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意人物创作对中国画专业建设的影响

2023-08-16吕明帅韩春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多元融合中国画

吕明帅 韩春雨

摘 要:中国写意人物画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它能有效地将观者的思想和感受联系起来,而且能够深刻地反映出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种传统的绘画形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近年来,中国的写意人物画既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精髓,又与当下的社会潮流相呼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写意人物;中国画;多元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多元融合背景下提升中国画专业内涵建设研究”(2022JY3-42)研究成果。

一、写意人物画基本概述

写意人物画又被称作水墨人物画,其绘画方式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在宣纸上进行作画。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相比于花鸟画、山水画,出现得更早一些,大致可以分为肖像画、道释画、历史故事画等。写意人物画讲究的是把人物的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而“传神”是一种描绘人物的艺术,它注重将人的特点、情感、外貌与周围的背景融合在一起,以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它的创作方式强调了将人的特点融入到作品的整体构图当中。

中国人物画拥有厚重的底蕴,可追溯到周代,当时就出现了用来宣扬道德准则的古代壁画。而到了秦汉时期,更多地描绘了古代传说、民间传说、宗教信仰等,其中,从战国时期楚墓中发掘出来的《人物龙凤图》及《人物御龙图》等帛画,更是被认定为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在魏晋时期,随着观念的彻底解放、佛学的引进和玄学的流行,中国人物画的绘画技法从简单粗糙到复杂细腻,特别是宗教绘画更是蓬勃发展,顾恺之等一批绘画大师和以《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一批人物画论,都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前,中国写意人物画作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并且不断汲收外来的艺术元素,以此来呈现当代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国写意人物画家倡导“画形”,注重捕捉能够表现出生命力的眼睛、肢体语言、身体特征和关键细节,强调主次分明,相较于衣冠更注重传情的面部手势,相较于环境描写更注重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在写意人物的绘画技法中,笔和墨相互作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纸,既可以传神,又能抒情达意,还会显现个人的风格,其在难易程度上远远胜于山水花鸟画。写意人物画展现出的笔墨风格和传神写意的特点,不同于一般肖像画,这也是写意人物画的独特之处。

写意人物画技法是很难掌握的,写意人物画家如果不经历几十年的磨炼,很难画出写意人物画的精髓。中国写意人物画家应该掌握写实主义绘画风格的技巧,并能够提升作品的视觉效果。对一名优秀的写意人物画家而言,不仅需要拥有出色的绘画技巧,而且必须不断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高技艺水平。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训练,画家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仅仅靠技巧并不足以让一幅作品从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优秀的写意人物画家还应拥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特别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能够深刻领悟到中国绘画审美的核心内容。同时,写意人物画家还应该深研书法,努力提升自己艺术内涵,并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绘画对于纯粹与优雅的追求。

当今是快節奏的时代,也是多元化融合的时代,年轻一代的写意人物画学习者,应该多品读优秀的中国写意人物画作品,深刻欣赏和领略它们的艺术精髓,并且沉下心研读理论书籍,从而更好地应对社会浮躁,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二、当代写意人物画的发展

(一)发展的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无比灿烂辉煌的文明,它丰厚的历史文化遗留为中华民族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写意人物画在过去几百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既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又融合了当代的美学思想,为中国绘画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自20世纪以来,近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写意人物画已经从一种古老的艺术表达形式,转变为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从创作到技术,从观念到实践,写意人物画作品已经到达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一切都离不开画家们的努力和探索。我国写意人物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我国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的技艺完美结合,从中提炼出独特的审美观,让观者沉浸其间,从中获得一种心灵的洗礼,激励他们追寻自己的梦想,追寻一种真正的艺术境界。它既体现出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又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他们能够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我国的写意人物画不仅延续着传统艺术精髓,而且还融入了当下的流行趋势,成为当下我国美术界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二)发展现状

20世纪以来,我国的绘画艺术作品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特别是在写意人物画领域。通过研究这些作品的演变历程,我们会发现,它们的演变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这些演变与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外来文化的传播是分不开的。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受我国当时的国情和艺术的发展状态等因素影响,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等先后提出“国画改良”的口号,提倡在我国的绘画领域引进西方的绘画风格,尝试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改革。这种现象反映了文艺学术界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并且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历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49年后,我国的文艺学术界更加关注和推广国画改良。其中,徐悲鸿的中西结合风格成为当时的主流艺术流派,吕凤子的写意人物画、丰子恺的漫画写意人物也成为当时的重要艺术风格。赵望云的写意人物画更加注重乡土风情,他的绘画创作多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这也和他的出身和早年间的生活息息相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写意人物画开始进入探索和开拓时期,在艺术手法的表现上,传统的写意人物画的笔墨技法得到了有力发扬,并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绘画技法与表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写意人物画的面貌焕然一新,改变了以往的写实主义形式,绘画的表现题材也比较广泛,出现笔墨与人物造型的结合。

艺术家的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艺术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写意人物画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面貌,并且在当今的艺术界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未来发展趋势

