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敏灸联合益气化瘀解毒方对CKD 3~4 期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2023-09-01胡路张志文胡晏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化瘀证候硬化

胡路 张志文 胡晏珍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昌 330006)

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各种因素导致肾脏功能及其结构异常的一种慢性疾病,常因原发或者继发性肾病病情进展,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而致病。CKD 多隐匿起病,早期CKD 患者常无明显不适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多系统并发症随之而来,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SRD)。2012 年Zhang LX等[1]采用横断面研究,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CKD 患病率约为10.8%,因患者对CKD 知晓率低,常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才就医诊治,错过了早期最佳治疗时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发病率增加,CKD 发病已呈明显上升趋势。CKD 患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危人群,2012 年一项研究表明我国CKD 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为16.5%,合并大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发病率为31.5%。与一般CVD 患者相比,CKD 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血管钙化,并伴动脉血管内膜厚度增加[2],且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室肥厚等疾病发病率也会随着CKD 病程进展而增加。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常见调脂药,能够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及其分布而调节血脂,2011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便指出他汀类药物能减少CKD 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降低CKD 患者CVD 风险,但有全球多中心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有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含量比例的可能性[3],该转化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中医药治疗CKD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探索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临床观察热敏灸联合益气化瘀解毒方对CKD 3~4 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辨证属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情况,探究热敏灸联合益气化瘀解毒方对CKD 3~4 期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从而为延缓CKD 进展以及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肾内科就诊的70 例患者(符合CKD 3~4 期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医证型属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为研究对象,按照拆信封方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 例。研究过程中,70 例中有7 例脱离并剔除,对照组中2 例未按医嘱服药,1 例因私人原因放弃治疗,1 例因不定期复诊导致资料不完整;治疗组中2 例中途停药,1 例失联无法随访。将以上7 例剔除,最终共纳入患者63 例,治疗组32 例,对照组31 例。治疗组男17 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8±10.7 岁);平均病程(24.2±9.6)个月;CKD 分组:CKD 3 期9 例,CKD 4 期23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47.1±11.4 岁);平均病程(24.1±8.9)个月;CKD 分组:CKD 3 期11例,CKD 4 期20 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CKD 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CKD 诊断标准及其分期:根据2012 年国际肾脏病组织KDIGO 在2002 年K/DOQI 指南基础之上发布的CKD 评估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中提供的CKD 诊断标准及其分期[4~5]。(2)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参照第九版《内科学》[6],血脂异常,X 线或者超声及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性或者扩张性病变。(3)中医证候诊断:根据2002 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中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辨证属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主症: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懒言,肢体困重,恶心呕吐,食少纳呆,面色晦暗,腰痛。次症:腹部胀满,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口中黏腻,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脉:舌质暗淡或有瘀点瘀斑,舌苔厚腻,脉沉细或细涩。具备以上主症中的一项,以及次症中两项,综合其舌苔脉象即可诊断为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

1.2.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及CKD 3~4期诊断标准;(2)颈动脉彩超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伴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3)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4)年龄18~75 岁;(5)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加入,定期复诊且遵从医嘱,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1)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2)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红斑狼疮活动期、肝硬化失代偿等疾病;(3)伴严重电解质紊乱(如血钾≥5.5 mmol/L)而不适合口服中药;(4)患严重精神疾病或依从性差;(5)已行肾脏替代治疗。

1.2.4 脱落及剔除标准 (1)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可控的不良事件;(2)本研究过程中自行退出;(3)因病情加重需行肾脏替代治疗;(4)依从性差,不定期复诊,不遵从医嘱;(5)临床资料不完善,无法评估其疗效;(6)本研究期间失联,不能随访。

1.3 治疗方法

1.3.1 基础治疗 (1)限制钠盐摄入(5 g/d),限制热卡摄入量147 kJ/(kg·d),优质低蛋白(食用奶、肉、蛋、鱼肉等)饮食,且推荐摄入量0.6~0.8 g/(kg·d)。(2) 控制血压,慎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血压控制目标根据2012 年KDIGO 指南,CKD 1~4期患者血压≤135/85 mm Hg,若同时伴糖尿病或者其尿蛋白>1 g/24 h 则血压控制≤125/75 mm Hg。(3)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预期值小于7%,伴低血糖风险者可大于7%,CKD-G3b 期者慎用二甲双胍等肾损害降糖药。(4)运用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纠正贫血,血红蛋白不宜超过115 g/L。(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6)注意休息,预防感染,避免造影剂、非甾体消炎药等肾损害药物的使用。(7)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051408),20 mg/次,1 次/晚。

