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站群平台建设探析

2023-08-29黄鹏宇

互联网周刊 2023年16期
关键词:建设方案全媒体高职院校

摘要:本文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主要论述了在全媒体时代实现“采编发追考”一体化,畅通“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媒体生产过程,资源池、素材池的统一收放,跨媒体、跨站点的内容共享机制,“追踪”内容发布后媒体传播路径、效力、关注度,打通媒体内容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资源通融、传播互融共享的融媒体网站建设方案,以及方案实现的技术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网站群;全媒体;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引言

学院在网站群平台建设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网站群平台在整体技术、功能结构设计方面的优势。同时,利用平台的站点群的概念,实现了平台上各二级站点的信息共享,符合数字校园信息整合的规划。应该说,网站群系统的建设促进了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互联网应用的需求越来越高,互联网应用功能越来越先进,操作体验越来越好,技术结构不断革新,原有平台迫切需要进行更新升级。

1. 网站群平台建设现状

1.1 网站群平台优势

网站群平台对比分散部署的傳统站点,有着集中、统一等众多优势。

(1)数据信息共享:网站群平台使数据在各网站之间实现共享使用,打破了站点间的数据壁垒,减少了信息冗余。

(2)设备资源优化:多系统的网站平台,极易造成设备资源的重复建设。在网站群平台中,网站统一部署在服务器中,节约了服务器资源,减少了管理员管理维护与操作,从而减少了故障点。

(3)系统安全保障:传统的网站由于分散在不同的服务器中,导致管理员难以有效地对各网站进行统一、规范的安全配置,从而加大了防控难度。而网站群平台配置统一的安全防护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平台遭受攻击的风险。

1.2 高职院校网站群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网站群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站点管理员普遍是非专业技术人员,人员流动性大。网站管理工作没有专门的岗位设置,不计入考核,导致缺乏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需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并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管理员的整体技术力量需要提升,高职院校的网站管理员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子站点管理员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新需求,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的工作学校已经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从硬件转向软件,从系统的建设转向系统的整合、优化、应用与服务。且随着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学校尚未形成多媒体渠道统一建设管理的概念。

2. 全媒体时代网站群平台建设

2.1 现状分析

传统媒体与微信、微博、头条、抖音等新兴媒体的交互融合方兴未艾,而承担着学校形象宣传、信息传播、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等诸多功能的高校新闻媒体,因其相对严谨的审核机制、繁重的宣传任务与可持续高品质的全媒体内容生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难以适应“融媒时代”高速发展的创新浪潮。

从高校新闻生产的实际场景出发,探寻高校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恰当着力点,将人员、展示、终端、资讯、渠道、监测等与新闻生产相关的流程和场景统一收归新媒体中心管理,同时将优质采编力量下放、多渠道收集新闻素材,才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达到“全面整合,高度共享,个性分发”的最终效果。

2.2 需求概述

高校新媒体运营管理,在解决将分散在各部门或学生团体手中的部门级新媒体账号统一收归宣传部门统管的问题外,因“融合、统一、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还应实现“采编发追考”一体化,畅通“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媒体生产过程,以及资源池、素材池的统一收放,跨媒体、跨站点的内容共享机制,“追踪”内容发布后媒体传播路径、效力、关注度,打通媒体内容生产的全生命周期。

2.2.1 采编人员繁杂、难以监管

除了自有的编辑人员、技术人员外,通常还管理着生产影像、音频、文字内容的学生团队、二级院系部门新闻宣传员、校园自媒体,甚至还有学生会、社团、团委等散落在外的组织也在负责部分新闻内容的生产。人员的繁杂为内容生产的规范性和统一管理带来难题。

2.2.2 发布终端众多、资讯不共享

高校媒体并未抛弃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主站、新闻网依然是新闻发布的最主要阵地,电视台、广播台、校报校刊以不同的形式丰富着新闻传播渠道,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兴媒体终端如微信、微博、微门户、APP、抖音、B站等也成为青少年大学生接收、参与信息互动的主要方式。如此多的终端,又因为每种媒体终端承载的资源形式、展现方式各有不同,难以统一管理。

2.2.3 审核报送流程复杂

众多分散的人员和终端之间,还存在着繁复的审核报送流程。最终所有的媒体采编力量,都要对宣传部负责,且几乎所有的媒体终端发布的内容,也都需要宣传部的终审。但高职院校宣传部的实际人员情况是:平均在5~10人之间,如此稀缺的宣传部人手要管理所有的采编人员、终端、流程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随着越来越多、越来越迅速的新媒体终端涌现,这种矛盾势必会越来越突出。

2.2.4 舆情监测不到位,公关时机把握不准确

全面开放式的新媒体时代到来,如果不对各主流新媒体建立实时的舆情监测,一旦爆发负面舆论,学校危机将显现出强烈的“蝴蝶效应”,“井喷”式的舆论可以在短时间内颠覆学校的形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学校的关注。一种成功的模式是在网站群内容管理的基础上建立校级全媒体中心,分设媒体管理、投稿管理、媒资管理、安全管理、运营管理等几大模块,这需要基于对高校新闻采编业务的深刻理解和雄厚的技术实力,本方案提供的全媒体管理平台建设方式,在保证媒体内容生产流程完整性的基础上,投入相对较低,建设周期缩短,是简化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又一种思路。另外,在方案规划中,需要充分结合前期建设成果,保护既有资产,通过全媒体管理平台的建设促进前期信息化建设完善和巩固,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2.3 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网站建设现状,结合融媒体理念,建设“一次采集、多端生成、多元发布”的新一代全媒体统一管理平台。将学校多组织机构、多人员、多媒体、多终端下的新闻资讯“采编发”相关场景,包括新闻素材的多渠道汇聚、稿件快速编辑流转、多媒体账号一站式管理,以及定向多终端发布、发布结果统计环节,统一纳入平台规范管理,从而快速而精准地匹配新闻搜集、稿件编辑加工以及定向发布、采编人员绩效考核等场景。

