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党委党校关于兵团屯垦戍边实践的研究综述

2023-08-30席霍荣

兵团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党校

[摘要]兵团党委党校长期以来,跟踪研究有关兵团屯垦戍边的实践性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兵团更好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智力支撑,也为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提供了实践思考。

[关键词]党校;屯垦戍边实践;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4—0112—07

[作者简介]席霍荣,女,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屯垦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新疆、兵团的历史与社会。

兵团党委党校长期以来紧跟时代步伐,服务于兵团中心工作,跟踪研究屯垦戍边实践问题,对兵团体制机制改革与定位、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维稳工作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实践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建设性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兵团更好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智力支撑。

一、关于兵团体制机制改革与定位的研究

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得益于不断推进的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开放后,兵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开始进行多方面改革,虽然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对照更好履行屯垦戍边职责的定位要求,如何创新体制机制以推进兵团融入市场经济发展中,一直是兵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

潘新刚(1996;1998)[1]认为兵团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特殊体制如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兼容的问题,必须探索和创新以壮大经济实力为中心的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屯垦戍边新模式;兵团整体改革定位要以巩固和壮大兵团特殊的政治地位、促进兵团经济发展为中心。张绍中(1998)[2]指出在改革中要看到农牧团场是兵团事业的根基,是兵团执行屯垦戍边特殊任务的载体,是任何一个经济社会组织所不能代替的。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际局势、新疆区情的复杂变化,要求兵团既要通过改革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又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做好维稳戍边工作。为此,兵团对照党中央定位要求,通过推进城镇化与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立“师市合一”“团(场)镇合一”管理体制,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如何更好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

赵柳成、陈畅(2011)[3]认为中央对兵团的领导管理体制的调整是随着国内外形势及新疆区情的变化而进行的,兵团对内部管理体制也要进行相应调整,既要坚持党政军企合一体制,又要主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陈士斋(2019)[4]认为新时期深化兵团行政体制改革,应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通过准确定位兵团行政职能、设市建镇理顺行政体制关系、简政放权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做好行政职能和行政执法权承接工作等四个方面深化改革。

强始学、白燕(2016)[5]认为“师市合一”管理体制是兵团面对市场经济冲击,为适应环境、扩大生存空间、增强维稳戍边要素集聚力而寻求的体制创新与探索,兼容了兵团体制与适应开放发展需要的城鎮管理体制优势,实现了维稳与发展目标的价值平衡,成为激发兵团经济社会转型的内生动力,提出需要从理顺中央对兵团与地方的治理关系、完善管理体制的内部结构、厘清师市管理职能等方面进行探索。王娜娜(2016)[6]认为实行“师市合一”体制,可以通过“市”作为一级政府所拥有的税收权和工商管理权来弥补“师”体制中的不足与缺陷,是促进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及解决兵团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有效途径。强始学(2006)[7]认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兵团城镇化,并加快推进兵团现代农业建设和发挥示范作用,促进团场职工持续增收,培养造就一支屯垦戍边队伍。殷小波、姜涛(2020)[8]总结兵团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经验主要有:规范程序选举好连队“两委”、公正公平划分好职工身份地、全面落实职工生产经营自主权、落实“土地、职工、民兵”三位一体管理、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两委”职能主动做好引导服务。

二、关于兵团经济建设实践的研究

兵团承担屯垦戍边职责使命必须以强有力的经济发展活力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在兵团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解决的经济发展问题不同,为此,兵团党委党校相关学者紧贴兵团发展需要,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探讨。

(一)在农业建设方面

在兵团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强始学(2005)[9]从不断提高投资效率、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战略性结构调整思路。田艳秋(2009)[10]认为行政命令式地"一刀切"调整方式、就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而调整的认识偏差、就农业发展而发展的卖原料的生产方式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卢玉文(2015)[11]认为兵团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受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政策保障机制、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制约。

