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

2023-09-02王夫同王希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6期
关键词:绿色蔬菜标准化病虫害

王夫同 王希强

(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邹城 273500)

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毒豇豆”“毒韭菜”和“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蔬菜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一, 其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目前,在蔬菜实际生产过程中,广大菜农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缺乏足够的认识, 往往忽视农业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过度地施用化肥、农药,导致了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蔬菜品质下降,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提高蔬菜的产品品质,保证蔬菜产品的质量,使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菜,是当前蔬菜生产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发展绿色蔬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是近年来在本市大力推广应用的先进实用技术, 其主要是采用新的理念和标准化的技术措施来防控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使生产的蔬菜产品达到绿色的标准,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1 生产绿色蔬菜具备的条件

1.1 产地环境

生产绿色蔬菜的区域必须符合农业农村部制定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包括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2 技术标准

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制定适合当地生产科学性、 可操作性强的绿色蔬菜种植技术规程,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包括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农药、肥料等农用物质的使用准则及生产操作规程。

1.3 产品的认证

绿色食品的认证需要通过认证申请、受理文审、现场检查、环境监测、认证审核、认证评审和颁证等程序,以取得绿色食品的证书。

2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是通过引进蔬菜优良品种,应用嫁接、绿色防控、膜下灌溉、秸秆生物反应堆和先进的栽培管理等实用技术的集成组装, 形成适合当地生产的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从而生产绿色蔬菜,达到绿色产品标准。

2.1 引进蔬菜良种

邹城市从寿光、青岛等地引进了布利塔长茄、美粉大番茄及冬冠5 号、冬冠5-B 等黄瓜品种,并进行了试验和示范, 这些优良品种的引进不但丰富了本市蔬菜市场的花色品种, 也为蔬菜获得高产稳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嫁接技术

嫁接技术就是将植物的枝或芽连接到另一植物的适当部位,使二者结合成一个新的植物体的技术,其已在绿色蔬菜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瓜类、茄果类蔬菜上), 它是解决因连作障碍造成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传播的重要途径, 不仅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还能增加蔬菜的抗逆性和肥水的利用率,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此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本市的黄瓜、西瓜、甜瓜等蔬菜生产中。

2.3 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就是采用先进的农业、 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使生产的蔬菜产品达到安全、优质的标准。

2.3.1 农业防治 在生产绿色蔬菜的过程中, 可采取清洁田园、轮作换茬、高垄栽培、地膜覆盖、高温闷棚等农业技术措施,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3.2 物理防治 绿色蔬菜生产中可采取以下物理防治技术。

(1)夏季覆盖防虫网、遮阳网、塑料薄膜等,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可减轻病虫害的为害。

(2)人工清除病株及捕杀田间害虫,可预防和减少病虫害的为害。

(3)粘虫板诱杀和驱避:粘虫板诱杀就是利用蚜虫、 烟粉虱等害虫对一些色谱的趋性进行诱杀, 从而减轻害虫的发生与为害。 目前, 生产中应用的粘虫板有2 种, 即黄板和蓝板。 黄板主要诱杀有翅蚜、 烟粉虱等害虫; 蓝板主要诱杀蓟马等害虫, 在设施中与防虫网结合防效会更好。 驱避就是在棚室上覆盖银灰色遮阳网或田间覆盖银灰色薄膜驱避蚜虫等害虫。

(4)应用杀虫灯技术:在绿色蔬菜生产上应用的杀虫灯有2 种,一是频振式杀虫灯,它是利用害虫对光和波的趋性,引诱成虫扑灯,灯外配以高压电网触杀害虫,能大幅较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是绿色生产、保护环境的最直接有效手段之一;二是太阳能杀虫灯,它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直接转换成电能,提供能源给仪器日常使用。 利用昆虫天生的趋光性、趋波性、 趋色性的生理特点, 辅以特定的光源和波长,在夜晚将害虫吸引过来将其杀灭,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能保护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2.3.3 生物防治 ①天敌防治:主要包括昆虫(寄生性及捕食性昆虫)、螨类、蛙类、鸟类及微生物天敌(细菌、病毒、寄生性线虫等)。 ②农用抗生素防治:包括阿维菌素、井冈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类农药,其杀虫、杀螨效果显著,且毒性较低、残留期短。 ③植物源农药防治: 该类农药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对害虫有抑制作用、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物质,如苦参碱等。

2.3.4 化学防治 绿色蔬菜生产一般不使用化学农药,但允许限量使用某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但在蔬菜体内的有害残留物质不能超过国家标准,如采用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吡虫啉、克螨特等农药。

2.4 膜下灌溉技术

膜下灌溉技术是近几年本市蔬菜生产中应用的一项新技术,此项技术是通过薄膜全覆盖,在两垄之间的膜下用铁丝支架,隔50 cm 左右支一个,进行膜下灌溉的一种灌溉方式,不但可以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也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该项技术非常适合在温室大棚中应用,其应用推广前景非常广阔。

2.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有机生产。 此项技术不但能够使蔬菜作物提前上市,增强蔬菜的抗逆性,也能够改善产品品质和提高蔬菜的产量, 为使蔬菜产品达到绿色标准开辟了新的途径。

