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松剂治疗破伤风的观察及护理研究

2023-08-15闫锦钦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津30019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6期
关键词:静脉炎痉挛状态

闫锦钦(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津 300192)

破伤风指的是在出现皮损性创伤之后所发生的一种凶险性较强的疾病,具有相对较高的死亡率,一般可以达到20%-30%,重症患者死亡率可以高达70%,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一定的威胁[1]。近些年来,破伤风这一疾病的发生概率有所提高,得到了临床关注与重视,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肌松剂的应用较多,但是因为患者肌痉挛发作较为频繁,再加上各种症状的影响,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想要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还需要配合优质、全面的护理工作[2]。基于此,本次实验研究将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肌松剂治疗的破伤风患者56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析了运用肌松剂实施破伤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与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将3年间(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肌松剂治疗的破伤风患者5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所运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观察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7例,所占比例为60.7%,女性患者11例,所占比例为39.3%,患者的年龄最高值为68岁,年龄最低值为18岁,年龄平均值为(53.67±3.72)岁,患者潜伏期最长的为15天,最短的为1天,平均潜伏时间为(6.54±0.36)天,受伤原因为铁器或者竹器损伤的患者有22例,产伤患者有6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8例,所占比例为64.3%,女性患者10例,所占比例为35.7%,患者的年龄最高值为67岁,年龄最低值为19岁,年龄平均值为(54.05±3.81)岁,患者潜伏期最长的为14天,最短的为1天,平均潜伏时间为(6.47±0.39)天,受伤原因为铁器或者竹器损伤的患者有21例,产伤患者有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后可知,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基本一致,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大于等于18岁;②出现了全身痉挛状态、反射性持续性抽搐等破伤风表现,且符合破伤风的相关诊断标准[3];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具有明确外伤史;④患者与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内容,且在知情、自愿状态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因为抽搐导致不稳定高血压、心动过速等相关情况出现的患者;②合并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③合并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④因为各种原因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入院之后两组患者均实施局部彻底清创,并根据医嘱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并开展镇静、解痉挛等常规治疗操作。如果患者入院超过7天,则要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并通过微量泵静脉肌注的方式实现肌松剂的使用,具体方法如下:治疗初始所运用的药物为苯巴比妥钠,每次的剂量为0.3mg;氯丙嗪,每次的剂量为75mg;安定,每次的剂量为200mg;均每隔12小时用药1次。如果患者抽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需要加用泮库溴铵,剂量为0.1mg/kg,用药的方式为静脉推注,之后以0.02mg/kg的剂量持续微量泵入,时间为2小时,如果患者有肌痉挛发作,可以适当增加药物剂量,范围为0.03-0.1mg/kg,并在用药后5-10分钟为患者实施翻身、吸痰,连续治疗时间为5-16天,如果患者并没有肌痉挛情况的出现,则可以适当减少药物剂量直到停药。在此治疗基础上,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如下。

1.2.1对照组患者运用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温馨且舒适的住院环境,控制好室内温湿度,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常规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在床旁准备好基本的抢救物品与药品,严格按照感染性疾病的相关规定实施必要的护理操作。

1.2.2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为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与内容如下:①呼吸道管理。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帮助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鼓励患者在抽搐后或者是抽搐间歇的时候主动咳嗽,以促进痰液的排出,如果患者痰液较多则需要实施雾化吸入,当患者痰液量较多且无法主动排出时,则需要通过吸痰的方式排出痰液,以避免窒息情况的出现。同时,患者出汗较多,消耗较大,可能出现体液不足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为患者输入足够的体液量,一般控制在3000-4000ml之间,并尽可能避免采用电动吸痰,必须要使用电动吸痰时也要保证动作轻柔,控制每次的吸痰时间在15秒之内。②痉挛护理。在痉挛发作早期要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补液方式实现体液补充,痉挛缓解后可以借助胃管实施鼻饲,并做好管路观察,在发生堵塞、扭曲的情况时及时进行更换。③呼吸机护理。在为患者实施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通气模式,科学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时倒掉冷凝水,并每隔24小时实现1次回路更换、消毒工作,以减少细菌产生。在患者肌痉挛得到有效控制且恢复自主呼吸之后,逐渐减少呼吸机呼吸次数与氧气浓度,直到可以撤机为止,并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④并发症护理。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很多,包括痉挛、肺部感染、呼吸系统病变、胃黏膜损伤等,需要护理人员积极做好患者病情表现的观察工作,并保证各种护理操作的科学、合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预防并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出现。同时,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以中和胃酸,为胃黏膜提供足够血供,避免胃黏膜损伤情况的出现,以促进患者机体的更好恢复。⑤心理护理。患者虽然经常出现各种症状,但是其神志处于清醒状态,容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与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就要多运用鼓励性语言,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从而实现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心态。⑥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家属介绍关于破伤风的发病机制、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改善等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治疗有一定的了解,以提高患者、家属对于治疗的积极性、配合度以及依从性。⑦安全护理。安置患者的房间光线尽可能暗,以避免强光对患者造成刺激,并做好周围患者与陪护人员的宣教工作,告知其动作要轻微,避免大声说话,减少噪音,减少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同时,也要为患者加床栏,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了抽搐则需要放置牙垫,并保证皮肤干净、整洁,避免局部受压情况的出现。