在方案规划时,要根据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现状,注重保护和继承原有的建设成果,自上而下立足内容生产“采编发追考”全流程,利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实现部署、开发、运维、集成等维度模式创新,以保证用户的建设与运行畅通,并考虑到学校发展的长远效益、可持续机制,形成良好的开发者、使用者的相应生态,以促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全媒体管理平台建设功能框架要求我们从底层运行平台、中台服务加工及前台用户展现三方面进行方案的规划设计。构建能力中心、加工中心、应用中心、媒资中心、新媒体中心五大营运中心,重塑“采编发追考”一体化,打造“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共享、个性化分发”的融媒体运行生态。

全媒体管理平臺建设,容器云平台通过容灾备份、镜像管理、分布式部署、容器技术等实现系统快速、安全部署的同时,向上提供微服务能力集成、供应与管理支撑,提供业务开发、运行监控、数据分析等数据运行流转能力,保障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应用中心可通过基础运行平台和数据中心方式搭建应用运行环境,可快速实现应用服务再造;加工中心为内容生产的“采编发追考”全流程提供资源整合、渠道整合、终端整合、流程整合的生产加工能力;经媒资中心加工过的原始数据为新媒体中心提供首发资源,在接入第三方编辑器和微信、微博API接口的前提下,进行新媒体内容的共享、分发和定向发布,同时追踪媒体传播路径和影响力,为媒体效力分析和绩效考核提供数据支持。

2.4 建设原则

2.4.1 安全性与实用性: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网站群平台建设中,系统要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结构,既要满足信息资源的共享,更要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1]。平台的最终用户是各个站点信息管理员,所以应从系统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建设,在最大限度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确保实用性,让平台具备良好的性能。使用普遍的信息工具,尽可能降低培训时间和适应周期,同时服务好各类人群。只有安全的系统才是被信任的系统、有效的系统;也只有实用的系统才是用户喜闻乐见的系统、可上线使用的系统。

2.4.2 标准化与开放性:信息化成败的关键所在

平台系统设计采用的软、硬件均符合国际通用标准,遵循开放性原则;组网使用的技术不仅要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技术延伸性,也要具备良好的可拓展性。信息化前期成果的延续,需要充分考虑投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系统设计与实施就必须与能够遵循上述标准的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信息共享。作为整体平台要实现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作为个体的子系统也要实现相对的独立,须实现自上而下、集中统一的集成、监控、管理。标准化与开放性是方便持续建设、多方集成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大学校控制力度、可自主、持续发展的前提。

2.4.3 先进性与成熟度:取得多方位和视角的平衡

平台建设既要采用超前思维和先进技术,也要关注思维的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方法的正确性。平台设计不仅能体现当今主流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还具备可发展的潜力,在未来若干年内依旧处于主流位置[2]。在符合技术发展的潮流、系统设计与规划具有前瞻性的同时,还应考虑相关技术、产品、方法在项目落地时的成熟度,满足系统使用的目标,减少运维和技术实现难度,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业务保障而非技术故障解决中。先进性与成熟性并重,预估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力争先进性的同时把成熟度作为检验标准,方案应在体现先进性的同时,保证成熟性。

2.4.4 可靠性与稳定性:信息化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建设方案更要从平台架构、技术标准、系统部署、建设过程等方面着手,尽可能降低系统出错概率,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访问的高峰期,通过软硬件调整、性能优化、系统设置等措施能够实现平台平稳可靠的服务[3]。平台建设要通过合理划分设计,充分考虑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这是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用户服务感知的重要方面。

2.4.5 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信息化持续发展的保障

系统的可维护性体现在简易性和可操作性,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维护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从硬件软件两方面来体现。在硬件方面,系统设计的硬件支撑平台具有可扩展性,能够通过增减硬件的方式来适应系统性能的变化。在软件方面,平台系统必须具备可扩展性,能够增加或者减少功能模块而无须重新编写整个应用系统。学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平台上独立开发新的功能模块,并保证其他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无缝对接。

2.5 实施策略

我们需要从如下策略出发,指导项目的管理与运维,从而确保网站群平台建设的成功。

要坚持以信息化来促进学校发展战略,由“全媒体管理平台领导小组”来领导、组织、协调智慧校园工程及重大问题决策。从学校整体出发,统一规划;并依据实际分步实施,同时兼容学校前期信息化建设成果。立足学校业务需求,以需求为导向,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一站式服务,持续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动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引入最前沿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力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本着承接历史、照顾现状、考虑未来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结语

充分考虑到网站群项目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学校信息化的建设现状及机遇,对网站群现状及建设发展进行全方位审视和定位,确立了实施原则,明确了建设目标,以指导后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并对建设方案特色进行了归纳。

参考文献:

[1]王龙,冯天亮,关继夫.数字校园应用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5):18-20.

[2]黄景华.浅谈数字化校园的规划与设计[J].电脑与电信,2011,(1):70-71.

[3]李降宇,张巍,张鹏.基于高校智慧校园平台建设“一张表”的应用与实践[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22):158-160.

作者简介:黄鹏宇,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安全。

猜你喜欢

建设方案全媒体高职院校
节约型高校建设初探
宝德学院应用型英语专业的建设方案研究
贵州机顶盒综合网管系统建设方案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