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黄疸不可怕 医生家长齐护航

2023-08-15施香

食品与健康 2023年8期
关键词:生理性母乳黄疸

施香

一个小天使呱呱坠地,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但新生儿科医生却说:“孩子黄疸高了,需要住院治疗。”这无疑会让全家人担忧,尤其是让新手妈妈感觉害怕、无助。那么,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儿?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呢?

★治疗标准

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超过 80%的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早期可出现皮肤黄染。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值大于221微摩尔/升,或经皮测胆红素大于12毫克/分升,称为病理性黄疸,患儿需要在新生儿科进行治疗。若不及时干预,高浓度的未结合胆红素可能会引发核黄疸,損害新生儿的神经系统,病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新生儿死亡。若胆红素水平低于上述阈值,则为生理性黄疸。虽然生理性黄疸宝宝的皮肤看起来有些发黄,但并不需要进行治疗——多吃奶、多排便即可恢复健康。

★胆红素升高的原因

1.新生儿体内生成的胆红素本来就“多”:胎儿时期是缺氧状态,新生儿出生后建立自主呼吸,血氧浓度增高,红细胞数量会逐渐下降,红细胞溶解会产生过多的胆红素;新生儿的红细胞较成年人的红细胞寿命短,且血红蛋白的分解速度是成年人的2倍,故产生的胆红素多。2.新生儿肝脏处理红细胞的能力差:新生儿血浆中的白蛋白较少,会影响胆红素的转运功能;新生儿肝细胞内缺乏Y蛋白,对于胆红素的摄取能力较成年人差。3.新生儿排泄胆红素的功能差:胆汁分泌器发育不完善,肠蠕动差,肠道菌群未建立等原因会影响新生儿排泄胆红素的功能。4.母乳性黄疸:其病因可能是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入患儿肠内,增加了患儿肠内未结合胆红素的水平。5.溶血因素:母婴血型不一致(常见于母亲血型为O型,新生儿血型为非O型),母亲体内的抗体经过胎盘进入新生儿体内,可能破坏红细胞。被破坏的红细胞会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会被机体转化成胆红素,从而引发黄疸。

★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通过光照,可使皮肤浅层组织的非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产物,经胆汁和尿液排出。2.肝酶诱导剂:常用药物如苯巴比妥,能增加肝脏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3.补充白蛋白:促进游离胆红素和白蛋白结合,使更多的胆红素可被转运到肝脏进行处理。同时,防止过多的游离胆红素与脑部基底核的脂类结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4.补充肠道益生菌:补充益生菌可帮助患儿建立正常的肠道内环境,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促进胆红素排泄。5.及时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防止红细胞被进一步破坏。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输血,甚至是换血。

★家人护理建议

家长应有意识地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给宝宝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对于生理性黄疸的宝宝,家长可以让宝宝多吃奶,多排便,保证睡眠充足。在宝宝清醒时,可与宝宝多互动,对其腹部进行柔和地按摩,促进大便及时排出。平时应多注意观察宝宝皮肤、巩膜的颜色,警惕黄疸加重。若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

对于发生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可暂停母乳喂养3~5天,然后观察黄疸情况。停喂母乳期间,应将母乳用吸奶器吸出,防止母乳分泌量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后仍可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让新生儿多吃、多排,有助于黄疸消退。

猜你喜欢

生理性母乳黄疸
鲁晓岚:黄疸
黄瓜15种生理性病害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壳样钙化子宫肌瘤悬吊式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1例并文献复习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生理性海水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