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2023-08-28福建省福州市琅岐经济区实验小学江雪英

家长 2023年17期
关键词:微课课文语文

□福建省福州市琅岐经济区实验小学 江雪英

一、课前,引导自主预习或复习

当代小学生处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课堂教学之外碎片化时间的学习逐渐成为他们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形式。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课堂学习所需提前准备的知识以微课形式展现,学生的预习便有明确的导向,同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预习也变得更为灵活自主、省时高效且针对性强,更能满足小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容易产生疑惑的知识点设计为微课,于课前分享至班级群,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为学生学习新知扫清障碍,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应用“微课”这一形式进行课前预习或复习,受到教师、家长与学生的欢迎。

(一)在生字预习环节应用微课

生字预习是语文预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丰富的生字词学习资源,在课前为学生剪辑生字词制作预习微课,则生字词预习效果会有所提高。在剪辑生字词预习微课时,教师可以这样编排:①微课前两分钟对所要预习的生字词的读音、笔画笔顺、词组做出必要讲解;②引导学生自行进行练习,解决课文朗读不顺畅的障碍;③为学生讲解本课生字词的延伸用法,标明本课生字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混淆的地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设置1—2分钟专门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

在微课这一教学形式中,以最简捷有效的方式为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生词和理解生词,为学生课堂学习做充分准备。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度会降低,学习更为得心应手。

(二)在朗读预习环节应用微课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朗读,是最常见的一项语文预习作业,尤其是古诗朗读,讲究韵律节奏。现在网络上不乏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古诗词朗读,如若教师能加以剪辑应用并坚持推送,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五下《从军行》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推送一段2分钟左右微课,内容包括三个环节:一是生字词学习,为古诗朗读扫清障碍;二是划分诗句朗读节奏,并示范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酝酿情感体验;三是练习朗读,插入一段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背景中自行练读,熟读成诵。这样一来,在微课引导下的朗读预习为课堂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达到“课伊始,情已生”的效果。

(三)在探究写作背景及加强新旧知识联系预习环节应用微课

小学阶段语文书上有一部分课文历史背景较为浓厚,如果不了解课文写作背景则难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还有一部分内容与之前所学知识联系较为紧密,需要先行复习,否则将直接影响新课教学效果。因此,适当地布置课前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复习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旧知也是预习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以二上《朱德的扁担》教学为例,由于课文中对时代背景的介绍有限,许多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难以很好地理解。教师若能在课前推送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朱德司令的生平事迹介绍等微课,引导学生先行预习,不仅能降低课中学习难度,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革命历史的兴趣,为本单元乃至革命题材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再以五上第五单元说明文教学为例,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集中学习说明文,之前虽然也有接触过说明文,但都比较零散。在教学说明文单元第一课《太阳》一文时,教师可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设计《常见的说明方法》微课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前学习,复习说明文四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在直观形象的图文视频讲解中,帮助学生轻松系统地梳理之前学习的说明方法,为本单元学习作铺垫。

总之,微课虽小,但其效果却不可小觑。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课前或课伊始阶段恰当地运用微课,扫清学习障碍,创设情境,酝酿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血小板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血小板通过促进VEGF和保护肿瘤细胞的生存状态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11-12],PLR同时被报道是肿瘤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13],本文得出虽然PLR不是独立因素,但对于判断胃癌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二、课中,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堂教学若只一味地粉笔板书讲授,会显得单调乏味,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微课是时下教育界极为流行的一个词汇,它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微课以微视频为载体,具有图文并茂、音视频兼具等特点。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难点内容穿插播放微课视频资源,辅以聚焦、放大、暂停、反复等技术手段,吸引学生眼球,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重点难点知识就能轻松化解。

(一)在阅读课上应用微课

在阅读课上,恰当地穿插微课可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以二上《坐井观天》教学为例,学生对“青蛙和小鸟看到的天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以及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理解有困难。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节3分多钟的问题驱动式微课,从“青蛙和小鸟看到的天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再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从关键词“无边无际”感悟天地之广大,小鸟见识之广。其次,根据对话内容搭配形象生动的图片与动画演示,使坐在井里的青蛙所看到的天与飞在天上的小鸟所看到的天形成鲜明的对比,化抽象为形象。结合图文课件进一步引导观察青蛙与小鸟所处的位置,学生一下子就发现:青蛙和小鸟之所以见识差别如此之大,是因为它们站的位置不同。最后,在板书的演示中突出站得高看得才全面的道理。这样的设计既能够让学生轻松地突破本课知识重点难点,又避免了重复学习对话的乏味,让课堂更富有趣味性与灵动性。

