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蕴匠心巧思于生动笔墨
——谈谈记叙文的写作

2023-08-25王圣洁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导语选材记叙文

王圣洁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写作指导

记叙文是学生开启写作之旅时最先接触到的文体,也是最能令学生感到亲切、熟悉的文体。从表达方式上讲,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从题材内容角度看,记叙文主要包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

中学生的写作活动,可分为考试训练性质的写作和自由写作两种类型。前者往往有规定好的题目或要求,后者则无任何限制,可以以多种形式通过多个媒介呈现。下面,我们重点谈谈考试训练性质的记叙文写作。

一、审题精准是关键

无论写哪种文体,只要是考试训练性质的写作,都要做好审题工作。审准题,是考场作文取胜的先决条件。

写作者不要忽视题目的导语部分,更不要认为那些文字无关紧要。导语是题目的一部分,起到限定写作范围、解释题目内涵等重要作用。善于利用导语的学生,往往能迅速把握题目导向,明确选材方向,不容易出现偏离题意的问题。除此之外,导语还有启发作用。学生在考场上拿到题目,构思时间有限,仔细研读导语,能帮助自己拓展写作思路,激发写作灵感。比如,“最美的青春”这道记叙文题目的导语:

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是以挑战的姿态迎接一切的年龄,是开始探寻生命旅程方向的季节。作为青年,应该在青春的旋律中去感受生命的绚烂多彩,实现精神的成长和人格的丰盈。

如果没有这段导语,只有“最美的青春”五个字作为题目,或许很多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通过这段导语,我们就能对“青春”的具体表现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生命激情” “挑战的姿态” “探寻生命旅程方向” “感受生命的绚烂多彩”,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一个有关青春的故事时,应该突显的青春特质。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一种审题的标准,去衡量判断所写内容是否体现出青春宝贵的内核。“实现精神的成长和人格的丰盈”,则帮我们揭示青春的某种意义,也有助于写作者在思考文章立意时,为一个青春的故事寻找意义的落点。

遗憾的是,在实际写作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取导语中的信息,对“青春”的内涵欠缺比较深入的思考,记叙的事件难以体现青春的气质,更没有价值、意义层面的思考。认真研读导语,会对考场作文的精准立意有很大助益。

除了审读导语,我们还要敏锐地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词主要指题目中的重要限定信息。仍以“最美的青春”这一题目为例,这是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青春”是中心词,导语部分提示了这个中心词的内涵。“最美”则对中心词起到了关键的限定作用。这就意味着,不是任何一个青春故事都适用于本题;或者说,如果写作者不能突显所写的青春故事的最美之处,就算不上符合题旨。题目中的关键词对文章的立意、选材具有决定性和指导性,一旦忽略了关键词,就极容易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二、选材不俗是基石

审题是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决定着写作的方向、道路正确与否。立意、选材则是考场作文的基石。

在记叙文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立意过浅,选材不精。立意过浅,这里突出一个“过”字。对于中学生来说,作文立意并不需要刻意求深,故作高深。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本就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也没有特别丰富的读书积累,所以也就不必在作文中着意追求、模仿超越自身认识水平很多的思想观点。然而,这绝不意味着中学生写作要放纵自己的“浅”,安于较低的思维认知阶段而不求进步。有些学生的记叙文从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内容、题材都没有什么变化,可能仅仅是语言进步了一点;还有学生一个素材反复写,几乎套用到所有的题目里,换汤不换药……这样偷懒的结果可想而知。

记叙文在立意、选材上,既可以写自身经历的人与事,也可以借虚构的人物与故事表达自己的思考。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优势在于真实发生,不用担心情节的合理性问题,有真情实感,表达起来容易做到自然流畅;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结构意识,为把事件完整地叙写出来,就不分轻重地叙述完整过程,表达琐碎啰唆,体现不出重点,也凸显不了事件的价值和作者的思考。中学生生活经验具有相似性,因而写自己的生活经历的记叙文还常会出现内容重复、彼此“撞车”的情况。比如,中考跑步是记叙文中的常客,许多学生都爱写自己在准备中考跑步测试的过程中,怎么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这是学生的真实经历,许多学生也写得情真意切,但题材的高度重合,必然也会导致阅卷者的“审美疲劳”。

