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传播视域下视频共情策略研究

2023-08-19徐子琛

记者观察 2023年6期
关键词:博主共情受众

徐子琛

通过研究优秀的国际传播视频作品可以发现,很多作品都通过构建感知切入点的方式,来提升受众对内容的熟悉感。从传播客体角度来讲,爱与美是传播活动发生的重要驱动力。美好的、能够引发人身心愉悦或感动的内容往往会获得大众的认可与共情,也更有可能引发二次甚至多次传播。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要求。

视频作为时下最流行时融媒体传播方式之一,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下,我国对外传播视频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视频播放量、热门IP打造、矫正国际舆论场结构性偏见等具体方面仍然任重遭远。

如何利用“共情策略”降低国际传播中的“文化折扣”,以情绪感染、情感共鸣的方式实现传播者和视频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从而使对外传播视频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突出传播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作用,是相关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研究框架与问题

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在《视觉形式感》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共情”这一美学概念,他认为,共情就是人在观察和了解—个客体时,把自己的生命和情感投射到这个客体之中,并为这个窖体所感染,理解和欣赏其美感,使人感到和客体交融合一的现象。之后,国内外学者对共情理论和现象的运用进行延伸。有学者以新闻传播学的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认为“共倩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策划、表达、共鸣、获得、反馈的系统历程,传播过程也就是共情过程”。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共情传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新路径》一文中,作者总结了共情传播的三个层面,即情绪、态度、行为。延续作者的研究思路,我们不难发现,这三个层面存在着潜在的递进关系。当受众从心理层面上实现他人情绪转化为自身情绪的“共享表征”,其更易从态度上认同传播内容与其所传递出的价值观,进而产生支持传播内容的行动。

基于此,本文对马蛟龙Long、碰碰彭碰彭、李子柒、滇西小哥等知名博主的国际传播视频进行分析,探究国际传播视频如何更好地激发受众情绪,进而提升国际传播视频的共情性。

国际传播视频的共情机制

李成家、彭祝斌在《跨文化共情传播》一文中认为,共情的实质是主体在识别、理解他人情感后产生共鸣,并将这种情感共鸣反馈给对方。就视频这种传播形式而言,共情的产生有两个相辅相成的因素:一是让受众充分感知视频中的客体;二是让这一感知在其自身产生映射。

感知空间的建立

构建感知切入点

视频感知空间的建立是受众对其共情的先决条件,如果缺乏这—基础,无论传播者在影像内容中做出了怎样的设置,受眾都无法察觉到,也就不可能由此产生心理表征。对于国际传播视频而吉,视频受众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受众对传播内容具有潜在的文化上的陌生感和体验上的距离感,这种潜在疏离严重影响了视频传播的共情性。

共情传播,“共”是前提。通过研究优秀的国际传播视频作品可以发现,很多作品都通过构建感知切入点的方式,来提升受众对内容的熟悉感。在古筝博主碰碰彭碰彭的视频作品中,古筝和欧美流行音乐进行了跨界融合,扇子舞博主马蛟龙Long在视频中同欧美舞者进行中西合璧的舞蹈表演;博主歪果仁研究协会则更加接地气地推出了中外横向对比的十国测评系列。外国受众可以在这些国际传播视频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共鸣和认知依托,并以此为切入点对视频中的中国元素进行共情。

视频节奏与感知空间的营造

普多夫金在《论电影技巧》中写道:“节奏是从情绪上感染观众的手段。”视频节奏的快慢对受众产生共情的引发机制不甚相同。

较慢的视频节奏有利于受众对画面内容进行更完备的感知,同时为唤醒受众自身经验与情绪留下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博主马蛟龙Long的视频中,舞蹈动作的每次腾空都进行慢镜头处理;博主碰碰彭碰彭的古筝表演视频则更多用一镜到底的手法,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受众感知的人工干预;博主李子柒的视频中几乎全部使用固定镜头,且绝大多数停留时长超过3秒。对于海外受众而言,国际传播视频中的中国元素相对陌生,其其情成本相较国内受众而言更高,慢节奏则更加有利于他们对视频产生共情。

与慢节奏相比,快节奏则能为视频带来更强的冲击力。其所带来的情景性和激动性的情绪能够牢牢锁定受众的注意力。但快节奏带来的内容量增加,也潜在导致了共情空间的不足。受众往往需要借助视频之外的手段,例如评论、弹幕、转发等互动方式进行视频外的交流,在交流与回味中完成共情。