(二)在古诗词及文言文课上应用微课

不仅阅读课,古诗词及文言文教学也经常需要用到微课,化难为易,提高学习效果。

以二上《敕勒歌》教学为例,学生理解“穹庐”一词有困难,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微课创设情境,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平时住在哪儿吗?……”稚嫩萌趣的童声配上卡通直观的画面,由浅入深,从静态到动态,娓娓道来,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学生在短短40多秒的时间内不仅知道了“穹庐”及其由来,难点不攻自破,更营造了愉悦氛围,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以《两小儿辩日》文言文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拓‘辩’促思”环节,引入关于太阳早晨与中午离人远近的微课,突破重点难点,助推故事跨越千年,延伸至今,指引学生保持好奇心,善观察、勤思考、会思辨,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时,微课辅助也让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三)在随堂练笔习作课上应用微课

随堂练笔可谓语文课上一道常见的风景线,也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巧借微课同样能让练笔指导省时高效,熠熠生辉。

以六下《腊八粥》教学为例,课后“小练笔”要求: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课堂上,在学习并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之后,教师可借助微课设计小练笔,通过品课文——拟顺序——巧选材——搭框架——补头尾五个环节,指导学生如何以课文片段为例进行仿写训练。课堂上,由于微课思路清晰,图文并茂,讲解生动有趣,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他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微课,十分投入。短短两分钟,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如何把一种美食写具体的方法,在接下来的课堂练笔中,甚至有学生由原来的只能写两三行变成能写七八行,很好地呈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长”。

总之,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形象直观、针对性强且不受时空限制等诸多优势被语文学科教学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教师不妨借助微课这一“微老师”,有效突破重点难点,避免课堂上繁琐的讲解与对话,使学生学习兴趣浓浓。

三、课后,进一步巩固与拓展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短短40分钟既要达成目标,又要凸显重点、突破难点。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总有一部分学生未能当堂理解并掌握知识,而教师也不可能针对一个知识点反复讲解。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再学习再理解。如何帮助学生在课后时间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有效复习,微课尤其值得推广运用。在设计或选择微课时,教师应围绕学生课堂学习中的难点、疑点等进行梳理,提供必要的合适的微课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后选择学习,让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真正实现翻转课堂。

以五下第二单元“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教学为例,其四篇课文均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每学完一篇课文,教师则需结合相关名著给学生推送名著导读微课。微课中设置名著简介,精彩文段并配以电影片段,还可以安排练一练。由课文名著节选向整本名著拓展,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同样,学完六下古诗《竹石》,教师也可利用微课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咏物诗,用于课末或课后学习中帮助学生加深对咏物诗的理解。不仅咏物诗,还有送别诗、哲理诗、边塞诗等,均可利用微课作进一步梳理、拓展。这样由一首或几首诗拓展至一类诗,让语文学习的外延得以拓展,实现以点带面,融会贯通。

再以五上《太阳》第1课时教学为例,在学完课文第1—3自然段后,学生基本了解了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此时教师借助微课《如何恰当使用说明方法》进行回顾与小结。生动活泼的讲解配上卡通画面,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在短短2分钟的微课学习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认识与运用能力,为课后“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出月球的特点”这一小练笔作铺垫。

可见,语文学习不仅只是课本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以课本为基,把握拓展延伸的契机,充分发挥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功能,拓宽语文学习的外延,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学习领域中汲取养分,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微课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及应用前景

(一)微课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无论是对学生、教师亦或整个教育领域而言,都是一次极为深刻的改革。

对学生而言,微课学习拓展了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也可按个人接受程度快慢调整播放,既查漏补缺,加深理解,强化巩固,又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对教师而言,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可大大盘活教学资源,让网络资源为我所用。微课应用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巨大的挑战与契机。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及对微课有效应用的研究与实践中,也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与学科素养,进而促进教学相长。因此,玩转微课,对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信息化改革必将产生一定影响。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以课堂为中心,根据学习需求可延伸课前、课中、课后,让碎片化时间得以充分利用,化零为整,让学习无处不在,这也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当然,在具体应用中,微课可根据课堂教学或学生需求单独或联合使用,以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随着微课应用的不断普及,相关教学研究也随之推进。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如何让微课服务于语文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减负增效?如何让微课助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如何让微课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家长,如何让微课更好地辅助学生居家学习?……这一系列围绕微课有效应用的课题都值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思考……

五、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时代微课无处不在,已然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更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日趋深度融合的今天,将微课有效应用于语文教学中,破解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学习时空,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微课应用实践证明,相对其他学习方式而言,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显得更便捷、直观,更有针对性、趣味性,且不为时空所限制,更易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开辟全方位立体的思维通道,加大信息的接受量。因此,恰当合理地应用微课,充分发挥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功能,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效,具备可行性与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微课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