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圣心源》治咳学术思想探析

2023-08-20甘考刘厚强蔡彦

新中医 2023年14期
关键词:周流黄元御中气

甘考,刘厚强,蔡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咳嗽是指邪气犯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导致出现咳吐痰液的一种疾病。《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气所病……肺为咳。”最早指出咳嗽的病位在肺,并且专立一篇《咳论》详细阐述咳嗽的病因病机及分类,最后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作出总结。东汉·张仲景秉承《黄帝内经》之旨,以“咳嗽发于肺,不专属于肺病也”开篇讲述咳嗽的病因分类,立《金匮要略·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将咳嗽分为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肾咳,并留下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小青龙汤、麦门冬汤等治咳名方。历代医家均重视咳嗽的辨证治疗,并在前辈医家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如明·张景岳便在《景岳全书·咳嗽》中总结咳嗽“止惟二证”,也就是后世多参考的“一曰外感,一曰内伤”的分类治法。清·黄元御亦在《四圣心源》作《咳嗽根原》一篇,宗先贤之训,对咳嗽进行了见解独特的探源,为后世医家诊治咳嗽提供思路。

黄元御(1705—1758 年)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名医,其总结古今名医学说,集其大成为一家言,所著《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心源》《四圣悬枢》《长沙药解》《伤寒说意》《素灵微蕴》《玉楸药解》均行于世。《四圣心源》为黄元御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学术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认为万物统一于气[1]。基于此,黄元御创立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及“中气如轴,四维如轮”的圆运动理论,构建了独特新颖的人体气化运动模式,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与气化运动失常相关[2]。《四圣心源·咳嗽根原》正是基于此核心理论而作。本文就其中黄元御治咳学术思想进行分析,与同道共赏。

1 咳在肺胃,重在中气

咳嗽之根源,虽有张仲景“五脏之咳”在先,又有巢元方“十咳”在后,但历代医家多宗《黄帝内经》之说,认为咳嗽之根源在肺,多从肺论治。如《医学三字经·咳嗽》 言:“肺为脏腑之华盖,……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提出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所致。纵使如李东垣、朱丹溪重视补益脾胃的大家,也多从培土生金的角度去阐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肺脾关系,通过健脾化痰达到治疗咳嗽有痰的目的[3]。而黄元御则不然,其宗《素问·咳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理论,开篇即指明了咳嗽的脏腑根源是“肺胃之病”,提出一气周流理论中的“胃土右转,肺金顺下,雾气降洒,津液流通,是以无痰,呼吸安静,上下无阻,是以不嗽”观点,认为只有达到肺胃之气出现“右转顺下”这一正常人体气机循环的表现,才不会出现咳嗽。为更好地阐述正常的“一气周流”,黄元御又在《四圣心源·脏腑生成》中提到:“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进一步指出了维持一气周流正常的气化运动模式,认为一气即指中气。中气居中,化生五脏之气而安其位、履其职,以脾胃中气为枢轴,肝肾之气左升,心肺之气右降,如此升降回旋,如环无端,即为一气周流。对于中气的概念,黄元御在《四圣心源·脏腑生成》中提及:“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四圣心源·劳伤解》又言:“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可见中气乃由阴阳交合所化生,为气机升降的枢轴,统乎于五脏的升降运动[4]。《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将其描述为“人身中气为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总结了“中土为轴、枢架四象(木、火、金、水)”圆运动的特点[5]。

黄元御认为,脾气和胃气通过升降斡旋,带动肺气左升右降,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方可不咳。此外,中气在一气周流中的作用亦尤为显著,《四圣心源·劳伤解》有言:“戊己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强调了脾胃中气运转失常是一切脏腑疾病发生的根源。故在《四圣心源·咳嗽根原》中,黄元御开篇即阐明了主题“咳嗽者,肺胃之病”,将胃与肺并列为引发咳嗽的重要位置,彰显了黄元御的一气周流思想,指出中气循环的重要性。《四圣心源·咳嗽根原》曰:“胃土上逆,肺无降路,雾气堙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碍,则咳嗽发作。”进一步阐述了肺胃气机的顺逆变化导致咳嗽的机制。此处虽只言胃,实为脾胃中气。因脾胃之气从属中气,为升降运动的统一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故胃土降浊有赖于脾之升清,中气居中,为脾胃升降提供动力源泉。《四圣心源·中气》曰:“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木金之轴。”意为脾土左旋,肝木随己土上升,肝气宣达、温升、化热,生心火,肾水随肝木亦左升而上济心火;胃土右转,肺金随戊土下降,肺气收敛、清降、化寒,生肾水,心火随肺金右降而下温肾水。如此使得中土冲和,肝气宣升,肺气敛降,水火既济。依此之理,若胃土上逆,则肺金不敛,心火不降,同时脾失升清,肝失疏泄,最终水湿内停,水火不济,湿气不化,则如雾气堰塞,而脾湿停聚,则化生痰液,储于肺脏,阻碍肺气宣发与肃降,咳嗽乃成。

