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议新高考下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策略

2023-08-19刘佳婷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实验设计原理变量

刘佳婷

生物高考实验试题的考查主要题型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題和解决问题的主要题型。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题型。我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一、实验设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的现象等。但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由于受时间和卷面的限制,实验设计能力考查无法面面俱到,或者是考查实验步骤的设计、续写或修改,或者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或者是实验数据的加工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或者是考查实验结果的预期与讨论,或者是实验装置的检验或改进等等。

设计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①明确实验目的→②确定实验变量→③分析实验原理→④提出实验假设→⑤落实实验用品→⑥设计实验步骤→⑦预测实验结果→⑧得出实验结论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解题思路

2.1 明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类型

明确实验目的就是要弄清“做什么”的问题,即探究或者是验证什么生物学现象或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运用原理进行实验设计,才能明白实验设计中哪些因素是实验变量。

实验设计一般有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实验设计。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而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多种可能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

2.2 找出两类变量,确定对照类型

2.2.1 找出两类变量

在实验过程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据其在实验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

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又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2.2.2 确定对照类型

通过设置对照实验, 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又增强了对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如“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接受光处理的种子是实验组, 不接受光处理的种子为对照组。设置对照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

a.空白对照:设计一个不加任何实验处理的对照组。即不给对照组做任何处理因素。

b. 自身对照:指实验组与对照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是典型的自身对照实验,这种对照实验的关键是比较实验前后的变化。

c. 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如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的个体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

乙组:饲喂甲状腺素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丙组:对蝌蚪不做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

d.相互对照:指不另设置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证明植物根向地生长实验中不同方向放置的玉米种子之间的对照。

根据实验要求,凡是涉及确定变化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实验中,一般都需要设计对照实验。了解常用对照的类型,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设计时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设置。

2.3 理解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决定着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的设计及相应实验试剂的选择。如“设计实验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的实验。这一实验的实验原理同教材中常规实验“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原理相同,因此可用双缩脲试剂与唾液的呈色反应来验证这一问题,明确了这一原理之后,也就明确了其主要实验步骤与“蛋白质成分的鉴定”类似。

2.4 提出假设和预期

假设:是“可能会怎么样”,并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可检测的解释。具体为:提出假设→寻找证据→符合事实(不符合事实)→假设成立(假设不成立)。

预期:在检测提出的假设以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一个假定的结果),若预期没有实现,则说明假设不成立;若预期得到实现,则假设成立。

2.5 恰当选取实验材料

2.6 细心研究实验条件和器材

2.7 合理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的构思一般是:材料准备与前处理→分组、编号→对不同(或同1)对象施以不同的处理(对照原则)→结果观察(或预测)、记录→根据结果(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有一定的顺序,要注意实验步骤的关联性和实验操作的程序性。实验步骤的前后顺序一般不能颠倒,特别是关键环节。

2.8 观察和收集数据: 在实验方案中要事先设计定时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次数, 同时应按要求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

2.9 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对记录的数据(包括现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一般常用的表达方法有文字描述、表格、坐标曲线、画出观察图象等,然后进行推导得出结论。

3.实验设计中的注意技巧

3.1实验组别的编号:凡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需用1、2、3……或A、B、C……或甲、乙、丙……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

3.2 实验现象的观察: 找准实验观察的对象并准确描述。

3.3 实验结果的表达:针对实验现象,分析单一实验变量对结果的影响并选用文字、表格、坐标曲线图等形式进行具体、准确表达

总之,解生物实验设计题时,既要掌握答题的基本思路(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实验变量——理顺设计思路——表达实验步骤——找准观察对象——预测和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同时又要了解实验设计中的注意技巧,并结合实践多训练,定能提高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成绩。

猜你喜欢

实验设计原理变量
不同的温度
有趣的放大镜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哪个凉得快?
无字天书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