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说《红楼梦》(四)

2023-09-01白先勇

台港文学选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贾瑞秦氏凤姐

白先勇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在贾府正盛的时候,贾府中第一得意之人秦可卿,突然间就生病了。也说不出什么病来,就是恹恹的,这么一个人就慢慢地消了下去。秦氏这个人,我讲过是非常非常有象征性的,在贾府最盛之时秦氏之死是很要紧的一个回目,详述在第十三回,这里呢,是个过场,提个话头。

这一回,因秦钟受宝玉宠遭忌了,有亲戚因为自己家的孩子在学堂中好像受了欺负,大人想想不甘,同样都是贾府的亲戚,还有亲疏不公,想来向秦氏告状。到了宁国府,才知道尤氏正烦恼着,家里最受宠的媳妇秦氏病倒了,又听说跟她兄弟秦钟被附学来的一个人欺侮了有关,那想告状的人,一团要向秦氏理论的盛气,早吓得都丢在爪洼国去了。尤氏原本就不是利落能干的人,秦氏这一病,她也是六神无主,跟个来家的亲戚叨叨诉了起来。她说:“连蓉哥我都嘱咐了,我说:‘你不许累掯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他要想什么吃,只管到我这里取来。倘或我这里没有,只管望你琏二婶子那里要去。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焦的我了不得。”婆婆口里说这番话,可见这秦氏真是上下宠爱在一身。尤氏又怪她兄弟秦钟小孩子不懂事,姐姐身体不舒服,学堂里有事就不要告诉她了,结果东说西说,弄得秦氏又气又恼,病更重了。尤氏又说:“你是知道那媳妇的: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有人来告状带出了秦可卿生病的事,重点是,年纪轻轻的秦氏病了。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这一回宁国府贾敬过生日,贾敬这个人醉心修道,老早就把家里的事丢开,把宁国公的封爵让给了儿子贾珍,可是家里头还是要给他过生日。前一回就说了贾珍到观里头去请安,又请他生日那天回家来受一家子的礼。贾敬就说:“我是清净惯了的,我不愿意往你们那是非场中去闹去。你们必定说是我的生日,要叫我去受众人些头,莫过你把我从前注的《阴骘文》给我令人好好的写出来刻了,比叫我无故受众人的头还强百倍呢。倘或明日后日这两日一家子要来,你就在家里好好的款待他们就是了。”

贾珍就依父亲的意思在家里预备两日的筵席,把荣国府这边亲戚都请过来,当然凤姐也去了。去了就探望秦氏的病,一看,怎么消瘦得这么厉害!出来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人跟在后面。谁啊?贾瑞。他也是贾家远亲,在学中讨份工作教那些小孩子。他不晓得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竟然敢在凤姐头上动土,打她的主意了。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写一段插曲,其实主要是再写凤姐这个人。凤姐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說鬼话的一个人,她有各种面貌,所以呢,曹雪芹也设计了各种人物跟凤姐互动,来反映凤姐的个性。我们看到了,她在贾母面前是一套,在那些姑娘们面前又是一套;她在刘姥姥面前是一套,在这个贾瑞面前又是一套。

贾瑞跟在后面当然是想引逗她,“嫂子连我也不认得了?”这么搭讪,“不是不认得,”凤姐看看,“不想到是大爷到这里来。”贾瑞说:“也是合该我与嫂子有缘。”这个贾瑞真不识相,敢说这种话,凤姐当然很聪明,一下就知道了。你看她怎么讲话,她说:“怨不得你哥哥时常提你,说你很好。今日见了,听你说这几句话儿,就知道你是个聪明和气的人了。”给他一点甜头吃吃。贾瑞一听不得了,往下就讲了,他要到她家里边去,要去请安什么的。这个凤姐心里当然有数了,等他到她家里来的时候,当然跟他假意周旋一下。凤姐的手腕,下回就知道了。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这一回看起来是一个闹剧、喜剧,其实也蛮有寓意在里头,把本来蛮严肃的《风月宝鉴》——谈色啊、空啊这类大道理,曹雪芹用一个喜剧(comedy)呈现出来。

