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浪突围 奋勇“进菌”
——福建省泉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见闻

2023-08-16龚玉唐茜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永春县南安市鲜菇

|文/龚玉 唐茜

»永春县——都镇食用菌基地

相比于泉州“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盛海丝商业版图、跻身“全国十强城市”行列的闽南工业大盘,植根于农业领域的泉州食用菌产业是相对“静默”的。在产量和品种特色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泉州食用菌产业如何逐浪突围、走出一条稳中有进的发展道路?近日,笔者赴福建省泉州市实地走访,探寻泉州食用菌产业发展脉络,感受其产业振兴迸发出的强劲活力。

齐兴“一枝春” 产业助振兴

穿过重重蜿蜒的山路、层层叠翠的林木,永春县一都镇正坐落在青山怀抱之中,西与漳平市象湖镇毗邻。近年来,永春县以“小菌菇”为题,力作产业振兴的“大文章”,一都镇正是其中的优秀样板。

净空盈碧,一个个食用菌标准化大棚依山而起,走进福建菌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仙友村菌菇生产基地,毛木耳朵朵簇发,长势喜人。据悉,近年来,福建省菌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菌菇小镇项目,着力生产香菇、平菇、木耳等菌菇品种,随着温室大棚、菌包自动化生产车间、加工车间、食用菌科普室等设施配套的进一步完善,其菌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

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福建菌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自产200多万袋菌棒,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优势和作用,通过订单式生产、订单式销售,开拓稳定的市场,确保产品有销路、企业有效益、农户有收益,产品由合作社、公司、经销商统一收购分销。同时,建立冷链仓储物流中心为转运的食用菌提供暂存服务。

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大力推广,让一都镇食用菌产业迈上“快车道”,成为当地联农带农的“主引擎”。

在泉州市永春县锦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九台香菇菌棒全自动生产线齐齐运转,一个个标准化菌棒宛若“熟瓜”落下,沿着自动运输带徐徐上架,这是该合作社今年投资两百多万购置引进的闽侯海源机械,设备全新升级也将让基地产量产值翻倍增长,预计今年可生产800万袋菌棒。

“一个菌棒可补贴一毛二,有了社会化服务补助资金支持,我们做菌棒更有底气了,辐射带动山区村落的400多户菇农进行香菇反季节生产。”泉州市永春县锦都食用菌合作社郭金书说,自去年以来,合作社享受到永春县政府食用菌产业社会化服务补贴,按照承接服务组织补助资金40%、被服务农户补助资金60%的标准,持续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以“点线面”结合的形式,年生产及推广菌棒500万袋,年产鲜香菇5000吨。

“社会化服务系统为农业农村局和我们合作社之间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线上交互平台,今年电子合同的上线,也将助力我们食用菌社会化服务工作更好更快开展。”泉州市永春县锦都食用菌合作社广泛调动菇农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热情,积极带动农户增收增效,有效促进镇域内向基地看齐,推进食用菌产业朝现代化纵深发展。

一枝独放不是“春”。社会化服务遍地开花,不仅汇聚成永春食用菌产业振兴的磅礴动力,还延伸到全国产业扶贫一线,激荡出乡村振兴的交响曲。

香菇、平菇、秀珍菇、木耳……在五里街镇埔头村冠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基地,小小菌菇“链”起永春县的兴农“菇”事,这里是曾仲明在永春县的四个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鲜菇可达4000多吨。

作为永春县食用菌产业的探索“先手”,从2006年起,曾仲明返乡创业建设食用菌基地,带领本地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2019年4月在永春县政府的组织下,与宁夏同心县开展交流,通过实地考察,成功栽培平菇、香菇、秀珍菇、黑木耳品种,为当地160余名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年增收一万元以上。

从培育一朵小小的菌花到跨越山海、一路菌香,曾仲明“扶贫”又“扶智”,向当地贫困户开放大棚等生产设施,推广“五新”技术,通过保底收购、无偿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贫困户承包菌菇生产,吸纳村集体入股包装材料生产线,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生产模式在同心县落地生根,大力谱写闽宁合作致富篇章。

“码头菌”竞发 聚力促发展

一泓碧水,黛山掠影,汩汩清泉从南安市山美水库奔腾而出,润泽千万家。要溯源泉州食用菌工厂化发展历程,就要到山美水库近旁的码头镇走一遭。

“当时我们就下定决心搞海鲜菇工厂化,跟着漳州九湖食用菌研究所技术员学习生产技术,边做边学、摸索出路。”南安市绿兴食用菌有限公司经理吴江河说,他是码头镇食用菌企业工厂化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从2001年起,码头镇第一家食用菌工厂诞生,一批批“绿”字号的食用菌企业新建、重组,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码头镇食用菌工厂化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2011年南安市绿兴食用菌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多年来通过海鲜菇菌种升级、厂房扩建,产能产值不断提升,日产可达25吨。

