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人充电桩市场“风口”来了

2023-08-19赵琼

记者观察 2023年6期
关键词:随车家用风口

赵琼

充电桩是改善电动汽车用户体验的关键,将形成一个公认的千亿元级别市场。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市场化新阶段,一个隐秘的“风口”正在形成,那就是私人充电桩市场。

過去,行业的关注点大多在公共充电桩,关注充电桩数量、车桩比、充电速度等要素;如今,私人充电桩开始让人不容忽视,品牌、安装体验、充电场景等要素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风口”的形成,充电桩零售和运营市场都面临重要机遇。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这则消息更是让不少充电桩运营商为之振奋。

整车市场爆发和转向带来机遇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迈入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为充电桩行业带来生机与活力。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25.6%,提前3年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设定的“2025年市占率达到20%”目标。

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加速,私人市场的爆发成为特征之一。据悉,在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纯电动车型的占比这到80%,而其中私人消费占比为78%。过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双限”城市,二是网约车和出租车,三是微型电动汽车。随着过去十多年来的发展,网约车和出租车等公共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已接近饱和;而私家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则是最近两年才有的现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动力,可能将主要来自于蕴台无限潜能的私人消费。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私人充电桩市场的蓬勃兴盛。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58.6万辆,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63.2万台,两者均快速增长。其中,车桩增量比为1:2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2023上海车展上,不少参观者明显的感受是:新能源汽车时代“扑面而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仍将快速提升,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850万辆,渗透率增至36%。这意味着行业亟需面对的问题是:私家车消费爆发之际,如何解决家庭充电的市场痛点?

事实上,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市场,从不会缺少“掘金者”的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非常‘年轻,其发展经历就像竹笋一样,慢慢蓄力之后才破土而出。2020年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暴涨,并在2022年一鸣惊人,导致私人充电桩市场一时间也迅速扩容。”一位家用充电桩从业者见证了行业的快速发展,“过去几年,公司的业务量持续增长,甚至达到了翻倍式的增长,今年有望增长100%。”

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地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政策利好频出,让私人充电桩行业看到了市场新机遇,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车企开始调整随车送桩策略

纵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私家车所带动的家庭充电市场兴起,背后离不开各家车企对充电桩业务的战略规划。

我国电动汽车私人充电桩的安装成功率在50%左右。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随着住建部及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社区充电建设,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可能达到60%-70%。不过,仍将有30%-40%的车主,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在所居社区安装充电桩。

“以前都是车企随车送充电桩,但从2020年开始,特斯拉首先不送桩了。”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渠道总监张吉增说,“以前,充电桩的成本都是包含在整车售价中。如果车企继续随车送桩,整车成本会提高,就没有利润可言了。如果把充电桩拿出来单独卖,车企不仅能赚到钱,还让整车成本有了下探的空间。”

据了解,2020年,国产特斯拉Model 3不再赠送充电桩,车主在购车时需另付8000元购买。这就是特斯拉推出的全新家庭充电解决方案——特斯拉家庭充电服务包,包括:一台特斯拉交流壁挂式充电器(第二代设备)及80米内基础安装。同年,特斯拉宣布正式入驻天猫旗舰店,开设了全球第一家特斯拉网络官方旗舰店。不少行业人士认为,这让标准续航版Model 3的售价得以降至30万元以内。

其实,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很多车企都采用自建充电桩或赠送家用充电桩的方式,以促进销量增长、打造品牌形象。如今,越来越多的车企则开始调整战略。比如,一直主打充电服务“招牌”的小鹏汽车,对相关权益进行了变更。去年5月,购买小鹏G3i、P5和P7的用户,已不再享受终身免费充电和免费家用充电桩及安装的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明确表示不随车送桩的车企包括特斯拉、小鹏、极氪、奔驰等;仍旧随车送桩的品牌有哪吒、欧拉、埃安、理想、奥迪、高台、红旗等;还处于过渡期间的车企则是大众、极星、荣威、问界、长安、比亚迪等。而仍旧送桩及还处在过渡期的车企,正是家用充电桩服务商“紧盯”的对象,它们准备随时从车企那里接手这部分市场份额。

可以看出,现阶段,车企不再随车送桩的趋势已比较明显,私人充电桩市场正在进一步释放。有行业人士就此提出,车企不再赠送充电桩和安装服务是大势所趋,原因有三:一是为降低售车成本,从而增加市场竞争力;二是有近三分之一的桩送不出去;三是用户对充电桩的个性需求逐渐显现。

充龟桩零售及运营市场兴起

要想抓住“风口”,就需对行业有精准的判断,在零售端,2019年至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充电桩消费规模和增速逐年增长。根据阿里消费洞察的数据,2020年,消费规模为2亿元;2021年为8亿元,同比增长300%;2022年为15亿元,同比增长88%。从2022年家用充电桩零售市场份额情况来看,特斯拉依旧占大部分比重,为67%,其余的则被挚这科技、普诺德、公牛等企业分食。

