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2023-08-14

学苑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运算初中生

蔡 鹏

(江苏省盐城亭湖新区初级中学,江苏盐城 224400)

初中数学教学是一种集体性的教学互动,教师需要通过集体活动来打破学生对数学知识原有的认识。但是由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多会借助大量练习来组织教学。这种强迫学生完成大量数学习题的形式,只能在短期内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却很难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得到切实提升。对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利用启发式教学以及讨论式等创新的形式来使得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好,以令学生没有负担且更为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故而,教师要在当前以“知”育“智”的背景下,通过核心素养教学来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落实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教育教学改革。为了进一步实现教学改革,并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要实现教学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即抛弃原本的应试教育,并将教育的发展方向转为素质教育。这不仅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未来教育教学发展的总趋势。对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便是初中数学教师们积极响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举措。它不仅使得初中数学课堂由过去的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教育全过程,也突破了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得初中数学课堂的结构焕然一新。

(二)符合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国目前亟需综合性与全面性较强的数学人才,而一旦能够在初中数学让素质教育得到贯彻落实,不仅将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了学生身上,同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变得更为重视。有利于发展初中生的学习与数学学科综合水平,而且他们的思维、行动以及学习习惯等等都会产生变化,继而逐渐向新型人才的培养标准靠拢。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数学人才。

(三)符合数学学科的教学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满足学科教育的本身需求,并且实现了提升初中数学教育有效性的教学目标。由于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故而,为了有效地将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加以落实,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这样才能令初中数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效率得到切实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开展以“知”育“智”背景下核心素养教学的意义

过去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所以很多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不好,没有产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很容易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出现不均衡的问题。这是因为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形成和全面发展都难以起到推动作用,且教师没有给予相应的辅导,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了较大的盲目性。而初中数学教师一旦在课堂上实施了核心素养教育,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与数学思维便会逐渐养成。与此同时,在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下,也能够实现集中性的学习,他们可以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而在良好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初中数学开展以“知”育“智”背景下核心素养教学的途径

(一)借助动静结合的直观画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数学的抽象思维是人们要在数学与实际之间建立联系,并直观地感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运算,这需要初中生产生量化意识,并用抽象的数学思维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由于这一结核性素养有着深刻、模糊、全面以及敏锐的特点,因此需要从两个角度入手开展教学:

1.由数学概念引入抽象理解

数学概念知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内容,一般来讲,数学概念的掌握,是由学生形成与同化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的。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学生都需要通过加工自己的感性认识使其变为理性认识。这样就可以实现思维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化。这需要初中数学教师通过为学生展示感性层面的实物、动画等动静结合的内容来引导学生产生抽象理解。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有关于旋转的内容,教师可采取动画演示的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为直观,且能够帮助他们更为准确地理解“旋转”的概念。

2.由知识脉络走向归纳总结

学生为了不断建立并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需要先去探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而利用归纳总结的手段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抽象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逐渐形成数学学习的习惯,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们利用多媒体展示并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们通过直观的观察去进一步在脑海中总结归纳具体的概念,从而学生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概念知识体系。

(二)通过优化提问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要求初中生可以将自己的整个思维过程进行抽象,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已知项去推断出新结果的一个过程。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学生养成了“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的思维习惯,才能在处理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1. 通过有效提问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力

为了使得初中生能力大胆地想象,并通过合理的思维推理来从多个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究。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推理。而问题的设计需要具备开放性与趣味性特征,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力。比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将“棋盘游戏”的故事引入到教学之中,即大臣要求国王在国际象棋的棋盘中放入米粒的故事,随着格子数的递增,放入的米就越来越多。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回答,国王如果想把棋盘放满,需要多少粒米。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便会积极思考,进而通过大胆猜想,并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最终便可得到答案。

2. 科学表述推导证明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考层面,还要能够将思考的内容完整的表述出来。即初中生可以顺利地将自己的解释思路、角度以及过程等内容顺利地说出来。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表述的机会,以令学生可以利用较为严谨的数学语言来进行自身的思维表述。例如,在学习《证明》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利用数学语言“∵”“∴”等来讲明证明过程中体现出的逻辑关系。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能在头脑中明确证明题其中的因果逻辑,同时也要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将之表述出来。

(三)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

数学建模思维是初中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它需要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抽象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求解模型来验证模型合理性,从而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的建模过程就是数学化思维的过程,具体培养要从两方面入手:

1.立足教材与数学基础培养建模思维

数学思维建模必须要有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学生建模思维的培养应做到循序渐进。在日常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讲解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以及法则等内容的时候,将建模意识渗透于其中,继而让学生在脑海中逐渐形成几何模型、概率模型以及函数模型等等。

2.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建立模型

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模型探究。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进而逐渐建立数学思维模型,继而去解答现实问题。比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在明确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后,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列出问题当中的定量关系,继而利用方程模型来列出关系式,进而验证关系式的正确性,最终得出答案。

(四)利用多元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是学生的基础数学能力,它需要在明确运算对象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运算法去解决数学问题。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并实现问题解答与探究的必备数学能力,需要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入手。

1.养成运算习惯形成运算思维

学生在运算数学习题时,必须要养成四个方面的良好习惯,即认真审题、细心演算、仔细检查、规范书写。当学生在运算数学习题的过程中,能够坚持做到这四点,不仅可以降低运算失误率,而且能逐渐形成数学运算思维。

2.开展运算训练发展运算能力

初中生运算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学生平时自己多练习,教师也有必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趣味运算比赛或组织集中性的运算训练。当学生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思路来进行运算时,不仅能进一步减轻他们对运算的畏惧心理,同时也能令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提升。

(五)引入实物并联系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思维

直观想象思维是建立在学生对空间几何事物的感知上形成的。它是利用空间图形来理解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核心素养。一旦学生形成了直观想象思维,他们便可以打破思维惯性,有利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到细节问题。

1.利用实物实现图景体验

为培养初中生的直观想象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展示的办法,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为直观、真实的感官体验,进而可以开展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强化学习印象。比如,学习《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一节时,仅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不如教师利用实物模型展示更直观。这时,教师需提前要求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废旧的纸盒,将废旧的纸盒进行拼搭,再通过观察来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立体空间意识。

2.联系生活实现表象积累

数学学科与很多学科一样,其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因此,学生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积累,必须依靠于教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拓展。例如,学习《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示生活中一些中心对称的建筑物,比如:故宫。同时还可以为他们展示剪纸艺术中的中心对称图形,以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直观想象思维去观察日常生活。

(六)利用实践活动加强规律把握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能力是指利用各类统计方法来对所获取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及判断,最终形成新认识的一种思维能力。具体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提取等。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把握规律,从而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1.丰富情境与数据收集的形式

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较为真实的生活化情境或建立趣味性较强的实验课堂等方式来丰富学生数据获取的形式,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及时获取并分析数据。例如,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一章时,教师需要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并要求让学生们通过调查收集全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信息,同时通过对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多样化的统计,这样学生们就明确应用何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并选用何种统计图样进行数据统计,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开展实践活动凸显数据应用价值

通过开展延伸至课外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得学生利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现实生活,并在他们掌握生活中各项数据信息时,可以对其展开数学分析,有利于体现出数据应用的实际价值。比如,还是在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一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法后,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家庭水电消耗量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探究分析数学知识与数据信息的实际生活价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着其本身的现实价值,同时它与我国当前的教育政策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是相适应的。虽然当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还没有切实的掌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但是一旦当教师明确了数学核心教育的内涵与正确实施方法,便可以突破传统的“知识唯一”性教学,从而落实以“知”育“智”的素质教育要求,并不断提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质量。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运算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有趣的运算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