综上,咳嗽为肺胃之病,其根源在于一气周流、升降回环、如环无端的破坏,原动力在中气虚衰。

2 病在气机,其根阳虚

《素问·举痛论》言“余闻百病生于气也”,意指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体内气的运动失常,引起脏腑、经脉功能紊乱而致。作为气之主的肺,尤为如此。如前所述,黄元御基于“一气周流,中气为重”的学术思想,认为咳嗽病在气机,其言“肺金右滞而气病”,将肺病与气病划等号,认为治气即治肺,气机调畅而一气周流,则肺气宣降得宜。

气机升降浮沉在于中气的枢纽作用,倘若中气虚衰,不能斡旋四象,则一气周流紊乱而生百病,如咳嗽。黄元御认为中气虚衰的病机关键在于中土阳虚。现代有学者认为,中气的本质就是阳气,阳为主导,阴为随从[6]。而关于“阳主阴从”思想的论述,《黄帝内经》中早已有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又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上述种种论述无不体现了阳气的重要性和主导性。黄元御宗古先圣之要义,在《四圣心源·阳虚》中言:“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在《四圣心源·阴脱》中又言:“后人不解经义,……悉以滋阴凉血,泻火伐阳,败其神明。”指出了阳气在人之重要性,提倡治病要重视扶阳抑阴。

对于咳嗽的病机,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咳嗽根原》中指出“胃之所以不降,全缘阳明之阳虚”。意为正常一气周流、气机升降运动的破坏,全责之于阳明之阳虚,直接指明了中土阳虚为咳嗽发病的根本原因。对此机制的进一步解释,见其言:“太阴以己土而生湿,阳明从庚金而化燥,燥敌其湿,则胃降而脾升,湿夺其燥,则脾陷而胃逆。”联系《四圣心源·六气解》中关于“六气从化”的论述:“足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金也,从母化气而为湿。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土也,从子化气而为燥。”可知,足太阴脾之湿土属于司化之气,足阳明胃之燥金属于从化之气,正常情况下,脾太阴湿气与胃阳明燥气相互制约,燥气胜于湿气则胃降而脾升,呈现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倘若湿气胜于燥气则脾陷而胃逆,气机逆乱。而六气的偏见,源于子母之气的衰旺,此在《四圣心源·六气解》有言:“母气用事,子弱未能司权,则子从母化,子气用事,母虚不能当令,则母从子化,所谓将来者进,成功者退,自然之理也。”“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据此之理,“全缘阳明阳虚”意为“胃阳明燥金不及”,土为母,金为子,子弱则从母化气,故反助脾太阴湿土制胜,而足太阴脾和手太阴肺本为一对母子,手太阴肺以燥金主令,从母气——足太阴脾而化气为湿,若脾太阴阴寒湿土过盛,则手太阴肺化湿亦盛,脾气不升,肺胃之气不降,终致湿气泛滥,停聚于肺,形成咳嗽。《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阴湿土》中有言:“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认为脾阳充足是一气周流的始动中枢,脾阳虚衰会失去运化之力,从而水湿停滞,脾气无法上升,导致一气周流无法转动,即脾太阴之阳虚以致土湿内盛,气机不运。由此可见,脾阳虚与前述阳明阳虚均可致土湿内盛、气机逆乱,从而引发咳嗽。对于脾阳和胃阳之间的关系,《四圣心源·劳伤解·阴阳》曰:“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阳生则浮动而亲上,权在己土,浊阴之右降,赖乎阳中之阴生,阴生则沉静而亲下,权在戊土。”此处“阴中阳生”和“阳中阴生”体现了阴阳的可分特性。《素问·阴阳离合论》言:“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谓万事万物皆可无限分阴阳,故而脾阴中有阳,胃阳中亦有阴。从六气属性层面分析,脾太阴湿性属阴,胃阳明燥性属阳;从气机运动层面分析,阳主动,阴主静,阳气主升浮,阴气主降沉[7]。故脾太阴主升清而属阳,胃阳明主降浊而属阴,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劳伤解·阴虚阳虚》中总结出“脾以阴体而抱阳魂”“胃土以阳体而含阴魄”的精辟理论。从脏腑关联性来说,脾胃又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从属于中气。因此笔者认为,黄元御所言“阳明阳虚”既指胃阳明阳虚,又为脾太阴阳虚。脾胃阳虚,引发中气虚衰,从而气机逆乱,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则寒湿内生,湿胜其燥,脾胃气机停滞,肺气不降,痰涎内生,由此阐述了咳嗽“病在气机,其根阳虚”的机理。

