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协同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3-08-25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怡海第五小学

师道(教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协同劳动互联网+

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怡海第五小学

2018 年9 月于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首次在国家层面上把“劳”与“德智体美”并列,指出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其中特别强调“要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共育合力”。家校协同实施劳动教育是国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

怡海第五小学(以下简称“怡海五小”)作为本地区智慧校园建设标杆校,具有较优越的信息化软、硬环境,在“互联网+”背景下,智能终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的时空边界都得到扩大,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与协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与保障条件,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根据校情,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协同开展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是本校落实劳动教育的一条可行路径。

基于以上背景,怡海五小从2020 年建校至今,开展了以下工作,进行“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开展环境建设,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家校协作的教育,一定要加强教师与家长两方面的共识,形成校内外一体的劳动教育氛围。为统一思想,提升认识,怡海五小在每学期家长学校的教案中,都加入劳动教育相关介绍,并开展专项培训。对家长进行具体劳动项目的意义介绍、实施方法的指导等,提升家长劳动教育方面的观念,保障家庭劳动教育的落实。

在教室内外的板报栏、校园内的云平台滚动播放劳动相关的视频、图画等。设立“创园”为阳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内有五十多块的阳光种植区域,并设置智能化浇水、实时监控等智能化设备,实现远程观测。在学校网络平台设置劳动教育专栏,并自主开发劳动教育电子教学资源,以及家校共用线上评价工具等。

二、开发特色校本学材与劳动指南,提供系统性劳动教育资源

以科技引领未来为方向落实学校新时代劳动素养培养,在学校“融创”校本课程框架内进行“悦劳”课程建设,开发《怡然劳动乐》校本劳动教育学材,落实学校劳动课程开展,为学生提供劳动学习的资源。

参照各类标准和要求,结合本校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参考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设计了《怡海五小劳动指南》,为家庭配合实施劳动教育提供参考。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孩子成长观和成才观,当好孩子劳动教育的“第一任教师”,鼓励学生将家务劳动技能学习与学科学习相结合、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进行家务劳动。

三、开展“混合式”劳动教育活动,拓展劳动教育空间

(一)开展“线下劳动、线上争章”劳动教育活动

怡海五小以“互联网+”创新家庭劳动教育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线下劳动,线上争章”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家校协同劳动教育评价的落实。由家长监督、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班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个性化劳动清单开展家务劳动。通过开展家庭劳动成果、家务劳动技能展示活动,搭建平台,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与协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与保障条件,扩大劳动教育的时空边界,拓展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以及评价路径。

(二) 建设智能化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劳动教育体验

将“创园”设为阳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劳动实践基地,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管理。通过“云种菜”“智能浇水”“太空种子选选与种植”等活动,开展种植相关的创造性劳动活动。并将活动及成果进行线上直播,扩大劳动教育影响面与参与面。

(三)实施“悦劳”课程,促进劳动教育内容体系化

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悦劳”课程,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科创教育的优势,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新时代小学劳动特色教育课程。包括“农场种植课程”“生活自理技能课程”“垃圾分类课程”“醒狮劳动科创文化课程”等,这些课程采用项目学习方式进行实施,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四、构建多元、开放、立体、激励、发展性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评价是一种期待,更是一份鼓励,在有形与无形中给予学生向上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怡海五小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要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评价方式手段”,借助信息化建设的优势,让“互联网+”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智能终端、网络技术的发展构建多元、开放、立体、激励、发展性的评价平台。

学校将劳动教育实践评价纳入到怡海五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实现“劳动表现有记录,劳动评价有平台”。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各学年必须掌握的动技能和必须具备的劳动素质进行细化,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小学劳动素养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完善线上评价机制,使学生的劳动实践评价单中覆盖各类型劳动教育活动,明确学年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形成学生劳动画像,注重从学生行为表现中分析把握劳动观念形成情况。

“家校共育·劳动最美”的“怡然劳动章”争章评价活动,将评价制度转化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规则,凸显评价的校本化与时代性,实现评价系统的网络化与层次化,同时注重了评价方式的即时性与综合性。在评价平台中,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让每一位孩子收到专属的小欢喜,感受到被看见的尊重,让劳动评价如春风化雨一般,带给学生爱的温度和积极正向的引导,激发强大的内驱力,真正做到从他律到自律。

怡海五小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协同开展的劳动教育,通过技术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创新,形成一个立体化、整合性的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体系:从教学、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进行融合,拓展劳动教育内容与形式;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拓展劳动教育参与面;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融合,拓展劳动教育时空;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融合,拓展劳动教育资源。经过三年的探索,怡海五小已形成技术支持、学校主导、家庭协同、社会参与、专业引领相同协同的“五位一体”劳动教育特色。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落实“五育并举”。全体师生提升劳动观念与意识,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提炼相关经验,形成成果,使劳动教育成为怡海五小的特色品牌,在本区域或更大区域进行推广与宣传,带动区域劳动教育发展。

从2020 年9 月开办以来,学校已经成功接待了国家、省、市、区、街道级别的活动或参观访数百场,其中包括教育部领导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 年年会暨广东佛山南海教育改革发展信息化学校现场观摩会等。

同时,学校公众号、南方+ 平台、小强热线等宣传平台传播怡海五小的劳动教育理念,学校知名度越来越大,吸引了众多热爱教育的同行前来交流。此外,怡海五小凝练教育智慧结晶,汇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案例集》,在校内外推广实施。通过这些活动,怡海五小积极推广辐射学校劳动教育理念,获得高度评价,形成较高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了“佛山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协同劳动互联网+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