贾瑞不识相,跑到凤姐家里边来了,入了虎穴,看看凤姐怎么应付他的。贾瑞见了凤姐,挑逗她啰!说:“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故意讲贾琏叫你空闺独守,心里边想,我来陪陪你吧!凤姐说:“不知什么原故。”贾瑞就笑说:“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也未可知?”凤姐怎么答?“也未可知。男人家见一个爱一个也是有的。”凤姐有意卖个缝隙,贾瑞马上接话:“嫂子这话说错了,我就不这样。”凤姐笑道:“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这个蠢东西,真滑稽!以为凤姐讲的是真话。你看看,下面形容写得真好:抓耳挠腮。喜得那个贾瑞丑态毕露了,忙说:“嫂子天天也闷的很。”凤姐说:“正是呢,只盼个人来说话解解闷儿。”贾瑞笑道:“我倒天天闲着,天天过来替嫂子解解闲闷可好不好?”凤姐笑道:“你哄我呢,你那里肯往我这里来。”这个凤姐,难怪说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很懂得风骚的。贾瑞怎么说:“我在嫂子跟前,若有一点谎话,天打雷劈!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接着这么说:“如今见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有说有笑!我想,王熙凤笑起来就可怕了。“粉面含春威不露”,这就是讲她!“果然你是个明白人,”你看凤姐这会儿挑逗人,“比贾蓉、贾蔷两个强远了。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糊涂虫,一点不知人心。”各种挑逗让贾瑞上钩,然后耍他一下。

“毒设相思局”,很可笑的。把贾瑞狠狠耍了一回,贾瑞得了相思病,这样医也不好,那样医也不好。王夫人当然觉得该救人一命,叫王熙凤给些人参补一下,王熙凤说没有了,王夫人说你再去找找。这王熙凤真做得出来,就找了一些沫子、人参渣子给他吃,吃了也没什么用。正病恹恹的时候,有个道士来了,给他一面镜子,镜子正面是个美人,背面是个骷髅。道士说:“你只能看背面,看另一面的话,就糟了。”贾瑞一看骷髅吓一跳,翻过来看美人,好像凤姐招他进去,来来来!他跑进去,这就入色了。记得吗?《红楼梦》也叫《风月宝鉴》,就是色空的这一套说法。其实镜子两面是一面,色即是空,美人跟骷髅是一体两面。红粉骷髅这个意象其实根本就是一个空字,入了色,最后就得了骷髅,所以一病呜呼。

贾瑞当然是一个插曲,另一面写凤姐,这个人是厉害角色,动她的脑筋不行的,她对付人有好多套,对付贾瑞又是一套。曹雪芹用侧面、反面、背面写凤姐,用各种角度来看她,用多样曲笔来写她,凤姐是个重要人物,可能也是这本小说里面写人物写得最好的一个。大家看小说,绝不会忘记王凤姐这个人物。贾瑞一命呜呼了,秦氏的病也越来越重,怎么医都医不好。这一天,突然间凤姐做了个梦——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这一回,秦可卿病亡。秦可卿死的时候,凤姐突然间做了一个梦,恍惚间,秦氏的鬼魂来了。为什么挑上凤姐呢?因为凤姐是荣国府的掌家人。

秦氏在某方面是一个象征人物,她的鬼魂来跟凤姐交代一些话,很要紧的。她交代什么?她讲了贾家的命运。她讲,婶婶你是掌家的人,有些事你要知道。她说了一番“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这是曹雪芹写这本书的人生哲学,也是道家、佛家讲的人生哲学。书开头不就点出来了吗?“好了”,“好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月到了满则亏,这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人生的道理。月亮最满的时候,就是月亮开始亏的时候,人生最高峰的时候,也是往下跌的那一刻。中国的人生哲学,爬得越高,摔下来越重。秦氏讲,我们贾家,赫赫扬扬已经近百年了,已经到了由盛入衰的时候,哪天乐极生悲的时候,不要应了俗话“树倒猢狲散”的悲剧。曹雪芹写这一段应该是有感而发的。对比他自己的曹家,前前后后也有六七十年的显赫,但数度抄家,乐极生悲来得很快。

凤姐一听秦氏此话,心胸不快。庚辰本这里有个错字:心胸“大”快,绝对不是“大”字,把它改过来。一定是凤姐听了不舒服了,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凤姐到底是世俗中人,秦氏已经讲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她那时还没有了悟到人生的常规,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这就是人生的一个常理,不可能兴一辈子的,一定是兴荣衰败互相交替,怎么可能逆势而行。所以呢,她说,在盛的时候要有所规划,到了衰的时候,还可以保点元气,不至于一败涂地。秦氏就提醒她了:一来,你晓得贾家靠什么?靠乡下农村里有好多田地,每年可以收成、收租,靠这个撑一下,当然还有别的生意收入,现在趁着田地多,赶快规划一部分,当作祖茔、供祀、家庙、家祠之用,即使以后犯了法也不会充公的,这一块趁早经营起来。还有乡村的学校,要把它设立起来,万一以后有一天衰下去了,自己的子弟还可以入学,还可以回到乡下去务农。

