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江印象

2023-08-29黄伟

壹读 2023年9期
关键词:拉姆罗斯福洛克

黄伟

因为旅游或者出差,来过很多次丽江,经历过火把节、国庆节,这一次终于有机会在丽江过中秋节。中秋的丽江,凉风习习,溪水淙淙,繁花盛开,游人如织。我走在古城里,已经不像一个游人,对这里的每一条街道已经如此熟悉,走在古街上,就像走在我的另一个故乡。

狮子山银器店,是我每次必去的歇脚点。我和好友寸师傅夫妇从我几年前第一次踏进店里,就成了好朋友。寸师傅是我见过的最敬业的银匠,他天生的超乎凡人的想象力让他的作品异常精致,虽然没读过书,他依然可以在银壶上展现出精美的书法,你只要能画出来的东西,他就可以复制到银器上。现在,我到他店里已经不是因为银器,更多是喝茶、饮酒的叙旧,从他的店里面看来来往往的游人。在他的店门口,我遇见过一位分别几年去了美国失去联系的朋友,惊叹世界的微妙。我的家人、老师和我很多朋友都到过这个银器店,品尝过白族妇女寸夫人做的丽江粑粑。我的老师还欣然为寸师傅题写了一副对联,至今还刻在门口两边。

从银器店下来是四方街广场,一直穿过广场走到下边的大石桥,往右有一个茶坊“尼雅画廊”,也是我喜欢去的地方。老板姓李,是一个外地的画家,娶了泸沽湖的摩梭女子拉姆,后来就由拉姆经营这个小茶坊,楼上楼下到处是画家关于拉姆和丽江的油画。我第一次来丽江,刚进入古城,当时还在丽江旅居的美国朋友若克和迈克就带我来这里喝茶。现在若克回了美国,迈克去了印尼,每次我来到这里,我都会望着我们曾经坐过的地方,回忆那些年的快乐时光。每年春天的时候,拉姆会收集落下的桃花,酿出美味的桃花酒。每次来到丽江,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踱步过去,饮上一杯,回味春天的味道。

走过大石桥,继续穿进小巷,迈过小石桥,是我在丽江留宿最多的瑞和园客栈。在这个古风韵味十足的客栈里,我认识了纳西老板玉梅,经常来客栈弹琴的琴娘丽莎,后来通过玉梅认识的她的先生德国建筑师罗曼以及玉梅在丽江的同学静静、雪菊、阿伟……我的家人和很多同学朋友都记得这个客栈的古韵和悠扬的琴声,可惜前年玉梅已经将这个客栈转让。今年路过的时候,里面正在装修,已经看不出一点原来的韵味。

在大石桥的左边,有一个小书店,店主是个八十岁左右的老人。第一次来丽江,我在他的书店买到了一本顾彼得的《被遗忘的王国》。因为这本书我更加热爱丽江,也因此每一次来丽江我都会来看望这位老人并买上几本书。这一次他的书架上已经没有了《被遗忘的王国》,我曾经买过无数本这书送给朋友,时至今日,这个纳西王国并没有被人遗忘。因为喜欢丽江也喜欢顾彼得笔下的八十年前的丽江,我对这位俄罗斯人也很关注,收集齐了他的三本作品的原版书,《王国》《彝人首领》和《玉山上的道观》,这次一起带到丽江古城来,也算是对作者的一种纪念。《被遗忘的王国》中作者对丽江的热爱,已经到了挚恋的程度,至今我穿梭在大街小巷时,眼前总是会浮现起顾彼得的丽江和他所描述的几个酒馆,以及那些经营者和聚集在酒馆的丽江人。顾彼得描述的那些小溪里像少女的长发一样飘动的水草,如今依然在清水中飘荡,而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在《玉山上的道观》结尾,顾彼得再一次抒发了他对丽江的热爱。“我希望永久住在丽江,这里是道家的精神所在。”从顾彼得的书里,我认识了Alice,这个对他的命运起着关键作用的民国女子。我还认识了洛克,这个让我关注和崇拜的美国植物学家。我发现了《洛克传》《中国西南纳西古王国》和刊载洛克文章的八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参观过洛克在玉龙雪山下的故居。

新近收藏的两本英文原版书上,我又认识了更多的丽江的朋友。一本是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西奥多·罗斯福和柯米特·罗斯福于1929年出版的《跟踪大熊猫》。第四章“彩云之南”,描述了他们的丽江之行。罗斯福兄弟于1928年来到云南四川交界处跟踪并偷猎大熊猫,途经丽江并经永宁到泸沽湖见到了当时住在岛上的洛克博士。

我对罗斯福兄弟偷猎大熊猫的行为表示谴责,但是对于他们记录下来的90年前的丽江很感兴趣。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已经在丽江居住了六年的名叫安德烈斯的传教士,为此我征询过牛老先生还记不记得他儿时在丽江的外国人名字,他说大概就是“安慕斯”、“詹姆斯”之类。书上说安德烈斯征服了丽江人尤其是儿童们的心。他为罗斯福兄弟举行的一个晚会上甚至有200多个当地人载歌载舞。

