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2023-08-26季茂生李艾晶滕飞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数字化转型智慧校园

季茂生 李艾晶 滕飞

【摘 要】本文以《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出台为主线,介绍了其主要内容,分析了其制定的实践基础、教育背景、必要性及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解读这个文件,从创建融合教育环境、优化智慧教育实施环境、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创建智慧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明确了北京市中小学推进智慧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建设规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8-005-03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設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3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3年4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召开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并公布了《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

北京市出台的《规范》是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一规范,制定了智慧校园建设相关指导标准,明确了各项建设的目标、内容、流程、验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保证智慧校园建设质量和效果。《规范》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对智慧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的要求,更是涵盖了数字技术赋能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智慧教育理论体系下的教师核心素养提升以及以学为中心的融合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经过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制定的《规范》是北京市开展智慧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其顶层设计思路注重统一标准、重点突出和面向未来,涵盖了北京市智慧教育涉及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师发展、全面育人六大智慧教育业务应用场景,必将引领和推动北京市中小学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深入发展,为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提供规范和标准,促进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现代化发展。

《规范》的制定背景

1.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硬件基础较好

《规范》的制定是在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规范》制定前,笔者所在单位全面调研发现,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践为教育数字转化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这为制定《规范》奠定了良好基础,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教育城域网基础环境完善。北京市、区、校三级互联网基础环境建设相对完善,市级教育骨干网络不断升级扩容,存储和基础算力不断增强,稳步推进IPv6部署,校园互联网接入率达100%,无线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

二是北京市全市中小学40.6%的学校有校级云平台,30.6%的学校有智慧教室,27.6%的学校有精品课程资源库,23.8%的学校有考试平台,19.3%的学校有在线题库,19.2%的学校有数字图书馆,13.7%的学校有创客空间,13.5%的学校有名师教学点播平台。

三是智慧教育在线资源平台普遍建立。北京市建立了北京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全市中小学开展智慧教育提供资源支持。海淀、东城等区也建立了区级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并且与市级资源平台实施了对接。

2.北京市中小学有丰富多样的智慧校园建设实践基础

智慧校园能实现“差异化地教、个性化地学、科学化地评”的更有质量的教育。笔者所在单位引领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智慧教育方向的课题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中小学上报2022年与智慧教育和智慧校园建设相关的科研课题,已经占到全部教育科研课题的18%以上。教师较多关注以智慧校园平台为教学支撑,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展;以智慧教育作为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助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以《规范》为核心推进智慧教育实施

1.《规范》是推进智慧教育实施的重要引领

《规范》为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指导标准和具体要求,促进各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提高,同时也为未来数字化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背景下,智慧教育的整体构建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基础环境建设与发展,以实现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教育新生态。实现数据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需要建立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合规管理机制;建设新型数字教育资源系统,构建与智慧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以《规范》为依托,推进智慧校园构建,实现数字化环境下智慧教育的闭环管理。通过相关规范和评价体系构建,实现智慧校园浸入式的智慧“教与学”教学环境建设,提供教与学的全方位个性化支持,以科学数据和统一规范赋能智慧教育,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新型智慧教育体系。

2.《规范》是构建智慧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

《规范》对智能环境及场景提出相关标准,对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提出指引,对教育数据应用提出明确标准要求,为智慧校园构建提供基础环境支持。

以《规范》引领智慧校园建设,在数字技术支撑教学策略、精准教学模式和个性化学习模式三个维度下构建新型的智慧教育“教与学”模式:第一,探索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教育教学融合的策略;第二,探索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智能阅卷等技术,构建学校大数据支撑下的精准教学评价模式;第三,探索更加个性化的精准“学习”模式,建立精准的学业画像、构建学科知识图谱,为教师推荐学生学情分析和精准教学资源。

可以说,正是基于智慧校园规范的建设与实施,逐步构建匹配智慧校园环境新要求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拓展建设智慧教育模式下的新型智慧教育体系,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模式,使其不断迭代升级为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主的培育核心素养的智慧教育体系,才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规范》是整合智慧教育发展要素的重要路径