1.3评价指标 本次实验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与评价指标分别为静脉炎发生率与严重程度以及舒适度、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非正常拔管率、并发症(痉挛、肺部感染、呼吸系统病变、胃黏膜损伤)发生率。

静脉炎分级借助《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4]中的相关内容制定,患者输液部位未发现任何异常表示并无静脉炎出现为0级;输液部位有发红情况,伴或不伴疼痛为1级;输液部位有明显疼痛,且发生红肿、发红的情况为2级;输液部位有明显疼痛,在有红肿、发红情况的同时出现条索样变化,触碰后可见条索状静脉为3级;输液部位疼痛明显,红肿、发红且形成条索样变化,触碰发现静脉条索状物超过2.5cm,且出现脓液为4级。

心理状态从焦虑、抑郁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分别借助焦虑自评量表[5]以及抑郁自评量表[6]实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的分界分值为50分,超过这一分值则表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的分界分值为53分,超过这一分值则表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越严重,心理状态越不稳定。

舒适度的评价借助医院自制“舒适度调查表”实现,评价内容包括环境、感受与心理、生理舒适感等,最高分为100分,根据分值分为非常舒适、基本舒适与不舒适,评分范围分别为≥80分、≥60分且<80分、<60分。

1.4统计学分析 收集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并在简单整理后录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完成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和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相对较低,静脉炎严重程度更为轻微,均显著差别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比较[n(%)]

2.2观察组患者治疗舒适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舒适度比较

2.3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后可知,护理前基本一致,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更为稳定,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析比较(±s,分)

表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析比较(±s,分)

?

2.4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28例,其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分别为(3.54±0.59)d、(1.47±0.47)d,比较后可知两组患者差异显著(t=4.303;P=0.034);非正常拔管率分别为3.6%(1/28)、64.3%(18/28),比较后可知两组患者差异显著(χ2=11.072;P=0.029)。

2.5观察组28例患者中仅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痉挛、呼吸系统病变与肺部感染各1例,发生率为10.7%;对照组28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痉挛3例、呼吸系统病变与肺部感染各2例、胃黏膜损伤1例,发生率为28.6%,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两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5.514;P=0.037)。

3 讨论

破伤风指的是因为破伤风杆菌侵入到人体伤口并繁殖产生外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疾病,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全身或者是局部肌肉持续性痉挛或者是阵发性抽搐,给患者造成了相对较大的痛苦[7]。对于破伤风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类药物就是肌松剂[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与体征,达到松弛骨骼的目的,但是其镇静、镇痛效果有限,也就是说,其虽然可以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是有限且存在风险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患者的治疗与病情控制就要配合护理工作[9]。

以往针对接受肌松剂治疗破伤风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为常规护理,其注重的是环境、病情等基本护理工作,缺少全面性与针对性,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全面护理干预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方法与理念,其主要特点为具有针对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在多种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均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10]。在为接受肌松剂治疗破伤风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全面护理干预的应用完成了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呼吸道、痉挛、呼吸机、并发症、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等方面的全面护理工作[11],保证了呼吸道处于较好状态,控制了痉挛情况,使得呼吸机使用达到最佳状态,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在稳定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让其了解了更多的疾病治疗与预后知识,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安全,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和显著[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治疗舒适度以及护理后心理状态、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非正常拔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差别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全面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接受肌松剂治疗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减轻其严重程度,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稳定其心理状态,在增加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同时减少了非正常拔管的出现,并发症相对较少,为患者的更好治疗奠定了基础,是接受肌松剂治疗破伤风患者的一种理想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肌松剂治疗的破伤风患者来说,做好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其中全面护理干预所获得的效果相对较为显著,护理措施更加全面且具有针对性,满足了患者各个方面的护理需求,有助于患者的更好治疗以及恢复,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并予以进一步临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静脉炎痉挛状态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状态联想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