表面看起来,贾府这个时候离衰败还早呢!虽然衰败的种子已经铺植下去,但此刻还正往上走,看看有一件非常的喜事即将来了——皇帝赐元妃回家省亲,大观园要盖起来,贾府声势更不得了(凤姐此刻还不知道)。秦氏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来形容。你想,烈火上面洒一把油,嘎一声往上喷;鲜花够美了,还要铺布在锦缎上,可是,“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转眼就过了,“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无论多么欢乐,总归有散的那一刻。中国人喜欢圆满,喜欢坐圆桌子,过年过节,都坐得满满的一个圆,一走掉,一空,一个圆没有了,圆满没有了。所以秦氏说这个俗语,劝凤姐别看眼前喜事,如果不早虑,恐怕后悔不及。凤姐问,什么喜事呢?秦氏说“天机不可泄漏”。最后她说:我有两句话你一定要记得。什么呢?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三春”何所指?一般讲春天,三春是初春、仲春、暮春,贾府的“三春”,最要紧的是元春,贾府之盛,背后有元春撑着,她是皇帝的妃子。如果元春在的话,皇帝即使要抄家,可能还要留点情面,后来元春死了,不留情了,说抄家就抄家了。贾府不是有四春嘛!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個春,因为不能说“四春去后诸芳尽”,“三春”是讲最后完结的时候,那几个春都不见了,结局都不是那么好。元春死得早,“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年兔年碰在一起的时候,元春死了。迎春嫁错了人,很年轻给折磨死了。三姑娘探春算是结果好的,远嫁,嫁到海疆那边去了,回也回不来。惜春,出家当尼姑了。所以,“三春去后诸芳尽”,当这几个春不在的时候,春天也没有了,诸芳尽了。“各自须寻各自门”,只好各自纷飞,大观园通通散掉了。所以,秦氏讲给凤姐听,现在要好好地去规划。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云板,是当时用来传讯息的,云板四下,正是丧音。以前看了这一回,我也是跟凤姐一样,一惊!这一敲,不光是秦氏之死报丧音,这一敲,贾府在这么盛的时候,府中第一得意之人、最美的一个媳妇死了,这就是一个不祥之兆。

我们看莎士比亚那些戏剧,常常很多很多预兆,《麦克白》不是有四个女巫吗?一下子出来一下,跟观众说,这些人要发生什么事情了。还有希腊悲剧也是,一下呢合唱团出来唱一下,天神要怎样了。这种预兆,《红楼梦》里面也常有,秦氏的鬼魂就是一个。云板四下即是丧音,这个丧音我觉得不光是秦氏之死、贾府之衰,可能我更过度诠释一点,这一敲也敲了我们整个中华文明要衰落的一个丧音。《红楼梦》出现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唱出了最后最精彩的“天鹅之歌”。

贾府最盛的时候,这丧音出现,凤姐这一下子惊醒了,吓了一身冷汗,东府蓉大奶奶没有了,死了。大家都很惊讶、很伤痛,你看看宝玉的反应: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这么强烈的反应!有的人就说了,贾宝玉这个叔叔,跟侄媳妇之间有什么暧昧之情,因为他在她房中做了个春梦嘛!我想不是这个意思。秦氏对宝玉而言,象征意义大过实体,象征意义是,这么一个几乎是完美的女性,突然间夭折了,对他来讲,第一次遇见死亡这件事,第一次想到了人生无常。宝玉是最敏感的一个人,他对于人的命运也是最敏感的,突然间这种刺激非常大,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看见了一个一个的死亡。秦可卿之后,秦钟死了,接着身边许多他爱的人都死了,到了最后,黛玉之死,他真正了悟了人生,生命是有限的,时间只有一段,不是无限制的。

宝玉听了秦氏的死,冲击非常大。当然,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贾珍就哭得像泪人一样,说:“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对媳妇的死非常痛心,要买最好最高规格的棺木给她,所以,有人讲公公爬灰这个事情确有蛛丝马迹可寻,但曹雪芹没有写明。贾珍对秦氏的反应相当不寻常。看看!秦氏的葬礼那么隆重,也不过是宁国府的一个孙媳妇死了而已,却惊动了多少王公贵戚都来祭拜,甚至路边也有祭拜,那些公爵、伯爵、侯爵都来了,从这点,就可以看贾府之盛,跟秦氏托梦警告的刚好相反。贾珍当然不知道有托梦之事,也不会感觉贾府有什么问题,他拼命地张扬,也因为张扬得起。