1.3.2 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尿毒清颗粒(国药准字Z20073256)治疗,温开水冲服,4 次/d,早中晚各服1 袋,夜间10 时冲服2 袋。8 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1.3.3 治疗组 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热敏灸(肾俞穴、足三里穴)联合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热敏灸肾俞穴、足三里穴,距离皮肤3~5 cm,采用回旋施灸,每次施灸30 min,以皮肤潮红、温热为宜。益气化瘀解毒方:黄芪30 g、党参15 g、山药10 g、茯苓10 g、白花蛇舌草15 g、丹参20 g、川芎15 g、牡丹皮10 g、泽泻10 g、猫须草30 g、桃仁10 g、红景天6 g、山茱萸10 g、熟地黄10 g、红花10 g、熟大黄10 g,加水没过药物浸泡30 min 后,煎煮至300 ml 后分袋包装(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煎药室提供),早晚2 次温服,150 ml/次。8 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慢性肾衰竭疗效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估标准: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减少<30%。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2)中医证候积分。中医量化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量化评分表。辨证属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患者以0、2、4、6 分分别评判其主症的正常、轻、中、重;次症则以0、1、2、3 分分别评判其正常、轻、中、重。舌脉不纳入计分标准。中医证候总积分为中医各项证候积分之和。(3)肾功能指标。观察患者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素氮(BUN)。(4)血脂指标。观察患者甘油三酯(TG)、β2-微球蛋白(β2-M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AIP=log(TG/HDL-C)。(5)动脉僵硬度指标。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 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患者测量前3 h 禁食,保持心态平和,去枕平卧3 min 后医者触及患者右侧颈部及右侧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做好标记,测量两标记处距离s(cm),将探头置于标记处,电脑波形稳定后计算脉搏波传导时间Δt(s),cf-PWV=s/Δt(cm/s),连续测量16 次PWV 值,去掉3 个最高值及最低值,取中间10 次的平均数。以上各项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各监测1 次并做好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3 两组动脉僵硬度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IMT、cf-PWV 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僵硬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僵硬度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4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5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3 讨论

中医学并无慢性肾脏病病名及相关研究,但针对其临床症状以及发病特点,古籍常将其归纳于“水肿、肾劳、关格、溺毒、癃闭”等疾患之中。皮持衡教授结合其多年临症经验将CKD 中医病机责之于湿、瘀、毒、湿,善于运用三仁汤化裁,以“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为原则,补泻交替,攻伐有度[8]。刘中勇教授将动脉粥样硬化病机责之于“浊毒”内藏,多种毒邪蓄积而起病,并倡导祛瘀化浊解毒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9]。CKD 发病日久,心脾肾同病,脾不制水,水聚成邪,肾不固摄,精微妄泄。水湿同源,久病及阴,湿从热化,炼液为痰,易阻滞气机而致血瘀,多种病理产物应运而生。肾病日久,脾肾衰惫,浊邪、浊毒等内生之毒不能下泄而解,浊毒耗损心脉。心主血脉,维持周身脉管通利,推动血液循行于脉管,“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心脉瘀阻,则心血运行不畅,加之浊邪、浊毒等伏于血府,蓄久而成为动脉粥样硬化,脉中气血亏虚,不得濡养心脉,心气不足则鼓动乏力,气血亏虚更甚,两者相互影响。因此本病治疗需顾护脾肾,以助机体鼓邪外出,因血瘀贯穿疾病始终,需益气与化瘀并行,助脉道通利,同时解毒泄浊以澄洁脉府。

热敏灸以艾热刺激人体体表的“热敏”穴位,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免疫功能和血液循环等降低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10]。夏春丽等[11]研究表明,热敏灸对于降低血脂指标水平与西药疗效相近,且西药结合热敏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更显著。AIP 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指标,AIP 是TG 和HDL-C 之比的对数转换,AIP 和脂蛋白颗粒强相关,其结果能够预测LDL-C 的水平,许多研究表明AIP 与心血管事件成正相关,比TC、TG、LDL-C 等因素更敏感。AIP 的指标由负至正,数值越大,代表CVD 风险越高,AIP取值-0.3~0.1 提示低风险,取值0.1~0.24 提示中等风险,若取值>0.24 则风险较大。李张曼玉等[12]比较144 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依据冠状动脉狭窄评分对其分组,并比较各组血脂水平,计算出AIP 值后发现AIP 与冠脉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其可预测冠脉病变程度。陈焕[13]随机抽取866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研究对象,行颈部彩超后将颈动脉狭窄者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血脂检测记录后计算其AIP 值,发现AIP 预测价值不仅优于TC、TG 等传统因素,其与动脉斑块稳定性也有相关性。周淑慧[14]对60 例冠心病患者予以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发现,阿托伐他汀钙片不仅可以降低TG、TC 等血脂水平,并能够降低AIP 水平,同时降低CRP 发挥抗炎作用,且强化组(口服剂量为40 mg/d)实验室指标优于标准组。因此AIP 值在预测心血管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同时可以根据其取值大小评估经临床干预后心血管病变改善程度。cf-PWV 可反映血管的硬化程度,2018 年高血压防治指南将PWV 增加视为CVD 高风险因子,并将cf-PWV 作为金标准反映大动脉僵硬程度[15]。谢小岚等[16]对比健康人群及高血压患者发现,高血压组PWV 值较正常人组明显较高,可评估高血压动脉功能。李祎等[17]通过回顾性研究,随访353 例心血管病入院患者中,53 例因各种CVD 再次入院,其中11例患者死亡,研究发现传统因素对患者预后无预测价值,PWV 可作为CVD 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于安忠等[18]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比较发现,PWV 与AS 明显相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且颈-股动脉PWV 比颈-桡动脉PWV 更敏感。另外有学者发现PWV 不仅可以反映CVD 严重程度,也可有效反映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动脉硬化程度[19]。

