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亚作所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2023-08-25何家骅金轶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5期
关键词:特派员浙江省科技

何家骅 郑 坚 金轶伟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瓯海科创中心 浙江温州 325005)

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于1999 年发轫于福建南平,是基层“三农”工作的一项机制创新,对破解乡村发展人才紧缺、 推动科技下沉发挥了重要作用[1]。2003 年3 月,在借鉴福建南平经验的基础上,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向欠发达地区派遣科技特派员的通知》,从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 大学选派100 名科技人员到全省最不发达的100 个乡镇开展科技服务, 起步浙江科技特派员试点[2]。 此后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之江大地生根发芽。 从扶贫脱困到强农富民,科技特派员工作始终把提高帮扶质量、促进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以保障和增进农民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帮扶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科技特派员们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个个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故事[3]。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以下简称浙江省亚作所)为省内首批科技特派员(以下简称特派员)派出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浙江省农科院的领导下,浙江省亚作所于2003 年开始整合科技人才资源,把特派员工作纳入所科技服务推广体系,从首批选派3 名省科技特派员派驻文成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开始到2022 年底, 浙江省亚作所结合专业优势先后共派出26 批199 人次省、市个人特派员,赴浙江省11 个县、市(区)50 个乡镇(街道)开展驻点服务,三批次派出共13 个省级团队特派员服务于中药材、 特色果业、园林花卉和马蹄笋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 特派员们扎根农村基层一线,躬耕田野,用己之长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为原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区域乡村振兴和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 “活水”,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主要工作特色

1.1 定位明确,思想引领,骨干领衔

浙江省亚作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特派员工作,统一思想认识, 明确定位特派员工作是浙江省亚作所履行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特派员工作是科技人员回馈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 把特派员工作突出在所科技创新工作中重要位置。 所领导班子成员更是率先垂范加入特派员队伍, 先后有5 名所领导班子成员、8 名中层部门负责人担任特派员或省团队特派员首席专家,并出色的完成了各自派驻任务。 全所上下已形成以特派员工作为荣,争当特派员的良好工作氛围。

1.2 落实政策待遇,规范完善管理服务

在特派员选派和管理全过程中,浙江省亚作所按照浙江省出台的《关于向欠发达乡镇派遣科技特派员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 等一揽子政策, 全面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和待遇。 从2017 年开始,以深化改革、重塑优势为目标,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项目经费标准由5 万元/(人·年) 提高到10 万元/(人·年), 省特派员专项项目视同省级科技项目,并根据派驻地路程给予相应补贴,并把承担特派员任务纳入所年度工作考核评优、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 平时所科研管理办公室负责特派员日常管理, 并指派专人为联络员, 确保信息沟通和联络顺畅、 管理落实和服务到位, 同时所领导每年至少一次到各派驻乡镇与当地联系沟通工作, 检查基地建设成效,了解特派员表现,看望慰问特派员并督导工作。

1.3 双向选择,精准对接,选优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

根据浙江省、 温州市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双向选择,精准对接,择优选派”为原则,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风过硬,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专业特长有用武之地又适合基层工作的优秀科技人员送到农村一线施展才华, 使下派人员沉得下、扎得住、用得上。2021 年所新选派14 名第十五批省科技特派员、18 名第十一批温州市科技特派员开展驻点科技服务。 2022 年面向山区县增派了3 名省科技特派员和2 名区级科技特派员,现有37 名科技特派员和6 个省团队特派员, 为浙江省农科院下属派出特派员最多的研究所, 成员中有高级职称19 人,博硕士27 人,占比达72.97%;45 周岁以下年青科技人员占75%。6 名正高职称的学科带头人担任团队特派员首席专家。 人员结构更加优化年轻、学历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中既能帮助解决生产中技术难题, 又能结合生产应用反馈促进科研立题研究,推动产研融合良性互动发展。

1.4 深入调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特派员项目为依托开展科技服务

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立足于农村产业实际需求, 在派驻到乡镇后及时和乡镇分管领导做好对接交流,取得派驻乡镇产业发展面上第一手资料,并走村入户进行现场调研,摸清产业发展现状,了解存在的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和技术难点、短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申报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 2021 年所下派温州市科技特派员共申报立项了温州市科技特派员专项18 项,共计项目合同经费86 万元,平均每项目资助经费4.77 万元,为特派员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撑。 下派山区县的省科技特派员聚焦乡镇产业发展申报年度经费10 万元的省科技特派员专项。 以科技特派员专项有效实施为科技特派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 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 带动辐射所在乡镇和周边村庄特色产业壮大效应。

1.5 建基地以点带面技术辐射, 精准帮扶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浙江省亚作所特派员累计建立中药材、马蹄笋、特色水果、花卉苗木、食用菌、林下经济、蔬菜、粮油作物等各类核心科技示范基地面积10.75 万亩,培育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省级现代林业特色产业示范区、省农业科技企业及市级扶贫示范基地等品牌, 为农民创直接增益3.7 亿元。2021 年,特派员共1 195 人次到全省62 个乡镇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活动,建设特色水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各类科技示范基地57 个,引进新品种新技术73 项(次)。 如派驻瑞安市马蹄笋团队科技特派员助力瑞安马蹄笋农业主导产业培优做强, 打造了马蹄笋中的精品和“一亩山万元钱”的共富样板;苍南县岱岭畲族乡省科技特派员建立的1 008 亩‘宫川’‘由良’等优良柑橘品种及特早熟温州蜜柑科技示范基地的最大成效是给岱岭乡尤其是富源村带来了“蝴蝶效应”,使富源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原先的“空壳村”变成年收入50 多万元的富裕村,蜜柑产业的发展壮大带领着山区百姓走出了一条扶贫致富的路子。