在兵团农业现代化方面,赵柳成(2004)[12]认为兵团在西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增强屯垦戍边综合实力,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强始学、王晓娟(2005)[13]认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链短,产业关联效应弱,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等是制约兵团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进程的主要问题。白燕(2007)[14]认为兵团在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全国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中,要合理布局,实施规模化经营;要加强基地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的科技创新和加快团场城镇化建设。田艳秋(2009;2011)[15]认为兵团各师、团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将农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和竞争优势,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在兵团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方面,白燕(2008)[16]认为在兵团生态农业发展中,需要积极争取国家及兵团的资金支持,加强生态农业的制度建设,做好团场规划,重视科技创新,开展周边地区的生态建设。卢玉文(2022)[17]认为在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兵团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加强统筹规划;强化市场化取向,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强化业态创新,进一步丰富农业功能;强化共享融合利益,促进产业融合主体更加多元化;强化规范化标准化,推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颜璐(2019)[18]提出要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彭银春(2012;2022)[19]认为兵团团场与农业科技园具有天然耦合性,建设农业科技园要特别注重现代企业制度、开放式经营、资金及技术保证和综合效益等要素,并提出以数字技术赋能兵团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在工业与服务业建设方面

在工业建设方面,强始学(2001)[20]认为兵团工业结构存在轻、重工业的比重长期失衡、工业产业集中度偏低、工业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创新入手发展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放开中小”企业的力度和扶持壮大支柱产业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工业结构高度化。彭银春(2007;2010)[21]基于兵团工业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提出既要抓住人力资本这个关键因素,又要不遗余力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同时兵团工业发展必须借助产业园区平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卢玉文、殷小波(2009;2010)[22]认为兵团工业化发展中存在工业空间布局分散,缺乏产业聚集“块”;产业发展层次低,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分散,集中度低;产业综合效益不高;缺乏知名品牌支持,竞争扩张能力较低等问题。为此,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构区域产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重构兵团工业新体系;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兵团工业产业组织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宽工业投资渠道,提高工业投资质量。

在服务业建设方面,刘昌龙(2012;2016)[23]认为兵团发展现代服务业应在转变思想观念、做好发展规划、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和先进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发挥对整体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支撑作用。

(三)在非国有经济发展与团场经济建设方面

颜忠民(1997)[24]认为兵团在非国有经济发展中存在思想观念不解放,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团场只从局部利益出发,缺乏整体利益观念等问题。殷小波(2005)[25]认为发展兵团非公有制经济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制定政策,扶持发展;鼓励干部、能人带头;招商引资,开放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发展。马彦梅(2018)[26]认为兵团在继续保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应进一步创新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形式。

團场是兵团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王小平、刘玉欣(2014)[27]针对非贫困团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兵团应通过因地制宜制定各垦区的发展战略,大力增强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以一产为基础推进团场工业化;通过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袁敏芳(2007)[28]提出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发展,需要突出经济发展特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职工增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职工教育,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和宗教问题。罗大胜(2011)[29]认为兵团边境团场在对外开放中面临着东部对外开放和中亚地区国家对外开放的双重竞争,边境团场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准确把握国家西部陆路开放战略导向,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策略措施,使边境团场对外开放实践与国家西部陆路开放战略目标达成一致。

(四)在兵团经济发展“走出去”方面

王小平(2016)[30]认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兵团具有独特的集团化优势、组织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经济结构互补性优势和政策优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到建设中。刘昌龙、田艳秋(2017)[31]通过分析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兵团农业“走出去”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应由兵团履行国家战略与巴基斯坦合作共建中巴农业合作示范区,将兵团"三大基地"的建设管理模式在示范区全面复制。

三、关于兵团社会治理实践的研究

兵团社会是由各类人员承担国家屯垦戍边功能所形成的集合体,有其相对独特的社会结构。在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适应国家计划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兵团社会建设的快速推进,兵团社会结构随之发生急剧变化,面对出现的各类社会问题以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建设的需要,相关学者就社会治理的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一)在社会治理方面

潘新刚(2003)[32]提出由于多种原因,兵团在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开放程度、人文精神、城市文明等社会边缘化倾向问题,要警惕由此影响到兵团履行屯垦戍边职责。付英(2016)[33]认为兵团在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过程中,需要注重推进社会治理多元主体格局建设、社会治理标准化建设、社会治理资源统筹联动建设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彭银春(2017)[34]认为团场既存在一般国家基层政权组织治理面临的问题,又有其自身治理面临的特殊问题,需要用现代治理理念完善兵团模式,进行团场的治理和角色定位。白关峰(2012)[35]提出随着维持兵团少数民族社会稳定秩序各要素的变化,需要通过社会管理的手段,组织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建构起适合当前发展稳定的社会秩序。