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CKD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方为黄芪、党参、山药、茯苓、白花蛇舌草、丹参、红景天、川芎、牡丹皮、泽泻、猫须草、桃仁、山茱萸、熟地黄、红花、熟大黄。方中黄芪补气健脾,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同时还能补血、利尿,滋补后天之本;黄芪素有“补气之王”之美誉,有效成分主要包含黄芪多糖、黄芪皂苷等,许多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免疫、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等诸多效果,甚至运用至畜牧业以提升动物抗病能力。朴红梅等[20]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黄芪多糖能够恢复免疫抑制老鼠的免疫功能,有效提升NK 细胞活性,显著增加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等细胞因子水平。杨翠翠等[21]研究证明黄芪总苷可促进自由基代谢以发挥抗氧化作用,并且改善大鼠免疫,延缓大鼠衰老。党参善补肺脾之气,气血双补,亦可扶正祛邪。临床上常将其用于补气健脾益肺,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其在降压、延缓衰老、调节机体免疫等方面效果显著,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汪建红等[22]运用党参总黄酮对小鼠喂养25 周后发现党参黄总酮能提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发挥其清除自由基能力起到抗氧化作用,同时党参总黄苷还能降低运动老鼠血清BUN 水平,起到抗疲劳的作用。熟地黄甘温补血,益精填髓,善补精血不足,以充养先天。刘福君等[23]运用地黄寡糖给药快速老化模型老鼠,发现地黄寡糖可诱导早、晚期红系祖细胞增殖从而起到提升造血能力的作用。李国辉等[24]发现地黄提取物能提高免疫活性而提升CD4+、CD8+绝对含量,提高IL-2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增加免疫器官的指数。现代药理表明其富含地黄苷、梓醇、地黄素等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促进造血等作用。三者脾肾兼顾,滋养先天及后天,从疾病本虚着手,共为君药,以奏益气补肾之功。山茱萸针对精血同源补益肝血以加强熟地的补肾之功,并联合山药肝脾同补,牡丹皮凉血清热,泽泻、茯苓淡渗利湿,此五味药加强君药补益之效,扬长而避短,共为臣药。川芎、丹参及其中药制剂广泛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邓明玲等[25]研究发现,丹参和川芎煎汤剂可有效降低老年AS 患者血清TG、TC、LDL-C 水平,提升HDL-C 浓度,同时降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标志物浓度,提示其可保护心血管。丹参、川芎有效成分还可抑制乳酸脱氢酶,维持细胞膜稳定,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过氧化物生成,可抗氧化保护神经元细胞[26]。红花、桃仁相配最早源于桃红四物汤,两者相须为用,可增强活血行滞之功。有研究表明桃仁、红花药对配伍后可修复血管内皮损伤,减少纤维蛋白原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且两者配伍优于单味用药[27]。李小波等[28]通过单侧输尿管梗阻鼠模型,研究表明桃仁、红花均可提高E-钙黏蛋白表达,减缓肾间质纤维化,两者相配伍效果更佳。猫须草又名“肾茶”,傣医认为其可清热凉血利尿,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延缓肾纤维化,保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延缓CKD 进展。王丽敏等[29]发现肾茶可降低Fas、FasL 蛋白表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改善肾间质纤维化。肾茶提取物可改善微炎症状态,促进SCr、BUN 排出,有效改善肾功能及免疫功能[30],其机制可能与干预巢蛋白表达,维持足细胞完整性有关[31]。方中佐以丹参、红花、红景天、桃仁活血祛瘀,川芎行气止痛,白花蛇舌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猫须草清热祛湿利尿,熟大黄通腑泄浊、解毒祛瘀,促进浊毒从肠道而解。全方以顾护脾肾为主,补泻兼施,共奏益气健脾、化瘀解毒之效。本研究结果表明,热敏灸联合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可有效改善CKD 3~4 期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SCr、BUN、eGFR、β2-MG 等肾功能指标。且能有效改善血管硬化程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综上所述,热敏灸联合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CKD 3~4 期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可延缓CKD 进程,改善中医证候,并且能够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管硬化程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化瘀证候硬化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