1.6 创新科技服务工作方式,组团联动协同技术服务

近2 年来,浙江省亚作所根据生产需求28 次组织科技特派员小分队组团区域联动服务, 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邀请各专业特派员及单位有关学科专业人员参加,发挥本所、浙江省农科院农业类各专业人才智力聚集优势,形成优势和专业互补放大效应,弥补单个特派员专业单一缺陷, 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由“单打独斗”向“组团联动”服务转变,由单一农业技术服务向宽领域、 全要素、 全产业链综合性服务转变,解决各产业链技术问题,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派驻文成县、永嘉县、瑞安市、苍南县科技特派员2022 年以来联动组织中药材、 果树、花卉、茶叶、植保等专业科技特派员开展下乡服务,针对产业和技术需求,开展协同攻关,为企业(基地)提供保姆式、菜单式服务,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1+1大于2”的团队协同效应。

1.7 科技赋能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着力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实现26 个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是浙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2021 年,浙江省亚作所面向全省7 个山区县选派个人特派员21 名,团队特派员4 个,70%科技特派员力量面向于山区县服务。 在建设具有山区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上, 浙江省亚作所特派员爬山涉水出实招,用专业特长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如派驻泰顺县司前镇科技特派员姜武五年多来一直致力泰顺县林药复合栽培示范基地建设, 累计在泰顺县域申报和实施了省、市、县各类科技成果推广项目9 项,共为企业争取项目补助资金300 多万元, 已在全县协助各企业或合作社打造近1 000 亩林药栽培示范基地,推广铁皮石斛仿生生态栽培,林下多花黄精、三叶青复合种植技术,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中药材学科陶正明研究员在派驻文成角山村8 年时间里,使角山村从产业薄弱村变成中药材产业强村,解决100 多人的就业,户均增收6 520 元。

1.8 强化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 着力提升劳动者科技素质

结合地方实际需求, 科技特派员们采取手把手现场讲解、面授交流、集中培训等形式,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 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活动,培养“科技二传手”。 如配合市文明办组织承办3 期温州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受训人员达1 000 人。 举办温州市林木种苗花卉知识专题培训班, 受训基层林技人员和企业技术骨干200 人。 举办“省亚作所瑞安研发中心农业成果技术推广”培训班,举行4 个专题培训会,相关农业企业、合作社及种植户农民共230 余人参加了培训。2020 年以来,根据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提供各类非现场技术服务, 举行各类线上远程云端技术指导、咨询问诊等1 952 次,及时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送上技术宝典。

1.9 重视宣传报道,为先进典型事迹“鼓”和“呼”

在踏实做好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的基础上,浙江省亚作所强化科技特派员宣传报道, 通过媒体渠道发出科技特派员“声音”,展示工作亮点,打造科技特派员工作良好形象,塑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科技特派员社会舆论氛围,近两年特派员事迹先后37 次在 《学习强国》 浙江平台、《科技日报》《科技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 在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树立基地广告宣传牌,向公众明示基地建设要素,扩大基地建设辐射能力。

2 科技特派员工作存在的短板

2.1 农业科技供给和需求对接还不够紧密

特派员在科研院所所从事的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专业特长相对单一狭隘,难以满足基层较广泛的专业需求。 承担的科研任务较为繁重,特派员投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统筹不够, 派驻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 农村工作实践经验有限,在同基层干部群众的交流沟通上不顺畅, 科技服务成效和工作显示度有待提高。

2.2 农业经营主体对创业创新投入动力下滑

特派员专项项目的实施主体是农业实体企业,近三年的新冠疫情大流行给农业实体经济冲击明显,部分农产品销路受阻,价格持续下滑,企业经营效益走下坡路,部分业主忽视对新成果、新技术的投入应用。 另外, 农业从业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较弱,导致农业科普宣传和新技术示范应用效果不理想。

2.3 特派员能力和素质需要提高

在服务“三农”工作中,特派员的专业能力和自身素质尤为重要。 既要懂农业专业知识, 又要心怀“爱农民、爱农村”之情,在实践中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融合到技术推广中, 并从生产一线找技术难题立题申报科研项目,反推特派员科研创新力提升[4]。

3 新时期科技特派员工作展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21 年,中央又赋予浙江建设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新任务。 回眸过往展望未来, 浙江省亚作所下一步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 周年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进一步强化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 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 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 秉持初心, 不辱使命, 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彰显更大作为。

3.1 优化服务,健全完善管理体系

对接已出台的中央、省、市有关科技特派员政策文件,特别是省、市近期推出数字化平台管理办法,结合浙江省亚作所学科、专业、人员特点,适时出台《所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 强化科研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全所特派员管理, 继续探索研究室或片区组织小分队联动下乡服务,扩大服务效能。

3.2 聚焦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效能

严格选派标准,把德才兼备、专业技能出色的科技人员派到基层一线。 不定期举办专题培训和工作交流, 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动态和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督促特派员按照省、市数字化管理系统要求,及时准确做好服务日记等信息填报,了解掌握工作规范和管理要求。

3.3 整合资源,加速农业农村适用技术协同创新

农业产业全面升级需要全产业链技术,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不仅要求科技特派员加快高新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 更需要加强在农业农村适用技术方面的集成创新,为“三农”工作提供更多的适用技术成果[5]。 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整合全所科技资源, 争取地方主管部门对特派员项目经费的支持,围绕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组织专家团队加大对适用技术的集成创新,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特派员浙江省科技
《初心》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