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炕头石狮子与乡土文化的艺术探索

2023-08-22高海平

百花 2023年7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陕北

高海平

摘 要:陕北炕头石狮子是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与古老的民族文化思想有着斩不断的联系,与中国艺术人类学有着渊源,与“听见古代”的陕北话是一脉相承的,因此通过陕北炕头石狮子的文化考察得出石狮子与乡土文化是同性的,不妨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阐释其中的文化内涵,探索乡土文化的理论。

关键词:陕北;炕头石狮子;乡土文化

炕头石狮子,又称拴娃娃狮子,是陕北地区石狮子文化艺术中的瑰宝。陕北炕头石狮子在陕北人的心目中是神兽,是图腾,是让人们心身安康的精神符号,具有独特的美学属性,彰显着地域特征和美学意象,早已融入千家万户百姓的心里。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九曲黄河从这里流过,这里不仅诞生了“黄帝”,还是华夏文化发源地之一。传统意义上的陕北是指延安和榆林两个地区,面积占据整个陕西省版图的三分之一多。地理地貌为山地多平地少,沟壑纵横,居住以土窑洞、接口窑洞、里窑外房为主,用的大多是土炕,冬暖夏凉。

近年随着陕北经济的迅速发展,土炕逐渐被“席梦思”和板床取代,研究陕北文化的热潮也随之而来。其中民间石刻炕头石狮子成为时下研究陕北文化艺术的重要选择对象。陕北炕头石狮子主要流行在绥德、米脂、子洲、佳县、清涧、横山、神木、府谷等广大县乡的农村地区,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绥德的炕头石狮子。绥德石狮子是绥德的重要产业,发展石狮子雕刻是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炕头石狮子,也叫拴娃石或看娃狮子,是陕北小孩子的守护神。因昔日的陕北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环境恶劣,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下生存,人们把生命和精神寄托给了神灵,也托付给了石狮子。一尊尊石狮子佑护了爷爷的爷爷,又佑护孙子的孙子,佑护了一代又一代,成为整个家族的保护神。

从陕北保留的石狮子艺术与陕北乡音就能看到和听到其文化渊源。陕北有很多方言和民间艺术都保留着最为原始的印迹,笔者想这与大山封闭有关。炕头石狮子的个头一般都在二十厘米左右,八九斤重,小的也有几厘米,一般放置在炕头的高处,或者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当长命锁用,寓意消灾灭鬼,不被侵害。如果孩子比较淘气,爱哭爱闹,就在脖子上锁上刻有狮子模样的“锁子”,也叫“保锁”。保锁的另外含义就由同村或外村外姓的人来赋予,有的把孩子的姓名当中的一个字带上保锁人的姓,每当过生日时保锁者邀请保锁人来过生日。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在腰间系上绳子,拴在石狮子的身上,保证孩子就在炕栏以内活动,也是为防止孩子坠落炕下。石狮子比较重,一般让小孩拉不动即可。这个现象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流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文化的传入和文化艺术交流,陕北炕头石狮子等民间文化逐渐削弱,甚至有消失的可能。

炕头石狮子的出现反映了石狮文化在陕北各地区流行的特点。陕北炕头石狮子文化源远流长,具体历史记载目前无法查找,只能从现有的资料和民俗学角度进行探讨性推测与分析。陕北炕头石狮子特征鲜明,千奇百态(怪),在视觉上显得自由、活泼、大气,很耐看,笨中有拙,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如前所述,陕北炕头石狮子主要流行在绥德、米脂等广大县乡的农村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绥德的炕头石狮子。首先石狮子生产地必须要有石材资源,绥德正是这些材料的聚集地,材质以硬石、沙石、软石、青石为主,呈青蓝、黄绿、褐红、赭石等色泽,看上去虽无什么珠光宝气,却有近似于动物肌肤一样的生灵质感,以模拟真实狮子之感,保佑家里的孩子平安吉祥,是自然界赐予陕北大地的“宝石”。

另外,炕头石狮子与平日相见的旧官府、庙堂、陵墓等处的石狮截然不同,没有上述石狮那么威猛,而是有几分和蔼可亲的视觉上的温馨,这与长期生活在偏远落后山区的陕北人民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资料的整理和研究,陕北炕头石狮子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并与陕北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文化和民间石刻艺术中的精品之作,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艺术风格上分析,陕北炕头石狮子与陕北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有几分相近之处。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延家岔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中已经有浮雕的狮子形象,狮子形象的大量出现与佛教的传入有关。佛教称释迦牟尼佛降生时“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其左文殊菩萨骑的也是狮子。狮子是寺庙宣扬佛法教义仪式的开路神兽。在偏远山区,百姓则将狮子看作避邪吉祥之物。在各类民族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狮子的形象层出不穷,因文化底蕴、观念、信仰的不同,各地发展出各地独特的艺术风格。陕北汉代画像石的开凿与炕头狮子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石狮子的匠人有可能就是它们共同的“始祖”。