曹雪芹下足了笔力写秦氏之死、秦氏之丧,当然有他的目的。我讲过,《红楼梦》很重要的就是写贾府兴衰,如果前面不把“兴”写够、写足,显不出后面的“衰”。所以秦氏之丧,一个孙媳妇之死写得这么隆重铺张,看看那个仪式,中国人的宗法社会的那些繁文缛节,对照最后贾家被抄了以后,贾母死了,这贾府里地位最高的一位人物,她发丧的时候多么凄凉。前后对照、对比,是《红楼梦》里很重要的一种手法。人物的对比,情景的对比,前后兴衰的对比,各种的对比,所以借秦氏之丧如此夸张,不是随便写的,是以此来表示贾府的声势之大、之盛。那么多的公侯伯爵来逢迎,他们不完全看贾府面子,上面还有一个贾妃,元春那时候很得宠,皇帝封为“凤藻宫尚书”,还要封她“贤德妃”。官场里面的文化,尤其是有皇家的关系,元妃在的时候,贾家势力才这么大,才有这么隆重的丧礼。中国人的婚丧喜庆就看出一个家世,反映着社会地位,到今天在台湾仍然如此。这一回看完,以后大家对照着看贾府抄家、贾母死时的那种凄凉,也就应了秦氏讲的一番话。

如果换一个作家,也许不会这样巨细靡遗地写秦氏的丧葬,这是很繁琐的铺陈。哪个什么公来送了什么东西,细碎得不得了,都得一点一点细细地写。有这么多人来来往往,什么北静王、南安王,通通来祭拜,都不是随便写的。后来这些王爷再出现的时候,是来抄家的,前面来奉承,再来是抄家,写这些王爷,多么地讽刺。如果前面秦氏之丧草草几笔,如何能有这么大的对照感受?所以曹雪芹尽力地浓彩重笔,下了很大的功夫。

秦氏死了,东府一团乱,掌家的应该是贾珍的太太尤氏。尤氏这个人比较宽厚、懦弱,持家手腕比起凤姐差了一大截。而且呢,秦可卿死了尤氏就生病了,有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就以此佐证,贾珍跟秦氏有染,在天香楼里被一个丫头撞见,因而羞愧吊颈死了,尤氏是气病了。曹雪芹未写,也就无所据,不管怎么样,尤氏病了。况且办秦氏的丧礼牵涉人情那么广,没有一个能干的人出来掌管怎么摆得平?贾珍灵机一动,想把凤姐借过来暂管宁国府。开始的时候王夫人还有一点怕凤姐做不来,悄悄问她说:你行不行啊?其实,凤姐喜欢揽权,喜欢秀她自己,不大展身手也怕下面的人不服她,贾珍来请正是逞能的机会。接下来一回,曹雪芹写凤姐作为一个行政主管,她怎么样地来掌管这个家。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王熙凤被贾珍请来管宁国府,下面都紧张了,宁国府的人什么反应呢?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这个名字“来升”我有点怀疑,程乙本是“赖升”。大总管姓赖,庚辰本是来。贾府几个大管事的,周瑞、吴新登……都是有名有姓的,下面一层的佣人,什么兴儿、卐儿,才是名字。不管赖升、来升,他进来警告下面那些人了:大家辛苦一下,请了西府的琏二奶奶来了。你看他怎么讲话:“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先警告这些人,这个琏二奶奶来,就绷紧了,不要丢了脸。

凤姐当然有一套,一来就说,既然托了我,就不怕逼着你们讨厌了。我不像你们奶奶那么好讲话,先讲明了的,不要跟我说从前规矩怎么樣,没这套,就听我的!一来先给个下马威,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这二十个人负责做什么清清楚楚,打烂了杯子你赔,少了一炷香你赔,通通赏罚分明,每个人怎么来取牌、怎么领物,有条不紊。到底是王凤姐,是个能干人,也是一个烈货。有一个人来晚了,放在那儿不动,好,你来晚了是吧!完了以后,对那个人脸一拉说:今天你来晚了,明天我来晚了,我还怎么管呢?拉下去打二十板,打了再说。这一打了谁还敢迟到?凤姐赏罚分明,做对了她就讲:你们辛苦一个月吧,完了你们大爷也会赏你们的。也表示了王熙凤的威,王熙凤的能,王熙凤的处事。其实王凤姐这个人是很多面的,她有很厉害、很能干的一面,也有很懂事的一面,贾府这么复杂,要应付上中下三层的人,不是容易的事。这一回充分地显示了凤姐的能,凤姐的威,写得很好。我讲嘛,曹雪芹已经多次彻底地写她了,都给她一幕戏,给她一个场景,让她发挥她的个性。

中国小说从前有说书的系统,说书人出来讲,王凤姐怎么样一个人,讲一大堆。在《红楼梦》里,我们看不见作者,作者是隐形的。西方小说十九世纪以后有所谓的隐形作者,你看不到作者本人在哪里,他就让那个人物(character)自己说话、自己表演,作者把人物放到某一场景,给他制造了一个世界,让他自己去演,让读者自己判断,作者不来干扰你的看法,因为作者出来讲话,读者不一定相信他。王熙凤这一幕,自己一出来就表现出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凤姐是一个圆形人物,方方面面地写她,后面还有很精彩的等着读者喔!

