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芝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及其灾害防御措施分析

2023-09-02周霞丽崔向华石明权阚跃峰隗正阳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6期
关键词:芝麻氮肥杂草

周霞丽 崔向华 石明权 阚跃峰 隗正阳

(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芝麻又名脂麻、胡麻、油麻,主要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2 种,它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食用,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来源,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较高。 我国芝麻种植分布范围广,南起海南、台湾,北至黑龙江,且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是世界芝麻生产大国之一。 芝麻的适应性广,在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均能种植,但要获得高产优质的芝麻,须掌握科学的田间管理与栽培技术。

1 影响芝麻高产的原因

1.1 品种混杂

实际生产中农户会在一块地上种植多个芝麻品种, 这种现象会导致芝麻在生产上出现品种混乱且退化严重的现象。 另外,良种与劣种混合种植会造成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导致其优势无法发挥,最终影响芝麻品质和产量。 同时部分农户由于种植观念传统,不愿投入资金更换新品种,且栽培技术不配套,也会影响芝麻的产量。

1.2 施肥不当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许多农户将芝麻种植在一些边角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土壤大多是缺磷、少氮、钾不足的瘠薄地。 芝麻虽能生长,但易存在长势差、籽粒秕、产量低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部分农户不愿增加生产投资用于施肥,少施肥甚至不施肥的现象普遍存在。 另外,有些农户即便施了肥,但对芝麻需肥规律缺乏认识,不懂科学施肥或施肥不当等,造成芝麻生长受限,最终导致芝麻减产,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

1.3 旱涝灾害

芝麻喜温, 其生长季节内渍涝害或高温干旱频发。 若种植芝麻的地势偏低,降水量过大会导致田间积水无法及时排出,造成芝麻受渍涝害,影响芝麻的产量,甚至造成芝麻颗粒无收。 芝麻生育期间如果遇到持续高温干旱,不仅影响芝麻出苗,还会造成芝麻生长停滞不前、落花落蒴、提前封顶终花,最终产量减少。

1.4 病虫草害

芝麻种植区域广且占地面积较大, 如果轮作倒茬不合理,将导致土壤中的病原菌增多,侵害芝麻的根、茎、叶,加重茎点枯病、枯萎病、青枯病等病害发生,严重影响芝麻的生长发育。 如果生育期内遇到雨涝灾害,雨水未能及时排出,种植密度较大的地块更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与传播, 进一步加重该地块的病害。 播种前后如遇干旱,小地老虎、棉铃虫等常大发生,造成缺苗断垄,影响产量。 另外,如果农户不及时清除芝麻田间杂草,会导致杂草和芝麻争夺养分,这种情况也会引起芝麻产量较低。

1.5 缺乏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是提高芝麻产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农户播种时习惯采用撒播的方式,导致芝麻种植密度不均匀,芝麻长势不一致,其群体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时,由于田间管理不当或管理技术落后等原因,造成田间草荒严重,病害较多,肥水不足,导致芝麻产量较低。

2 芝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1 选用优质高产高抗品种

芝麻应根据地域环境、 天气等因素选择相应的品种。 渍涝灾害是导致芝麻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夏季雨水多且渍害频发的区域, 在选择品种时, 应选择优质高产且具有较强的耐渍涝和抗病虫害的品种, 以保证不管是在雨水频发的月份还是正常月份都能实现芝麻的高产丰收。 另外,建议繁种的芝麻在田间进行选择, 根据品种性状尽量选择长势旺盛、植株高大、籽粒纯白饱满、茎秆粗壮且无病虫害的单秆品种,进行单收、单脱、单晒,以保证种子的纯度。 在水肥充足、地膜覆盖的土地上进行春播,最好选择丰产潜力大的中晚熟品种; 种植地块较贫瘠且在丘陵地带,夏播建议选用早熟品种。 春播、夏播时, 选择符合国家或者省级认定的优质品种会更有保障,因为这样的种子质量一般都符合一级良种。 在播种之前,尽量选择阳光明媚的天气,将种子在阳光下摊晒1~2 d,然后使用0.1%~0.3%的多菌灵或百菌清进行拌种, 这样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后会比没有处理过的种子有更强的抗倒能力, 同时还能有效防止病虫害对芝麻根茎的侵害。

2.2 精心选地整地,轮作倒茬

芝麻种植要避免在排水不畅、 地势低洼、 盐碱地或者酸性强、 沼泽地等地块, 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保水保肥、 排灌方便的壤土种植。 芝麻种子较小, 在播种的时候容易落入土壤深处, 这时候顶破土壤发芽出苗就变得极其困难[1]。 因此,为了保证芝麻种子的发芽率,保障苗全苗壮,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尽量要做到二耕二耙,保证土壤细碎且松软,如此更有利于芝麻种子破土而出, 提高发芽率与生长率。通常来说,春芝麻最好选择秋耕春种。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芝麻怕重茬[1-2],因为重茬土壤中容易滋生更多的病原菌, 并且随着天气转变, 在温度与湿度较为适宜的环境下, 病原菌会大肆繁殖,尤其是在雨水多的季节, 病菌更为猖獗, 如果重茬, 将会加剧病害发生, 严重影响芝麻品质, 造成大幅度减产降质,甚至颗粒无收。 因此,芝麻可与大豆、甘薯、 玉米等轮作换茬,一般建议芝麻轮作以隔茬3~4 年为宜。