这本书宣科老先生曾于2014年翻译并出版过,书上记述的一个导游就是宣科老先生的父亲,他是当时外国人在丽江遇见的唯一的可以讲英语的纳西人。“丽江是一个繁忙的城市。每天都在中央广场聚集很多做买卖的人,商品应有尽有。这是非常有生气的聚会,人擦挤着人而乐趣无穷。”从这本书里我学会了当时美国用来描述客栈的单词“Serai”,在罗斯福兄弟之前曾有一位前来偷猎大熊猫但未能成功的皮埃尔将军就曾住在丽江的某一个客栈,安德烈斯曾在大街上指给罗斯福兄弟。而1869年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大熊猫的人,也是叫皮埃尔,是一名法国传教士。

另一本书是吉拉尔德·雷廷戈于1941年出版的《彩云之南》,他在1936年的冬天来到丽江。作者在昆明见到了洛克博士,正是由于洛克的推荐,为迷人的丽江所吸引,作者一行来到了丽江。该书第六章“雪山之城”,记述了当时在丽江的经历。

作者写道:如果不是从洛克博士那里知道丽江,我可能要错过我一生中最精彩的经历之一的一段。“当我们爬上一个小山,走进花园和寺庙,放眼望去,顺着山势缓缓绵延下去的翘曲的屋脊,展现的是一个散开的乡村城市——丽江。”“顺着曲曲折折的铺着五彩石头,旁边伴着溪水的街道漫步,炫目的巨大的玉龙雪山凝视着每一处单层的屋面。涂漆成白色并画着壁画的墙壁前面穿行著身着蓝色和砖红色服饰的人们。我们立即感受到丽江是一个非常有自己特色的城市。”

他们第一个到访的是荷兰传教团的头目萨顿女士,萨顿女士已经在丽江居住了25年,是四个英勇的受人尊重的女士(也被称做“丽江夫人”)的头目,可惜我没能查找到其他三位夫人的名字。书中还介绍了纳西的东巴文字,以及萨顿和洛克为东巴文字所作的贡献。作者到丽江的第三天,参加了四方街的赶集,购买了很多特色产品,并记录了赶集的盛况。传教士用“锅子”(丽江火锅)招待远方的客人,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八十多年前的丽江行成为作者最为精彩的人生经历之一。

回到眼前的丽江,八月里金桂飘香,繁花似锦,不知道这些鲜花中哪一些是洛克博士从美国带来的种子流传下来的。从四方街西边那条顺着小溪的小巷走下去,是“王丕震纪念馆”,纪念一个八十岁以后写过一百多部历史人物传记的丽江老人。在那里我认识了管理员梅梅,和他的先生青年书法家生志,我不在丽江的日子里,他们帮我接待过很多来丽江参观的朋友。在那条小巷的一个酒吧,我认识了一个“他留人”服务员。因为好奇,后来去了永胜的他留山,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他留双胞胎姐妹大双小双,以及为他留文化传播努力耕耘的段崇武先生。

午餐的时间,我去寻找我第一次来丽江留宿的客栈,那里有一个厨艺高超的四川老乡胡大姐,每年夏天我来丽江的时候,她会去菜市场为我挑选上等的新鲜松茸回来炖土鸡汤。可惜客栈服务员告诉我,今年三月胡大姐已经回四川了,我会一直想念那些品尝过无数次的美味的菜肴。胡大姐拿手的雪山鱼、松茸鸡汤和红烧猪蹄都成了丽江的记忆。

我喜欢去的另一个地方,西餐厅“布拉格咖啡”也关门了。那里环境优雅,有美味的蛋糕,还有很多我喜欢的英文书,我在那里买到过《告别拉萨》和《失落的莱森岛》。正是布拉格咖啡的服务员给我介绍了昆明文化巷的漫林书店,结识了漫林书店的老板晓峰。后来来自漫林书店的书充斥了我的大半个书架,包括上面提到的《跟踪大熊猫》《彩云之南》、顾彼得的三本原版书以及大量的关于洛克博士的书。

在大街上无目的地行走,我喝过最多啤酒的一个酒吧,“西藏拉姆屋”也关门了。朋友说已搬到古城外的地方。在“西藏拉姆屋”。我和丽江“鹰猎小镇”的发起人丽萍和她的两个宝贝女儿欣欣和三宝曾有过快乐的时光。站在拉姆屋的门口,我有些失落,几年时间,丽江古城在悄然地变化着,有一些是从书上消失不见,有一些是从你的眼前消失不见。

巧合的是,这次一个昆明的朋友为我介绍的客栈“东河居”,竟然就在消失的“瑞和园”的隔壁。新结识的客栈老板惊诧于我对周边环境如此熟悉,她不知道我曾经多少次在隔壁的客栈里听琴读书和写文章。在新的客栈,听着窗下那条穿越客栈院子的小溪的流水声,我想起江南的那些古镇和江南的那些朋友。

因为Alice的帮助,顾彼得来到丽江,因此改变一生的命运。而我因为来到丽江而喜欢上云南,因此来到云南工作,也可以说,是因为丽江,才有了今天的遍及云南的生活轨迹。

在丽江的第一个中秋节,我在丽江的四方街廣场看到了月亮。月亮照着我们,也照着北方俯视着整个古城的玉龙雪山。篝火已经燃起,生生不息的丽江人包括我的那些丽江朋友们,和他们的祖先一样,热爱着、享受着这座独特的山村城市……

责任编辑:尹晓燕  包成秀

猜你喜欢

拉姆罗斯福洛克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翩迁起舞弄清影——央今拉姆小说论
破耳兔
试述拉姆拉措观湖现象的形成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
你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