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抗病大穗小麦新品种春晓158 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3-08-25吕文凤董本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5期
关键词:叶锈病周麦联合体

吕文凤 董本波 李 平 刘 静

(1.鹤壁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河南鹤壁 458030;2.河南春晓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浚县 456250;3.河南省浚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浚县 456250)

春晓158 是河南春晓种业有限公司2009 年用抗病性好、 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周麦22 号作母本,以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综合抗病性优良的漯6082 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运用系谱法连续定向选择,经过6 年于2015 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 春晓158 于2020 年5 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豫审麦20200038),且已经通过新品种保护申请(品种权号:CNA20183321.2)。 该品种自审定以来累计展示示范、推广种植面积在80 余万亩。

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

1.1 制定育种目标

培育具有高产潜力的优良品种一直是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河南省是全国小麦主产区,近年来河南小麦常常遭受冬季冻害、 春季倒春寒及后期干热风的侵害,同时病虫害有连年加重的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小麦安全生产面临诸多挑战。 依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生产需求,提出了把“高产、多抗、广适”作为主要育种目标,同时注重熟期、熟相及抗逆性等方面表现,以产量三要素协调,抗病、抗旱、抗倒伏、抗干热风,商品性好”作为具体选育标准。

1.2 亲本选配

2009 年以周麦22 号为母本、漯6082 为父本进行杂交。 周麦22 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选育组合:周麦12/温麦6 号//周麦13 号。 主要表现该品种幼苗期长势较好,冬季抗寒能力较强,抗倒春寒能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抽穗迟;耐后期高温,耐旱性较好,熟相较好。 目前在黄淮南片麦区大面积推广,是黄淮麦区核心亲本材料,以其为亲本选育出了一批高产抗病新品种。 漯6082是由漯河市农科院创制的材料,属于半冬性大穗型,繁茂性好,分蘖能力强,感条锈病,籽粒大,籽粒商品性一般,高产潜力大。 按照杂交选育优良性互补的原理,二者在抗病性、籽粒商品性方面具有较好的互补作用,衔接了双亲各自的优点,克服了双亲存在的缺点,构成了较理想的植物性状,基本符合育种目标。

1.3 后代选择

2009 年用周麦22 号作母本、 漯6082 作父本进行杂交组配,收获F0种子76 粒。2010 年夏季F1代收获54 个单株,秋季单粒点播(F2)。 2011 年从F2群体中选留259 株综合性状优良的个体, 单株收获后经室内考种后保留130 株,当年秋季播种(F3)。 2012 年经田间鉴定,在F3代株系中选留优异单株138 株,秋季单穗播种(F4)。2013 年,经田间鉴定在F4代优良株系中选择优良单株86 株,当年秋播种(F5)。 2014 年从F5中收获优良穗行, 秋播时进行6 行区品系鉴定试验,2015 年夏收考种后选出1 个各方面优良的品系, 暂命名为春晓158。 该品系幼苗健壮,叶色浓绿,半直立,抗寒性好。 株型松紧适中,长相清秀,株高78 cm 左右,分蘖力较强,成穗数中等,穗大粒多,落黄好,成熟期适中,穗层整齐。 产量三要素协调,平均亩成穗数38.7 万穗,穗粒数36.5 粒,千粒重49.3 g。籽粒饱满、均匀,具有高产潜力。 综合抗病性好,田间未接种病菌条件下对条锈病表现高抗, 对叶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中等抗性。

春晓158 于2015-2016 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丰收联合体冬水组第1 年品种比较试验,2016-2017 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丰收联合体冬水组第2 年品种比较试验,2017-2018 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丰收联合体冬水组第1 年区试,2018-2019 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丰收联合体冬水组第2 年区试,同步参加生产试验。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春晓158 全生育期216.6~231.7 d, 熟期与对照品种周麦18 相近,幼苗半直立,为半冬性品种。 苗期长势良好,叶色较深,春季起身拔节早,苗脚利索,分蘖能力、 冬季抗寒能力、 耐倒春寒能力均居中等水平。 株型紧凑,旗叶上冲,抽穗早,长芒长方形穗,穗下节长,穗层整齐,平均株高78 cm 左右,茎秆抗倒能力较好。 品种较耐后期高温、落黄好。 籽粒白壳白粒、半角质、饱满。 在田间未接菌条件下,对条锈病表现高抗,对白粉病、纹枯病、叶锈病和赤霉病全部表现为中等感病性。

2.2 抗病性

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进行2 年抗病性鉴定,2018 年对条锈病表现高抗,对白粉病、纹枯病表现中等感病,对叶锈病和赤霉病表现高感;2019 年对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叶锈病和赤霉病全部表现为中等感病。

2.3 品质分析

2018 年、2019 年2 年区试样品品质分析结果(郑州): 蛋白质含量14.9%、13.1%, 湿面筋含量33.0%、30.4%,吸水量58.3 mL/100 g、61.4 mL/100 g,稳定时间2.1 min、1.1 min, 最大拉伸阻力172 E.U.、108 E.U.,面团拉伸面积43 cm2、14 cm2。