2.3 适时早播,合理密植

夏芝麻最宜播种时期为5 月下旬到6 月中旬。在此时间内越早播种, 光能利用率效率越高, 越能促进芝麻生长, 以达到芝麻高的产、 稳产。 秋芝麻建议集中播种期为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 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地区, 播种时应该根据所处地区的气候情况及茬口进行灵活掌握。 为了提高芝麻的产量,建立使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条播的行距以控制在40 cm 为宜, 穴播则需要控制在35 cm左右, 植株之间的距离则需要按照芝麻品种要求灵活掌握, 切记不要深播, 否则将导致芝麻出芽率降低, 一般播种量控制在4.5~7.5 kg/hm2。 种子播种后还需进行适当的人工踩压或者使用镇压器顺行镇压, 以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融合为一体, 提高种子的存活率。

2.4 科学施肥,肥足素全

芝麻是一种生育期短且需肥量较大的一种浅根系作物, 一般所需肥量最旺盛的时期为开花期与盛花期。 这时候就需要氮肥、磷肥与钾肥相互配合的施肥方法,以满足芝麻不同时期的肥量需求。 在施肥的过程中,应遵循“底肥足、巧追肥、喷施结合”的原则。其中追肥应遵循“苗期轻施、花蕾期重施”的原则,因地制宜,如果前茬施肥量少,土壤肥力不足,在补施的时候可以多增加一些氮肥、磷肥和钾肥。 春芝麻应以重施基肥为主,花蕾期则以施氮肥为主、磷肥与钾肥为辅。 夏芝麻应在播种前施用含有氮肥、磷肥与钾肥等的复合肥。 在所需肥量较大的花期,还可以结合降水与浇水追施尿素150 kg/hm2。 同时,为了提高芝麻的产量,保障芝麻的品质,可以在芝麻盛花期的时候使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2 次, 保证芝麻任何部位都能获得成长所需的基本肥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选择肥料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规定内的农药和化肥,切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否则将严重影响芝麻的产量与品质。

2.5 适当晚收,科学脱粒

过早收获也是影响芝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植株变为黄色或者黄绿色, 并且叶片已经几乎完全脱落时, 还要注意观察最下部2~3 排芝麻果是否已经开裂,芝麻中下部的果粒是否呈现饱满状,种皮是否呈现出来固有的色泽[2],如果以上条件均满足,这时就可以进行收获。 实践数据表明,适当延长芝麻的收获时间,能够保证一定程度的高产高收。 芝麻收获应集中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籽粒损失。 待收获之后,千万不要急于装袋,可以先将其捆成小捆进行晾晒[1],防止籽粒发生霉变。

3 芝麻栽培中灾害防御的有效措施

3.1 针对因气候因素引发的渍涝灾害

近年来,芝麻生育期内极端天气频发,这期间可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因气候因素引发的渍涝、高温干旱等灾害对芝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首先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针对雨水高发的区域与季节, 一定要切实做好农田的排水设施建设,疏通排水沟渠,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排出,不积压,不漫田,降低土壤水分。 在干旱时可以利用设施及时的进行浇灌, 避免芝麻因干旱而不能正常生长。 其次,选择耐渍品种。 特别是我国南方易发生水涝的地区,即使经过了水涝,对芝麻的损坏率也能达到最低,减产幅度最小[3]。 另外,适时早播、 合理施肥也是预防芝麻遭受渍涝灾害的有效措施。 芝麻苗期应避开雨涝季节,可以多施基肥,增施氮肥,以切实提高芝麻自身的耐渍能力。 一旦渍涝发生,可以迅速清沟沥水,等待田间积水完全排出去后在芝麻行间增施速效氮肥以确保渍涝对芝麻造成的损害最小,这样的补救方法已经得到了试验的验证,确实能够恢复芝麻的生长,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减产的幅度。

3.2 针对因生态因素而发生的草害

去除杂草并不等同于田间无草, 要想真正做到田间无草,一方面需要频繁地进行除草工作,另一方面则需要使用大量的除草剂,不论是哪种方法,都不利于芝麻的生长[3],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抑制杂草的生长是最可取的。 首先是采取农业防治的措施,一方面可以搅垄深翻,这种方法对于杀死多年生杂草的部分营养繁殖器官有奇效;另一方面就是保证合理轮作与耕作, 根据杂草与芝麻生育期的不同, 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有效减少杂草。 当然,还可以采取以草制草的方法,在芝麻株行间栽培草本地被植物如大葱、三叶草等,用他们来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 待这些草生长到一定范围内之后可以割草用来铺地。

也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措施除草。 在使用化学类除草剂的时候,一定要选对剂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要注意在合理的时间段内使用,否则极易发生虫害。 由此可见,化学防治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对杂草及病虫害的防治具有极显著的效果,且高效、便捷;若使用不当,特别是农户缺少相关的安全用药知识或在用药之后遇到了特殊的天气, 如高温、湿热或者干旱等,这种情况会对芝麻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导致产量降低。

3.3 针对人为因素造成的肥害

调查显示,因施肥不当、氮肥过量施用、养分失衡等人为因素造成芝麻减产减质的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是农户对芝麻不同生育时期所需肥量及相关的芝麻肥害知识了解与掌握较少; 另一方面是当地政府宣传与培训不到位,导致农户科学素养比较低,依然按照传统的观念进行种植和管理。 施肥时,农户要特别注意增施氮肥,并且要保持合理的碳氮比,争取做到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配施微肥,最为重要的是以产定肥, 如此才能有效防治氮肥过量对芝麻造成的损害。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芝麻的优质高产,农户需要掌握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种植理念,扎实掌握相关的灾害防御措施,向高素质农民的目标不断奋进,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芝麻氮肥杂草
拔杂草
香喷喷的芝麻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