随着兵团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兵团如何承接履行好“政”的职能成为重点。尚梦媛(2020)[36]针对兵团团场承接和履行行政职能和行政执法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从梳理承接事项、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界定兵团团场行政职能和行政执法权等分类推进。陈士斋(2016;2017)[37]针对兵团在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级思想认识不到位、项目体量小、社会资本参与意愿不强等问题,提出要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随着兵团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成为兵团社会治理的新主体。付英(2015)[38]认为以社区为社会治理的重心,创新兵团社会治理体制,筑牢屯垦戍边事业的社会基础,继续发挥好兵团维稳戍边的作用,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王玉柳(2015)[39]认为兵团城市社区具有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一;人际关系和谐,兵团文化色彩浓厚;组织化程度高,凝聚力强;居民思想素质高等特点。柯伟(2021)[40]从建立兵团社区治理的基本保障体系、制度运行体系、结构功能体系、方式方法体系、风险防范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构建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兵團社区治理体系。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兵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付英(2009)[41]认为建立符合兵团实际的农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借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化解市场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其成员经济收入方面的功能,对于促进兵团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孙卫青(2021)[42]提出兵团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产业支撑,着重提升内生动力和活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完善集体所有制连队改革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李静(2022)[43]认为在乡村振兴中,团场连队存在产业发展不强、连队经济活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有限、提供公共产品不足等问题。针对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巩固脱贫成果问题,殷小波(2021)[44]认为存在脱贫人口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脱贫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户返贫监测预警不完善、团场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不紧密、部分帮扶干部工作作风亟须转变等问题。卢大林(2022)[45]认为需要从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强化工作责任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发挥致富能人的积极作用、解决团场职工群众融资问题、做好扶贫工作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强化对扶贫工作考核及奖惩等方面做好工作。

(二)在法治建设方面

法治建设是新时代兵团更好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重要保障,也是兵团更好发挥特殊作用亟需关注的问题。针对兵团特殊体制下如何实现法治兵团建设,卢大林(2015)[46]提出要实现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法定化这一目标,需要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明确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需要兵团加强自身维稳戍边的制度建设。针对兵团社区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他提出要按照法治要求制定兵团关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创新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强化兵团社区法治建设必要的经费保障。针对乡村社区法治建设,赵赟(2021)[47]提出兵团要以《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为契机,推动团场、连队建设法治化、现代化。为防范化解职工土地承包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卢大林(2022)[48]提出要尽快制定与中央政策国家法律紧密衔接、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农牧团场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立兵团土地流转市场和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好兵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机制。针对兵团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法治化问题,刘琼(2018;2021)[49]认为兵团应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契机,将法治化变为社会治理的常态化手段,通过建设法治政府、构建法治社会、维护司法权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动法治兵团的建设,在经济贸易、人文交流、反恐维稳等领域不断提升对外合作法治化水平。

四、关于兵团党的建设实践的研究

兵团屯垦戍边伟大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推进发展的,党的建设是其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李全玲(2011)[50]认为兵团党建的独特性在于更强调使命意识,紧紧围绕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而开展;更结合新疆实际,尤其坚持“政治标准第一”的原则,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反分裂、反渗透的能力;更强调围绕“发展”而展开,要求党的干部尤其要强化发展意识。吴珍、李全玲(2011)[51]认为党领导兵团屯垦戍边辉煌实践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争取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增强兵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屯垦戍边队伍;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增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后劲;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兵团屯垦事业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兵团民主法治建设;弘扬兵团精神,培育兵团先进文化。李全玲(2021)[52]提出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背景下,兵团提高政治执行力,党员干部要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在政治站位上下功夫;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在责任担当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工作本领,在素质能力上下功夫;着力创造良好执行条件,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在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引领企业发展方面,王玉柳(2021)[53]认为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兵团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

