枝组、营养枝等。 层间距80~100 cm,主枝间距15~20 cm,主枝开张角度70°~80°。

6.1.4 改良纺锤形 改良纺锤形是小冠疏层形与纺锤形综合于一体的树形,干高60 cm,树高3.0~3.5 m,基层3 个主枝,分枝角度70°~80°,三主枝以上中心干上不分层, 按纺锤形方法再配置10~15 个主枝[3]。骨干枝级次少,直接培育结果枝、结果枝组等。

6.2 修剪

6.2.1 幼树期 以整形为主,做到既培养树形,又能实现提早结果,整形修剪与结果两不误。 修剪时除对主干上近地面40 cm 或整形带以下的枝及无法改造利用的竞争枝抹、剪除外,其他所发枝条一律保留。春季芽萌发前15 d, 在中心干和其他枝条的应抽枝而空缺的部位进行刻芽或涂抹发枝素, 夏秋季拉枝开角 (针对本地区苹果树生长期长、 生长量大的状况, 为有利前期花芽分化和缓和树势提早结果,1 年可进行2 次拉枝开角,第1 次在5-6 月花芽分化期,拉枝开度60°~80°,避免开角过大造成枝条扭曲或反弓背枝。 第2 次在第1 次拉枝的基础上, 于9 月进行,拉枝角度和方位调整达到树形培养要求)。 在夏季修剪的基础上,冬季主要对拉平枝后靠近主干20~30 cm 以内的直立旺枝和徒长枝进行疏除,调整好各类枝条的角度和方位, 配置好各类枝条及使枝条合理均匀分布。

6.2.2 初果期 树形基本或将要形成。 修剪以疏除无用枝、无法改造竞争枝、重叠密集纤弱枝为主。 通过刻芽、拉枝等技术,配齐各类枝,调整开张各枝的角度和方位,让其均匀合理分布于相应部位。 同时调节结果量,合理负载。

6.2.3 盛果期 树体成形,达到最佳产量目标。 修剪上采用平衡修剪方法, 促、控结合。做到结果枝、营养枝和预备枝配套,对结果枝组要适时回缩更新,保持青壮结果枝交替结果。 调整树体个体和群体结构,避免树体内密集和植株间交叉,通风透光良好。 保持树体平衡健壮生长,合理负载,防止“大小年”结果现象,保证果品质量,最大限度延长盛果期。

6.2.4 衰弱期 在加强其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的基础上, 修剪上要对树体的各类枝及枝组的更新复壮,尽量维持产量和品质。

7 花果管理

7.1 授粉与疏花疏果

考虑到人工授粉劳动成本,果园与养蜂相结合,进行蜜蜂授粉。 结合冬剪和春季复剪,疏除过密、过多的瘦弱花芽。疏果在花后30 d 内完成,根据树势强弱、品质及管理水平,每花序留1~2 果,弱花序不留果。 同一结果枝上留果距离10 cm 左右,果实选择下垂的、发育好的保留。 纤细枝、弱枝不留果。

7.2 其他管理

果实套袋和除袋、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等都属花果管理范畴。 具体按品种及栽培管理需要等分情况实施[3]。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农业、物理和人工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方向,化学防治作为防治手段,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8.2 常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苹果腐烂病、干腐病、根腐病、苹果轮纹病、白粉病、早期落叶病和炭疽病、丝核菌炭疽叶枯病等;主要虫害有苹果绵蚜、红蜘蛛、卷叶虫类、小食心虫类、果实蝇、象甲、金龟子等。

8.3 农业防治

选择无病虫壮苗。 加强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施用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适量配施中微量元素肥,保持树体营养平衡。 加强冬夏季修剪,合理调节树体枝、叶配置和均匀分布,改善通风透光,剪除病虫枝、枯枝。严格花果管理,合理负载。抓好冬季清园,清除枯枝落叶、病虫果及僵果,集中深埋或烧毁。 同时刮治腐烂病疤,涂抹伤口保护剂,进行树干涂白。 冬季修剪后和春季萌芽前15 d 分别喷1 次5 波美度和3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等。

8.4 物理防治

主要针对害虫的趋性,在园内挂杀虫灯、黄板及用糖醋液等进行诱杀。

8.5 生物防治

利用自然界各种有益的生物本身或天敌昆虫,虫以虫治。 或利用农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剂等有效控制苹果病虫害。 生产中加强对天敌的保护。

8.6 化学防治

在以上几项防治措施的基础上, 加强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预测预报,按照苹果常见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抓住各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应用科学的化学防治技术,适时对症下药,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产量允许范围内,做到“防早、防小、防了”。 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标准和准则。 禁止使用剧毒、高致病性、高残留及国家明令的一切农药。

9 果实采收

根据果实成熟度、 用途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适期。成熟期不一致的品种应分期采收。采收时轻拿轻放,进行分级包装。

猜你喜欢

结果枝主枝树体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桃树结果枝组的培养和修剪
乔砧苹果密植园断根控水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结果枝叶片数影响早熟柑桔果实品质
克伦生葡萄冬季修剪留芽量及负载量试验研究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果树冬剪论平衡
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性状、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时鲜水果栽培新技术(9) 梨树的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