第十三、十四回都提到了一个人物“北静王”,是出现不多却对贾府命运很关键的人物。先看北静王,庚辰本给他的名字很奇怪——水溶,这个看起来不像个名字,注意啊!这不是旗人的名字。程乙本是“世荣”,这比较像。我想这跟前面的“来升”“赖升”,是同样的抄本的问题。贾宝玉跟北静王是投缘的,《红楼梦》里有四个男人,宝玉的看法不一样,第一个是已经讲的秦钟,跟他是很特殊的关系。第二个北静王,“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宝玉不喜欢热衷名利整天在官场争利禄的男人,不喜欢不尊重女性、好色急色的浊臭之夫。北静王跟他们这些人不一样,而且相貌堂堂,这也很要紧的。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这回续讲北静王,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面如美玉,以玉比喻北静王的面貌,这不是随便形容的。我说过,书里讲到“玉”这个字,就要特别留心。不是斜玉哦,斜玉就不行了,像贾瑞、贾琏,都是斜玉边。北静王整个人看起来,有点像神仙人物,像我们心目中天降仙神时的那种人物。北静王对贾宝玉的命运,对贾家的命运,都有很重要的关联,虽然他只出现这么两下。

宝玉非常仰敬北静王,因为他不为礼俗所拘,跟自己个性相近,面貌又如神仙中人。北静王对宝玉当然也非常欣赏,给了他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一串皇帝赏的念珠,当然很珍贵的。宝玉后来就把这个念珠拿去给黛玉——最好的给她。黛玉把它一丢:“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林姑娘把它一丢甩掉了。这里头有非常多的象征意义,后来有一个伶人蒋玉菡出现,贾宝玉跟蒋玉菡见面又互相生情,就互赠表记。蒋玉菡给了宝玉一条红色的汗巾子,这汗巾子原是北静王给蒋玉菡的。贾宝玉为了跟他交换,就把身上绑着的一条绿色的汗巾子给了蒋玉菡,这条原本属于袭人的。这一交换下来,等于北静王替贾宝玉定了命运,定了宝玉生命中两个重要人物蒋玉菡跟花袭人的命运。书的最后,蒋玉菡娶了花袭人,打开箱子一看,红绿一对两条汗巾,原来冥冥中北静王老早已经给他们两个定下了。黛玉一丢掉念珠,就没了那个缘,宝玉本来跟黛玉有可能的。黛玉丢掉了祝福,丢掉等于是祝福她的一串念珠,无缘了。花袭人无意间得到了汗巾子,最后就跟蒋玉菡成了亲,他们两个成亲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我以后再细讲。读《红楼梦》,我常提醒大家,不要漏掉小细节,很多小细节有它很深的意义,所谓的“草蛇灰线”、“千里伏笔”,好早以前点那么一笔,最后就用到,前后照应很要紧的。

北静王当然是真的一个王爷,贾府后来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候,北静王又出現了,救他们一把,所以北静王不光是貌似仙神,可能也真的有所来历。《红楼梦》里很多是象征人物,同时也是实在的人物,连宝黛二人也是如此。本来他们两个是仙身历劫,但他们又是实实在在的人身。这本书写实写得顶经典,象征意义又非常深妙。这一回北静王第一次出现,看似很不经意的一笔下来,其实大有深意。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在这一回里又是怎么回事?凤姐掌权管家还不够,还贪财揽事,她在外面兜揽了些案子,从中牟利,得了几千两银子。后来她还放高利贷、敛财,到最后应了《好了歌》那句话“及到多时眼闭了”,敛了一辈子的财,最后抄家抄得精光。这又是写凤姐的另一笔。

秦鲸卿(秦钟)对贾宝玉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人物,他跟秦可卿一样,都是启发贾宝玉走上情的道路上的人,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男性,两个人对宝玉已经启发了情的一种萌动,却又早早夭折,让他看到情的脆弱。这一对手足都长得非常美,秦氏之死着墨很多,秦钟死的时候,第十六回的一个段落,需要细看比较一下两个版本。

