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群文阅读促进高中写作教学

2023-08-15郭文艳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群文读书课文

郭文艳

写作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思维被严重忽略,写作质量的提升自然就成了一句空话。如何解决写作教学上的难题需要教师寻找突破口,借助群文阅读,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起来,不失为一种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有效路径。

一、在专题教学中让教材成为活水

统编版教材中群文组课的占比很高,教师在群文阅读中需要重视专题的设置,这种专题在指向阅读能力的同时应包含指向表达能力的要求。这样就能够以专题为主导设计体现整体思维的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具体任务驱动下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

如高中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是以“学习”为主题,从不同角度论述“学习之道”。根据所安排课文的内容与表达特点,可以设置三个“学习”专题。在《劝学》《师说》组成的群文阅读中,可以设置“求知需求学,求学需求师”专题。这这一专题下,教师可以设计“把握学习之道”“关注论述方式”“开展演讲比赛”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从文本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求知、求学、求师等学习观。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发掘、积累涉及勉励学习、智慧学习和尊师重教等方面的语言素材: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群文阅读中,可以设置“读书收获”专题,在专题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的学习任务:在梳理读书经历中思考读书对人的影响;在对比读书经历中探究读书心得;在研读名言警句中提出自己的观点;结合自身读书经历参与班级演讲。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深入文本阅读,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学习收获,对读书目的、读书意义的理解;还可以展示学习收获,主要是围绕专题学习积累的写作素材,如摘抄、拓展、感悟、概括、批注等专题素材库。

二、在整合串联中让思辨助力表达

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多个相关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以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阅读思路。这必然要求教师先行对群文有一个个性化解读,找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读写结合的议题,将群文有机串联起来,并且具有可操作性。高中写作中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十分重要,课标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表述有:在阅读古今中外的论说名篇中,能够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语言特色,还有作者论述的方法和逻辑。据此,教师需要在群文阅读中重视学生从典范的论说文中学习和发展思辨能力,可以采用片段训练的方法来逐步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如高中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是以“倾听理性的声音”为核心学习任务,入选的课文《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都具有缜密的思路和高超的技巧,尤其在辩证分析和合理推理上是值得学习的典范。在教学中需要设计整合性学习,以不同主题活动来串联群文阅读。单元课文中,魏征的“直”,王安石的“韧”,还有苏洵和杜牧的“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中他们的言论和主张体现的是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据此,教师可以设置以“责任与担当”为话题的对话辩论,让学生在自主准备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出论辩的智慧与策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就“责任与担当”这一话题,通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阐述与论证自己的观点,驳斥与自己相对立的观点;无论是表达还是驳斥,都需要有条理且平等地进行对话,在学生容易产生对立(如杜牧“族秦者秦也”的论断对统治者的警醒)时,需要提醒与点拨学生注意多角度、辩证地去看待事物,对具体问题学会具体分析,这样可以使讨论、辩论能够走向深入、深刻,学生的思辨能力随着对“责任与担当”认识的丰富而得到锻炼。这样的群文阅读中,教师既重視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领悟,又重视在积累与运用中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在搭建支架中让清单发挥作用

群文阅读通过在教师设置的主题下开展大量阅读,使学生在群文文本的浸润、感染、熏陶下,具备独特的阅读能力,并从中习得相关的写作素材、方法、技能。这种指向表达的能力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迁移运用的过程,往往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内容支架,对设计写作知识和要求的内容、方法、策略等以清单的形式呈现,方便学生在写作中作为参照标准。

如高中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是一组抒情散文,主题是自然与生命的契合,作者眼中的自然美景都蕴含着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具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其中《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组成的群文阅读中,适合开展抒情散文读写结合训练。有位教师在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天象、地貌、动物、植物分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填入自主设计的表格中,之后在“植物”中抓住三个文本中共同描写的对象“树”这一内容搭建支架,采用清单的形式开展教学。首先是读懂课文中的树,包括朗读课文中描写“树”的重点语段,聚焦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品鉴:《故都的秋》中用简练朴素的语言描写落蕊满地的槐树以表达清冷的趣味,《荷塘月色》中用繁复典雅的语言描写色阴姿丰的柳树以表达淡泊的心志,《我与地坛》中用严谨强烈的语言描写苍黑镇静的柏树以表达深沉的思索,从中概括出描写树的表达特点(用自带风格的语言写出特定情境下的事物,体现作者的生命意识感)。其次是发现自然中的树,包括作者是怎样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棵树的生命意识:人(眼睛+其他感官)→树(结构、静态与动态表征、环境),再借助上述清单提供的内容描写一棵自己发现的树,注意写出树的生命意识感。

四、在有效评价中让升格成为可能

在群文阅读中开展读写结合,对学生的写作需要通过评价才能衡量其表达效果。这种评价仍需要借助群文文本提取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升格自己的写作。

如高中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是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单元群文文本从不同角度彰显了劳动的伟大意义和对劳动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十分契合当前强调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认真落实劳动教育的要求。在《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组成的群文阅读中,表达上可以关注的共同特点是事例和细节;结合群文阅读中提取的这一表达特点,可以进行的写作是“写一个熟悉的劳动者”。在学生完成初稿写作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活动。首先需要从群文文本表达中提取本次写作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拟题是否准确、新颖,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选择的典型事例与所写的人物性格、精神是否匹配,事例中的细节描写是否生动传神,文章是否具有感染力,文章的语言是否达到连贯、规范等。学生在小组中对照评价要求,互相评价写作初稿,再按照需要提高的方向修改,就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在高中阶段开展读写结合学习,借助群文阅读能够获得更优质的写作范例支持,同时还需要教师树立长期训练的意识,阅读要扎扎实实才能读出作者的表达秘妙,写作要扎扎实实才能有效迁移运用文本中习得的表达方法,这样学生才能逐渐由怕写变成喜欢写、写得好。

猜你喜欢

群文读书课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背课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