当下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贴窗花,给孩子穿花戴柳,头上戴狮子帽,脚上穿狮子鞋,睡觉枕着狮子枕头。在建筑装饰的门墩、影壁、门楣、窗格、炕围上到处都有狮子的形象,极具地方特色。这些都与炕头石狮子文化艺术的起源、应用有关。

炕头石狮子具有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特征,与保佑保锁孩子健康成长的风俗紧密结合。

如前所述,孩子长大到百天之后(民间有“孩子三个月翻六个月坐”的说法),学会了滚、爬,家长担心孩子从炕上跌下来,就将这些“贵气调皮娃娃”用炕头石狮子拴起来。拴娃的绳子要扁而宽,系在孩子的腰间,直到孩子长大到懂事就放开。

当下陕北炕头石狮子被收藏家争相收藏,也成为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不时对外展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据笔者所知,本土文化研究专家、著名艺术家郭庆丰教授和榆林本土学者、艺术家折晓军老师收藏得最多,陕北地区民间炕头石狮子几乎被二位老师垄断,藏品数以万计,为保护陕北民间文化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这些石狮子的用石都是在开采过程中经过特别筛选的,有的没有多少刻画就像狮子,有的经过精雕细琢刻画了狮子最可爱的一面。考察发现,创作这些狮子的石匠师傅并没有见过真实的狮子,他们到动物园见到真实的狮子时会很奇怪地问:“这个是狮子吗?”笔者经过仔细分析和各方论证发现,这与古老的传说有关,民间表现的狮子是和蔼可亲的、温顺的,与老百姓日夜相聚成了很好的朋友,照看着一家人的平安吉祥,起到了良好的镇宅守护作用。陕北石狮子得到流传,特别是炕头狮子得到广泛流传,得益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陕北有“石头上的陕北”之称,家里门外的物件都与石头有关,如石磨、石碾、石碓、石础、石槽等等。“陕北出石匠,南方出宰相”,这句话有一定的贬低陕北之嫌,但也道出了“石头上的陕北文化”之寓意。

陕北炕头石狮子的形象塑造,可分写意型和写实型两大类。写实型在炕头石狮子上表现得最多。这些炕头石狮子保持着中华民族民间雕刻的优良传统,根据材料的形状来刻画。首先是要全方位考虑,把各个点的定位安排好;其次先给五官和前爪定位;最后再顾及其他细节。老话说,“十斤狮子九斤头,一双眼睛一张口”。可见是故意大胆夸张塑造,有意加大狮子头部和眼睛的表现力度,力图对其他部位进行放松、大刀阔斧的处理。雕刻以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并用,阴阳雕凿并用。陕北炕头石狮子是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也是地地道道的陕北“土特产”,为研究陕北民族民间文化、民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素材和第一手实物资料。

综上所述,炕头石狮子是陕北民间习俗和民间文化艺术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是陕北人精神文明的图腾象征。今天的陕北人家当中很少见到炕头石狮子了,这与生产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有极大的关系,也与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有关,开放的陕北引入外来文化艺术观念,更新了陈旧的思想,人民以科學、民主的价值观对待眼前的生活。该课题的研究还将继续展开,有很多的研究未得到良好的实施,笔者试图全面解读陕北地域文化艺术特色,且对陕北文化的研究情有独钟。时至今日,笔者看到陕北炕头石狮子的逐渐消失(据笔者的考察已不再生产),认为乡土文化艺术保护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1ZD12)部分研究成果;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20Z037)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吕静.陕北绥德炕头石狮文化探论[J].榆林学院学报,2003(4):98-100.

[2] 郭庆丰.陕北地区的民间石雕狮子[J].雕塑,2004(4):46-47.

[3] 杨雨佳.绥德石狮雕刻艺术研究[J].艺术百家,2009,25(52):166-168.

[4] 杨鸿江.名州绥德的雕刻艺术[J].税收与社会,2000(12):37-39.

[5] 折晓军.炕头上的石狮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

[6] 周路.黄河流过的乡村:伏义河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

[7]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8] 朱光潜.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 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0] 李东风.中国乡土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11] 曹世玉.绥德文库(石雕艺术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陕北
情系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我的陕北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