充电联盟预测,2023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将达958.4万台,较2022年有437.4万台增长空间。其中,2023年预计随车配建充电桩增量达340万台。

此外,根据阿里消费洞察2019年-2022年的数据推导,过去四年来,国内充电桩零售市场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8;考虑市场体量基数逐年增大,以及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率可能比2022年有所放缓,预计2023年充电桩零售市场的年度增长率将不低于70%,整体规模将这25万亿元。

据悉,目前国内车企提供一台充电桩和安装服务的成本,一般是3000-5000元,高端品牌更高。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付出充电团队人力成本、系统成本、管理成本等。充电服务成本按5000元计算,如果能省下来这部分支出,一辆售价为20万元的车型,成本可以减少25%。

充电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年来,随车配建充电桩的保有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截至今年3月,整车企业成员采样的421.6万辆新能源汽车中,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数量达388.4万台。

可以说,充电桩零售市场“忽如一夜春风来”。比如,在京东平台上,目前的充电桩产品除了来自车企自有品牌特斯拉、比业迪外,还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挚达科技、普诺得、公牛等第三方服务商。

电动汽车行业资深顾问黄山认为.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的崛起,打开了充电桩的两大市场,除了零售,还有运营。从充电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它们需要考虑私人消费者充电的具体场景,以及如何与当地的商户形成台作关系,将充电与服务紧密结合,这也意味着私人消费者的日的地充电场景需要更加细化。

运营商与用户正在越走越近

黄山表示,购车时选配充电桩,将是一种市场发展趋势。除了车企有降低威本的需求,其他促成因素还包括无序安装带来混乱、安装成功率越来越低等。还有行業人士提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未来,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充电桩是否容易安装。

不过,与公共充电桩相比,私人充电桩市场的破局完全属于不同的打法。张吉增表示,家用充电桩的安装,关乎对消费者的培育及其自身的认知问题。未来,在家用充电桩领域,由于销售、服务、安装与平台是一体的,市场会发展得越来越细化,门槛也会越来越高。针对未来新车主安装充电桩、老车主更换充电桩,以及燃油车车主换车等需求,使消费者相互联结的私域(比如微信朋友圈、其他网络群组等)的作用正在显现。

目前,消费者购买家用充电桩的最大掣肘在于:高昂的决策成本和繁琐的安装过程。私人消费者选择家庭充电,需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为更好地帮助消费者进行决策以及简化后续安装流程,很多充电桩运营商开始利用抖音或视频号进行宴地场景化的讲解。

“电商直播不仅是卖货,更多是进行消费者认知培育。充电桩是—个场景化的消费晶,本身就适合在车库、停车场、小区等地方进行安装讲解。”张吉增说。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大,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分工将更加明确,使得在充电基础设施环节真正与用户接触的角色,从车企变成了充电柱运营商。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规模市场的形成,促使充换电行业进一步细分,经营模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仝宗旗表示,“预计未来2-3年,充换电基础设施将更多发挥信息、能源、流量枢纽作用;市场将以应用场景和用户群体特征进一步细分;运营模式将以跨界融合为主要衍变方向;超级快充技术将加快示范应用,并开启标准融合进程。”

家用充电市场的形成,正是充换电市场以应用场景和用户群体特征进一步细分的表现之一。其实,针对私人充电桩市场的爆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星星充电创始人、万帮数字能源蕾事长邵丹薇带来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提出应优先发展“企事业单位有序充电为主+公共快充为辅”的“工作地充电”模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迅速布局充电设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充电设施建设。

对于充电桩行业来讲,如果以抢占市场赢得先机为上半场的话,那么以培育用户为下半场的比赛已拉开序幕。在业务模式上,很多品牌采用了车企端和零售端两端并重,销售渠道端线上和线下共同发力的策略。

事实上,随着私人消费市场的爆发,充电柱行业市场驱动发展的阶段也已来临。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是难得的机会,目前已有运营商从做平台转向做服务。对于未来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机会,“区、县一级的下沉市场、住宅、小区、工作园区等具体的场景、碎片化服务”等成为被提及较多的要素。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蕴含在这些下沉市场的具体充电场景,以及充电运营商与消费者产生真实连接的场景中。

摘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汽车报”

猜你喜欢

随车家用风口
“地产+露营”新“风口”来临?
家用对讲机的概述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1~7月,国内随车起重运输车市场分析
关于家用电热水器的安装及使用
活力美妆可能是下一个风口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随车起重机的优化分析
2015年1~11月,随车起重运输车两极化发展日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