在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李全玲(2010)[54]认为加强团场党员队伍建设,需要强化理论武装,激发党员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把握党员学习教育规律,建立学习型党员队伍;发展党内民主,确立党员主体机制;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班子工作水平。张旭团(2014)[55]认为在兵团改革发展中,党务干部思想观念存在偏差、能力素质不够、对党务干部的保障激励环境缺失、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针对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连队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他认为需要健全完善并落实好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民主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优化提升民主管理成效的政治和经济环境,理顺民主管理中的关系,提高连队“两委”和职工的素质。针对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王玉柳(2021)[56]认为需要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提高社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完善协商议事平台建设,提升社区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增强社区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

五、关于发挥兵团维稳戍边特殊作用的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起,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兵团履行屯垦戍边职责使命的工作重点转向维稳戍边,如何发挥兵团维稳戍边特殊作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姜杰(2017)[57]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分析屯垦与维稳戍边的关系,指出屯垦和维稳戍边事业依然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今后的工作重心。王小平(2010)[58]认为面对挑战,兵团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带动能力、加快文化发展、强化应变功能、巩固边境安全等方面进行努力和探索,全面提高自身的维稳戍边能力。赵柳成(2014)[59]提出要强化兵团的人口资源优势、文化类型优势、现代农业优势、管理体制优势、地理分布优势,更好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张全峰(2014)[60]认为兵团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可从“常态型”和“应急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周黎明(2014)[61]认为要在夯实维稳戍边的物质基础、健全维稳戍边的体制机制、加强维稳戍边的经费保障和基础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兵团维稳戍边能力。王双丽(2017)[62]认为兵团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安全上的突出贡献在于增强了民众心理安全感,兵团强大的组织凝聚力有助于降低由不确定感引发的社会焦虑,兵地各民族间“嵌入式”发展能有效缓解民族间群际关系焦虑。罗利华、王玉柳(2019)[63]认为面对当前新疆严峻的社会局势,兵团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增强维稳戍边实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民族团结和宗教事务管理。王巧玲(2015)[64]认为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过程中,兵团人口数量尚显不足、素质有待提高、结构有待优化、分布有待完善。对此,需要增加兵团人口总量、优化兵团人口结构,提高兵团人口素质,完善兵团人口分布。

参考文献:

[1]潘新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实现形式的探索 [J].兵团党校论坛,1998(6).潘新刚.简述兵团改革思路[J].新疆社科论坛,1996(4).

[2]张绍忠.关于兵团农牧团场深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1998(3).

[3]赵柳成,陈畅.新疆兵团体制演变探究 [J].中国农垦,2011(4).

[4]陈士斋,王晓璐.新时代兵团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探析[J].兵团党校学报, 2019(6).

[5]白燕,强始学.新疆兵团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研究 [J].行政管理改革,2016(5).

[6]王娜娜.兵团“师市合一”特殊行政管理体制的起源、功能、困境与优化 [J].兵团党校学报,2016 (3).

[7]强始学.关于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若干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06(5).

[8]殷小波,姜涛.新疆兵团深化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调研实录 [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1).

[9]强始学.新疆兵团农业结构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管理,2005(1).

[10]田燕秋.对兵团新一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09(5).

[11]卢玉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兵团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5(10).

[12]赵柳成.兵团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04(6).

[13]强始学,王晓娟.兵团农业现代化:现状难点与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5(1).

[14]白燕.建设好三大基地提升兵团现代农业水平[J].兵团党校学报,2007(5).

[15]田燕秋.基于比较优势、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兵团农业发展问题[J].兵团党校学报, 2009(3).田燕秋.探索具有兵团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J].兵团党校学报,2011(5).

[16]白燕.对新疆兵团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经济师,2008(2).

[17]卢玉文.兵团加快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J].新疆农垦经济,2022(6).

[18]颜璐.提高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J].河南农业,2019(2).

[19]彭银春.农业科技园: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兵团党校学报,2012(4).彭银春.以数字技术赋能兵团农业高质量发展[N].兵团日报(汉),2022-5-16(8).

[20]强始学.对兵团工业化战略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01(1).强始学.对兵团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研究[J].中国农垦经济,2001(1).

[21]彭银春.兵团人力资本与新型工业化[J].兵团党校学报,2007(4).彭银春.兵团工業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 2010(5).