中华文明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的中国写意人物画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吸引着众多的观者,成为中国画、中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写意人物画不仅仅是一种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而且也蕴含着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理念。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中国当代写意人物画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创作中国写意人物画,创作者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代的审美观念进行全面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现作品的独特魅力。中国当代写意人物画创作需要持续创新,通过汲取各类美术作品形式的优点,并将它们结合,来达到更加出色的艺术效果。

三、中国画专业建设过程中写意人物创作的

多元融合方法

随着当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融合,绘画艺术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创作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从题材的选择到形式的表达,都有着独特的个性。艺术是一种将人类的思想和情感转化为形象的过程,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的本质是一种超越生活的表达方式,它需要艺术家们深入观察、理解和体会,并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创作和表现。艺术的创作旨在将主观和客观、形式和内容融为一体。艺术家们因为经验、知识和观察角度的差异,在处理相似的事物时会有所不同。因此,艺术创作既要尊重客观事实,也要尊重主观意见;既要关注内容,也要注重外在。

(一)表现方法

在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方面,许多写意人物画的学习者都会采用写生的方法,而要进行写生,往往要有一位真实的人作为参照,通过对创作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对创作对象的身体比例进行细节的把控,然后才可以开始作画。写生并不局限于死板地捕捉客观世界,相反,这种方法可以让绘画者将个性化的、独特的、逼真的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能够展示出个性化审美的作品。

中国的写意人物画写生与西方的素描和速写有着很多的不同点,虽然都是对造型的训练和对模特的描绘,但是中国写意画写生落笔讲究的是“意在笔先”,而西方的素描速写写生中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的味道比较重。中国绘画,尤其是写意人物画写生,在追求客观现实的同时,在画中对模特的精神气质以及内涵方面也都有着充分的表现,这也是中国写意人物画写生和西方的素描速写写生不同点的体现。

(二)创作题材

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各异,这些差异也决定了不同阶段的艺术具有不同的风格。在当今世界,日常生活对于艺术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当今的写意人物画也需要更多地关注生活,以便更好地表现出当下的风格。

艺术创作是反映生活的过程,现实生活为艺术创作提供灵感源泉。充分认识到艺术创作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写意人物画创作十分重要的基础和基本认知。艺术作品大多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从古至今,很多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作品都与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创作内容的成功取决于画家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也是绘画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精心挑选创作对象,精心构建瞬间视觉形象,并且精心处理整幅画面,才能做到在画面创作内容上的成功。當前,学习和创作中国写意人物画的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水平,以便从日常生活和复杂的素材中提炼出基于情感的创作主题,并挖掘出它们的真正含义,以便捕捉到最生动的人物形象。

(三)表现语言

在某种程度上,形式语言可被视为一种独特的工具。各种艺术类别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例如舞蹈的动作、音乐的旋律、绘画的颜料与图案等。在中国画方面,写意人物画拥有一套完整的笔法和技巧。这些技巧包括构图、造型和色彩的使用。

其中,构图如果处理得好,会使绘画作品的视觉效果非常强烈,在众多画作中显得格外突出;如若处理得不当,会导致整个画面的协调性差,拉低画作的格调。在写意人物画中,构图的技巧有很多,例如主次原则、虚实原则。S形构图、对角构图等都是写意人物画的构图方式,同时也是中国画的构图方式。

有了构图作为支架,还需要有色彩的点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绘画中,各种色彩在空间有机组合,按照一定的比例,有秩序、有节奏地相互联系、相互呼应,从而成功地构成画面和谐的色彩整体。当今,许多艺术家都在尝试通过结合各种艺术元素来展现他们的作品,并努力打破既定的画法框架,从而在多元化融合的背景下使中国写意人物画拥有更加独特的表现语言。

四、结语

艺术总是在继承与不断创新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向前发展着,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历史所揭示的一个普遍规律。我们必须坚持和保护我国的传统艺术,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在当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环境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写意人物画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在当今,写意人物画创作应该致力于推广和宣扬中国的优秀传统。然而,在当今多元文化融合的环境下,为了中国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写意人物画创作还应该以多种多样的创作形式发展,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中国的写意人物画既要保留中国传统的精髓,又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与当下的社会潮流相呼应,只有这样,中国写意人物画才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裴杰.新中国以来写意人物画表现语言的演变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2]杨威,李卓毅.现代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再认识[J].美与时代(下),2022(6):90-93.

[3]吴沿超.试论写意人物画图式语言的审美表现[J].艺术市场,2021(4):100-101.

[4]李荟婷.水墨人物画表现技法的实践[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6.

[5]商艳玲.经造化 通心源:谈写意人物画的写生与创作[J].美术观察,2022(9):138-139.

[6]宋建强.当代写意人物创作探究之我见[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吕明帅,佳木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韩春雨(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多元融合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偏向的多元融合
论耶律楚材胡汉并重的多元诗歌创作观念
朱光潜美学三大理论资源及其当代启示
基于能力培养的多元倾听策略探究
岭南文化多元融合的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