以2023年安徽省适应性测试作文题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Ⅰ《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道题如果选写记叙文,很容易写成一篇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散文。不少学生可能会写自己的旅游经历,这就可能出现大量选材雷同扎堆、立意趋同的文章。如果换一种思路,在选材、构思上寻求创新,比如,以虚构故事、写小说的方式来表现祖国山川风物之美,将祖国之美落实到具体的人与景、情与事之中,则会另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想要突破立意、选材易落入俗套的瓶颈,有以下两种方法:

其一,避开重合度过高的选材。中学生的生活虽然比较单纯,但也绝非事事相同、人人相似。人与人的具体生活永远是千差万别的,个体的独特生命经历也永远具备可供发掘的价值。如果要表达克服困难、磨炼意志的主题,那么成长过程中任何一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打破“舒适圈”,实现自我成长的事,都可以用作素材;提升自己的短板学科,反复练习公开演讲,学习琴棋书画等技能;或是看到父母仍在为提升自己努力奋斗……这些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耐心积累,细心品味,用作考试作文中的选材。

其二,深入开掘常见素材,在思考的角度和认识的深度上力求创新。重合度高的素材不是不能写,而是要考虑怎么写才能写得精彩,写得不落俗套。同样一件事,人和人的思考、感受千差万别。因此,如果要写重合度高的事件,就要努力在思想情感上进行更新颖、更深刻的开掘。比如,还是中考跑步这件事,除了克服困难、磨炼意志这个立意之外,还可以探讨不同层级的苦与乐、习惯的力量、内驱力和外驱力的关系、自我认知的变化、同辈竞争的心理调适等问题。这些思考都可以作为灵感的触发点,有助于作文写出新意,写出深度,写出平凡中的不平凡!

三、情节设计显巧思

再来说说虚构故事的写作。如果考场作文选择写一个虚构故事,那就相当于在进行微小说创作。考场记叙文的体量大概是700~1 000字,对一个虚构的故事而言,这是相当短小的篇幅。在如此短的篇幅内,要把故事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还要呈现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发展阶段,就需要写作者有比较强的构思、剪裁能力和文字表达技巧。

在这类作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是详略不当、情节突兀以及与主题缺乏关联等方面的问题。因为篇幅的限制,写此类文章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详略布局的问题。文章开篇要么简单交代必要的背景信息,要么就直接展现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缺失信息以倒叙、插叙等方式在行文中补上。切忌情节展开缓慢,写完开端,做好铺垫,已经占去作文纸的大半空间,到了真正需要着力刻画的精彩部分,只好三言两语带过,最终草草结尾。因此,动笔之前,务必要列出每段提纲,做好全篇布局,以避免信马由缰式的叙述。

写虚构故事,还要特别注意情节设计的合理性,不要出现不合人物逻辑的言行反应,或是罔顾背景的细节描写。想让自己虚构的人物与故事显得合情合理,真实可信,就要在平时认真观察、体会生活,熟悉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不单是了解自己的生活,还可以通过多看新闻报道、纪实通讯、人物访谈来增加对他人生活的认识,加深对世态人情的理解,从而使自己在写别人的故事时,也能有基本的生活常识,符合生活的常情常理。

此外,不论是写亲身经历还是虚构故事,都要注意紧扣主题。记叙文和议论文一样,都以是否切题作为打分评判的第一标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文章,纵使有其他方面的优点,也会是一篇失败的考场作文。下笔行文,要将主题贯串于文章始终,在每个段落都应对主题,有或明或暗的呼应。整篇文章的主旨立意更是要与主题高度契合,点题要醒目,可以追求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但不要“含蓄”到了猜哑谜的程度。考场作文如同芭蕾舞,每个动作自有其规矩严谨处。学生要在合于规范的前提下,全力施展自己的才华,用文字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感。

四、语言生动传神韵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记叙文的语言问题。记叙之中必有描写,可有抒情,也可有议论。记叙文中可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丰富多元的,记叙文的语言也应该是生动鲜活的。

