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公司新生代钳工的领军人
——记中车高铁工匠、首席技能专家文献

2023-08-22尹子文余冰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级技师齿条钳工

尹子文,余冰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1

文献

2023年5月6日,中国中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推进会在江苏常州隆重召开,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公司”)文献在中车集团几十万员工中脱颖而出,荣获“中车高铁工匠”称号(见图1)。多年来,他凭借积累的大量知识和经验,做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及机械结构技术改造,各类机床设备安装、调试、大修搬迁和维护保养工作,运用各类检测仪器对机床精度进行检查和调整,老设备数控升级改造,智能产线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以及对钳工培训课件的开发与制作等。文献已成为中车株机公司钳工的领军人物。

图1 荣获“中车高铁工匠”称号

今年不到40岁的他,早在2014年就通过了高级技师的评审。其实成为一名高级技师绝非易事,通过率很低。一般人认为工人的最高职称就是高级技师,到顶了,可以歇歇了,文献却不这样想,他认为获评高级技师只是进了这个门,很多技能知识还得继续学,许多操作还得继续实践,这样才能做得更好。

用实力和汗水书写人生

2016年,文献通过层层选拔,参加了湖南省“十行状元、百优工匠”钳工竞赛。在1个月的赛前集训中,他铆足劲进行高强度的钳工锉配练习。高手过招,比的是速度。为了提升锉配速度,文献给自己定下目标:在保证尺寸精度0.02mm的前提下,工件每个平面锉配时间要控制在2min以内完成。为了达到目标,文献每天加时加量反复练习,即使训练室内气温炎热、整个人汗流浃背,也毫不松懈;即使双手磨出血泡、手上贴满创可贴,也从未动摇。他将每一个基准面锉配的完成时间不断缩短,从训练前的10min缩短到8min,再缩短到2min,完成速度突飞猛进,最终在全省比赛中夺得好成绩,并荣获湖南省“百优工匠”“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以及株洲市劳模等多项称号(见图2)。

图2 荣获湖南省“百优工匠”称号

潜心学习 修行本领

文献的师傅是一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技能大师,他在进厂认师的第一天,师父就对他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父对他的谆谆教诲他时刻铭记在心。“哪里有维修,哪里总会有文献的身影,每天加班总有他,一天到晚干劲十足”,这是文献刚进厂工作那段时间里,维修班的同志对他的一致看法。在师父的眼里,觉得这位关门弟子是个可造之材。为锻炼文献的基本功,提高他的技术能力,相对于其他徒弟而言,给了他不一样的“特殊照顾”,白天跟着老师傅们学习各种设备的故障处理,晚上进行钳工锉刀练习。在进厂的这些年里,文献一直保持着适合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即使加班到很晚,回去依然坚持学习,看书写笔记成为了每天的必修课,每天的学习收获和处理的设备故障,他都会图文并茂详细地记录在工作笔记本上。他深入车间潜心钻研技术,“同类设备同类故障的处理,一遍是学习,两遍是加深,三遍就是掌握”,他说:“只有通过反复不断的学习,最终掌握的才是属于自己的真正收获”。面对设备上的各种疑难杂症,他从不挑肥拣瘦,即使没技术含量的体力活,也是尽心尽力,积累经验;遇到难啃的高难度技术活,迎面而上,探索未知。通过不断的勤学苦练,用心坚持,他从一名无名小辈跃升为维修班里最年轻的技术大咖,让同事们不得不另眼相看,敬佩不已。

养成挑战不可能的做事风格

挑战一直是他的动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一直是文献的做事风格。公司有台进口的60m龙门高速钻合金加工专机,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所以存在机械磨损严重、精度超差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其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台已老化的进口五轴联动龙门移动式数控机床采用双导轨齿轮齿条传动,单边导轨60m长,两根共长120m,且两根导轨的水平度、直线度和平行度等都有着非常高的精度要求,整个X轴齿条要进行全部更换。以往的技术储备及相关大修经验,尚不足以有效支撑该进口设备中所遇到的诸多技术难点,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文献及整个大修团队来说,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文献看来,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只有经历困难,在困难中磨砺,才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当时正值夏天,隔音厂房里异常炎热,为了解决大修中最为棘手的齿条难题,文献带领大修团队,没日没夜地坚守在现场。经验都是从无到有,没有经验就查资料,不断摸索,一遍不行就两遍,白天不够用,晚上就加班,就这样,文献带领大修团队通过反复拆装、一次次测量调整,摸着石头过河,历经两个星期,逐步找到了此类齿条安装的技术要点,并总结出了一套齿条安装的最佳工艺流程。完工测试,大修后其精度比厂家提出的大修精度提高了50%,与生产厂家的大修报价相比,为公司节约了大修成本500多万元。该项目也是公司第一次开展的大型进口设备完全自主大修改造,面对大修中的一系列难题,在没有生产厂家技术支持和相关经验缺乏的重重困难下,文献带领大家不仅打破了该机床相关核心技术壁垒,而且在经济效益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功。该项目当年荣获公司2017年度技术攻关一等奖。

2019年底,文献所在的智能装备分公司承接了一台加工中心大修项目,由于在多个关键技术指标上有着较高的要求,就连机床厂家都以“精度要求太高无法承接”为由,明确地表示拒绝,因此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承接这样的大修项目几乎是难以完成的,技术上的局限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然而,在文献看来,困难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就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也是对自身价值最好的肯定。从边干边学到吃透原理,从一次次失败到不断进步与突破,最终,他带领团队以多项技术指标明显优于协议要求的效果,完美通过验收,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爱岗敬业 专注认真

多年来,文献一直秉承着“爱岗敬业、专注认真”的精神,先后攻克技术难关20多项,在取得多项核心技术突破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完成技术改造项目50多个,每年为公司节约大量维修成本,保障了公司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在疫情期间,文献接受“中工云课堂”网络直播平台的邀请,讲授了“数控机床精度检测”“常见数控机床结构解析”等多堂网络公益直播课程,有上万人听课互动。在智能装备分公司“一点课”“案例分享”“技能提升”等多个培训项目中,累计授课超过1200h。授课内容从理论基础讲解到钳工实操培训(现场授课见图3),吸引了广大青年员工积极参与,也帮助了大家快速成长。

图3 现场授课

几年来,他累计指导培养了8名高级技师、10名技师,还有10多人在公司级以上钳工竞赛中获奖。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工具钳工鉴定指南(职业资格三级 二级/高级 技师)》中的实操部分的编写工作,于2018年出版发行。他主编的轨道交通丛书《机车钳工技术指导》已经完稿,等待出版。

2020年,他被中车集团评为“中车首席技能专家”,2021年获得“中车高铁工匠”“中车科技创新青年奖”“公司先锋模范”等诸多奖项。

正是靠着对梦想的孜孜追求,时刻奉行着“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以12年的勤勤恳恳、夜以继日和“把平凡的事情坚持做下去”的工作态度,使他取得了如此令人骄傲的成绩。然而对于集各种荣耀于一身的文献来说,这一切代表的仅仅是过去,新的挑战才刚开始,他决心为擦亮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这张“金名片”做出新的成绩!

猜你喜欢

高级技师齿条钳工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高级技师岗位技能提升研修现状研究报告
大模数重载齿条中的缺陷应力场数值模拟
AGV升降齿轮齿条疲劳强度分析
山西今年拟培训3000名“工匠”
于晓明
于晓明陶瓷艺术作品
探析钳工锉削面凹凸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一种新型齿轮齿条垂直升船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