[22]殷小波.新疆兵团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思路与对策[J].甘肃农业,2009(9).卢玉文.兵团新型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0(4).

[23]刘昌龙.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兵团“三化”建设 [J].兵团党校学报,2012(4).刘昌龙.“互联网 +”背景下的兵团服务业转型升级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6(4).

[24]颜忠民.新疆兵团非国有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兵团党校论坛,1997(5).

[25]殷小波.对兵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 2005(5).

[26]马彦梅.兵团所有制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向研究——基于兵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 [J].新疆农垦经济,2018(4).

[27]王小平,刘玉欣.兵团非贫困团场的发展思路探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28]袁敏芳.兵团民族团场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J].新疆农垦经济,2007(4).

[29]罗大胜.加快边境团场对外开放的探讨[J].兵团党校学报,2011(5).

[30]王小平.新疆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发展定位[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6(1).

[31]刘昌龙,田燕秋.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兵团农业“走出去”战略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17(2).

[32]潘新刚.防止兵团发展的社会边缘化倾向[J].兵团建设,2003(11).

[33]付英.关于推进兵团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若干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6(2).

[34]彭银春.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兵团团场治理及角色定位[J].兵团党校学报,2017(1).

[35]白关峰.兵团少数民族社会秩序转型与社会管理——以兵团维吾尔族聚居团场和连队为例[J].兵团党校学报,2012(5).

[36]尚梦媛.兵团团场承接和履行“政”的职能问题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20(6).

[37]陈士斋.兵团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7(16).

[38]付英.城镇化背景下创新兵团社会治理问题研究——基于社区建设视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7).

[39]王玉柳.兵团城市社区的特征与功能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4).

[40]柯伟.构建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兵团社区治理体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5).

[41]付英.扶持农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兵团经济和谐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9(2).

[42]孙卫青.兵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21(5).

[43]李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兵团实践[J].南方农机,2022(20).

[44]殷小波.新疆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脱贫成果巩固和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2).

[45]卢大林.巩固兵团南疆深度贫困团场扶贫攻坚成果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22(7).

[46]卢大林.关于兵团维稳戍边法治化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5(6).卢大林.关于兵团社区法治建设的调查分析[J].法制博览,2015(33).

[47]赵赟.依法推进兵团连队全面振兴[N].兵团日报(汉),2021-10-11(07).

[48]卢大林.兵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兵团党校学报,2022(1).

[49]刘琼.“一带一路”倡议下兵团法治建设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8(6).刘琼.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兵团对外合作法治化问题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21(3).

[50]李全玲.兵团党的建设历史回顾及基本经验[J].兵团党校学报,2011(4).

[51]吴珍,李全玲.党领导兵团屯垦戍边实践的基本经验[C].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上册),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会议论文集,2011:448-455.

[52]李全玲.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视角下的兵团政治执行力问题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21(6).

[53]王玉柳.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兵团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N].兵团日报(汉),2021-12-13(07).

[54]李全玲.加强团场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0(4).

[55]张旭团.对加强兵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4(1).张旭团,饶丽思.团场改革后连队民主管理的变化及影响 [J].兵团党校学报,2021(2).

[56]王玉柳.提升兵团市域社区党建工作水平[N].兵团日报(汉),2021-9-13 (08).

[57]姜杰.新疆兵团屯垦与维稳戍边关系的哲学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7(5).

[58]王小平.新形勢下兵团维稳戍边能力探析[J]. 兵团党校学报,2010(6).

[59]赵柳成.强化兵团独特优势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J].新疆社科论坛,2014(4).

[60]张全峰.肩负起“安边固疆稳定器”的使命[N].光明日报,2014-11-12(010).

[61]周黎明.提高维稳戍边能力,夯实维稳戍边基础 [J].当代兵团,2014(6)(下半月刊).

[62]王双丽.兵团在新疆维稳处突中对化解社会焦虑的积极作用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7(5).

[63]罗利华,王玉柳.新时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维护新疆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9(1).

[64]王巧玲.社会稳定视角下的兵团人口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5(1).

责任编辑:张彦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党校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微学习研究综述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党校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