写人记事,要抓其精髓,突出其要领。这要靠精当传神的语言来刻画。历代经典作品,都可称得上语言艺术的典范。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模仿、积累名家运用语言的精妙手法。如《水浒传》中对柴进见到林冲的描写:“那官人滚鞍下马,飞近前来,说道:‘柴进有失迎迓。’就草地上便拜。”这里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刻画出柴进礼贤下士的品格和对林冲的敬重仰慕。再如《荷塘月色》中,“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话就将读者从梦境般的荷香月色中拉了回来,并立即和文章开篇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勾连起来,领悟到作者此刻的复杂心境。

语言的功夫是需要长期修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可以从经典作品中学习语言,也可以在生活里积累语言,从生活中汲取鲜活的口语,观察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的语言表达。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肯在语言方面下功夫,在写作实践中不断锤炼、打磨文章语言,作文的语言水平一定会有所提升,也一定能把自己的匠心巧思蕴于生动的笔墨之中。

写作试题

手机,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放下手机,立足行动!

请以“放下手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

高分佳作

佳作一

放下手机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一1班 邓伊宸)

确实是长久享受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之便捷,对我来说,轻轻松松地在网上搜索有关宋词的内容是我最高兴的事儿。身为一个“词迷”,网上那些简短而精彩的视频、文章,为我提供了填鸭般的满足。日日难以自拔,夜夜沉溺,填积的缝隙中却不时有模糊的茫茫然在其中,无奈互联网诱惑太大,新出现的声光影像常令我将这细碎的怅然忽视。

如往常一样,我打开刺亮的光屏,习惯地输入宋词检索,随意滑开一段影片。一个典雅服饰里透着落魄的男子,抚横梁,不像家乡的建筑,在太阳落山的方向,用重瞳的眸子,环绕如钩的月亮。院子数不清有几重深,空得吓人,只当中立着老梧桐。已到情感高潮,我却下意识只想了一句“哇,李煜——永远的神”,不是赏评这首词哪里写得好,哪一句令人战栗,不是赞叹后主集烟云风尘开一代词风,脱口而出的只是一句干瘪的网络用语。“这样怎么能读词呢!”心里涌出的这句话,我听不见。

如此持续到楼上婴儿不再哭闹,万籁俱寂,指针转成一条直线,我耸耸酸硬的双肩,按住关机键,等到光屏熄灭,我欠身,“嗒”,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这算是结束了。酸疼的眼和疲倦的神经让我无法再去回味。

翌日,抬笔想为李煜写点评价的我,试图回想昨夜在一方电子屏上的所见,突然猛地无助,继而生出一阵恐惧与自我怀疑。除了那个人,那弯月,那个场景外,我想不起任何,写不出任何。反复尝试,绞尽脑汁,那词里有失意,但与我无关;那词里有耽溺,但我无感;那词明明锋利如针刺,但我没办法内化点滴,没办法为他感动而写出一字一句。我不由得生发出一种厌恶来。

关于词,手机为我带来的有什么?片段式的无法接续的填充,令我厌弃的网络用语——我甚至用它评价了我以为神圣不可玷污的词。手机悄悄地夺走了我感同身受的能力与时间。读书,我能有自由去停顿,去感悟,去体味;与朋友交谈,我能享受思想的碰撞,广阔的思维天空……为什么要执着于那一方小小的屏幕呢?

放下手机!放下手机!

直到上个月,我终于有机会远远望见我离开了的老房子,承载十五年光阴,静谧地睡在月下,我有感于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的愁;今早,在那本红皮书上读到蒋勋先生一句“前半生的醉生梦死,后半生的亡国之痛”,我不可控地为作为词人的君王红了眼眶。有一些远去的东西正在回来,在我放下手机之后。

还有更多如宋词一般的事,需要我们亲自去读、去悟、去欢乐或痛哭,而绝非沉溺在小小的手机光屏里,把自己交托给一个又一个信息发布者。如若那般,将是天大的可惜!