秦钟昏迷了,梦到阎王派了小鬼要把他拉走,宝玉赶到了,叫了一声:“鲸兄!宝玉来了。”这是庚辰本。程乙本不同,他叫“鲸哥”,不是“鲸兄”,一字之差,这两个意义就不一样了。我想以曹雪芹心思这么密的人,小地方不会写差的。秦钟要死了,宝玉叫他,他对他感情很好,叫他“鲸哥”。虽然宝玉年纪比他大,虽然秦钟是侄子辈,因为特殊的感情,所以叫他“鲸哥”,跟客套的“鲸兄”是不一样的。临终,好多小鬼来提他啦,秦钟舍不得走,心里头有记挂。庚辰本突然跑出这么一句话: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多出这么一句来,程乙本没有的。秦钟要死了,还挂着银子,这个恐怕不是秦钟的个性,恐怕宝玉也不会喜欢。到了最后这段,也有问题。秦钟被那些小鬼一拉,宝玉来了,那个判官就讲,哎呀!来个阳世那么气盛的人,还是放他回去吧。那小鬼说,阳间管不了阴间,还是把他拉走。程乙本拉走就拉走了,庚辰本把秦钟的魂又放回来了,放回来还不打紧,他又讲了这么几句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这几句话不像是秦钟讲的,他讲这话,宝玉早一脚把他踢开了。连史湘云劝宝玉几句做官,他都把她推出门去,凡劝他做官、立志的,最听不下去。我想秦钟也应该了解他,不会讲这种话,程乙本没这一段的。秦钟死了就死了,回不来了,回来还劝宝玉做官去,这段我看是多余的败笔,应该又是抄本的问题。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这一回和下一回,有件大事来了。贾元春得皇帝宠幸,选为“凤藻宫尚书”,封为“贤德妃”,而且盛宠有加,让她回到贾家去探亲,在小说里,这是件大事。现实中,讲到曹雪芹的身世,他的祖父曹寅也曾四次接驾康熙,亏空了不少银两,还好康熙知道是为他用掉了,暗地里又给补起来,所以一次接驾是不得了的花费。皇妃回家省亲,贾家要盖个大观园,盖那么大的一个花园来欢迎元妃;还到苏州去买个戏班子,特别唱戏给元妃听。元妃回来了要举行法会、念经,就特别延请了尼姑道士,在园子里盖了庙给他们住。

大观园在《红楼梦》里面,是个非常重要的象征。“大观”,大观全局,曹雪芹从高高在上的天眼,来看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大观园里那些花花草草,那些女孩子们都是花花朵朵,以宝玉为“诸艳之冠”,马上要演出大观园的一出戏来。像天眼看着园子里的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看着这些人生命的过程。大观园也是曹雪芹心中一个理想国,宝玉的理想世界。在大观园里,是他跟那些女孩子们最快乐的青春岁月,大观园是宝玉和这群姑娘们的儿童乐园,度过他们的青春期最快乐的日子。

大观园的那些意义要怎么写?又来了!我想,有好多方式可以写大观园,你可以很客观地描述潇湘馆、怡红院、稻香村……什么什么,写了个半天,恐怕读者越看越糊涂。这么大的园子全是些花花草草,怎么讲得清楚?要选一个什么角度来写,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功力了。

曹雪芹选什么角度?他选了贾政。贾政带了一群他的所谓“清客”到大观园。从前,这些大官家里,总喜欢招来一些名士、清客,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一番,贾府里也有这么一群人。贾政就带了这么一群人进园,做什么呢?中国人嘛!每个景、每个亭子要题字,题对联,题匾额,这都要有学问的,古文根底、旧诗词根底很好才行。贾政本人《四书》读得很通,他自己谦称诗词不行(恐怕也是真的),要清客来题诗,又交代把宝玉带进来。宝玉不过十几岁的小孩子,做对联什么的,那群清客比宝玉题得好得很多,为什么要宝玉呢?实际上的原因是:元妃还没出嫁的时候,宝玉识字是她亲自教授的,她不光是姐姐,对这个小弟弟也有母亲的宠爱和责任在里头,让宝玉来题写,当然是为了取悦元妃,显显他的才。贾政也知道宝玉的才在诗词上,虽然也狠狠地骂他秾词艳诗,专门搞这套东西,很不以为然,不过这时候派上用场了。当然,这是曹雪芹的刻意安排,让宝玉上场,读者就跟着宝玉的眼光来看大观园的第一次亮相,这个意义是不同的。

宝玉看大观园,他的评论,这里好,那里不好,这里怎么样,那里怎么样,他题的那些诗词,都是他对那个地方的形容。以后,谁是大观园的主人?怡红公子。怡红院的主人,就是大观园的园主。在大观园里,他总领群芳,所以要他来品题大观园。这些题字题词,都是宝玉对大观园的理想。