3 咳分阴阳,湿嗽燥咳

历代医家对咳嗽的辨证分类多有见解详述,如张仲景、巢元方多从脏腑分类,认为咳嗽有肺咳、肝咳、心咳、脾咳、肾咳等;朱丹溪、王纶提出“春、夏、秋、冬”四时之咳;张景岳、秦景明则多遵外感内伤之分。黄元御另辟蹊径,首先引用《素问·咳论》一言:“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宗《黄帝内经》之法,认为咳嗽本源在于脾胃虚寒。在此基础上,黄元御从阴阳分论咳嗽,提出湿嗽与燥咳的分类,并加以解析:“缘足太阴之湿盛,则辛金从令而化湿,是生湿嗽;手阳明之燥盛,则戊土从令而化燥,是生燥咳。”《四圣心源·六气解·阳明燥金》论“阳盛之家……肺金恒燥,阴盛之家,胃土恒湿”,但“中气旺,辛金化气于湿土而肺不伤燥,戊土化气于燥金而胃不伤湿”。“太阴性湿,阳明性燥,燥湿调停,在乎中气”。认为咳嗽在于中气不足,其根为阳虚,阳虚则湿土内生,湿胜其燥,痰涎内生,上贮于肺,导致咳嗽、咳痰形成。对于燥咳,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咳嗽根原》释言道:“手阳明以燥金主令,燥气旺则手太阴化气于庚金而不化气于湿土,一当胃逆胆升,刑以相火,则壅嗽生焉。”可见燥咳之形成,多因庚金燥胜和相火上炎。庚金即为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经相表里,大肠燥热则肺燥。《四圣心源·六气解》曰:“阴易进而阳易退,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故阳明燥咳临证少见,更多为少阳相火上炎所致。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阳相火》释道:“其不下行而逆升者,由于戊土之不降,戊土与辛金,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相火所以下潜也,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故相火上炎。”故相火上炎其实源于胃土不降,胆随胃降,这是“一气周流,中气为重”思想的补充。相火上炎过盛,燥胜其湿,因此产生燥咳,在临证上表现为燥热之咳。

中医学认为,内生之热责之君火、相火,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阴君火》和《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阳相火》中有言:“君火虽降于手,而实升于足。……坎中之阳,火之根也,癸水化气于丁火,制胜之权,终在癸水,所恃者,生土以镇之。”而“至于上热者,此相火之逆也。……凡少阴病热,乃受累于相火,实非心家之过。而方其上热,必有下寒,以水火分离,而不交也。”意为肾水统摄心火,脾胃之土镇伏心火,若相火上逆,殃及宫城,君得相助,则表现为心火亢盛,即临证常见之心肾不交证。因此《四圣心源·咳嗽根原》总结为“然上虽燥热,而下则依旧湿寒也”。所以临证上多表现为上热下寒,虽有燥咳在上之征,却有寒湿在下之象。黄元御得出咳嗽“究之湿为本而燥为标,寒为原而热为委”的结论,认为咳嗽虽有燥、湿之分,但依然可循“中气为重,其根阳虚”之理,遵从疾病发生的本质,标本兼治,如此可达阴阳调和,咳嗽自平。

