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2021年天津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2023-08-15圣孟华天津市血液中心天津30011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6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血站梅毒

圣孟华(天津市血液中心,天津 300110)

无偿献血是世界公认的安全的献血模式,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进一步开放,经血传播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iapallidum,TP)感染引发的一种慢性的、可传播的、系统性的疾病,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梅毒已被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根据2009年以来报告病例数显示,梅毒位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三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和输血传播[3]。为了避免梅毒螺旋体经输血传播,我国一直将梅毒抗体筛查列入血液安全筛查项目之一,近几年相关报道均显示国内献血者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4-7]。本研究对2017-2021年天津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筛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数据来源于本中心唐山启奥现代血站信息管理9.0系统,回顾性收集2017-2021年天津市成功献血的无偿献血者651091人,其中男性453072人,女性198019人,年龄18-60岁。献血前体检结果均符合国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8]。

1.2试剂与仪器 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N20180620、N20210102),英科新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8041008、2021027506)。STAR全自动加样系统(瑞士Hamilton公司)、FAME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瑞士 Hamilton公司)。所用试剂经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所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所用仪器每年定期年检。

1.3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梅毒抗体进行检测,《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8]规定TP感染标志物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血清学检测试剂进行检测。若酶免检测的2个厂家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则判定为阳性标本,判定为阳性的标本须进行隔离报废;若结果均为阴性,则判定为阴性标本;若出现任意一种厂家检测为阳性则应再做双孔复检,双孔复检结果中任何一孔为阳性则判定标本为阳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和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资料的构成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17-2021年天津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1年阳性率最低,为0.24%。见表1。

表1 2017-2021年天津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情况

2.22017-2021年天津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人口学特征 梅毒抗体阳性率五年数据表现为男性(0.33%)高于女性(0.28%);18-25周岁阳性率最低(0.17%),随着年龄的增加,梅毒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46-60周岁梅毒抗体阳性率达高峰(0.73%);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阳性率最低(0.16%),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小学教育(0.54%)达到阳性率高峰值;职业方面,军人(0.10%)最低,服务业(0.45%)最高;献血次数方面,首次献血者阳性率最高(0.40%),再次献血者阳性率最低(0.08%),各项比较均符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人口学特征

2.32017-2021年各人群特征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变化趋势2017-2021年男性与女性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见图1;不同年龄段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也基本呈下降趋势,见图2;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中,除小学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学历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见图3;不同职业中,学生阳性率比较稳定,其余献血者阳性率变化较大,见图4;初次献血者与再次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见图5。

图1 2017-2021年不同性别梅毒抗体阳性率

图3 2017-2021年不同文化程度梅毒抗体阳性率

图4 2017-2021年不同职业梅毒抗体阳性率

图5 2017-2021年初次献血者与再次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

3 讨论

3.1梅毒抗体阳性率发展趋势 2017-2021年天津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均值为0.31%,五年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一方面与献血者健康意识增强有关,另一方面,2019年新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后,天津市血液中心强化献血前告知及健康征询流程,提示献血者仔细阅读并理解献血健康征询表相关内容,包括献血动机、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行为、保密性弃血等,从源头杜绝部分高危人群献血。

3.2人口学特征分析 梅毒抗体阳性率五年数据表现为男性(0.33%)高于女性(0.28%);与多地[2,9]调查结果不一致,可能与不同性别献血者年龄、学历、职业、献血次数等其他人口学属性有关。年龄方面,18-25周岁献血者阳性率最低(0.17%),随着年龄的增加,梅毒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46-60周岁梅毒抗体阳性率达高峰(0.73%);可能与年轻献血者自我保健意识较强,且年龄较小、梅毒感染高危行为发生率低有关。文化程度方面,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阳性率最低(0.16%),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小学教育(0.54%)达到阳性率高峰值,可能与文化程度越高对经血传播疾病认知度越高有关。职业方面,军人(0.10%)最低,服务业(0.45%)最高,可能与服务业献血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或生活习惯较差、自我约束力较弱有关。首次献血者阳性率最高(0.40%),再次献血者阳性率最低(0.08%),因首次献血者除奉献爱心捐献血液外,一部分带有健康体检的目的,且血站对TP抗体ELISA法初筛反应性献血者给予永久屏蔽而无法再次献血。

3.3降低梅毒螺旋体阳性献血者工作重点①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及各网络平台宣传无偿献血知识,从低危人群中招募无偿献血者。②通过梅毒感染高危人群人口特征甄别高危人群、提高征询技巧,从源头上阻止/切断梅毒的传播。③提高血站实验室检测能力,避免梅毒阳性漏检和减少假阳性献血者[10]。

综上所述,虽然天津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但无偿献血者人群覆盖面较广、人员文化程度差距较大、献血人群职业种类多样,应采取有效手段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血站梅毒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实施审核组模式的体会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2005~2012年无锡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感染检测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