曹雪芹就是博学,什么都通,又会看病,又懂建筑,画画也懂,无事不通。所以他写个《红楼梦》也是百科全书。我去过苏州好多次,也看过那些园林好多次,曹雪芹写园林的架设,就是江南风格。大观园在南京,有许多苏州庭园的借景,大家要慢慢看、细细看。中国园林的布置,处处有讲究,植物也有讲究的。潇湘馆种什么?竹子!林黛玉的笔名叫作潇湘妃子,大家都知道娥皇女英的故事,林黛玉喜欢哭,眼泪掉在竹子上变成斑竹,斑斑点点的斑竹。潇湘馆的竹子“龙吟细细,凤尾森森”,很漂亮的。怡红院里边呢,又有海棠,又有芭蕉。海棠是红的,芭蕉是绿的,红绿对开。一红一绿,是《红楼梦》里边最常用的颜色,这些都有讲究的。

贾政引了宝玉,一步一步、一个一个去看,要他题,他就题出来。宝玉当然显显他诗词的才,那些清客当然也会逢迎拍马,他讲一句,下面就叫好。到了潇湘馆的时候,看到那个亭子,“有凤来仪”这么讲一下,大家叫好,不得了,都是在逢迎他,逢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让贾政高兴。贾政表面呵斥,其实心里面高兴的,宝玉平常在父亲面前老鼠见到猫一样,吓得根本什么话都不敢讲,赞美他几句以后,就得意起来,也敢放胆说了。

然后,到了稻香村这里了。本来呢,不管潇湘馆也好,怡红院也好,花草布置都非常合适,都精心想过的。到了稻香村这里,弄了个农村似的,又有桑树,又有榆树,又种蔬菜……贾政一看这个地方很朴实,有点归农的味道,很高兴,就问宝玉这地方好不好,故意考他。宝玉说,不及有凤来仪,比潇湘馆差远了。贾政就骂,无知蠢物,只会朱楼画栋,喜欢那种华丽东西,这种纯朴的地方就不懂,可见得没有好好念书的关系。宝玉以往从来不敢对父亲反驳的,这下子牛脾气来了,反问他父亲:“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意思是说,你懂不懂天然两个字?下面那些清客紧张了,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抢著讲了一顿。宝玉很不以为然,说:“此处置一田庄……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还没讲完,政老爷受不了了,气得喝命:“叉出去!”你给我滚。

这一段看起来,好像父子两个人的拌嘴,其实要表达的是两种理念。贾政,代表儒家那一套核心价值,儒家最要紧的是社会秩序,一切合乎礼教,甚至于自然,也要人为地把它规划清楚。宝玉呢,是个自然人,倾向道家的归真返璞,反对一切礼俗束缚。道家对儒家来说,非常有颠覆性。宝玉看到一个违反自然假象的东西,就不以为然。儒家跟道家人生观的冲突,对于宇宙、社会的看法,借着对大观园的解释,父子俩各说各理,互相冲突。贾政讲不过儿子了,气得以父权说:“叉出去!”叉了一会儿,又说你给我再回来,再往下走题联:“若不通,一并打嘴!”拿父权来压了。好了,又往下走,大观园一景一物,慢慢通过我们心中的旅行,由贾政、宝玉来做向导,游了一趟大观园。

还记得开始的时候,宁国府跟荣国府,是透过谁来呈现呢?透过黛玉眼中看见二府的气势。这回,是透过贾政和宝玉来看一遍大观园,尤其是宝玉的眼光,他那些诗词,都是他的观点所看到的。等到后面第三十九回、四十回的时候,另外一个人会再来看一遍,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书里头另一个高潮。乡下老太太来看大观园,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给读者完全不同的意义,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也是曹雪芹高明的地方。

好,一行人继续走,一个玉石牌坊出来了。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贾政不喜欢。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月日的事了。贾政又命他作题,宝玉只顾细思前景,全无心于此了。众人不知其意,只当他受了这半日的折磨,精神耗散,才尽词穷了;再要考难逼迫,着了急,或生出事来,倒不便。宝玉似曾相识的地方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也是个牌坊,他梦里见到的“太虚幻境”,上书“孽海情天”。我说过,大观园就是宝玉心中人间的太虚幻境,他梦中看到的那个太虚幻境,是真正的天上的一个仙境。太虚幻境与大观园,互相对应的。那个太虚幻境里,春花永远不会谢,仙子永远不会老,因为时间是停顿的,无穷无尽没有时间,停顿在永远的春天。大观园不同,大观园有春夏秋冬,时间是移动的,时间会毁灭一切,最后必定是崩溃的命运。所以宝玉他们的童年在这里,只有很短暂的几年,他的仙境是暂时的,他们慢慢长大,到了时候,“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百花不管多么鲜艳,都挨不过秋天。秋后百花凋零,晴雯死了,黛玉死了,迎春嫁了死了,探春远嫁,惜春当尼姑去了,大观园,散掉了。这个时候是写大观园的开始,刘姥姥那一回写大观园的极盛,到了最后大观园荒凉的时候,宝玉再回来,那时黛玉已经死了,他经过潇湘馆,听到里面有鬼哭。这三个阶段写大观园,写得非常好,大观园的盛衰,也就是宁国府、荣国府的盛衰,也就是人生春夏秋冬的过程。