3 产量表现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15-2016 年度在安阳、 新乡、 洛阳、 鹤壁同时参加品种比较试验, 亩产量分别为631.44 kg、640.58 kg、617.85 kg、639.84 kg, 比对照品种周麦18分别增产5.68%、5.60%、5.20%、5.80%。

2016-2017 年度参加河南丰收联合体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564.5 kg/亩,表现良好,在36 个参试品种中居第1 位,在13 个试验点中有9 个试验点增产,比对照品种周麦18 增产4.74%。

3.2 区域试验

2017-2019 年连续2 年参加河南省丰收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参试试验点分别为14 个和12 个, 全部增产, 产量表现优异, 平均亩产分别为467.90 kg、620.37 kg,均居参试品种的第1 位。 第1 年比对照周麦18 增产6.80%, 极显著; 第2 年比对照周麦18 增产6.69%,比对照百农207 增产7.97%。

3.3 联合体生产试验

2018-2019 年度同步参加河南省丰收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生试, 13 点汇总全部增产, 平均亩产621.64 kg, 比对照周麦18 增产7.14%, 居试验第1位。

4 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根据历年的参试结果,春晓158 在2017-2018 年度、2018-2019 年度与对照品种周麦18 相比增产幅度明显,产量差异极显著,是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优异品种。

春晓158 自2009 年经历6 年自然及人工选育,于2015 年始参加多年多点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示范推广,历经多次大范围病害、倒春寒极端天气等逆境胁迫,抗逆能力表现较好,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与抗病性表现稳定,广适性强。

5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春晓158 抗逆力强、 适应性广。 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生产中应注意防治赤霉病。 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5.1 种子处理

在秋季播种前15 d 进行种子处理,方法有2 种,一是以占种子质量的2/1 000 比例的适乐时种衣剂(浓度2.5%)拌种;二是先药剂浸种堆闷30 min 后摊开晾干,药剂使用50%浓度的甲胺磷800 倍液,种子堆闷后一定要彻底晾干,保证播种质量。

5.2 播前准备

为保证小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干物质累积,播种期要适宜,前茬要及时收获腾地。 播前检查耕地平整度,根据天气情况合理浇水保证底墒,人工或机播施肥保证土地肥力, 用适量药剂进行土壤处理减少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及吸浆虫蛹)为害。 杀虫可在粉碎前茬作物之前每亩喷洒体积占比1%的甲胺磷,加入5 袋全除净撒匀,或者将甲基异柳林颗粒剂(占比3%)按照1∶10 的比例均匀拌入细土,犁地时撒入2 kg/亩。 犁地深度一般土质为25~33 cm、黏质土为20~25 cm,沟底平整、不漏耕。

5.3 播期、播量、播种方式

春晓158 播种期在10 月5-25 日之间均可,适宜播期长,以10 月10 日左右为最佳。

播量根据播前土地最终肥力确定, 高肥力地块播量8~9 kg/亩,中低肥力增加1~2 kg/亩,若播种延期,以每推迟3 d 增加0.5 kg/亩为宜。

播种机匀速机播深度为4 cm 左右,高产田可采用等行距或宽窄行2 种模式种植, 等行距采用18 cm、宽窄行采用15~23 cm;中产田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可与高产田相当或者适当增加2 cm 左右。 播种结束后镇压时间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决定, 底墒有保证且散墒较慢情况下可待表层土泛白后镇压, 反之则要马上镇压。

5.4 肥水管理

肥力管理要根据土壤地力合理安排, 对高肥力易倒伏地块,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 少施甚至不施氮肥、底肥与追肥各半,有机肥、磷肥、钾肥和微肥一次性底施。 播种后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3~5℃时进行冬灌。底肥不足的田块,结合冬灌亩补施尿素10 kg。日均温度在3℃以上时浇返青水。 一般麦田只要墒情允许,应延缓或不浇返青水,将返青水推迟到起身期或拔节期进行;对群体小、长势差或冬前旺长、春季长势弱的麦田,可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 kg。 小麦灌浆期需水量大,遇旱及时浇好灌浆水,一般在孕穗至灌浆初期进行,小水细浇,避免大水漫灌以防倒伏,若有脱肥症状,可结合浇水亩施尿素5 kg。 后期一般不浇麦黄水,以防止小麦品质降级或倒伏。

5.5 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孕穗至灌浆期要防治各种病虫害, 病害重点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等,可以利用粉锈宁、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虫害主要防治穗蚜虫,可以单独喷施氧化乐果也可以与防治病害药剂混合喷施。

化学除草最佳时期为冬前11 月中旬至12 月上旬,若没有及时化防,可在次年3 月上旬小麦返青至起身期进行,施药期日间温度大于4℃。 主要的除草剂及使用方法如下:世玛20~25 mL、安全剂75~90 mL,或者阔世玛20~25 mL、安全剂80~100 mL,分别兑水30 kg/亩喷洒除草。 为防止田间发生药害,上述2 种药剂不与其他除草剂混用或重复使用。

5.6 适时收获

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均可收获。 及时收获可降低籽粒黑胚率,收获期遇雨可适当抢收,提高商品性、保证小麦籽粒质量。

猜你喜欢

叶锈病周麦联合体
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检测及其抗性鉴定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杨树叶锈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策略
小麦品种周麦16的遗传构成分析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5个周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及其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小麦品种“周麦27号”创出高产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