智慧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环境与应用环境的整体建设,需要不断迭代升级,加强智慧教育“育人”场景重构。在现阶段随着智慧教育发展不断深化,建设和实施《规范》是整合智慧校园及智慧教育发展要素的重要路径,为智慧教育的整体发展提供了依托,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从应用主体来看,学校管理人员与教师作为智慧教育实施最主要的载体,受限于多种客观因素影响,对于数字化及智慧教育认知水平不均衡。通过《规范》引领可以提升其对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认识,强化以数字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赋能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的认知。

第二,从智慧教育内涵式发展需求来看,当前有些人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赋能”内涵理解不够充分,忽视了通过场景化应用实现教和学的主体“人”的全面提升。可以通过《规范》的明确和具体评价标准的确立,深化大家对智慧教育内涵式发展要素的认知,明确围绕“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实现的场景化变革,进而实现新技术赋能教育创新和智慧教育的全场景应用(图1)。

第三,从数字教育时代教师的数字素养来看,通过《规范》明确学科教师核心素养,有助于教师主动寻求核心的数字技术技能提升,主动寻求与教学应用相关的资源的多维度匹配。

第四,从智慧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来看,通过《规范》的牵引,可以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面育人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智慧教育评价模式。通过相关《规范》的实施,建立一套适合智慧校园的智慧教育评价系统,实现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授课过程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

深化《规范》应用,推进智慧教育融合创新发展

深化《规范》应用,加强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推进智慧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1.深化《规范》应用,实现场景驱动,创建融合教育环境

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以推动教育场景应用为主线,创新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促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引领的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构建教育教学新模式。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先,实现教育核心从提升“教学的三维”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转变,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规范》强调提出,推进信息化教学融合实践,构建校本化数字资源及共享应用环境,深度发展混合式、探究式、体验式、项目式教学,探索人工智能助教实践,促进教学实践面向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的新进程。以数据赋能学情诊断、教学过程优化、分层教学开展,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基于智慧教室及各类创新空间,开展项目式教学、跨学科教学、STEAM及创客教育等创新教育教学活动。这为北京市中小学深入开展智慧教育提供了明确思路。

2.深化《规范》应用,优化智慧教育实施环境

《规范》明确提出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要综合运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虚实融合新型教育教学空间。

要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优化智慧教育实践评价,打造智慧校园,开展智慧教育的深度实践。根据相关标准,要打造“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备、云边端体系结构健全开放、信息化业务系统整合协同、空间应用线上线下融合流畅、数智技术赋能精准高效、课堂评价整合升级、师生素养发展持续推进、安全保障运行机制健全、学校办学特色与成效显著的现代化校园”。

以北京市为例,目前依托《规范》,组织开展智慧校园达标评定,已遴选100所新型智慧校园示范校,并逐步实现全市中小学智慧校园达标率85%近景目标。

智慧校园建设要立足服务“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素养导向”的时代育人目标,加速学校面向“互联网+”“智能+”“三个课堂”等多重实践路径下的重构及治理进程,支撑“双减”政策深度实践,赋能学校高质量办学。

3.深化《规范》应用,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智慧教育的实现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将影响到智慧教育的实施效果。《规范》指出在打造智慧校园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信息化教学融合实践,不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

要建设基于網络教学的智慧教育平台,开展课前、课中、课后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教学设计,推动常态化教学流程重构,践行理解性教学,促进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要依托智慧校园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生态,为教师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加速学校物理空间、教与学网络空间、师生社交关系空间融合,促进教学、教研、科研、管理和服务流程再造与适应性重构,为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

4.深化《规范》应用,创建智慧教育评价体系

智慧教育评价体系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价,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指导的评价系统。要创建智慧教育评价体系,就需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规范》指出,信息技术赋能,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和健全综合评价,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全业务场景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实施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探索创建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评价服务。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数字化转型智慧校园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