《红楼梦》的悲剧,并不是一个突发性的意外,而是人生必然的过程,王国维也讲过“无常”的感受,在书里以各种方式呈现。所以宝玉看到这个地方,心中一动,但他还太年轻,很多东西似懂非懂,他慢慢领悟,最后他又回到太虚幻境,又看到那些女孩子的命运之册,才了悟到人生原来如此,却已经无语了。现在是大观园刚刚开始,大家慢慢看,大观园有很多很多场景,他们在吟诗作赋,赏月啖蟹,四季清欢,真是人间的儿童乐园,是他们最开心、无拘无束、没有任何成年人的负担的时候。宝玉心中最希望的是筵席永不散,所以在大观园里有好多场景,写得非常好,写它的热闹,写它的盛,没有前面的盛,托不出后面的衰,所以写极盛时下笔很重的,每一景都不放过,刻画得非常仔细,等于是工笔画一样把整个大观园画出来。它写实的本事到了极点,它的象征意义更大。所以,大家读之前心里要先有个概念,从写实与象征这两方面来细细体味。

元妃省亲前,大观园各个地方通通命名题写完成,苏州买来的小伶人、小戏子,还有一些尼姑道士通通来了。宝玉跟黛玉这两个小孩(那个时候年纪都很小)也在商量,你喜欢哪个地方,我喜欢哪个地方。黛玉看中潇湘馆,她喜欢那几根竹子。宝玉说,我也喜欢,其实我心中也希望你住在那里。为什么?宝玉喜欢怡红院,怡红院跟潇湘馆近,他们两个感情很好的。宝玉跟黛玉,两小无猜,是《红楼梦》里很可爱的场景。你看看,林姑娘她做女红,她不常做的,因为她身体不好,不让她多做这种东西,劳神!可她要替宝玉做一个小香袋,感情好嘛!他们一见面,就觉得似曾相识,两人是缘定三生,本来就有绛珠仙草跟神瑛侍者的一段仙缘,所以到了尘世,还要继续那种缘分。黛玉,当然有些小性子,对宝玉有少女式的情感。宝玉作诗回来受了奖赏,一高兴起来,把身上的东西都给下面的仆人拿走了,他也无所谓。黛玉一听,都给拿走了:我替你做的荷包也拿走了吧!宝玉逗她,不告诉她。黛玉生气了:以后还想我做不行了!宝玉掏出来,黛玉不好意思了,拿了就剪。这下子不得了,林姑娘又要哭,宝玉又要来劝,那个时候,有一种小儿女的情态。现在的男女谈起恋爱来,是不是还有这一套?可能也有吧!可能有些女孩子也要撒撒娇,男孩子要赔赔小罪。小时候黛玉经常要宝哥哥哄的,也就是这样不自觉地有了男女的感情,他们自己也不承认。这份情是慢慢发觉,无意中生起来的,两个感情很好是事实。不过,没办法,所有女孩子贾宝玉他都喜欢,他希望所有女孩子的眼泪都给他,成了条长河,他就慢慢漂下去。难怪黛玉常常要耍耍小性子。

大观园里的女孩子、男孩子,都过分早熟、早慧。十四五岁,十三四岁,就写得一手好诗,学问也好得不得了。这些少爷小姐们当然都是理想的,我想那时候十几岁的孩子,可能那么早熟的并不多。可能从前的教育,对整个人生的思考会比较早一点吧,他们都是对人生老早就有想法的,塑造的这些人物也配合了整本书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意义。

本辑责任编辑:练建安 马洪滔

猜你喜欢

贾瑞秦氏凤姐
是谁害死了贾瑞?
凤姐的妙计
秦氏的悲情与野心*——乾隆末年一桩离婚案中的底层妇女
向“凤姐”学习批评艺术
《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色空”阐释——从“子虚之死”到“贾瑞之死”说起
WHAT A TANGLED WEB WE WEAVE...
贾瑞的下半身
贾瑞的下半身
“凤姐”列传
明清时期洞庭秦氏家族研究——以《洞庭秦氏宗谱》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