4 治在辛温,兼顾诸症

黄元御以“中气为重,贵阳贱阴”的理论思想作为基石,提出一气周流的升降浮沉取决于中气,从而推演出中气虚衰是导致诸多病证发病的重要因素。其认为“医家之药,首在中气”,而中气虚衰,根在阳虚,因此中气之治重在崇阳补火,临证多用干姜、附子、法半夏、桂枝等偏于辛温之品,以温阳化气、调畅气机。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将甘草作为培土补中药列于卷首:“脾胃者,精神气血之中皇,凡调剂气血,交媾精神,非脾胃不能,非甘草不能。”其重视中气的思想可由此窥知。遵此之法,黄元御自创的方剂黄芽汤、天魂汤、乌肝汤、达郁汤、苓桂半夏汤等均为辛温之方,扶阳补中之义存于方理。其在咳嗽的证治当中尤重温法,其言“是咳嗽之证,因于胃逆而肺寒,故仲景治咳,必用干姜、细辛。”强调“泄湿补火,扶阳抑水”,提出重用辛温之品以补火扶阳。因此立方遣药需注重扶阳抑阴、健脾和胃。并在《四圣心源·咳嗽根原》中遥遵仲景,变仲景之苓甘五味姜辛汤为姜苓五味细辛汤。方中干姜、细辛温运脾阳,以达重土崇阳之义,半夏性温可助阳,味辛可调畅气机,取升降之法,针对中焦土湿用茯苓健脾利水以治之,为防干姜、细辛耗伤肺气,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全方温肺化饮,升降相合,一气周流,可作为治疗咳嗽的基础方。

《四圣心源·咳嗽根原》提到:“稍感风寒,闭其皮毛,肺气愈郁,咳嗽必作。”认为咳嗽根源虽在肺胃,但临证上外感邪气亦为不可忽视的发病因素。肺主皮毛,肺之宣发赖于鼻窍及皮毛的通畅,风寒外束,皮毛收闭,则影响肺之宣发,如咳嗽夹有外感表证,出现恶寒、头痛、打喷嚏、流涕等,可加生姜、紫苏叶散寒解表,而不能一味用降逆之品。此外,黄元御临证时重视个人体质,若出现相火上逆、胆火刑金,可加白芍、黄芩等清泄相火,若出现肺郁生热,可加麦冬、石膏、浙贝母清热润肺化痰,若出现热喘息粗可加桔梗、苦杏仁宣降肺气。提示临证治疗咳嗽要灵活处方,随证加减,不可拘泥。

5 病案举例

患者,女,56 岁。因“反复咳嗽3 周”于2021 年11 月5 日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门诊。症见:初起咽痛,自服清热解毒中成药后咽痛好转,此后出现咳嗽,咳少许白黏痰,遇寒则咳,以夜间及晨起为主,恶寒,头痛,口干,少许口苦,平素纳寐一般,现咳则寐差更甚,大便偏稀,舌淡红、苔薄黄,脉弦。门诊予服桑菊饮、杏苏散、止嗽散等未见效。血常规、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感染后咳嗽。中医诊断:咳嗽(痰湿证)。治应祛寒解表、温脾化痰,佐以清火润肺。处方:茯苓、法半夏各15 g,甘草、苦杏仁、紫菀、浙贝母、白芍各10 g,黄芩8 g,炙麻黄6 g,干姜、生姜、五味子、陈皮各5 g,细辛3 g。服用3 剂后,患者咳嗽大减,恶寒、头痛减轻,纳寐好转。

按:此案患者平素纳食不佳,大便稀,乃脾胃中气升降失常、脾阳不足、痰湿内生所致,胃不和则卧不安,土虚木郁,阳气失潜,相火上炎,故见口干、口苦、脉弦,且痰少、白黏,表现为上热燥咳,感寒后,皮毛收引,肺气郁闭,咳嗽更甚。故治当祛寒解表、温脾化痰,佐以清火润肺。处方以《四圣心源·咳嗽根原》中姜苓五味细辛汤为底方,加生姜、炙麻黄祛寒解表,加白芍、黄芩、浙贝母清泄相火、润肺化痰,同时加苦杏仁、陈皮理肺气。全方紧抓中气不足、其根阳虚的病机,表里结合,平调阴阳,切中病机,终获良效。

6 小结

综上所述,黄元御对于咳嗽的认识上宗《黄帝内经》之法,继承发扬,独树一帜,既引仲景等圣贤之言,又有个人发微,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提出咳嗽根源在于肺胃,中气不足、其根阳虚是主要病机,据此病机将咳嗽分为湿嗽与燥咳,得出“究之湿为本而燥为标,寒为原而热为委”的咳嗽根源之论。治疗根本大法在于辛温、补中、化痰,但临证时也要灵活加减,运用解表、清肺、降气等法治疗该病,对后世治疗咳嗽有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周流黄元御中气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一气周流”理论与针灸补泻手法思路探讨
运用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从“中气”论治术后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黄元御苦读医书成大器
不附和名医
浅析中气与湿温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
——一气周流新释
曹雪芹的杀卿之笔
从一气周流学说浅析中风病的根源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