以视听语言规避文化折扣

语言文字不通,文化历史差异是造威文化折扣的主要原因。在传播实践中,用全世界共通的视听语言减少“巴别塔效应”,是增加视频共情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抛开展示性的视频不提,很多故事性的国际传播视频同样选择减少语言文字的使用,例如知名博主李子柒、滇西小哥、阿木爷爷的视频。在这些博主的视频中,纯粹且高质量的画面、音乐和音效简单易懂,降低了海外用户理解视频内容的难度,让视频内容的呈现更加真实、自然、立体,更能将海外受众带入到视频中的情境当中。这样的设计以平视的叙述视角增添了受众的参与感,更易于让受众产生共情。

声音层面的完整性和现场感

视频是声光的艺术。声音同画面一样对引发受众共情起着关键作用。按照创作主体和创作方式的不同,视频声音可以分为人声、音乐和音响这三种类型。音乐方面,由于制作条件限制,多数国际传播视频的背景音乐由成品音乐作品剪辑而成,而非置身配乐,这导致了部分视频在音乐结构方面呈现拼接、急进急出、情绪渲染不到位等特征。通过分析李子柒、碰碰彭碰彭、阿术爷爷等博主的视频发现,这些视频在背景音乐的呈现上都相较完整,以此为受众提供了连贯的听觉和情绪空间。对于短视频而言,音乐的完整性对于受众共隋同样重要。博主马蛟龙Long的视频几乎都是以歌曲《盗墓笔记·十年人间》为背景音乐,为了营造完整听觉空间,使受众共情,他的视频时长大多配合音乐节奏固定在三十秒左右。音响方面,优秀的国际传播视频更注意对环境音和动作音效的收集,以此突出视频整体声音环境的空间感与真实感,营造现场感。

情感共鸣的产生

基于人性的选题设置

在跨文化的传播中,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进行选题设置,关注不同国家作为世界公民的相似性,在个性中寻找共性,以此关联彼此的社会、历史、文化,有利于国际传播视频受众共情的形成。

从传播客体角度而言,爱与美是传播活动发生的重要驱动力。美好的、能够引发人身心愉悦或感动的内容往往会获得大众的认可与共情,也更有可能引发二次甚至多次传播。博主李子柒的视频作品《棉花的一生》是一个非常鲜明的案例,视频在Youtube平台上收获了超87万的评论,这些评论大多指向了三个方面——对李子柒个人手工技艺和拍摄手法的赞叹、她与奶奶之间的感情和对中国文化的向往。视频中展示的棉被传统制作工艺和中国的节气文化在受众对于爱与美的共情中,以柔性的方式进行了传播。

人物的大众化

群体是影响共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视频中人物大众化的设定有利于拉近受众和视频之间的距离,进而影响受众对视频的共情效果。总结众多优秀的国际传播视频不难发现,视频中的人物设定大多为普通社会成员,例如农民、学生、公司员工等,以此谋求在人物层面和受众层面产生最大公约数。

博主歪果仁研究协会推出了职业体验类系列视频《别见外》,视频在海内外都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视频中,外籍主持人在中国体验了外卖员、快递员、服务生等角色,向受众展示了中国大众的生活。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同—视频在国内外的播放效果不尽相同。以国内bilibili和國外Youtube这两个平台的数据为例,主持人体验闪送员、早点摊贩这两个视频在国内平台播放数据较好,但是在国外平台相对较差。而主持人在澳门体验中学生生活的视频则相反,国外传播效果好于国内。归结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国内外受众对主持人体验的职业的熟悉度不同。当受众和视频中的人物缺乏主体共性意识,受众产生自我映射的过程则变得更难。

共通的情感诉求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共通性显著增加,相似的过往经历和共同的现实处境为共情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分析李子柒、滇西小哥、阿木爷爷等博主的视频可以发现,高播放置的背后是视频回应了当下人们共同的情感需求。三位博主视频中的中式田园风光和慢节奏生活为人们排解普遍存在的现代性焦虑提供了稳定出口。这表明,基于共通的生活体验设计选题和呈现手法,有利于受众快速进行自我映射,进而产生良好传播效果。

讨论与研究国际传播视频的共情性,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维度。这对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展现中华文化亲和力、矫正国际舆论的刻板偏见有重要的意义。需要点明的是,本文虽以个人博主为例进行分析,但提升视频共情性对官媒报道同样也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官媒的对外传播视频作品中也有很多优秀的案例,如新华社的《重磅纪录片|真实中国:民主自由人权探索之旅》《全球连线|解码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日报社的《求索:美国共产党员的中国行》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宏大叙事中的小切口,通过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故事激发中外用户共情,进而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当下,视频技术快速迭代革新,人工智能、全息投影、数字建模等新技术不断拓宽视频的边界并为之赋能,其营造出的更强的互动感和在场感为引发受众其情提供了更多可能。这警示我们,关注新视频技术对受众心理表征的影响,将为提升视频共情性寻求到更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应对策略。

猜你喜欢

博主共情受众
跟着零食博主买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时尚博主谢慕梓:分享身边的美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