2.6 适用的栽培管理技术

(1)选用良种:选用优质、高产、抗耐病虫害的蔬菜良种。

(2)播前准备:在播种前及早翻耕,暴晒土壤,除净前茬作物残留的根茬和枝叶, 消灭土壤中的菌源和虫源。 对蔬菜种子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以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

(3)栽培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摘除病株,控制病虫传播。

(4)合理施肥:基肥以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有机肥要充分腐熟, 追肥以腐熟粪尿为主、多元复合肥为辅,防止过多追施氮肥导致徒长,合理使用激素和中微量元素。

(5)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绿色蔬菜生产中尽量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生产出的蔬菜产品达到绿色的标准。

3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一项集蔬菜良种引进、 先进的栽培管理及绿色防控等技术为一体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体系, 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强协作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革命,研究与推广过程涉及多个学科,应加强科研、推广部门和蔬菜种植户及种植企业的联系,搞好协作,共同促进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

3.2 突出技术集成

蔬菜生产基地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以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为主线,将蔬菜良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绿色防控病虫害等关键技术进行组装配套, 形成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

3.3 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是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 但在某种程度上与目前的生产条件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在政策层面、学术和技术层面,乃至农民的思想观念,对这项技术都缺乏足够的的认识。 针对这种情况, 可采取先在某些蔬菜生产较好的基地进行试验、示范,以此树立典型,通过展示示范效果,逐步带动周边地区推广应用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使该项技术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3.4 加强宣传和引导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培训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 让更多的种植户了解该项技术的优势,使其能够得到迅速的推广,增加农民收入。

3.5 搞好配套服务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多项技术配套集成的实用技术, 要真正使其在蔬菜生产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做好技术、物资(良种、肥料、农药等)、信息、流通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并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 同时,大力发展新型服务模式,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

4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成效分析

邹城市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其技术日益成熟,已逐渐在蔬菜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1 关键技术不断创新

在蔬菜良种引进方面, 一些大的蔬菜生产种植企业不但从外地引进蔬菜优良品种, 也逐步自主培育种苗,减少成本投入;在新技术推广方面,在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了嫁接育苗、秸秆生物反应堆、遮阳网、膜下灌溉、微滴灌等先进实用技术,也逐步应用了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有的蔬菜种植户和种植企业也采用授粉器为蔬菜授粉, 这些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为生产绿色蔬菜提供了技术保障。

4.2 机械装备不断配套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能够得以快速推广,配套技术装备的不断改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在绿色蔬菜生产中,卷帘机、压膜机、旋耕机等机械设备的逐步推广应用,不但节约了人工和时间,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4.3 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自2020 年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在本市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以来,其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逐步规范,技术日趋成熟。2021 年已在本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推广应用面积约2 000 亩,2022 年推广应用面积在4 000 亩以上。

4.4 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与传统技术相比, 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在经济效益方面,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与常规栽培相比,每亩可省工3~5 个,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可提高产量10%以上;在社会效益方面,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省时省工,减轻了劳动强度,不仅为蔬菜市场提供了绿色产品,也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生态效益方面,可减少化肥、 农药的用量在20%以上, 减轻了环境污染,改善了人们生存的环境。

5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前景展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注健康、珍爱生命成为生活的主流,追求安全、卫生的绿色蔬菜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基本要求。 要使生产的蔬菜产品达到安全、绿色、优质的标准,必须要有一整套完整、科学的生产管理措施,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正是蔬菜生产管理措施的技术集成。 因此,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必将在未来的蔬菜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5.1 发展思路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蔬菜生产实际,积极试验、组装、示范适合本地的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使其朝着区域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为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生态型蔬菜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集成,政府引导、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原则,加快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 总体目标是,到2025 年全市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面积达1 万亩, 蔬菜单产提高15%以上。

5.2 发展重点

(1)突出技术集成。 要按照区域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原则,通过采用科研与推广、农艺与农机、试验与示范、技术与物质等四结合的方法,加强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与集成配套, 开展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试验研究, 探索提高蔬菜产品品质和产量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2)强化技术配套。 针对目前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应加强蔬菜良种、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配套,以及卷帘机、大棚专用旋耕机等机械的配套。

(3)创新推广方法。 建立政府项目带动、技术部门推动、农民和有关企业参与的新型推广模式,积极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新型服务模式。

5.3 对策及建议

(1)开展协作攻关。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密切配合。为此,农技推广、科研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攻关,切实做好该项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

(2)加大扶持力度。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通过政策支持、财政补助等措施推动该项技术的发展。 同时,应将其列入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进行研究,使其成为推动蔬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动力。

(3)加强区域合作。 寿光、青岛等蔬菜生产大市在发展和推广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方面起步早、创新多,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先进经验。 因此,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本市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飞跃发展。

(4)加大宣传力度。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与传统栽培技术不同, 虽然操作简单, 但技术要求严格。 为此,要切实转变观念,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社会的认识程度,形成领导重视、百姓参与、公众支持的良好发展氛围。

总之,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是蔬菜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经过长期发展,关键技术不断创新,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广大农技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发展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档次,促进蔬菜产业升级,使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在保障蔬菜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绿色蔬菜标准化病虫害
绿色蔬菜土肥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标准化简述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商都西芹绿色蔬菜栽培技术
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