随着“一荤一素一菇”合理膳食结构的大力推广,今年,南安市绿兴食用菌有限公司抓住预制菜发展“风口”,和厦门聚宝厨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一年六百吨的预制菜合同,用实际行动发力食用菌预制菜,向更高阶产业链迈进。

锚定市场,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步伐在码头镇不断加快。

»永春县菌棒

在福建省吴记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海鲜菇如簪似玉、簇簇齐发,薄薄的冷气氤氲出一个雪白的世界。“今年,基地进行食用菌生产工艺再升级,菌袋单产量从七两到一斤二,日产两万袋、产能可达十吨,产量产值实现双提高。”南安市食用菌生产服务小组成员介绍道,“一般而言,农历七月十五到次年二月十五是海鲜菇供应市场旺季,生产会随之调整。”

一些企业在食用菌工厂化探索中选择“新变”。

出菇房里,一柄柄灰褐色的“伞帽”争相探出,工人正在采摘高处的鹿茸菇,不一会儿便盈满篮筐,南安市绿亿食用菌种植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厂化菌种已经进行了“三代革新”——杏鲍菇、海鲜菇,再到如今的鹿茸菇。其负责人吴水生形容自己一直“摸着石子过河”,食用菌传统市场趋于饱和,高品质珍稀食用菌供给相对“空白”,新品种培育转型势在必行。

“鹿茸菇比较‘秀气’,容易受到pH值、温度、菌料等多个因素影响,我们找出最佳‘配方’,将菌包改良后每袋可以增产2两,食用菌其实是生物科技,拼的就是技术。”吴水生介绍。

南安市绿亿食用菌种植股份有限公司凭借科技创新成功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焕发市场新活力。为进一步提高鹿茸菇品质、延长产业链,南安市绿亿食用菌种植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引进了省人工、污染小的自动液体接种机,同时还引进鹿茸菇烘干机,淡季鲜菇日产可达五六吨,旺季日产十五六吨,每日可烘干五千斤鲜菇。

从“各自为阵”到抱团发展,如今,码头镇食用菌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有4家食用菌工厂化企业、3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从事食用菌生产、销售、储运、包装、加工及废弃物利用等农户2125户;2013年被列为福建省农民创业示范基地,每年都投入一千万元以上实施食用菌智能化生产技术设备引进和厂房扩建,2016年以来,由南安市绿亿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泉州市绿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南安市宇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福建省吴记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组成的福建省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落地诗南村,基地与福建省农林大学、农科院合作,引进最新科研成果,建立泉州市专家工作站、星创天地等科技创新交流平台。

»海鲜菇打包

码头镇立足现有资源禀赋,不断更新技术、发展新品种,形成以真姬菇为主产的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格局,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日益显著,年产量1.5万吨,产值1.2亿。

如潮涌至 行稳致远

在晋江市龙湖镇龙埔村,一个五层高、5000平方米的楼层式基地尤为引人注目,连日来,数十吨金针菇从这里包装出库,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几乎占据了泉州金针菇产销的“半壁江山”。

2011年,泉州鑫盛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施纯情首次投资500余万创建全年袋栽金针菇生产工厂,实现年产优质袋栽金针菇100余吨。2016年,又先后投入4000多万,建成自动化瓶栽金针菇生产线。稳定成熟的液体菌种金针菇瓶栽工艺实现了金针菇品质的再升级。如今,泉州鑫盛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基地金针菇日产规模两万五千瓶,产能可达25吨。

“以工业成本做农业,都会经历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周期,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不能止步于等行业春天,而是要在合适的利润下,让企业走得更远,在资金和技术两方面下功夫,赢得食用菌长足发展的动力。”施纯情说。

近年来,施纯情继续加码金针菇生产规模,致力提质扩能,在石狮市高新区通过招商引资投建新厂,项目规划分二期建设。今年一期项目将建成投产,预计达成金针菇日产规模10万瓶,日产能突破50吨。

猜你喜欢

永春县南安市鲜菇
海鲜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分析
永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中草药对海鲜菇贮藏保鲜品质的研究
南安市首批石材产业星级人才初步人选公布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走进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掠影
——走进福建省南安市崎峰小学
永春县2016年9月1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图解海鲜菇袋式栽培技术(十)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掠影——走进福建省南安市国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