总评

本文作者以一个“词迷”的视角,讲述了自己看网络信息和读宋词时的不同感受,进而认识到网络时代线上线下精神生活的差异.许多学生写这个题目,会写自己放不下手机是因为游戏、影视剧等娱乐活动的诱惑,似乎手机让人沉溺其中的都是一些没有营养、没有价值的信息.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则是在手机上查看与宋词相关的内容.这是用手机汲取知识,是沉浸在一个高雅的文化爱好之中.这个设定,让整个故事显得与众不同.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用现实中的反思将自己对手机信息的迷醉击碎,清醒地意识到网络信息的碎片化、网络语言的娱乐化会毁掉自己本来拥有的对宋词的敏锐感悟力和深切共情力.网络信息流填充时间的每一处缝隙,不间断给大脑各种刺激,带给人的可能是感官上的迟钝、麻木和想象力的损伤.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在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借助自己的生活经历,终于找回了心灵对文字的悸动,“有一些远去的东西正在回来,在我放下手机之后”.文章最后一段写道:“还有更多如宋词一般的事,需要我们亲自去读、去悟、去欢乐或痛哭,而绝非沉溺在小小的手机光屏里,把自己交托给一个又一个信息发布者.”这个认识发人深省,足以打动裹挟在互联网、大数据中的我们,让“放下手机”的命令式论调成为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结论.

佳作二

放下手机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一1班 李子安)

真是奇怪。每次我刚一拿起手机,父亲便刚好推门进来。

“放下手机。”他总是这样说。

我很不服气。“看看手机而已”,我极力为自己辩解。他从不多说什么,看我放下手机,很快便解决问题又离开了。我拿起手机,继续消遣。

初三,我参加了学校晚自习。老师管得很松,写作业时我总能把手机握在手里。总算摆脱了父亲那句“放下手机”,我畅快极了。回家路上,父亲问起了手机,我骗他说老师管得严。他很高兴,说:“好事!放下手机,才学得进去!”

寒冬,父亲摔伤了,住进了医院。我开始回家上晚自习。家里算上我兄妹三人,母亲忙得不可开交,常出入我这屋,却也顾不上管我是否在看手机。帮不上她的忙让我很愧疚,更别扭的是,还是熟悉的推门声,却没了那声“放下手机”,心里总觉着缺了点什么。

父亲的视频电话从医院打来。我愣了一下,怕被他知道我正拿着手机消遣,故意等了一下才接。电话通了,那头的男人沉默着,看了我许久,没作声。我怕他担心我,忙问起他那边的情况。似是不太想说话,也许是有什么顾虑,他的回答都很简省。他眉毛皱着,嘴微微张开,又闭上。沉默了一会儿,眉头才舒展开来,轻轻说道:“放下手机,忙去吧。”

我内心乱作一团。挂断了电话,我闭上眼睛。发生什么了吗?什么也没发生,只是有一种难言的愧疚涌上心头。他好诚恳,他好认真,他好相信我,相信我会听从他的话放下手机去学习,但只有我知道,我从不听话,还骗了他。我好愧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我该做点什么?我怎么做才能不辜负他的信任?

放下手机。

我放下了手机。

就像父亲说的那样,放下手机,才学得进去,效率的提高是不必说的。往日消磨了我多少时光的卷子,一张一张地消失在清单上。终于赶在入睡前,我得以完成了所有的任务。心情自然是痛快的,却又觉得有些许意犹未尽,又给父亲打去了电话。道了晚安,我顿了一会儿,终于说出:

“放下手机吧。”

总评

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个平凡、常见的家庭故事,主要讲述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和孩子的成长.“放下手机”这句简单的号令式的话语,与父亲寡言的形象十分匹配.父亲还有一句话:“放下手机,才学得进去!”算是对这四个字的解释,除此之外,再无赘言.作为孩子,起初并不能够接受、服从父亲的“命令”,而父亲也没有用更强势的言行去迫使“我”服从.因而“我”依然可以不放下手机.我行我素的孩子,管束无效的父母,这很符合现实中部分青少年与父母的相处状态.而打破这种状态的点,往往是生活中的变故.父亲受伤住院,家中三个孩子,妈妈忙得根本无暇关注“我”是否在玩手机.“放下手机”这句话似乎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了.真实世界的沉重,能让少年迅速成长,从“不服管”到“没人管”再到“不用管”.“放下手机”成为“我”在愧疚感之上的自愿选择,并在感受到高效学习带来的喜悦之后,变成油然而生的一份认同,一句脱口而出的心声.这篇文章语言简约干净,语言风格与文中人物形象颇为契合,故而显得格外质朴自然.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融于字里行间,情感与语言表达都非常克制,呈现出一种凝练、含蓄之美.

猜你喜欢

导语选材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导语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阳光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本期专栏导语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