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版初中语文单元作业情境化设计实践研究

2023-08-15李佳颖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论语初中语文情境

李佳颖

“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各级部门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学的作业管理也高度的重视,对作业内容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的能力培养在近年来的试卷命题中也有所体现。从2022年苏州市阳光测评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来看,试题的命题思路,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作为核心任务,重视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试卷中设置具体、真实的语言情境,力求将学生的生活实际还原于试卷。由此可见,初中语文阅读作业的设计,应探索基于情境,扎根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笔者试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进行单元整体化、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探索实践。

一、初中语文作业的现状及归因

自从统编版语文教材大范围推行之后,基于教材中全新的 “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结构,不少学校已经对作业进行优化升级。笔者对苏州地区某初中七到九年级语文作业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语文作业的设计布置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作业目标指向不明确

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对课堂知识点的巩固与拓展,只有明确的作业目标,才能杜绝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教师忽视目标,不顾知识的序列性和教学的整体性,这样的作业布置必然是随意和低效的。

2.作业设计单一,功能少

作业统一化,是许多教师为减轻作业批改量而采取的布置作业的方法。大量基础性、重复性的作业内容,阻碍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拓展学习,也不能发挥课堂知识学习拓展的功能。这样单一的作业设计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作业设计缺乏层次,前后联系不紧密

作业设计联系着课堂与课后,也承载着学科知识框架的内部关系。大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仍存在着将背诵类和书面类的作业放在首位,而忽视作业“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作业中忽略知识梳理;同时,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缺失情境化的设置,无法训练和提升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

综上分析可见,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这样一些共性问题:目标指向不明确,功能单一类型少,机械重复无层次,难易比例不合理,前后联系不紧密等等。因此,探讨初中语文单元作业的情境化设计,是对实现初中语文作业的丰富性、实践性、层次性等做出的积极探索,希望能够为初中的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提供有效路径。

二、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有效路径

情境化作业的设计,是在作业中设置合理的、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学生既在完成作业,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了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笔者从确定目标、精选材料、评价方法三个方面,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探索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有效路径。

1.抓住单元要素,确定单元目标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是“学习生活”,单元导语主要明确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语文知识与能力要素,“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要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二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策略要素,“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阅读时需要重点关注”;三是情感要素,“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结合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可以确定以下三点为本单元目标:①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贯通全文,提高默读文章的速度;②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掌握迅速获取文章大意的阅读方法;③了解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2.整合课内外材料,编制单元作业

设计初中语文单元情境化作业时,围绕教材单元主题,兼顾整本书阅读推荐,整合课内外材料作为作业的阅读材料,将单元目标分解细化后,在阅读材料里转为问题,按照难易程度依次落实到单元作业中,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搭建合适的情境化框架,编制单元作业。

围绕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学习生活”,结合七年级必读书《朝花夕拾》《西游记》,推荐阅读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论语》;将本单元三个学习目标转化为三个能力训练点:默读文章的能力,抓關键词句的能力,感受体会他人学习生活、收获生活智慧的能力;在编制作业时搭建情境化任务。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篇作业设计依次为以下几个题目。

少年正是读书时,学生时代永远值得怀念和回味。学生时代有良师,有挚友,有趣事,有思考。读他人的学习生活逸事,何尝不是读我们自己的回忆与期许。阅读下面的题目,边思考边完成。

(1)结合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其出处《朝花夕拾》,还有必读书《西游记》,完成下面的情境式对话。

小苏:学生时代的好老师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我感觉寿镜吾先生和藤野先生都是鲁迅的恩师,但我又说不清楚理由,你能帮我说说吗?

小乐:这是两位风格迥异的老师。

小苏:哈哈,你这样的解释真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最近在读《西游记》,发现孙悟空也有两位老师——菩提祖师和唐僧,你觉得这两位老师哪个是悟空的好老师呢?

小乐:我觉得 。

(2)如何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呢?尝试用默读的方式,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A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如果在选段A处填一句表达“我”心情的话,你会填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我”的心情: 。

(3)我们学生时代的学习经验,可以是在学校中的言传身教,也可以是同窗好友的身体力行,亦可以是书中的循循善诱。《论语》是一本历经千百年考验及评价而流传下来的书,虽然它起源于遥远的两千多年前,但我们现在读来,仍觉得孔子是在直接与我们对话。学习完《〈论语〉十二章》,请你根据以下情境,完成对话。

小苏:我觉得《论语》过去曾经被奉为圣人的经典,也成为科举考试文人必读的书,这些就是我们要读《论语》的理由。

小乐:我也觉得现在的人们还要读《论语》,但我的理由与你不同 。

小苏:学习了《〈论语〉十二章》,我学到了很多古人的学习之道,最打动我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觉得孔子一语道破了高效学习的方法,就是及时复习。那你呢?

小乐:《〈论语〉十二章》最打动的是 。

3.创新评价标准,实现主体多元

对于情境化作业,很多答案是开放性的,可以转变评价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从单一的教师一人评价,转化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互评,鼓励学生敢于探究、自信表达,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结语

有效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最后一环,也是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实现减负增效,作业设计是切入点,也是难点和重点,希望笔者的一些探索,能够为各位教师抛砖引玉。

猜你喜欢

论语初中语文情境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读懂《论语》?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